CN218896810U - 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6810U
CN218896810U CN202222345727.6U CN202222345727U CN218896810U CN 218896810 U CN218896810 U CN 218896810U CN 202222345727 U CN202222345727 U CN 202222345727U CN 218896810 U CN218896810 U CN 218896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late
heat dissipation
vehicle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57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江
张雨
詹绍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ngyao Science &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ngyao Science &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ngyao Science &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ngyao Science &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457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6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6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6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阵列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包括底壳、顶盖、基板、天线本体和水冷单元,水冷单元包括水箱、循环泵、散热管路、散热壳、导热柱、吸热板和散热鳍片,通过导热柱将基板上产生的热量输送至散热壳内的吸热板上,启动半导体制冷器,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制冷,启动循环泵,将水箱内的冷水输送至散热管路内,由于散热管路嵌设在散热鳍片的间歇之间,使得散热管路内的冷水与散热鳍片充分换热,从而带走吸热板上的热量,使得散热鳍片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底盖和顶盖上均未设置槽口,不会出现风速过快,导致对天线本体的使用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阵列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
背景技术
MIMO阵列天线系统因为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系统的信道容量和通信质量,很好地满足了通信要求,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中,但现有的车载MIMO阵列天线的壳体上并未设置散热组件,导致壳体内的天线本体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可能会导致天线本体过热损坏。
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在车载MIMO阵列天线的壳体上开设散热槽,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外界气流通过散热槽进入到壳体的内部,从而带走天线本体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而避免天线本体过热损坏。
但现有的车载MIMO阵列天线采用在壳体上开设散热槽对天线本体进行散热时,当车辆的行驶速度过快时,通过散热槽进入到壳体内的风速过快,会对天线本体的使用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MIMO阵列天线采用在壳体上开设散热槽对天线本体进行散热时,当车辆的行驶速度过快时,通过散热槽进入到壳体内的风速过快,会对天线本体的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包括底壳、顶盖、基板、天线本体和水冷单元,所述底壳与车辆的顶部拆卸连接,所述底壳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所述天线本体,所述顶盖与所述底壳拆卸连接,并罩设在所述基板的外部;
所述水冷单元包括水箱、循环泵、散热管路、散热壳、导热柱、吸热板和散热鳍片,所述散热壳与车辆的顶部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壳的一侧,所述散热壳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导热柱,所述吸热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散热鳍片,所述导热柱贯穿所述散热壳和所述顶盖,所述导热柱远离所述吸热板的一端与所述基板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水箱和所述循环泵均安装在车辆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嵌设在所述散热鳍片的间隙之间,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
其中,所述散热管路包括连接管、蛇形盘管和回水管,所述蛇形盘管嵌设在所述散热鳍片的间隙之间,所述蛇形盘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连接管,所述蛇形盘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回水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蛇形盘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相对应,所述水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回水管远离所述蛇形盘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法连连接。
其中,所述吸热板包括板体和两个竖板,所述板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竖板,每个所述竖板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散热壳的内底部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导热柱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热柱均呈中空结构设置,每个所述导热柱的内部均填充有硅脂。
其中,所述车载MIMO阵列天线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散热框和风冷组件,所述散热框与所述水箱拆卸连接,并罩设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的外部,所述散热框的四周均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框远离所述水箱的一端的内部还设置有所述风冷组件。
其中,所述风冷组件包括支架、驱动电机和送风叶片,所述支架与所述散热框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框远离所述水箱的一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送风叶片。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支撑板和放置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散热框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放置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包括底壳、顶盖、基板、天线本体和水冷单元,所述水冷单元包括水箱、循环泵、散热管路、散热壳、导热柱、吸热板和散热鳍片,通过所述导热柱将所述基板上产生的热量输送至所述散热壳内的所述吸热板上,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对所述水箱内的水进行制冷,启动所述循环泵,将所述水箱内的冷水输送至所述散热管路内,由于所述散热管路嵌设在所述散热鳍片的间歇之间,使得所述散热管路内的冷水与所述散热鳍片充分换热,从而带走所述吸热板上的热量,使得所述散热鳍片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底盖和所述顶盖上均未设置槽口,不会出现风速过快,导致对所述天线本体的使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车载MIMO阵列天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的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101-底壳、102-顶盖、103-基板、104-天线本体、105-水箱、106-循环泵、107-散热管路、108-散热壳、109-导热柱、110-吸热板、111-散热鳍片、112-连接管、113-蛇形盘管、114-回水管、115-板体、116-竖板、117-半导体制冷器、118-进水管、119-固定板、201-散热框、202-支架、203-驱动电机、204-送风叶片、205-底板、206-支撑板、207-放置板、208-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车载MIMO阵列天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包括底壳101、顶盖102、基板103、天线本体104和水冷单元,所述水冷单元包括水箱105、循环泵106、散热管路107、散热壳108、导热柱109、吸热板110和散热鳍片111,所述散热管路107包括连接管112、蛇形盘管113和回水管114,所述吸热板110包括板体115和两个竖板116。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底壳101与车辆的顶部拆卸连接,所述底壳101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基板103,所述基板103上设置有所述天线本体104,所述顶盖102与所述底壳101拆卸连接,并罩设在所述基板103的外部,所述散热壳108与车辆的顶部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壳101的一侧,所述散热壳108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吸热板110,所述吸热板110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导热柱109,所述吸热板110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散热鳍片111,所述导热柱109贯穿所述散热壳108和所述顶盖102,所述导热柱109远离所述吸热板110的一端与所述基板103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水箱105和所述循环泵106均安装在车辆的内部,所述循环泵106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水箱105的内部,所述循环泵106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散热管路107,所述散热管路107嵌设在所述散热鳍片111的间隙之间,所述水箱105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117,通过所述导热柱109将所述基板103上产生的热量输送至所述散热壳108内的所述吸热板110上,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7,对所述水箱105内的水进行制冷,启动所述循环泵106,将所述水箱105内的冷水输送至所述散热管路107内,由于所述散热管路107嵌设在所述散热鳍片111的间歇之间,使得所述散热管路107内的冷水与所述散热鳍片111充分换热,从而带走所述吸热板110上的热量,使得所述散热鳍片111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底盖和所述顶盖102上均未设置槽口,不会出现风速过快,导致对所述天线本体104的使用造成影响。
其中,所述蛇形盘管113嵌设在所述散热鳍片111的间隙之间,所述蛇形盘管11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连接管112,所述蛇形盘管113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回水管114,所述连接管112远离所述蛇形盘管113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泵106的输出端相对应,所述水箱105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118,所述回水管114远离所述蛇形盘管113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118法连连接,所述水箱105内的冷水,通过所述连接管112输送至所述蛇形盘管113的内部,利用所述蛇形盘管113与所述散热鳍片111充分换热后,所述回水管114将换热后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118输送至所述水箱105的内部,从而完成循环制冷,由于所述进水管118位于所述水箱105的上表面,从而使得整个所述散热管路107为单向流通。
其次,所述板体115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竖板116,每个所述竖板116远离所述板体115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板119,所述固定板119与所述散热壳108的内底部拆卸连接,利用螺钉将所述固定板119安装在所述散热壳108的内底部,从而完成所述散热板的安装,两个所述竖板116均与所述板体1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19与所述竖板116固定连接,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结构更加牢固。
同时,所述导热柱109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热柱109均呈中空结构设置,每个所述导热柱109的内部均填充有硅脂,通过硅脂将所述基板103上的热量输送至所述吸热板110上,由于所述导热柱109的数量为多个,从而提高热量传输的效率。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时,通过所述导热柱109将所述基板103上产生的热量输送至所述散热壳108内的所述吸热板110上,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7,对所述水箱105内的水进行制冷,启动所述循环泵106,将所述水箱105内的冷水输送至所述散热管路107内,由于所述散热管路107嵌设在所述散热鳍片111的间歇之间,使得所述散热管路107内的冷水与所述散热鳍片111充分换热,从而带走所述吸热板110上的热量,使得所述散热鳍片111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底盖和所述顶盖102上均未设置槽口,不会出现风速过快,导致对所述天线本体104的使用造成影响,并且由于所述散热管路107包括连接管112、蛇形盘管113和回水管114,使得所述水箱105内的冷水,通过所述连接管112输送至所述蛇形盘管113的内部,利用所述蛇形盘管113与所述散热鳍片111充分换热后,所述回水管114将换热后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118输送至所述水箱105的内部,从而完成循环制冷,由于所述进水管118位于所述水箱105的上表面,从而使得整个所述散热管路107为单向流通。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第二实施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散热框201和风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包括支架202、驱动电机203和送风叶片204,所述支架202包括底板205、支撑板206和放置板207。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散热框201与所述水箱105拆卸连接,并罩设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7的热端的外部,所述散热框201的四周均设置有散热槽208,所述散热框201远离所述水箱105的一端的内部还设置有所述风冷组件,通过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7的热端的外部罩设所述散热框201,启动所述风冷组件,配合所述散热槽208,从而带走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7的热端的热量,使得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7的冷端的温度相应的下降,从而使得对所述水箱105内的水进行制冷的效果更好。
其中,所述支架202与所述散热框201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框201远离所述水箱105的一端,所述支架202上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203,所述驱动电机203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送风叶片204,启动所述驱动电机203,带动所述送风叶片204转动,从而配合所述散热槽208,加快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7的热端的热量的散发。
其次,所述支撑板206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0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06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板207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05与所述散热框201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03安装在所述放置板207上,将所述驱动电机203安装在所述放置板207上,利用螺钉将所述底板205固定在所述散热框201的内底部,从而完成所述支架202的安装,所述底板205和所述放置板207均与所述支撑板206固定连接,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结构更加牢固。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时,将所述驱动电机203安装在所述放置板207上,利用螺钉将所述底板205固定在所述散热框201的内底部,从而完成所述支架202的安装,启动所述驱动电机203,带动所述送风叶片204转动,从而配合所述散热槽208,加快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7的热端的热量的散发,使得所述半导体制冷器117的冷端的温度相应的下降,从而使得对所述水箱105内的水进行制冷的效果更好,由于所述底板205和所述放置板207均与所述支撑板206固定连接,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结构更加牢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包括底壳、顶盖、基板和天线本体,所述底壳与车辆的顶部拆卸连接,所述底壳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所述天线本体,所述顶盖与所述底壳拆卸连接,并罩设在所述基板的外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水冷单元;
所述水冷单元包括水箱、循环泵、散热管路、散热壳、导热柱、吸热板和散热鳍片,所述散热壳与车辆的顶部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壳的一侧,所述散热壳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导热柱,所述吸热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散热鳍片,所述导热柱贯穿所述散热壳和所述顶盖,所述导热柱远离所述吸热板的一端与所述基板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水箱和所述循环泵均安装在车辆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嵌设在所述散热鳍片的间隙之间,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MIMO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路包括连接管、蛇形盘管和回水管,所述蛇形盘管嵌设在所述散热鳍片的间隙之间,所述蛇形盘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连接管,所述蛇形盘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回水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蛇形盘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相对应,所述水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回水管远离所述蛇形盘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法连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MIMO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热板包括板体和两个竖板,所述板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竖板,每个所述竖板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散热壳的内底部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MIMO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柱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热柱均呈中空结构设置,每个所述导热柱的内部均填充有硅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MIMO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MIMO阵列天线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散热框和风冷组件,所述散热框与所述水箱拆卸连接,并罩设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的外部,所述散热框的四周均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框远离所述水箱的一端的内部还设置有所述风冷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MIMO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冷组件包括支架、驱动电机和送风叶片,所述支架与所述散热框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框远离所述水箱的一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送风叶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MIMO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支撑板和放置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散热框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放置板上。
CN202222345727.6U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 Active CN218896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5727.6U CN218896810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5727.6U CN218896810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6810U true CN218896810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5727.6U Active CN218896810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6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25144U (zh)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肋片电阻器
CN108425735A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CN213365411U (zh) 一种视频监控设备的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18896810U (zh) 一种车载mimo阵列天线
CN110278699A (zh) 一种智能手机液冷散热装置
CN212970630U (zh) 一种分区冷却的电源板水冷结构
CN10919307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散热组件
CN106450087A (zh) 电池组件及电动汽车
CN10981811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CN202475823U (zh) 一种液冷散热的电磁加热线盘及电磁炉
CN209978695U (zh) 风水散热器
CN20982275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散热装置
CN211127403U (zh) 一种电机机座
CN209852095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地锁
CN220191303U (zh) 一种基于汽车应急电源的降温结构
CN101976661B (zh) 大功率芯片液体冷却装置
CN206225426U (zh) 电池组件及电动汽车
CN220511527U (zh) 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散热保护装置
CN21973567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CN213335710U (zh) 一种传热散热一体的热管散热器
CN218817679U (zh) 一种用于炉头的轴承散热机构
CN215818960U (zh) 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控制装置
CN221299419U (zh) 一种氮气压缩机冷箱结构
CN217952847U (zh) 一种集水冷和风冷于一体的散热器
CN217239229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