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6732U -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6732U
CN218896732U CN202223357701.XU CN202223357701U CN218896732U CN 218896732 U CN218896732 U CN 218896732U CN 202223357701 U CN202223357701 U CN 202223357701U CN 218896732 U CN218896732 U CN 218896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module
row
module body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77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强
奉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77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6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6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6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本体,电池模组本体包括电池排和绝缘隔板,电池排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每个电池排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电池单体,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平行于水平方向,绝缘隔板设于相邻两个电池排之间,电池排与绝缘隔板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通过在相邻两个电池排中间设置绝缘隔板且相邻两个电池排均与绝缘隔板相连,可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整体刚度,在电池单体发生膨胀时,可以抑制电池模组整体的膨胀变形,避免出现电池模组与其它部件干涉以及电气安全距离过小等问题。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逐渐被重视,在电池包使用过程中,电池单体会发生膨胀,产生膨胀力,相关技术中,电池包内电池模组的刚度较差,在膨胀力的作用下,电池模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导致在电池包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电池模组与其它部件干涉、电气安全距离过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模组,通过在相邻两个电池排中间设置绝缘隔板且相邻两个电池排均与绝缘隔板相连,可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整体刚度,在电池单体发生膨胀时,可以抑制电池模组整体的膨胀变形,避免出现电池模组与其它部件干涉以及电气安全距离过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本体,所述电池模组本体包括电池排和绝缘隔板,所述电池排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每个所述电池排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平行于水平方向,所述绝缘隔板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排之间,所述电池排与所述绝缘隔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通过在相邻两个电池排中间设置绝缘隔板且相邻两个电池排均与绝缘隔板相连,可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整体刚度,在电池单体发生膨胀时,可以抑制电池模组整体的膨胀变形,避免出现电池模组与其它部件干涉以及电气安全距离过小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隔板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包括导热基体以及设于所述导热基体内的电加热芯,所述导热基体为绝缘件且与所述电池排通过第一导热胶层连接,所述电加热芯与电加热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加热芯通过连接线束与电加热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加热控制器以及所述连接线束均位于所述电池排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池模组还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扎带和第二扎带,所述第一扎带和所述第二扎带均环绕在所述电池模组本体的外周侧,所述加强板、所述第一扎带以及所述第二扎带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扎带为金属件,所述第二扎带为塑料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有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均位于所述电池单体的上侧,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两个端板,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于所述电池模组本体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端板为绝缘件且所述端板上设有电连接部,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极柱之间通过电连接结构相连,所述电连接结构与所述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为绝缘件且盖设在所述电池模组本体的顶部且覆盖所述电连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托盘;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托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池模组,通过在相邻两个电池排中间设置绝缘隔板且相邻两个电池排均与绝缘隔板相连,可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整体刚度,在电池单体发生膨胀时,可以抑制电池模组整体的膨胀变形,避免出现电池模组与其它部件干涉以及电气安全距离过小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本体的底面与所述托盘之间设有第二导热胶层;所述电池排中的所述电池单体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同一所述电池排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设有缓冲层;其中,所述缓冲层的最高位置与所述电池排的上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20mm;和/或,所述缓冲层的最低位置与所述电池排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小于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同一所述电池排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缓冲部,位于上侧的所述缓冲部的顶面与所述电池排的上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20mm,位于下侧的所述缓冲部的底面与所述电池排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小于5mm。
根据本实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池包,通过在相邻两个电池排中间设置绝缘隔板且相邻两个电池排均与绝缘隔板相连,可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整体刚度,在电池单体发生膨胀时,可以抑制电池模组整体的膨胀变形,避免出现电池模组与其它部件干涉以及电气安全距离过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池模组与托盘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
100、电池模组;
10、电池模组本体;1、电池排;11、电池单体;2、绝缘隔板;3、加强板;4、第一扎带;5、第二扎带;6、端板;61、电连接部;62、电连接结构;7、上盖;8、缓冲层;81、缓冲部;9、缓冲结构;
200、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电池模组100包括电池模组本体10。
电池模组本体10包括电池排1和绝缘隔板2,电池排1为沿第一方向(例如参照附图中的e1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每个电池排1包括沿第二方向(例如参照附图中的e2方向)排布的多个电池单体11。电池模组本体10可以根据电池包的包络进行调整电池排1的排布方式,以便很好的匹配不同车型的电池包包络。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平行于水平方向,绝缘隔板2设于相邻两个电池排1之间,电池排1与绝缘隔板2相连。绝缘隔板2设于相邻两个电池排1之间且相邻的两个电池排1均与绝缘隔板2相连,绝缘隔板2可以防止两个电池排1在整体振动和冲击工况下产生分离,提升了整体刚度,同时绝缘隔板2具有绝缘性,可以防止相邻两个电池排1之间具有电流,保证电池模组100整体的正常使用。
例如,绝缘隔板2可以为树脂板或玻纤板,树脂板与玻纤板均具有硬度高、良好的抗冲击性能、抗变形性能以及绝缘性能等优点。绝缘隔板2在参考面的投影可以与电池排1在参考面的投影相重合,可以保证绝缘隔板2与电池排1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更好的提升整体刚度。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平面为参考面。
需要解释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通过在相邻两个电池排1中间设置绝缘隔板2且相邻两个电池排1均与绝缘隔板2相连,可以提高电池模组100的整体刚度,在电池单体11发生膨胀时,可以抑制电池模组100整体的膨胀变形,避免出现电池模组100与其它部件干涉以及电气安全距离过小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绝缘隔板2的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加热层,加热层可以对相邻的电池排1进行加热,从而保证电池模组100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大电流充放电。加热层包括导热基体以及设于导热基体内的电加热芯,导热基体为绝缘件且与电池排1通过第一导热胶层连接,电加热芯与电加热控制器电连接。导热基体为绝缘件,可以对相邻的电池排1起到绝缘隔离的作用,保证电池模组100整体的正常使用。
电加热控制器与电加热芯电连接,可以控制电加热芯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电加热芯对相邻电池排1的加热。由于电加热芯设于导热基体,当电加热芯温度升高时,导热基体温度会随着电加热芯温度一起升高。温度升高的导热基体可以通过第一导热胶层将热量传递给电池排1,可以提高电池排1的温度,从而保证电池模组100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大电流充放电。例如导热基体可以为硅胶件,硅胶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绝缘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加热芯通过连接线束与电加热控制器电连接,电加热控制器以及连接线束均位于电池排1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相比于连接线束设于沿电池模组本体10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的排布方式,电加热控制器以及连接线束均位于电池排1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布局更合理,可以使节省电池模组100整体的空间,提高整体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电池模组100还包括:两个加强板3,两个加强板3分别设在电池模组本体10的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加强板3与电池排1相连,两个加强板3可以有效提高电池模组100的整体刚度,同时当电池单体11在使用过程中膨胀时,两个加强板3可以起到抑制电池模组100整体的膨胀变形的作用。加强板3为绝缘件,可以防止电池模组100与外部结构产生电流的流动,从而保证电池模组100的正常使用。
例如,加强板3可以为树脂板或玻纤板,树脂板与玻纤板均具有硬度高、良好的抗冲击性能、抗变形性能以及绝缘性能等优点。加强板3可以通过结构胶与电池排1相连,使加强板3与电池排1的连接更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加强板3位于电池排1的上端。例如电池排1可以通过上侧与外部电连接,当电池单体11在使用过程中膨胀时,电池排1的上端膨胀变形过大会影响电池模组100整体的使用性能。加强板3位于电池排1的上端,可以抑制电池排1的上端膨胀变形,从而保证电池模组100的正常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电池模组100还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扎带4和第二扎带5,第一扎带4和第二扎带5均环绕在电池模组本体10的外周侧。第一扎带4和第二扎带5均可以起到使电池模组本体10成组的作用,使电池模组本体10整体更紧凑,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同时可以起到抑制电池模组本体10的膨胀变形的效果。第一扎带4和第二扎带5沿上下方向排布可以使成组以及抑制膨胀变形的效果的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加强板3、第一扎带4以及第二扎带5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排布,第一扎带4为金属件,第二扎带5为塑料件。第一扎带4位于第二扎带5的上方且靠近电池模组本体10的上端,当电池单体11在使用过程中膨胀时,电池模组本体10整体会膨胀变形,第一扎带4位于电池排1的上端,可以抑制电池模组本体10上端的膨胀变形,从而保证电池模组100的正常使用。第一扎带4为金属件,可以提高第一扎带4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由于电池模组本体10的上端膨胀变形程度相对下端膨胀变形程度较大,因此第一扎带4为金属件可以起到更好的抑制电池模组本体10膨胀变形的效果。同时第一扎带4为金属件也可以提高整体的结构刚度。
第二扎带5为塑料件,既可以保证第二扎带5使电池模组本体10成组的作用,以及抑制电池模组本体10的膨胀变形,又能够降低整体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所有电池单体11的极柱均位于电池单体11的上侧,可以便于电池单体11与其他结构的电连接。电池模组100还包括两个端板6,两个端板6分别设于电池模组本体10的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端板6为绝缘件且端板6上设有电连接部61,电池单体11的极柱之间通过电连接结构62相连,电连接结构62与电连接部61电连接。每个电池单体11的极柱均与电连接结构62相连,电连接结构62可以具有传输电流的作用。电连接结构62与端板6上的电连接部61相连,可以将每个电池单体11的电流输送到电连接部61,端板6上的电连接部61可以与外部结构相连接,以便为车辆提供电能。端板6为绝缘件可以防止电连接部61的电流泄露,从而保证电池模组100的正常使用。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端面与电池模组本体10之间可以设置缓冲结构9,可以吸收电池模组本体10的膨胀力,具有抑制电池模组本体10的膨胀变形的作用。
电池模组100还包括上盖7,上盖7为绝缘件且盖设在电池模组本体10的顶部且覆盖电连接结构62。上盖7可以在电池模组100的安装过程中防止杂物与电连接结构62碰撞,造成电连接结构62损坏的问题,从而对电连接结构62起到保护作用,保证电池模组100的正常使用。上盖7为绝缘件还可以避免在电池模组100安装过程中电连接结构62与其他部件电连接,从而保证电池模组100的正常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托盘20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电池模组100。
电池模组100设于托盘200。托盘200可以对电池模组100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防止电池模组1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而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上述的电池模组100,通过在相邻两个电池排1中间设置绝缘隔板2且相邻两个电池排1均与绝缘隔板2相连,可以提高电池模组100的整体刚度,在电池单体11发生膨胀时,可以抑制电池模组100整体的膨胀变形,避免出现电池模组100与其它部件干涉以及电气安全距离过小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2,电池模组本体10的底面与托盘200之间设有第二导热胶层。第二导热胶层可以使电池模组本体10固定在托盘200上,同时当电池单体1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膨胀时,第二导热胶层可以具有部分抑制电池模组本体10整体膨胀变形的效果,同时提升整体的刚度。另外第二导热胶层可以将电池模组本体10的热量传递给托盘200,从而起到对电池模组本体10散热效果。
电池排1中的电池单体11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同一电池排1中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1之间设有缓冲层8。当电池单体11在使用过程中膨胀时,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1之间设有的缓冲层8可以吸收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1之间的膨胀力,对电池单体11的膨胀变形起到缓冲效果,避免电池单体11因膨胀变形而相互挤压,从而造成电池单体11的损坏,影响电池模组100的正常使用。
例如,缓冲层8可以为泡棉层或微孔发泡聚丙烯层,泡棉层或微孔发泡聚丙烯层均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
其中,缓冲层8的最高位置与电池排1的上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20mm。当电池单体11在使用过程中膨胀时,由于电池模组本体10的底面与托盘200之间通过第二导热胶层相对固定,可以对电池模组本体10下侧的膨胀变形起到部分抑制效果,因此电池模组本体10的上端膨胀变形程度相对下端膨胀变形程度较大。缓冲层8的最高位置与电池排1的上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20mm,可以为电池单体11上侧的膨胀变形留出一定空间,避免电池单体11的焊缝因受到挤压而开裂,造成电池单体11漏液的问题,从而对电池单体11起到保护作用,保证电池单体11的正常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缓冲层8的最低位置与电池排1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小于5mm。电池模组本体10的底面与托盘200装配时,需要先将第二导热胶层涂覆在托盘200底部,再将电池模组本体10放入托盘200,当第二导热胶层凝固后,可以将电池模组本体10的底面与托盘200相对固定。由于第二导热胶层凝固后的硬度较大且大于缓冲层8的硬度,缓冲层8的最低位置与电池排1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小于5mm,可以防止在电池模组本体10放入托盘200时,第二导热胶层进入电池单体11之间,导致电池单体11受到较大膨胀力的问题,从而可以对电池单体11起到保护作用,保证电池单体11的正常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缓冲层8的最高位置与电池排1的上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20mm。当电池单体11在使用过程中膨胀时,由于电池模组本体10的底面与托盘200之间通过第二导热胶层相对固定,可以对电池模组本体10下侧的膨胀变形起到部分抑制效果,因此电池模组本体10的上端膨胀变形程度相对下端膨胀变形程度较大。缓冲层8的最高位置与电池排1的上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20mm,可以为电池单体11上侧的膨胀变形留出一定空间,避免电池单体11的焊缝因受到挤压而开裂,造成电池单体11漏液的问题,从而对电池单体11起到保护作用,保证电池单体11的正常使用。
并且,缓冲层8的最低位置与电池排1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小于5mm。电池模组本体10的底面与托盘200装配时,需要先将第二导热胶层涂覆在托盘200底部,再将电池模组本体10放入托盘200,当第二导热胶层凝固后,可以将电池模组本体10的底面与托盘200相对固定。由于第二导热胶层凝固后的硬度较大,缓冲层8的最低位置与电池排1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小于5mm,可以防止在电池模组本体10放入托盘200时,第二导热胶层进入电池单体11之间,导致电池单体11受到较大膨胀力的问题,从而可以对电池单体11起到保护作用,保证电池单体11的正常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同一电池排1中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1之间设有缓冲层8,缓冲层8可以吸收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1之间的膨胀力,对电池单体11的膨胀变形起到缓冲效果。缓冲层8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缓冲部81,两个缓冲部81可以在吸收相邻两个电池单体11之间的膨胀力的同时,相比一个缓冲部81可以为电池单体11的膨胀变形留出一定空间。并且能够降低缓冲层8的成本。
位于上侧的缓冲部81的顶面与电池排1的上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20mm,可以为电池单体11上侧的膨胀变形留出一定空间,避免电池单体11的焊缝因受到挤压而开裂,造成电池单体11漏液的问题,从而对电池单体11起到保护作用,保证电池单体11的正常使用。位于下侧的缓冲部81的底面与电池排1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小于5mm,可以防止在电池模组本体10放入托盘200时,第二导热胶层进入电池单体11之间,导致电池单体11受到较大膨胀力的问题,从而可以对电池单体11起到保护作用,保证电池单体11的正常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的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电池包,通过在相邻两个电池排1中间设置绝缘隔板2且相邻两个电池排1均与绝缘隔板2相连,可以提高电池模组100的整体刚度,在电池单体11发生膨胀时,可以抑制电池模组100整体的膨胀变形,避免出现电池模组100与其它部件干涉以及电气安全距离过小等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模组本体,所述电池模组本体包括电池排和绝缘隔板,所述电池排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每个所述电池排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平行于水平方向,所述绝缘隔板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排之间,所述电池排与所述绝缘隔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板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包括导热基体以及设于所述导热基体内的电加热芯,所述导热基体为绝缘件且与所述电池排通过第一导热胶层连接,所述电加热芯与电加热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芯通过连接线束与电加热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加热控制器以及所述连接线束均位于所述电池排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加强板,两个所述加强板分别设在所述电池模组本体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电池排相连,所述加强板为绝缘件,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电池排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扎带和第二扎带,所述第一扎带和所述第二扎带均环绕在所述电池模组本体的外周侧,所述加强板、所述第一扎带以及所述第二扎带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一扎带为金属件,所述第二扎带为塑料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均位于所述电池单体的上侧,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两个端板,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于所述电池模组本体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端板为绝缘件且所述端板上设有电连接部,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极柱之间通过电连接结构相连,所述电连接结构与所述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为绝缘件且盖设在所述电池模组本体的顶部且覆盖所述电连接结构。
7.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托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本体的底面与所述托盘之间设有第二导热胶层;
所述电池排中的所述电池单体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同一所述电池排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设有缓冲层;
其中,所述缓冲层的最高位置与所述电池排的上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20mm;和/或,所述缓冲层的最低位置与所述电池排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小于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电池排中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缓冲部,位于上侧的所述缓冲部的顶面与所述电池排的上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大于20mm,位于下侧的所述缓冲部的底面与所述电池排的下表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小于5mm。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23357701.XU 2022-12-13 2022-12-13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Active CN218896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7701.XU CN218896732U (zh) 2022-12-13 2022-12-13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7701.XU CN218896732U (zh) 2022-12-13 2022-12-13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6732U true CN218896732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2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7701.XU Active CN218896732U (zh) 2022-12-13 2022-12-13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67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46744B2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蓄電装置並びに電源装置用セパレータ
EP4016662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KR20130086677A (ko)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EP3952012A1 (en) Battery module
US20220109199A1 (en) Battery Module
CN212113791U (zh) 一种软包电芯的成组结构电池包
CN218414916U (zh) 分隔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896732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CN214898777U (zh) 软包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5149187A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4254538U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4505696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
KR20230018978A (ko) 전지, 전기 장치 및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시스템
CN210040347U (zh)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
CN111564587A (zh) 一种汽车电池组结构
CN10944933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芯固定结构及电动车
CN213752878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包总成和车辆
CN111370611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CN216213802U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3224436A (zh) 电池模组
CN216055043U (zh) 电池模组
CN219811633U (zh) 一种一体注塑成型的汇流排组件与软包动力电池模组
KR20210058110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CN218586220U (zh) 一种电池包底板组件及电池
CN219067100U (zh) 电池包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