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5904U - 回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回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5904U
CN218895904U CN202221529585.2U CN202221529585U CN218895904U CN 218895904 U CN218895904 U CN 218895904U CN 202221529585 U CN202221529585 U CN 202221529585U CN 218895904 U CN218895904 U CN 218895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ium
valve
return
battery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295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战华
陈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295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5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5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5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回氦系统,该回氦系统包括氦气缓存装置和至少一个回氦管道,氦气缓存装置通过回氦阀与回氦管道的第一端相连接,氦气缓存装置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真空阀和氦气控制阀,第一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抽气装置相连接,氦气控制阀用于与外部的氦气输入装置相连接,回氦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池相连接,回氦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真空阀,第二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抽气装置相连接,回氦阀用于在对电池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成后,控制氦气缓存装置对回氦管道进行氦气输入,以对电池进行真空回氦处理。上述回氦系统大大减少氦气的使用量,降低了电池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回氦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产品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氦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方形动力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注液孔通常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密封,密封效果的优劣是评估电池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保证电池的密封性能即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是回氦工艺,即在密封焊接之前先回一定量的氦气到电池内部,然后利用氦检原理检测电池焊接密封是否良好。
然而,传统的电池制造过程中,对于氦气的使用量过高,导致电池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回氦系统,能够大大减少氦气的使用量,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
一种回氦系统,包括氦气缓存装置和至少一个回氦管道;
其中,氦气缓存装置通过回氦阀与回氦管道的第一端相连接,氦气缓存装置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真空阀和氦气控制阀,第一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抽气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真空抽气装置对氦气缓存装置进行抽真空处理;
氦气控制阀用于与外部的氦气输入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氦气输入装置对氦气缓存装置进行氦气输入;
回氦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池相连接;
回氦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真空阀,第二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抽气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真空抽气装置对电池进行抽真空处理;
回氦阀用于在对电池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成后,控制氦气缓存装置对回氦管道进行氦气输入,以对电池进行真空回氦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氦管道上还设置有冷凝装置,冷凝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冷凝阀和第二冷凝阀与回氦管道相连接,冷凝装置用于在对电池进行抽真空处理的过程中,对形成的电池内部气流进行气液分离处理,并将分离后的气体输送回至回氦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凝装置设置第二真空阀所在位置点与回氦管道的第二端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氦管道还设置有大气阀,大气阀设置在第二真空阀所在位置点与回氦阀所在位置点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氦管道还设置有大气阀,大气阀设置在第二真空阀所在位置点与冷凝装置所在位置点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凝阀和第二冷凝阀的初始状态为常开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真空阀、第二真空阀、氦气控制阀和回氦阀的初始状态为常闭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氦气缓存装置设置有第一压力测定装置,第一压力测定装置用于对氦气缓存装置的内部压力进行测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氦管道还设置有第二压力测定装置,第二压力测定装置设置在第二真空阀所在位置点与冷凝装置所在位置点之间,第二压力测定装置用于对电池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氦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回氦管道,每个回氦管道与每个电池一一对应。
上述回氦系统,包括氦气缓存装置和至少一个回氦管道,氦气缓存装置通过回氦阀与回氦管道的第一端相连接,氦气缓存装置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真空阀和氦气控制阀,第一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抽气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真空抽气装置对氦气缓存装置进行抽真空处理,氦气控制阀用于与外部的氦气输入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氦气输入装置对氦气缓存装置进行氦气输入,回氦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池相连接,回氦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真空阀,第二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抽气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真空抽气装置对电池进行抽真空处理,回氦阀用于在对电池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成后,控制氦气缓存装置对回氦管道进行氦气输入,以对电池进行真空回氦处理,上述回氦系统通过回氦管道、氦气缓存装置、第一真空阀、第二真空阀和氦气控制阀的相互配合,使得整个回氦系统对于氦气的利用更加充分,大大降低了氦气的利用体积,提高了氦气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从整体上降低了整个电池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回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及其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回氦系统100,包括氦气缓存装置120以及至少一个回氦管道110;
其中,氦气缓存装置120通过回氦阀11与回氦管道110的第一端相连接,氦气缓存装置120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真空阀12和氦气控制阀13,第一真空阀12用于与外部的真空抽气装置(图1中未示出)相连接,用于控制真空抽气装置对氦气缓存装置120进行抽真空处理;
氦气控制阀13用于与外部的氦气输入装置200相连接,用于控制氦气输入装置200对氦气缓存装置120进行氦气输入;
回氦管道110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池300相连接,回氦管道110上设置有第二真空阀14,第二真空阀14用于与真空抽气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真空抽气装置对电池300进行抽真空处理;
冷凝装置130用于在对电池300进行抽真空处理的过程中,对形成的电池300内部气流进行气液分离处理,并将分离后的气体输送回至所述回氦管道110;
回氦阀11用于在对电池300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成后,控制氦气缓存装置120对回氦管道110进行氦气输入,以对电池300进行真空回氦处理。
其中,上述回氦系统100工作时,首先需要对氦气缓存装置120进行抽真空处理,即需要将氦气缓存装置120内部的压力降低到某一设定压力值,氦气缓存装置120可近似认为达到真空状态,然后对氦气缓存装置120充氦气,直至氦气缓存装置120的内部压力大于或者等于对应的另一设定压力值,氦气输入完毕。
进一步地,电池300与回氦管道110的第二端相连接,电池300安装就位后,可对电池300进行抽真空处理。
进一步地,当电池300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毕之后,由于压差原理,氦气缓存装置120中的氦气通过回氦管道110输送到电池300内部,向当电池300内部的输送氦气完毕后,此时可利用氦检原理检测电池300焊接密封是否良好。
其中,氦气缓存装置120中的氦气体积大于或者等于回氦管道110的体积与电池300的内部体积之和,通过采用上述回氦系统100,使得氦气缓存装置120的氦气体积接近于回氦管道110的体积与电池300的内部体积之和,从整体上降低了氦气的使用体积,大幅降低了氦气的使用成本,从整体上降低了整个电池300的制造成本。
上述回氦系统100通过回氦管道110、氦气缓存装置120、第一真空阀12、第二真空阀14和氦气控制阀13的相互配合,使得整个回氦系统100对于氦气的利用更加充分,大大降低了氦气的利用体积,提高了氦气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从整体上降低了整个电池300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回氦管道110上还设置有冷凝装置130,冷凝装置13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冷凝阀130a和第二冷凝阀130b与回氦管道110相连接。
在对电池300进行抽真空处理的过程中,第一冷凝阀130a和第二冷凝阀130b打开,电池300内部气流依次通过第一冷凝阀130a和冷凝装置130,以对形成的电池300内部气流进行气液分离处理,并将分离后的气体通过第二冷凝阀130b输送回至回氦管道110中。
本实施例中,在对电池进行抽真空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形成的电池300内部气流进行气液分离处理,进而保护整个回氦管道110上的各个电气元器件能够不受电解液的腐蚀损坏,减少电解液结晶出现,避免管路结晶堵塞带来的设备故障,从而提升设备稼动率、延长各个电气元器件的更换周期,降低了整个电池300的制造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凝装置130设置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回氦管道110的第二端之间。
其中,冷凝装置130设置在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回氦管道110的第二端之间,有助于电池300内部的气流快速的进入冷凝装置130中,从而对电池内部300有效的进行气液分离处理,保护整个回氦管道110上的后续的各个电气元器件能够不受电解液的腐蚀损坏,减少电解液结晶出现,避免管路结晶堵塞带来的设备故障,从而提升设备稼动率、延长各个电气元器件的更换周期,进一步降低了整个电池300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回氦管道110还设置有大气阀15,大气阀15设置在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回氦阀11所在位置点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回氦管道110还设置有大气阀15,大气阀15设置在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冷凝装置130所在位置点之间。
其中,大气阀15的初始状态为常闭状态,当利用氦检原理检测电池300焊接密封是否良好之后,需进一步将大气阀15打开,以使整个回氦管道110破真空,恢复至正常状态,大气阀15即可设置在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回氦阀11所在位置点之间,也可设置在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冷凝装置130所在位置点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凝阀和第二冷凝阀的初始状态为常开状态。
其中,将第一冷凝阀和第二冷凝阀的初始状态设置为常开状态,有助于将电池300内部的气流快速的进入冷凝装置130中,从而对电池300内部能够有效的进行气液分离处理,保护整个回氦管道110上的各个电气元器件能够不受电解液的腐蚀损坏,减少电解液结晶出现,避免管路结晶堵塞带来的设备故障,从而提升设备稼动率、延长各个电气元器件的更换周期,进一步降低了整个电池300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真空阀12、第二真空阀14、氦气控制阀13和回氦阀11的初始状态为常闭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氦气缓存装置120设置有第一压力测定装置140,第一压力测定装置140用于对氦气缓存装置120的内部压力进行测定。
举例说明,当对氦气缓存装置120进行抽真空处理时,第一真空阀12打开,即需要将氦气缓存装置120内部的压力降低到某一设定压力值,第一压力测定装置140对氦气缓存装置120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当氦气缓存装置120内部的压力降低到某一设定压力值(这里简称为第一预设压力值)时,第一真空阀12关闭。
进一步地,当对氦气缓存装置120充氦气时,氦气控制阀13打开,第一压力测定装置140对氦气缓存装置120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当氦气缓存装置120内部的压力降低到另一设定压力值(这里简称为第二预设压力值)时,氦气控制阀13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回氦管道110还设置有第二压力测定装置150,第二压力测定装置150设置在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冷凝装置130所在位置点之间,第二压力测定装置150用于对电池300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
本实施例中,大气阀15既可以设置在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回氦阀11所在位置点之间(如图1所示),也可设置在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冷凝装置130所在位置点之间。
举例说明,在对电池300进行抽真空处理的过程中,第一冷凝阀130a和第二冷凝阀130b打开,氦气控制阀13和回氦阀11均为关闭状态,第二真空阀14打开,第二压力测定装置150对电池300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当电池300内部的压力小于对应的设定压力值时(这里定义为第三预设压力值),电池300内部抽真空处理完毕。
进一步地,第二真空阀14关闭,然后进一步打开回氦阀11,由于压差原因,氦气缓存装置120的氦气通过回氦管道110进入到电池300的内部,此时通过第二压力测定装置150对电池300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当电池300内部的压力大于对应的设定压力值时(这里定义为第四预设压力值),向当电池300内部的输送氦气完毕后,此时可利用氦检原理检测电池300内部焊接密封是否良好。
本实施例中,大气阀15既可以设置在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回氦阀11所在位置点之间,也可设置在第二真空阀14所在位置点与冷凝装置130所在位置点之间(如图2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氦系统100包括至少两个回氦管道100,每个回氦管道110与每个电池300一一对应,且每个回氦管道110均可采样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回氦管道110。
其中,当设置多个回氦管道110时,氦气缓存装置120中的氦气体积大于或者等于各个回氦管道110的体积与电池300的内部体积之和。其中,由于设置多个回氦管道100,每个回氦管道110与每个电池300一一对应,这就使得上述回氦系统100能够同时对多个电池300进行回氦作业,在节省氦气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回氦作业的效率,进一步从整体上降低了整个电池的制造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上电池300为方形动力电池。
即,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另外,对于特性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元件,本申请可采用相同或者不相同的标号进行标识。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例如”一词是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例如”的任何一个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加优选或更加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本申请给出了以上描述。在以上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各个细节。
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施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0)

1.一种回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氦气缓存装置和至少一个回氦管道;
其中,所述氦气缓存装置通过回氦阀与所述回氦管道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氦气缓存装置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真空阀和氦气控制阀,所述第一真空阀用于与真空抽气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真空抽气装置对所述氦气缓存装置进行抽真空处理;
所述氦气控制阀用于与外部的氦气输入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氦气输入装置对所述氦气缓存装置进行氦气输入;
所述回氦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池相连接;
所述回氦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真空阀,所述第二真空阀用于与所述真空抽气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真空抽气装置对所述电池进行抽真空处理;
所述回氦阀用于在对所述电池进行抽真空处理完成后,控制所述氦气缓存装置对所述回氦管道进行氦气输入,以对所述电池进行真空回氦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氦管道上还设置有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冷凝阀和第二冷凝阀与所述回氦管道相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用于在对所述电池进行抽真空处理的过程中,对形成的电池内部气流进行气液分离处理,并将分离后的气体输送回至所述回氦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设置所述第二真空阀所在位置点与所述回氦管道的第二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氦管道还设置有大气阀,所述大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阀所在位置点与所述回氦阀所在位置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氦管道还设置有大气阀,所述大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阀所在位置点与所述冷凝装置所在位置点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阀和所述第二冷凝阀的初始状态为常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阀、所述第二真空阀、所述氦气控制阀和所述回氦阀的初始状态为常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氦气缓存装置设置有第一压力测定装置,所述第一压力测定装置用于对所述氦气缓存装置的内部压力进行测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氦管道还设置有第二压力测定装置,所述第二压力测定装置设置在第二真空阀所在位置点与所述冷凝装置所在位置点之间,所述第二压力测定装置用于对所述电池内部的压力进行测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氦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回氦管道,每个回氦管道与每个电池一一对应。
CN202221529585.2U 2022-06-16 2022-06-16 回氦系统 Active CN218895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9585.2U CN218895904U (zh) 2022-06-16 2022-06-16 回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9585.2U CN218895904U (zh) 2022-06-16 2022-06-16 回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5904U true CN218895904U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7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29585.2U Active CN218895904U (zh) 2022-06-16 2022-06-16 回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5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8657U (zh) 换热器检漏装置
CN106370359A (zh) 一种sf6开关柜的氦质谱检漏的方法
CN103674448B (zh) 压力控制系统与航天器密封舱连接处漏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851432A (zh) 充气隔室的抽空氦检及充注绝缘介质工艺方法
CN103323185A (zh) 法兰及盘筒类真空密封件的检漏测试平台及其检测方法
CN103486434B (zh) 一种气体转充装置
CN105179929A (zh) 物料灌装装置和物料的灌装方法
CN218895904U (zh) 回氦系统
CN104949808A (zh) 一种漏率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20437685U (zh) 一种电芯氦检测复检装置
CN210926071U (zh) 空气置换式防冷凝水的电池包及其湿度检测系统
CN112556921A (zh) 一种多接头的真空检测装置和薄膜规真空度检测方法
CN216349384U (zh) 气密性检测系统
CN209558927U (zh) 一种实用的扩散炉压力传感器保护系统
CN204788857U (zh) 一种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钢瓶烘干检漏装置
CN214369312U (zh) 一种用于特殊气体超高流量输送设备的深度吹扫箱
CN212252073U (zh) 一种sf6气体加注的gis抽真空设备系统
CN201724796U (zh) 一种用于大型真空腔体批量真空检漏的系统
CN213392595U (zh) 一种抽真空系统
CN207215408U (zh) 一种电池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10347016U (zh) 一种电池包氦检测装置
CN118442530B (zh) 加氢站用的卸气柱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221684286U (zh) 一种带吹扫功能的特气供应系统
CN218098796U (zh) 一种核用真空阀气体动态腐蚀试验系统
CN117096069B (zh) 真空设备的压力测量装置、真空设备及其压力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