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5514U - 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 - Google Patents

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5514U
CN218895514U CN202223092712.XU CN202223092712U CN218895514U CN 218895514 U CN218895514 U CN 218895514U CN 202223092712 U CN202223092712 U CN 202223092712U CN 218895514 U CN218895514 U CN 218895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pillary 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
valv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27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坤
马月婧
常江
王树超
吴传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mao Human Settlemen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mao Human Settlemen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mao Human Settlemen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mao Human Settlemen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27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5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5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5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包括:储水罐,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管路,其第一端与进水口连通,其第二端与水源连接,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门;出水管路,其第一端与出水口连通,其第二端用于与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连通,出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阀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第二阀门两侧的出水管路上;流量计,安装于出水管路上;控制器,其输入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及流量计的输出端通信连接,其输出端与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报警灯,其控制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发现漏水情况,减少财产损失。

Description

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
背景技术
末端为毛细管网的中央空调系统,毛细管网铺设面积大,漏水不易发现。现有技术中,可以对毛细管网进行补水定压,但是缺乏对毛细管网是否漏水的判断,若漏水发现不及时,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实时监测向毛细管网中补水的流量的变化,并在流量陡增时,判断出现漏水情况,通知工作人员检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水源连接,所述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门;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二端用于与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阀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阀门两侧的所述出水管路上;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流量计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阀门的控制端及所述第二阀门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报警灯,所述报警灯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倒流防止器,所述倒流防止器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安装于所述进水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采用Y型过滤器。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水表,所述水表安装于所述进水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总成,包括毛细管网,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的出水管路与所述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实时监测向毛细管网中补水的流量的变化,并在流量陡增时,判断漏水,通知工作人员检修,能够及时发现漏水情况,减少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储水罐;2:进水管路;3:出水管路;4:流量计;5:控制器;6:报警灯;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倒流防止器;10:第一过滤器;11:水表;12: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需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包括储水罐1、进水管路2、出水管路3、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流量计4、控制器5和报警灯6。所述储水罐1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管路2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路2的第二端与水源连接,所述进水管路2上安装有第一阀门7;所述出水管路3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路3的第二端用于与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管路3上安装有第二阀门8;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未示出)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未示出)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阀门8两侧的所述出水管路3上;所述流量计4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3上;所述控制器5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流量计4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阀门7的控制端及所述第二阀门8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所述报警灯6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5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阀门7和所述第二阀门8均处于关闭状态,系统运行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第二阀门8两侧的所述出水管路2中的压力,分别获取第一压力值与第二压力值,并将第一压力值与第二压力值实时传输至所述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计算第一压力值与第二压力值之间的压差值,因所述出水管路3的第二端连通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则所述第二阀门8两侧的压差值即表示毛细管网与所述出水管路3之间的压差,所述控制器5将压差值与内部预存的设定压差进行比较,当压差值小于设定压差时,表明毛细管网中缺水,需要向毛细管网中补水,此时,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第一阀门7和所述第二阀门8开启,将水源经所述进水管路2引入所述储水罐1,同时所述储水罐1中的水经所述出水管路3流入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当压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压差时,表明毛细管网中不缺水,不需要继续补水,此时,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第一阀门7和所述第二阀门8重新关闭。补水过程中,所述流量计4实时监测流经所述出水管路3的流量数据,并将流量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接收所述流量数据,计算设定时长内的总流量,并将设定时长内的总流量与内部预存的流量阈值进行比较,当设定时长内的总流量大于流量阈值时,表明毛细管网出现漏水点,导致补水量陡增,此时,所述控制器5发出报警信号至所述报警灯6,使所述报警灯6闪烁,以提示工作人员对毛细管网进行检修。
采用本实用新型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向毛细管网中补水的流量的变化,并在流量陡增时,判断漏水,通知工作人员检修,能够及时发现漏水情况,减少财产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路2的第一端,也即图1中所述进水管路2的左端与所述储水罐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路2的第二端,也即图1中所述进水管路2的右端连接水源,所述出水管路3的第一端,也即图1中所述出水管路3的右端与所述储水罐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路3的第二端,也即图1中所述出水管路3的左端与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连通,为毛细管网补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7和所述第二阀门8均为电动阀,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图1中所述第二阀门8右侧的所述出水管路3上,监测的第一压力值为所述出水管路3内的压力值,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图1中所述第二阀门8左侧的所述出水管路3上,监测的第二压力值为与所述出水管路3连通的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内的压力值,也即毛细管网的压力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路2连接的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开启所述第一阀门7与所述第二阀门8后,借助市政自来水的压力,即可实现水流经所述进水管路7进入所述储水罐1,再经所述出水管路3进入毛细管网,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也可连接其他水源,为了提升水流流动的动力,也可以在所述进水管路2和所述出水管路3上安装水泵,则所述控制器5在控制所述第一阀门7与所述第二阀门8开启或关闭的同时,也控制水泵运行或停止。所述控制器5还可以与工作人员的手机进行信号连接,在判断毛细管网漏水时,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报警灯6闪烁的同时,还可以发送漏水信息至工作人员手机。所述控制器5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计算压差值,并根据压差值与设定压差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阀门7和所述第二阀门8启闭的控制逻辑,以及所述控制器5根据所述流量计4监测流量数据计算设定时长内的总流量,并根据设定时长内的总流量与所述流量阈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报警灯6闪烁的控制逻辑,根据现有的成熟算法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倒流防止器9,所述倒流防止器9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上。此种设置,防止毛细管网中的水流反向流入所述出水管路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倒流防止器9安装于所述流量计4朝向所述储水罐1一侧的所述出水管路3上,当需要向毛细管网补水,所述第二阀门8处于开启状态时,水流只能从所述出水管路3流向毛细管网,而不能从毛细管网流向所述出水管路3。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倒流防止器9可以选用满足安装条件的任意规格型号。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10,所述第一过滤器10安装于所述进水管路2上。此种设置,对流经所述进水管路2的水流进行过滤,防止水中杂质进入毛细管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器10安装于所述第一阀门7朝向所述储水罐1一侧的所述进水管路2上,水流流经所述第一过滤器10后,颗粒等杂质被拦截。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第一过滤器10可以选用任意规格型号的过滤器,只要能对引入水流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即可。
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10采用Y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过滤能力强、阻力小、易清洗维护、使用寿命长。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水表11,所述水表11安装于所述进水管路2上。设置所述水表11,对补充进入所述储水罐1中的水流流量进行监测。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水表11可以选用市售的满足流量监测的任意规格型号。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三阀门12,所述第三阀门12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3上。设置所述第三阀门12,配合所述第二阀门8,进一步保证所述出水管路3与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之间处于期望的连通或断开状态。
系统运行时,所述第三阀门12处于常开状态,由所述第二阀门8的启闭控制所述出水管路3与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之间的连通或断开;系统停止运行时,所述第三阀门12处于常闭状态,防止所述第二阀门8因异常情况开启,导致不需要补水时,所述储水罐1中的水经所述出水管路3流入毛细管网。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第三阀门12可以设置为电动阀门,也可以设置为手动阀门。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蜂鸣报警器(未示出),所述蜂鸣报警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5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此种设置,在判断毛细管网漏水时,所述蜂鸣报警器与所述报警灯6相互配合,进一步通知工作人员及时检修。
所述控制器5根据计算的设定时长内的总流量与内部预存的流量阈值之间的比较结果判断毛细管网漏水时,同时向所述报警灯6和所述蜂鸣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使所述报警灯6闪烁,同时使所述蜂鸣报警器发出声音警报,以提示工作人员及时检修。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屏(未示出),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5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此种设置,可以直观地获取所述流量计4监测到的流量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计4实时监测流量数据,并将流量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将流量数据及根据流量数据计算得到的设定时长内的总流量均传输至所述显示屏,并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可选地,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未示出),所述第二过滤器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3上。此种设置,对流入毛细管网的水流进行再次过滤,进一步拦截颗粒较小的杂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过滤级别要高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0的过滤级别,从而对未被所述第一过滤器10拦截的较小颗粒的杂质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总成,包括毛细管网,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的出水管路3与所述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连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中央空调总成,实时监测向毛细管网中补水的流量的变化,并在流量陡增时,判断漏水,通知工作人员检修,能够及时发现漏水情况,减少财产损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水罐,所述储水罐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
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第二端与水源连接,所述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门;
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路的第二端用于与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连通,所述出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阀门两侧的所述出水管路上;
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流量计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阀门的控制端及所述第二阀门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报警灯,所述报警灯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倒流防止器,所述倒流防止器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安装于所述进水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器采用Y型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表,所述水表安装于所述进水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安装于所述出水管路上。
10.一种中央空调总成,包括毛细管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所述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的出水管路与所述毛细管网的补水管路连通。
CN202223092712.XU 2022-11-17 2022-11-17 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 Active CN218895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712.XU CN218895514U (zh) 2022-11-17 2022-11-17 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712.XU CN218895514U (zh) 2022-11-17 2022-11-17 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5514U true CN218895514U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9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2712.XU Active CN218895514U (zh) 2022-11-17 2022-11-17 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5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95514U (zh) 毛细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及中央空调总成
CN114109555A (zh) 机油保养系统、工程机械及机油保养方法
CN112657965A (zh) 一种液压清洗系统
CN110542270A (zh) 一种pcw系统专用冷却机组
CN212745174U (zh) 一种水封阀的水位控制装置
CN217153807U (zh) 集中供气系统
CN109340888A (zh) 一种集中供热站报警方法及系统
CN218091080U (zh) 具有测控一体化功能的变流量消防稳压装置
CN210699100U (zh) 过滤装置
CN220626921U (zh) 一种轴封水液位自动控制装置
CN213454014U (zh) 一种手术室集成式智能水空调执行器
CN112212587A (zh) 一种集装箱式冷冻站
CN203704211U (zh) 一种专用节能空调机房
CN110220266B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水系统防漏水自动补水装置
CN220038722U (zh) 一种内嵌式恒风量阀结构的智能高效送风口
CN215950489U (zh) 一种防倒流止回阀
CN110185934A (zh) 一种流体输送管网自动监控系统
CN220910820U (zh) 一种集成式自动排气装置
CN217441350U (zh) 一种压缩空气储气罐自动排水状态监测系统
CN216336646U (zh) 一种安全性高具有漏水保护功能的净水器
CN211457988U (zh) 一种施肥灌溉系统
CN210891890U (zh) 一种防堵塞水循环控制系统
CN215196017U (zh) 过滤器控制系统
CN112254240A (zh) 一种手术室集成式智能水空调执行器
CN220852307U (zh) 供暖用远程监测反馈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