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9269U - 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9269U
CN218889269U CN202223119342.4U CN202223119342U CN218889269U CN 218889269 U CN218889269 U CN 218889269U CN 202223119342 U CN202223119342 U CN 202223119342U CN 218889269 U CN218889269 U CN 218889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lief
pressure release
pressure
working state
connec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93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93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9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9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9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泄压保护结构应用于雾化装置,雾化装置的壳体设有泄压孔,泄压保护结构包括主体件以及泄压件,主体件安装于壳体。泄压件位于泄压孔,且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泄压件连接于主体件,并封堵泄压孔,有助于减少外界灰尘杂质经泄压孔进入壳体内;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泄压件至少部分脱离于主体件,并敞开泄压孔,以便于释放电源失效时产生的气压。

Description

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装置是用于加热植物草叶、烟膏等基质以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的装置。伴随着国家标准的出台,雾化装置的安全性标准也越来越规范,电源安全是其中重要一环。许多雾化装置因为外观、结构上的原因,泄压测试无法达到国标要求,这样的产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创造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通过设计泄压孔来释放电源失效时产生的气压的方式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泄压保护结构,泄压保护结构应用于雾化装置,雾化装置的壳体设有泄压孔,泄压保护结构包括主体件以及泄压件,主体件安装于壳体。泄压件位于泄压孔,且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泄压件连接于主体件,并封堵泄压孔;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泄压件至少部分脱离于主体件,并敞开泄压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泄压件至少部分地位于壳体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主体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泄压件包括第二连接部,泄压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泄压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连接部脱离于第一连接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主体件包括限位卡环,限位卡环环绕泄压孔,第一连接部包括设于限位卡环内侧的卡块,第二连接部设有卡槽,泄压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卡块卡合于卡槽;泄压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卡块脱离于卡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泄压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均设有卡槽;限位卡环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卡块,泄压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每个卡块卡合于对应的一个卡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泄压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一端部,泄压件还包括挡块,挡块连接于第二端部并位于壳体内,以在第二连接部脱离第一连接部时,阻挡泄压件从泄压孔脱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磁吸件,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磁吸件,泄压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磁性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泄压保护结构包括粘胶层,泄压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连接部通过粘胶层粘接于第一连接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泄压件包括按键帽,或装饰件,或透光镜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泄压保护结构,壳体设有泄压孔,主体件安装于壳体,泄压件位于泄压孔。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泄压保护结构的主体件安装于壳体,泄压件位于壳体的泄压孔,且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泄压件连接于主体件,并封堵泄压孔,有助于减少外界灰尘杂质经泄压孔进入壳体内。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泄压件至少部分脱离于主体件,并敞开泄压孔,以便于释放电源失效时产生的气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雾化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雾化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雾化装置沿Ⅳ-Ⅳ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雾化装置的泄压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的雾化装置的Ⅵ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雾化装置的泄压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的雾化装置的剖切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剖切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泄压保护结构20以及雾化装置100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以产生气溶胶供用户使用。其中,所述加热方式可以为对流、传导、辐射或者其组合。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形态可以是凝胶、膏体或固体等。当气溶胶生成基质为固体时,其可以是粉碎状、颗粒化、粉末状、粒状、条状或片状形式的固体。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包括但不限于是用于医疗、养生、健康、美容目的的材料,例如,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为植物类材料,例如植物的根、茎、叶、花、芽、种子等。
参阅图1至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装置100,雾化装置100包括壳体10以及泄压保护结构20,泄压保护结构20设置于壳体10。
壳体10内可以装有电源30、加热组件等结构。壳体10设有泄压孔11,泄压孔11有助于释放电源30失效时产生的气压。
其中,泄压孔11可以设于壳体10的底部、侧部或其他位置。泄压孔11可以大体呈圆孔状、方形孔状或其他形状。
泄压保护结构20包括主体件21以及泄压件22,主体件21安装于壳体10,泄压件22位于泄压孔11。
泄压件22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泄压件22连接于主体件21,并封堵泄压孔11,有助于减少外界灰尘杂质经泄压孔11进入壳体10内。如图2所示,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泄压件22至少部分脱离于主体件21,并敞开泄压孔11,以便于释放电源30失效时产生的气压。
例如在雾化装置100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电源30正常为加热组件提供电力,此时泄压件22与主体件2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电源30起火或爆炸时,壳体10内部的压强快速增加,则内部的气流可以通过冲击泄压件22与主体件21,使泄压件22与主体件2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以便于泄压件22敞开泄压孔11,有助于壳体10内部的气压通过泄压孔11快速泄压。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泄压件22封堵泄压孔11和敞开泄压孔11的方式可以根据泄压件22的具体结构不同而不同,例如泄压件22可以包括按键帽或装饰件或透光镜片等结构。
例如在泄压件22包括按键帽的情况下,泄压件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泄压件22可以穿设于泄压孔11,泄压件22与壳体10可以间隙配合,以便于用户可以通过按键帽按压壳体10内的按键开关40。泄压件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泄压件22可以减小封堵泄压孔11的面积,泄压件22也可以完全脱离泄压孔11。
此外,由于直接利用雾化装置100本身已有的按键帽实现泄压件22的功能,结构简单,无需额外增加结构,对雾化装置100外观的一致性的影响较少。
其中,按键帽可以作为雾化装置100的电源30的按键开关40的按键帽,也可以为其他结构的按键帽。
又例如在泄压件22包括装饰件的情况下,泄压件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泄压件22可以遮挡泄压孔11。泄压件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泄压件22可以减小遮挡泄压孔11的面积,泄压件22也可以完全脱离泄压孔11。
此外,由于直接利用雾化装置100本身已有的装饰件实现泄压件22的功能,结构简单,无需额外增加结构,对雾化装置100外观的一致性的影响较少。
其中,装饰件可以为壳体10的装饰套、装饰环、装饰片或其他结构。
又例如在泄压件22包括透光镜片的情况下,泄压件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泄压件22可以覆盖泄压孔11。泄压件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泄压件22可以减小覆盖泄压孔11的面积,泄压件22也可以完全脱离泄压孔11。
此外,由于直接利用雾化装置100本身已有的透光镜片实现泄压件22的功能,结构简单,无需额外增加结构,对雾化装置100外观的一致性的影响较少。
其中,透光镜片可以是显示屏的护盖或其他结构。
本申请图1至图11的实施例以泄压件22包括按键帽作为例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泄压件22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壳体10外。例如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泄压件22可以一部分位于壳体10外,另一部分位于壳体10内。如此,有助于泄压件22在实现敞开泄压孔11的情况下,又能够较好地保持位于壳体10,避免了泄压件22发生脱离壳体10的情况。
又例如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泄压件22可以全部位于壳体10外。如此,有助于泄压件22以较大的程度敞开泄压孔11,有助于减少对泄压孔11造成阻挡,实现快速泄压。
主体件21与泄压件22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可以具有不同的配合关系。例如,参阅图5和图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主体件2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11,泄压件22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221。
泄压件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连接部221可以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1,如此,有助于保证泄压件22作为按键帽或装饰件或透光镜片等结构的正常使用需求。
泄压件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连接部221可以脱离于第一连接部211,如此,有助于泄压件22快速敞开泄压孔11。
其中,第二连接部221与第一连接部211之间连接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电源30的规格大小、壳体10内部通道的复杂程度、电源30失效时喷出气体的压力等因素而不同,以便于在电源30失效产生的气压能够使第二连接部221脱离第一连接部211。
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可以通过卡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主体件21可以包括限位卡环212,限位卡环212可以环绕泄压孔11。第一连接部211可以包括卡块2111,卡块2111可以设于限位卡环212的内侧,第二连接部221可以设有卡槽2211。泄压件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卡块2111卡合于卡槽2211。泄压件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卡块2111脱离于卡槽2211。
如此,卡块2111与卡槽2211的配合方式有助于简化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结构,有助于主体件21与泄压件22易于进行连接,同时亦有助于电池失效时产生的气压易于使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相互脱离,有助于使整个泄压件22脱离主体件21并弹出壳体10外,从而有助于实现泄压件22弹出泄压的效果。
泄压件22与主体件21可以通过多个卡槽2211与多个卡块2111进行配合。例如,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泄压件22可以包括第一端部222和第二端部223,第一端部222和第二端部223相对。第一端部222与第二端部223可以为泄压件22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也可以为泄压件22其他方向的两个端部。
第一端部222与第二端部223均可以设有卡槽2211;限位卡环212的相对两侧均可以设有卡块2111。泄压件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每个卡块2111卡合于对应的一个卡槽2211。如此,有助于在实现泄压件22弹出泄压的效果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保证泄压件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正常使用需求。
此外,由于泄压件22与主体件21通过卡槽2211与卡块2111进行配合,则在泄压件22弹出脱离壳体10完成泄压后,泄压件22可以重新装回壳体10,并与主体件21卡合,以便于可以继续使用。
泄压件22除了可以设计为上述的弹出泄压的效果,还可以设计为下述的翘起泄压的效果。例如参阅图7至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21可以设置于第一端部222,泄压件22还可以包括挡块224,挡块224可以连接于第二端部223并位于壳体10内,以在第二连接部221脱离第一连接部211时,阻挡泄压件22从泄压孔11脱出。如此,有助于在电池失效时产生的气压可以将泄压件22的第一端部222冲出壳体10外,并使泄压件22以挡块224为支点转动翘起,从而有助于实现泄压件22翘起泄压的效果。
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除了通过上述卡合的方式实现连接外,还可以通过磁性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例如参阅图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1可以包括第一磁吸件2112,第二连接部221可以包括第二磁吸件2212。泄压件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磁吸件2112与第二磁吸件2212磁性连接。如此,在电池失效时,同样有助于实现泄压件22弹出泄压的效果。
其中,第一磁吸件2112与第二磁吸件2212之间磁吸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电源30的规格大小、壳体10内部通道的复杂程度、电源30失效时喷出气体的压力等因素而不同,以便于在电源30失效产生的气压能够使第二连接部221脱离第一连接部211。
第一磁吸件2112与第二磁吸件2212中至少有一个为磁铁。例如第一磁吸件2112与第二磁吸件2212为磁性相异的磁铁。又例如第一磁吸件2112为磁铁,第二磁吸件2212为铁、钢等磁性结构。又例如第一磁吸件2112为铁、钢等磁性结构,第二磁吸件2212为磁铁。
在泄压件22包括按键帽的情况下,第一磁吸件2112可以固定连接于按键开关40。
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除了通过上述卡合、磁性连接等方式实现连接外,还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实现连接。例如参阅图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泄压保护结构20可以包括粘胶层23,泄压件2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连接部221可以通过粘胶层23粘接于第一连接部211。如此,在电池失效时,同样有助于实现泄压件22弹出泄压的效果。
其中,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之间粘接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电源30的规格大小、壳体10内部通道的复杂程度、电源30失效时喷出气体的压力等因素而不同,以便于在电源30失效产生的气压能够使第二连接部221脱离第一连接部211。
在泄压件22包括按键帽的情况下,粘胶层23可以涂设于按键开关40,也可以涂设于按键开关40的硅胶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泄压保护结构20和雾化装置100中,泄压保护结构20的主体件21安装于壳体10,泄压件22位于壳体10的泄压孔11,且与主体件21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泄压件22连接于主体件21,并封堵泄压孔11,有助于减少外界灰尘杂质经泄压孔11进入壳体10内。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泄压件22敞开泄压孔11,以便于释放电源30失效时产生的气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同时,可以利用上述实施例中导出其它实施方式,使得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逻辑替换和改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泄压保护结构,应用于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的壳体设有泄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保护结构包括:
主体件,所述主体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及
泄压件,所述泄压件位于所述泄压孔,且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所述泄压件连接于所述主体件,并封堵所述泄压孔;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所述泄压件至少部分脱离于所述主体件,并敞开所述泄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所述泄压件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壳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泄压件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泄压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泄压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部脱离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泄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包括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环绕所述泄压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限位卡环内侧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卡槽,所述泄压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卡块卡合于所述卡槽;所述泄压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卡块脱离于所述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泄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均设有所述卡槽;所述限位卡环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卡块,所述泄压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每个所述卡块卡合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泄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泄压件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并位于所述壳体内,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脱离所述第一连接部时,阻挡所述泄压件从所述泄压孔脱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泄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磁吸件,所述泄压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磁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泄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保护结构包括粘胶层,所述泄压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粘胶层粘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泄压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件包括按键帽,或装饰件,或透光镜片。
10.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泄压孔;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泄压保护结构,所述主体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泄压件位于所述泄压孔。
CN202223119342.4U 2022-11-22 2022-11-22 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889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9342.4U CN218889269U (zh) 2022-11-22 2022-11-22 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9342.4U CN218889269U (zh) 2022-11-22 2022-11-22 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9269U true CN218889269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9342.4U Active CN218889269U (zh) 2022-11-22 2022-11-22 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9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4999B2 (ja) 電子タバコの弾性ロック機構、アトマイザー及び電子タバコ
US9486027B2 (en)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adjoining a peripheral with a host wearable device
EP1489937B1 (en) Modular helmet
US4442551A (en) Adapter for a protective helmet
US9357809B2 (en) Protective helmet
US20070022520A1 (en) Safety helmet with module ring
CA2548005A1 (en) Latching device for a connector
US112487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rechargeable lighting module and associated carrier
CN218889269U (zh) 泄压保护结构以及雾化装置
CN107772543B (zh) 一种电子烟用的自动点烟模块及应用该模块的电子烟
US6608908B1 (en) Electroacoustic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use on protective headgear
CA3205571A1 (en) Helmet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device
JPH114900A (ja) Nbcの脅威に対する防衛のための個人用防護具
WO2022028857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device with temperature-activated battery vent port
US6263514B1 (en) Safety cap
US20150272251A1 (en) Insert device for air-cooling in hats and helmets
CN113189773B (zh) 头戴式设备
CN109686896A (zh) 一种防爆阀
WO2016100331A1 (en) Protective battery case
KR102600337B1 (ko) 주변 기기를 호스트 웨어러블 기기와 인접시키기 위한 연결 조립체
KR20170122646A (ko) 방독겸용 방연마스크
CN216220358U (zh) 一种多功能头盔
CN220140910U (zh) 一种防毒安全帽
KR20140134762A (ko) 휴대단말기용 보호커버
KR101900039B1 (ko) 스프링클러 헤드 보호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