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2349U - 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 - Google Patents

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2349U
CN218882349U CN202223432445.6U CN202223432445U CN218882349U CN 218882349 U CN218882349 U CN 218882349U CN 202223432445 U CN202223432445 U CN 202223432445U CN 218882349 U CN218882349 U CN 218882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abyrinth
boss
inner container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24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苑朝辉
张向东
孙超
张永胜
胡志强
赵树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haoyang Dies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haoyang Dies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haoyang Dies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haoyang Dies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24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2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2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2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其结构是外壳与内胆的空间夹层设置迷宫式油气冷凝腔和油气通道。外壳表面设有加油口,后端设有出气口。内胆顶端的迷宫式凸凹面与外壳之间形成迷宫通道,内胆和外壳的侧面的三个凹槽因尺寸不同而形成空隙;内胆和外壳四个竖边处的圆角也不同而形成间隙;内胆上端面四周的以及长侧壁与上端面设置的倒角因尺寸的差异也形成空隙,这些空隙均联通在一起而形成机油循环通道,与迷宫通道一起成为迷宫冷凝腔。在内胆凹槽的大倒角及迷宫凹槽各设有的小豁口作为进油通道,进入迷宫冷凝腔,冷凝后的油气在四个侧边形成的通道及侧壁凹槽上方的小豁口流回到发动机内部,完成油气的分离。

Description

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部件结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缸盖罩。
背景技术
缸盖罩是发动机不可缺少的一个部件,其主要功能就是给摇臂、气门、气门传动机构等部件配备一个封闭的工作空间。缸盖罩设在发动机缸盖和摇臂上面,一般为单层结构,因为缸盖罩内充满了油气,缸盖罩的作用或功能就是避免发动机内部机油溅出以及外部灰尘等进入发动机内部。一般柴油机在缸盖罩上布置独立的油气分离器,或在缸盖罩上引出管路接到独立布置在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但这就会使发动机的空间体积增大了很多,给整车匹配的搭载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在发动机舱比较小的车上,会导致发动机运转抖动时,出现与驾驶舱干涉的故障隐患。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发动机缸盖罩,不仅满足缸盖罩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对缸盖罩内的油气进行强化冷却,达到油气分离的效果。为发动机节省一个独立的呼吸器,即降低了成本,又缩小了发动机体积,为整车的优化匹配创造了条件,减少抖动干涉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缸盖罩,在满足缸盖罩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起到油气分离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进行说明: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由外壳和内胆组成,结构方案如下:
外壳呈倒扣槽子形状金属壳体,外壳上表面左端设有一圆形加油口;右端设有外凸台,外壳底端的四个边冲有法兰接口,法兰接口设有螺栓孔。外凸台上面设有三个弧形条孔和三个螺栓孔,外壳的两侧长板分别设有三个凹槽,凹槽与外壳顶面结合处设有第一倒角;外壳四个角设有第一圆弧角,外壳表面凸台的四周设为圆角。
内胆的形状与外壳相对应,内胆立边的四个角亦设有第二圆弧角,第二圆弧角的幅度大于第一圆弧角。内胆在覆盖外壳凹槽的区域侧面与上端面的边缘设有第二倒角,第二倒角的幅度大于第一倒角。内胆的高度与外壳内部的高度相同,内胆的长度和宽度与外壳内部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内胆的两侧长板也分别设有三个内凹槽,内凹槽与外壳的凹槽的位置相同,但内凹槽凹陷的深度大于外壳凹槽。内胆的上端面设有不同形状的四个内凸台,上端面中部设有不规则的迷宫状内凹坑区域;内凹坑区域的左端设有大凸台;内凹坑区域中间设有“凸”字形状的中凸台;内凹坑区域的右端依次设有窄凸台和后凸台。大凸台表面设有位置与外壳相对应的加油口孔,右端后凸台的位置与外壳后端外凸台相对应,后凸台表面也设有三个螺栓孔,位置与外凸台的螺丝孔相对应,后凸台的四周也为圆角。
在内胆每个内凹槽两边,长板侧的最下部开有四个豁口,每个豁口中间设有冲压成型并向外翘起的卡板。内胆背面相同的位置,亦开有豁口及卡板,所以内胆两侧共设有八个,内胆前后两端的下部也各开有一个豁口和卡板,内胆总共有十个豁口和卡板。内胆嵌装在外壳内,用卡板弹性变形卡在外壳内,在外壳外凸台的螺栓孔与内胆后凸台的螺栓孔之间设置垫块,用螺栓将外壳和内胆紧固,此时外壳与内胆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缸盖罩。
缸盖罩对发动机机油冷却的原理较为简单,主要是为了强化冷却而做的结构设计。缸盖罩由外壳与内胆通过卡板及螺栓固定成为一体,外壳与内胆的空间夹层设置油气冷凝腔,油气通过冷凝腔进行油气分离。为了达到强化油气分离的效果。
在内胆顶端设有迷宫式凸凹面,迷宫式凸凹面与外壳之间形成迷宫式冷却腔。内胆和外壳的二个侧壁上冲压向内的三个凹槽,二者凹槽的尺寸大小不同而形成的空隙作为油气进入的通道。外壳和内胆的四个竖边设置圆角,二者圆角尺寸不同形成了竖直的空隙,也作为油气进入的通道。内胆上端面四周的倒圆角尺寸大于外壳,且外壳和内胆在侧壁(有内凹槽部分的上端)两侧设置很大的倒角,二者也因倒圆角和倒角尺寸不同而形成了空隙。因此在内胆上端面的四周形成了一圈不规则的空隙,作为油气的通道。在内胆内凹的凹槽上壁大倒角处及迷宫的凹槽内各设有一个小豁口作为油气进入的通道,直接进入迷宫冷凝腔。冷凝后的油气可以在四个侧边形成的通道及侧壁凹槽上方倒角处的小豁口流回到发动机内部。
发动机在工作中产生的油气在曲轴箱与外界的压差的作用下,通过缸盖罩下端的通道及小豁口进入缸盖罩内的迷宫式空间冷凝腔内。因缸盖罩的温度小于曲轴箱油气的温度,油气在冷凝腔内冷却并粘附在缸盖罩内外壳的内侧壁上。通过四个侧边的通道和小豁口,冷凝的油滴顺着内壁由缸盖罩下端流回到发动机内,完成油气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的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不仅满足缸盖罩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缸盖罩的高度和宽度尺寸几乎不增加的情况下,油气流过迷宫结构的冷凝腔向外排空的过程同时完成了油气的分离,起到了呼吸器的效果。为发动机节省一个独立的呼吸器,即降低了发动机成本,又缩小了发动机体积,为整车的优化匹配创造了条件,减少发动机抖动与整车发动机舱干涉的隐患。本实用新型外形的设计比较科学,占用空间小,可适应配置多种类型柴油机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与内胆组装后高温机油在油道循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外壳部分的原理与结构简图。
图3为实用新型内胆部分的原理与结构简图。
图4是图1仰视方向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由外壳和内胆组成。其外壳的结构(如图2):外壳1呈倒扣槽子形状的金属壳体,外壳上表面左端设有一圆形加油口2;右端设有外凸台3。外壳底端的四个边冲有法兰接口4,法兰接口设有螺栓孔。凸台上面设有三个弧形条孔5和三个螺栓孔1-1,外壳的两侧长板分别设有三个凹槽1-2,凹槽与外壳顶面结合处设置第一倒角1-3;外壳四个角设有第一圆弧角1-4,外壳表面凸台的四周设置为圆角6。
其内胆的结构(如图3):内胆7的形状与外壳相对应,内胆立边的四个角亦设有第二圆弧角7-4,第二圆弧角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角。内胆的高度与外壳内部的高度相同,内胆的长度和宽度与外壳内部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内胆的两侧长板也分别设有三个内凹槽7-2,内凹槽与外壳的凹槽的位置相同,但内凹槽凹陷的深度大于外壳凹槽。内胆在覆盖外壳凹槽的区域侧面与上端面的边上设有第二倒角7-3,第二倒角的幅度大于第一倒角,这个倒角是带着凹槽边缘的。
内胆的上端面设有不同形状的四个内凸台,上端面中部设有不规则的迷宫状内凹坑区域8,内凹坑区域的左端设有大凸台9;内凹坑区域中间设有“凸”字形状的中凸台10;内凹坑区域的右端依次设有窄凸台11和后凸台12。大凸台表面设有位置与外壳相对应的加油口孔;右端后凸台的位置与外壳后端外凸台相对应,后凸台表面也设有三个螺栓孔7-1,位置与外凸台的螺丝孔相对应,后凸台的四周也为圆角。
内胆每个内凹槽两边,长板侧的最下部开有四个豁口,每个豁口中间设有冲压成型并向外翘起的卡板13。内胆背面相同的位置,亦开有豁口及卡板,所以内胆两侧共设有八个。内胆前端和后端的端板上也各设置一个豁口及卡板,因此内胆四周下端共设有十个豁口及卡板。内胆嵌装在外壳内,用卡板弹性变形卡在外壳内,在外壳外凸台螺栓孔与内胆后凸台螺栓孔之间设置垫块14,用螺栓将外壳和内胆紧固,此时外壳与内胆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缸盖罩。
内胆的内凹槽、第二圆弧角、第二圆角均大于与外壳对应的凹槽、第一圆弧角、第一圆角,内胆与外壳装配后,配合面之间形成了最大距离7mm的月牙形空隙,而成为油气的通道15;内胆的第二倒角尺寸大于外壳的第一倒角,二者配合形成8~15mm的迷宫形间隙;内胆迷宫状内凹坑区域与外壳相应位置配合后形成一个6~18mm的迷宫形通道;外壳右端设有外凸台与内胆的后凸台之间也留有8~10mm空间,由上述空隙空间组成油气迷宫冷凝腔16。
内胆迷宫状内凹坑区域的左侧设有第一通气豁口17,通气豁口翘起的部分朝上;在所述大凸台与迷宫状内凹坑区域之间设有第二通气豁口18,豁口翘起的部分朝下。
缸盖罩整体用密封胶圈和螺栓紧固在发动机缸盖上,发动机在工作中产生的油气通过缸盖罩下端油气的通道、第一豁口、第二豁口进入缸盖罩内的迷宫式空间冷凝腔通道内。因缸盖罩的温度小于曲轴箱油气的温度,油气中的油滴在油气通道及冷凝腔内冷却并粘附在缸盖罩内外壳的内侧壁上。油气通道和第二豁口既作为油气入口,也作为冷凝油的出口,冷凝后的油滴顺着外壳内壁经过缸盖罩下端流回到发动机内,完成油气的分离。完成油气分离的气体,通过外壳上面的三个弧形条孔排出。
作为实施例,外壳与内胆的壁厚均为1mm,采用钢板一次冲压成型。外壳内部长457mm,内宽111mm,内高为63mm呈倒扣长方槽子形状的壳体。外壳上的外凸台高10mm,内胆与外壳装配之后,四个侧边之间形成了最大间隙为7mm的月牙形空隙,而成为油气的通道;外壳与内胆的内凹槽处形成2mm的月牙形油气通道;在顶端内凹坑区域与外壳相应位置配合后形成一个高12mm的迷宫形通道;外壳右端的外凸台与内胆后凸台之间的空隙为10mm;外壳与内胆在覆盖外壳凹槽的区域侧面与上端面的边缘倒角之间形成一段7.5~15mm不规则间隙的迷宫通道。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的长度均为45mm,形成缝隙的宽度为2mm。

Claims (4)

1.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由外壳和内胆组成,其特征是:外壳(1)呈倒扣槽子形状金属壳体,外壳上表面左端设有一圆形加油口(2);右端设有外凸台(3),外壳底端的四个边冲有法兰接口(4),法兰接口设有螺栓孔,外凸台上面设有三个弧形条孔(5)和三个螺栓孔(1-1),外壳的两侧长板分别设有三个凹槽(1-2),凹槽与外壳顶面结合处设置第一倒角(1-3);外壳四个角设有第一圆弧角(1-4),外壳表面凸台的四周设为圆角(6),
内胆(7)的形状与外壳相对应,内胆立边的四个角亦设有第二圆弧角(7-4),第二圆弧角的幅度大于第一圆弧角,内胆的高度与外壳内部的高度相同,内胆的长度和宽度与外壳内部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内胆的两侧长板也分别设有三个内凹槽(7-2),内凹槽与外壳的凹槽的位置相同,但内凹槽凹陷的深度大于外壳凹槽,内胆在覆盖外壳凹槽的区域侧面与上端面的边上设有第二倒角(7-3),第二倒角的幅度大于第一倒角;内胆的上端面设有不同形状的四个内凸台,上端面中部设有不规则的迷宫状内凹坑区域(8),内凹坑区域的左端设有大凸台(9);内凹坑区域中间设有“凸”字形状的中凸台(10);内凹坑区域的右端依次设有窄凸台(11)和后凸台(12),大凸台表面设有位置与外壳相对应的加油口孔;右端后凸台的位置与外壳后端外凸台相对应,后凸台表面也设有三个螺栓孔(7-1),位置与外凸台的螺丝孔相对应,后凸台的四周也为圆角,
内胆每个内凹槽两边,长板侧的最下部开有四个豁口,每个豁口中间设有冲压成型并向外翘起的卡板(13),内胆背面相同的位置,亦开有豁口及卡板,所以内胆两侧共设有八个,内胆的前后两端的下部也各开有一个豁口和卡板,内胆总共有十个豁口和卡板,内胆嵌装在外壳内,用卡板弹性变形卡在外壳内,在外壳外凸台的螺栓孔与内胆后凸台的螺栓孔之间设置垫块(14),用螺栓将外壳和内胆紧固,此时外壳与内胆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缸盖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其特征是:所述内胆的内凹槽、第二圆弧角、第二圆角均大于与外壳对应的凹槽、第一圆弧角和第一圆角,内胆与外壳装配后,各配合面之间形成了最大距离为7mm的月牙形空隙,而成为油气的通道(15);所述内胆迷宫状内凹坑区域与外壳相应位置配合后形成一个6~18mm的迷宫形通道;所述内胆的第二倒角尺寸大于外壳的第一倒角,二者配合形成8-~15mm的迷宫形间隙;外壳右端设有的外凸台与内胆的后凸台之间也留有8~10mm空间,由上述空隙空间组成油气迷宫冷凝腔(16)。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其特征是:在所述内胆迷宫状内凹坑区域的左侧设有第一通气豁口(17),通气豁口翘起的部分朝上;在所述大凸台与迷宫状内凹坑区域之间设有第二通气豁口(18),豁口翘起的部分朝下。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其特征是:所述缸盖罩用密封胶圈和螺栓紧固在发动机缸盖上,所述发动机在工作中产生的油气通过缸盖罩下端油气的通道、第一豁口、第二豁口进入缸盖罩内的迷宫式空间冷凝腔通道内,油气中的油滴在通道和冷凝腔内冷却并粘附在缸盖罩内外壳的内侧壁上,油气通道和第二豁口既作为油气入口,也作为冷凝油的出口,冷凝后的油滴顺着外壳内壁经过缸盖罩下端流回到发动机内,完成油气的分离。
CN202223432445.6U 2022-12-21 2022-12-21 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 Active CN218882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2445.6U CN218882349U (zh) 2022-12-21 2022-12-21 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2445.6U CN218882349U (zh) 2022-12-21 2022-12-21 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2349U true CN218882349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3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2445.6U Active CN218882349U (zh) 2022-12-21 2022-12-21 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2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58613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JP4032878B2 (ja)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装置
CN109424469B (zh) 内燃机的通气装置
CN218882349U (zh) 带有迷宫结构冷凝腔的发动机缸盖罩
CN110410297A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吸排气结构
JP2004270697A (ja) 内燃機関、特に水平対向エンジンに用いられるオイル捕集装置
CN217735596U (zh) 一种发动机用滤油效果好的呼吸器结构
CN206054122U (zh) 一种带有眼镜式挺柱孔的气缸盖结构
CN2861498Y (zh) 摩托车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12337466U (zh) 一种气缸体结构
CN216894655U (zh)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缸头盖
JPH0113777Y2 (zh)
CN211648324U (zh) 一种发动机用缸盖罩
JPH0886221A (ja) 自動車用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CN106224116B (zh) 一种带有眼镜式挺柱孔的气缸盖结构
CN21056470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箱通气防堵管路
CN217761259U (zh) 一种防积碳阀板
CN103603743B (zh) 一种引擎曲轴箱结构
CN213016577U (zh) 一种燃气机气门室罩盖结构
CN215762109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阀盖
CN208534637U (zh) 一种六缸发动机缸体
CN217002007U (zh) 一种重卡发动机用油底壳
JP2015194102A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
CN114931837B (zh) 一种气体冷凝装置
CN20355995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