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4794U - 一种内孔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孔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4794U
CN218874794U CN202223218122.7U CN202223218122U CN218874794U CN 218874794 U CN218874794 U CN 218874794U CN 202223218122 U CN202223218122 U CN 202223218122U CN 218874794 U CN218874794 U CN 218874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inner hole
hole grinding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81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宝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ongchuang Magnetic Material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2181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4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4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4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包括操作板,操作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两个夹持机构之间设置有环形工件,安装槽的上方设置有内孔打磨机构,通过往复电机、螺杆、升降块和防扩散罩,启动往复电机使之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升降块沿着竖直方向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板和L形升降杆移动,进而带动防扩散罩向下移动直至卡在方形卡槽的内部,如此可以避免粉尘弥散,软管外接气泵,气泵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在图中未画出,启动气泵即可将混有粉尘的空气从安装槽的内部抽走排出至外部环境中,能够对这些粉尘进行隔离和排出,安全性得以提升,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设计实用性得以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内孔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打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孔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环形锻件是锻造行业中的产物,锻件的一种类型,是金属坯料(不含板材)施加外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的要求变成合适的压缩力的环形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锻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属性,环形锻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种工业制品,在环形锻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环形锻件的内壁进行打磨,而打磨时需要用到内孔打磨装置。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17914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件内孔打磨装置,包括定位座和工件,定位座的上表面固定卡设有工件,定位座的上表面对称垂直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套筒,螺纹杆的下端活动套设有活动卡板;活动卡板的一端设置在工件的上表面时,旋转螺纹套筒,进而将活动卡板的位置向下挤压,并最终将工件的位置固定住,避免了工件在打磨过程中,由于晃动导致其表面的打磨效果理想的情况;在固定卡环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电机,电机带动中心轴的旋转,中心轴最终带动打磨辊的旋转,而打磨辊与工件的内孔的表面下相贴设置,使其稳定的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打磨,进而达到快速并均匀的打磨效果。
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工件的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屑和粉尘,这些粉尘会弥漫在空气中被工人吸入,长此以往,会导致工人换上尘肺等疾病,而该装置没有对这些粉尘进行隔离和排出,安全性不足,设计实用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孔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之间设置有环形工件,所述安装槽的上方设置有内孔打磨机构,所述操作板底部的边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四个所述操作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灰尘防扩散机构,所述灰尘防扩散机构包括往复电机,所述往复电机的顶端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往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底板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升降杆,所述L形升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扩散罩,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导管,所述导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软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内孔打磨机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边角均固定连接有直杆,四个所述直杆的底端分别与操作板顶部的边角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底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缸,所述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头,所述打磨头的外壁与环形工件的内壁接触。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弧形夹持板,所述弧形夹持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与安装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夹持板的内壁与环形工件的外壁接触。
进一步,所述操作板顶部的外圈开设有方形卡槽,所述防扩散罩的底部与方形卡槽卡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杆的顶端与操作板底部的中心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L形升降杆的内侧与操作板的表面接触。
进一步,所述弧形夹持板与环形工件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性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往复电机、螺杆、升降块和防扩散罩,启动往复电机使之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升降块沿着竖直方向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板和L形升降杆移动,进而带动防扩散罩向下移动直至卡在方形卡槽的内部,如此可以避免粉尘弥散,软管外接气泵,气泵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在图中未画出,启动气泵即可将混有粉尘的空气从安装槽的内部抽走排出至外部环境中,能够对这些粉尘进行隔离和排出,安全性得以提升,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设计实用性得以提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孔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一种内孔打磨装置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提供的一种内孔打磨装置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操作板;2、环形工件;3、支撑杆;4、底板;5、往复电机;6、螺杆;7、升降块;8、连接板;9、L形升降杆;10、防扩散罩;11、导管;12、软管;13、顶板;14、打磨电机;15、电动液压缸;16、打磨头;17、弧形夹持板;18、电动伸缩杆;19、万向轮;20、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包括操作板1,操作板1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两个夹持机构之间设置有环形工件2,安装槽的上方设置有内孔打磨机构,操作板1底部的边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四个操作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4,底板4的上方设置有灰尘防扩散机构,灰尘防扩散机构包括往复电机5,往复电机5的顶端与底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往复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底板4固定连接有螺杆6,螺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块7,升降块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升降杆9,L形升降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扩散罩10,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导管11,导管1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软管12。
优选的,内孔打磨机构包括顶板13,顶板13底部的边角均固定连接有直杆,四个直杆的底端分别与操作板1顶部的边角固定连接,顶板13底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打磨电机14,打磨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缸15,电动液压缸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头16,打磨头16的外壁与环形工件2的内壁接触,打磨电机14转动时带动打磨头16转动,便于对环形工件2进行打磨操作。
优选的,夹持机构包括弧形夹持板17,弧形夹持板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8,电动伸缩杆18的底部与安装槽的一侧固定连接,弧形夹持板17的内壁与环形工件2的外壁接触,电动伸缩杆18带动弧形夹持板17移动对环形工件2进行夹持固定,便于打磨过程的进行。
优选的,操作板1顶部的外圈开设有方形卡槽,防扩散罩10的底部与方形卡槽卡合连接,防扩散罩10卡在方形卡槽的内部,可以进一步提升防扩散罩10的密封性。
优选的,螺杆6的顶端与操作板1底部的中心转动连接,螺杆6沿着操作板1的底部转动,便于提高螺杆6转动时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支撑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9,万向轮19滚动,便于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
优选的,L形升降杆9的内侧与操作板1的表面接触,L形升降杆9沿着操作板1的表面滑动,便于限制L形升降杆9的移动方向。
优选的,弧形夹持板17与环形工件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性垫20,弹性垫20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弧形夹持板17更好地对环形工件2进行夹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在使用时,将环形工件2置于两个弧形夹持板17之间,启动电动伸缩杆18使之伸长,带动两个弧形夹持板17对环形工件2进行牢固地夹持,启动电动液压缸15使之带动打磨头16向下移动至环形工件2的内部,启动打磨电机14带动打磨头16高速转动,即可对环形工件2进行充分的打磨操作,启动往复电机5使之带动螺杆6转动,进而带动升降块7沿着竖直方向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板8和L形升降杆9移动,进而带动防扩散罩10向下移动直至卡在方形卡槽的内部,如此可以避免粉尘弥散,软管12外接气泵,气泵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在图中未画出,启动气泵即可将混有粉尘的空气从安装槽的内部抽走排出至外部环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包括操作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1)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之间设置有环形工件(2),所述安装槽的上方设置有内孔打磨机构,所述操作板(1)底部的边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四个所述操作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上方设置有灰尘防扩散机构:
所述灰尘防扩散机构包括往复电机(5),所述往复电机(5)的顶端与底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往复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底板(4)固定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块(7),所述升降块(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升降杆(9),所述L形升降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扩散罩(10),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导管(11),所述导管(1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软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打磨机构包括顶板(13),所述顶板(13)底部的边角均固定连接有直杆,四个所述直杆的底端分别与操作板(1)顶部的边角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3)底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打磨电机(14),所述打磨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液压缸(15),所述电动液压缸(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头(16),所述打磨头(16)的外壁与环形工件(2)的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弧形夹持板(17),所述弧形夹持板(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8),所述电动伸缩杆(18)的底部与安装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夹持板(17)的内壁与环形工件(2)的外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1)顶部的外圈开设有方形卡槽,所述防扩散罩(10)的底部与方形卡槽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的顶端与操作板(1)底部的中心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升降杆(9)的内侧与操作板(1)的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内孔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持板(17)与环形工件(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弹性垫(20)。
CN202223218122.7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内孔打磨装置 Active CN218874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122.7U CN218874794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内孔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122.7U CN218874794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内孔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4794U true CN218874794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8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8122.7U Active CN218874794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内孔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47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3711A (zh) * 2024-02-27 2024-03-29 泰州市瑞克硬质合金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内螺纹芯头齿顶圆弧加工的专用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3711A (zh) * 2024-02-27 2024-03-29 泰州市瑞克硬质合金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内螺纹芯头齿顶圆弧加工的专用设备
CN117773711B (zh) * 2024-02-27 2024-05-14 泰州市瑞克硬质合金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内螺纹芯头齿顶圆弧加工的专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74794U (zh) 一种内孔打磨装置
CN110640609A (zh) 一种自动化控制的圆柱形金属物外表壁抛光装置
CN210335395U (zh) 一种亚克力板加工打磨装置
CN111673603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7890492U (zh) 一种防火门制作用打磨装置
CN213004253U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用配件打磨装置
CN215700603U (zh) 一种新型金属打磨装置
CN213289849U (zh) 一种抛光机床
CN214160961U (zh) 一种折弯机
CN221337545U (zh) 具有双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机
CN206662939U (zh) 一种立式可升降旋转铣床
CN113173416A (zh) 一种机械车床加工用的夹取装置
CN218082123U (zh) 一种多工位连续研磨装置
CN112792670A (zh) 一种实验室用物理打磨装置
CN212217987U (zh)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装置
CN218341729U (zh) 一种电梯井井道模具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20362074U (zh) 一种立式气动刹车攻丝机的保护装置
CN211073097U (zh) 一种立式切割机
CN218984273U (zh) 一种环锻件内壁打磨装置
CN220741089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固定架
CN216030017U (zh) 一种新型拉丝机
CN217433871U (zh) 一种塑钢型材加工用切口打磨装置
KR101539940B1 (ko) 수평형 보빈 권취장치
CN219359157U (zh) 一种轴承磨削用定位工装
CN220806784U (zh) 一种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4

Address after: No. 209 Zhishan Road, Tonglu Coun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Tongchuang Magnetic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00, Room 209, Building A9, Phase II, Software New City R&D Base, No. 156 Tianguba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in Baoq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