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0097U -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0097U
CN218870097U CN202223589596.2U CN202223589596U CN218870097U CN 218870097 U CN218870097 U CN 218870097U CN 202223589596 U CN202223589596 U CN 202223589596U CN 218870097 U CN218870097 U CN 218870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air
air inlet
casing
degre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95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乾
王凯
薛玮飞
李占勇
单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95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0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0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0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风道结构用于空气炸锅,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叶轮以及进风格栅,壳体设有进风孔。叶轮可转动地位于壳体内并与进风孔相对。进风格栅设置于壳体并位于进风孔,进风格栅包括多个栅条,多个栅条环绕进风孔的中心间隔分布,多个栅条相对叶轮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栅条的倾斜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同。进风格栅有助于提高壳体在进风孔处的结构强度,还阻挡体积较大的物体从进风孔处落入叶轮而影响叶轮的工作,有助于提高安全性。栅条使得进风气流的进风方向迎合叶轮的旋转方向,有助于降低进风阻力,这样在叶轮同样的转速下,风量得到提升,在同风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叶轮的转速,有助于降低气动噪声。

Description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空气对流对食物进行烹饪的食品制备装置,在烹炸食品时不需要添加油,烹饪的食品有着低脂、无油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空气炸锅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影响产品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风道结构,风道结构用于空气炸锅,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叶轮以及进风格栅,壳体设有进风孔。叶轮可转动地位于壳体内并与进风孔相对。进风格栅设置于壳体并位于进风孔,进风格栅包括多个栅条,多个栅条环绕进风孔的中心间隔分布,多个栅条相对叶轮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栅条的倾斜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风格栅还包括环状框体,栅条连接于环状框体的内环,环状框体位于进风孔,环状框体从进风格栅向叶轮的方向逐渐缩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风格栅还包括环状框体,栅条连接于环状框体的内环,环状框体设置于壳体并位于进风孔,环状框体部分地凸设于壳体内,环状框体沿叶轮的轴向投影小于叶轮的外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壳体基板、壳体侧壁第一出口侧壁和第二出口侧壁,壳体基板设有进风孔。壳体侧壁连接于壳体基板,第一出口侧壁连接于壳体侧壁的起始端,第二出口侧壁连接于壳体侧壁的结束端,壳体侧壁限定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与进风孔连通,叶轮可转动地位于容纳空间内,叶轮的外周面与壳体侧壁的间隙沿起始端向结束端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最小间隙与叶轮的外径的比值为0.03~0.12,最大间隙与叶轮的外径的比值为0.15~0.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侧壁呈螺旋线形,第一出口侧壁连接于螺旋线形的起始端,第二出口侧壁连接于螺旋线形的结束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出口侧壁与第二出口侧壁间隔并共同限定形成出风口,出风口与容纳空间连通,第一出口侧壁与第二出口侧壁的夹角为0~30度;
起始端与叶轮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结束端与叶轮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与经过壳体侧壁的中心的基线的夹角为65~90度,第二连线与经过壳体侧壁的中心的基线的夹角为0~30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侧壁与第一出口侧壁的相连处形成蜗舌,蜗舌的半径与叶轮的外径的比值为0.03~0.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蜗舌具有朝向来风侧的迎风面,蜗舌还具有沿叶轮的轴线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蜗舌的半径从第一端至第二端呈渐变变化。或者,蜗舌具有朝向来风侧的迎风面,蜗舌还具有沿叶轮的轴线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蜗舌截面为弧状,迎风面形成有多个迎风位,多个迎风位到蜗舌形心的距离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空气炸锅包括驱动装置、支架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风道结构,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架上,叶轮装配于驱动装置,壳体设置于支架上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叶轮容纳于壳体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中,叶轮可转动地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的进风孔相对,进风格栅设置于壳体并位于进风孔,进风格栅的多个栅条环绕进风孔的中心间隔分布,栅条有助于提高壳体在进风孔处的结构强度,还有助于阻挡体积较大的物体从进风孔处落入叶轮而影响叶轮的工作,从而有助于提高风道结构的安全性。多个栅条相对叶轮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栅条的倾斜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同,使得进风气流的进风方向迎合叶轮的旋转方向,有助于降低进风阻力,这样在叶轮同样的转速下,风量得到提升,并且在同风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叶轮的转速,从而有助于降低气动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炸锅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风道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风道结构的壳体、进风格栅以及出风格栅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的风道结构的壳体、进风格栅以及出风格栅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的风道结构的壳体的简化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风道结构的壳体的简化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2的风道结构的壳体的简化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2的风道结构的出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风道结构100,风道结构100用于空气炸锅200。需要说明的是,空气烤箱、煎烤一体机等能够实现空气烹饪功能的空气烹饪器具也属于空气炸锅200,在这里不再赘述。
空气炸锅200包括烹饪腔、加热腔、散热腔以及驱动腔,加热腔设置在烹饪腔上方,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元件和加热风扇;散热腔设置在加热腔上方,驱动腔设置在散热腔上方,驱动腔内设置有驱动装置,如电机,电机驱动轴上连接有散热风扇(如本申请中提到的叶轮)和加热风扇,散热风扇布置在散热腔内,加热风扇布置在加热腔内;加热元件通电释放热量,电机轴通电转动,加热风扇转动将加热元件释放的热量传递至烹饪腔进行食物烹饪,同时散热风扇将散热腔内的热量以及驱动腔内的热量散出,以防出现电器元件过热烧断、整机过热无法使用等情况。
本申请中,风道结构100包括壳体10、叶轮20以及进风格栅30,叶轮20位于壳体10内,进风格栅30设置于壳体10。
壳体10可以作为空气炸锅200的壳体,也可以作为壳体的一部分结构。例如壳体10可以作为空气炸锅200的壳体罩盖的一部分结构,壳体罩盖可以作为空气炸锅200的顶部罩盖,也可以作为空气炸锅200的底部罩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10也可以作为空气炸锅200的其他结构。
壳体10设有进风孔17,叶轮20可转动地位于壳体10内,叶轮20与进风孔17相对。叶轮20可以作为散热叶轮,叶轮20可以为空气炸锅200的发热部件散热,例如在叶轮20的旋转作用下,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可以经进风孔17进入壳体10内,并在叶轮20的作用下排出至外界环境。
参阅图3至图5,进风格栅30位于进风孔17。进风格栅30包括栅条31,栅条31可以大体呈长条板状结构或其他结构。栅条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栅条31环绕进风孔17的中心间隔分布,栅条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叶轮20的轴线方向x,使得多个栅条31可以大体以进风孔17的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则空气可以经栅条31之间的间隔空间进入壳体10内。
栅条31有助于提高壳体10在进风孔17处的结构强度,还有助于阻挡体积较大的物体从进风孔17处落入叶轮20而影响叶轮20的工作,从而有助于提高风道结构100的安全性。
本申请中,术语“多个”可以指大于或等于两个,例如栅条3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十个、十五个、二十个等等。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栅条31的数量为十九个。
栅条31相对叶轮20的轴线方向x倾斜设置,也即,栅条31的宽度方向并不垂直于叶轮20的轴线方向x,而是与叶轮20的轴线方向x呈一定夹角。栅条31具有沿宽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沿叶轮20的旋转方向第一侧部在第二侧部的前方,多个栅条31的第一侧部沿着叶轮20的旋转方向朝同一侧倾斜,多个栅条31的倾斜排布方向与叶轮20的旋转方向相同。例如在叶轮20沿顺时针方向z转动的情况下,栅条31的倾斜方向顺着顺时针方向z,使得进风气流的进风方向迎合叶轮20的旋转方向,栅条31能够对风进行整流,引导风更快速地循环流动,有助于降低进风阻力,这样在叶轮20同样的转速下,风量得到提升,并且在同风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叶轮20的转速,从而有助于降低气动噪声,加强散热效果。
进风格栅30还可以包括环状框体32,环状框体32可以为圆环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栅条31可以连接于环状框体32的内环。环状框体32可以设置于壳体10,环状框体32可以位于进风孔17。
环状框体32可以从进风格栅30向叶轮20的方向逐渐缩小,如此,有助于气流在环状框体32的内环处进行加速,在气流进入叶轮20前建立起均匀的速度场和压力场,从而有助于降低气流的流动损失,提高叶轮20的做功效率。
环状框体32可以部分地凸设于壳体10内,环状框体32沿叶轮20的轴向投影小于叶轮20的外径。如此,环状框体32可以阻挡气流回流,例如阻挡叶轮20甩出的气流回流至叶轮20,也阻挡了气流原路经栅条31之间的间隔空间流向壳体10外,从而有助于减少降低叶轮20的做功效率。
进风格栅30与壳体1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两者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进风格栅30与壳体10也可以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两者各自成型后可以通过过盈配合装配于一体,也可以通过螺钉、螺栓、铆钉等紧固件固定于一体,也可以通过胶合或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在进风格栅30与壳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的情况下,栅条31之间的间隔空间可以作为壳体10的进风孔17。
壳体10可以包括壳体基板16和壳体侧壁11,壳体侧壁11可以连接于壳体基板16。
壳体基板16可以设有上述的进风孔17。进风格栅30可以设置于壳体基板16,例如环状框体32可以设置于壳体基板16。
壳体侧壁11可以限定形成容纳空间113,容纳空间113与进风孔17连通,叶轮20可转动地位于容纳空间113内,则叶轮20可以将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从进风孔17吸入容纳空间113内。在环状框体32部分地凸设于壳体10内的情况下,环状框体32可以部分地凸设于容纳空间113内。
如图6所示,图6中的虚线圆表示叶轮20的外周面。壳体侧壁11具有起始端111和结束端112。叶轮20的外周面与壳体侧壁11的间隙可以从起始端111向结束端112逐渐增大,如此,该间隙能够收集叶轮20旋转过程中甩出的气体,使气流沿壳体侧壁11从起始端111向结束端112的方向流动,并在这个流动过程中能够将气体从叶轮20处的一部分动压能转化为静压能,形成风压,从而有助于提高叶轮20的做功效率,提升风量。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风道结构100中,设置壳体10后,壳体10内流动的风除了由于叶轮20转动带进来的壳体10外的风,还包括上一次风的循环中被卷入壳体10侧壁的风,所以总风量增加,进而提升了散热效率;同时,出口处风压也会有所提升,出口处的风能够有效克服其他障碍物提供的阻力,保证了良好的散热性,降低了风与各侧壁撞击时的声音。进一步地,由于风压与风量的增大,我们可以选用外径更小的叶轮20来保证散热效果,而由于外径变小,线速度也会减小,进而降低叶轮20的转动带来的噪音;同时,由于应用了更小的叶轮20,我们可以适配更小的空炸机头,减小了尺寸,降低了材料成本,减轻了电机的负载。设置了壳体10后,叶轮20被隔离在壳体10内,可以阻隔叶轮20转动声音向壳体10外传递,进而降低整机噪音;同时,在未设置壳体10时,流动的风会与散热腔内的电子元件或其固定结构相互撞击会产生震动,进而产生噪音,壳体10的设置避免了这些噪音的产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侧壁11呈螺旋线形,呈螺旋线形的壳体侧壁11有助于保证流道呈近似平滑曲线,有助于整体流场顺畅,叶轮20与壳体侧壁11之间的间隙没有多余的机械结构,有助于降低气流冲击机械结构产生的噪声,同时亦有助于降低气流冲击在机械结构而损失的动能,也减少了这些损失的能量转化为了热能、声能等其他能量,使得风道结构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和低噪声的特点。
其中,壳体侧壁11的螺旋线形可以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形,也可以为对数螺旋线形。如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壳体侧壁11形成的流场的顺畅性。
壳体侧壁11与叶轮2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中,最小间隙与叶轮20的外径的比值可以为0.03~0.12,最大间隙与叶轮20的外径的比值可以为0.15~0.3。
最小间隙可以为壳体侧壁11的起始端111与叶轮2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最小间隙与叶轮20的外径的比值可以为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最大间隙可以为壳体侧壁11的结束端112与叶轮2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最大间隙与叶轮20的外径的比值可以为0.15、0.16、0.17、0.18、0.19、0.2、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如此,最小间隙、最大间隙等与叶轮20的外径的比值在上述合理的范围内,有助于叶轮20在相同转速下产生较高的风量,这样可以在保证风量的情况下降低叶轮20的转速,同时亦有助于降低气动噪声,有助于风道结构100兼具大风量和低噪声的效果。
其中,叶轮20的旋转方向可以大致为沿壳体侧壁11从起始端111向结束端112的方向。
壳体10还可以包括第一出口侧壁12与第二出口侧壁13,第一出口侧壁12与第二出口侧壁13均可以连接于壳体侧壁11。第一出口侧壁12可以连接于壳体侧壁11的起始端111,第二出口侧壁13可以连接于壳体侧壁11的结束端112。
第一出口侧壁12与第二出口侧壁13可以间隔设置,第一出口侧壁12与第二出口侧壁13可以共同限定形成出风口14,出风口14与容纳空间113连通,则容纳空间113内的气体可以经出风口14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出口侧壁12和第二出口侧壁13之间形成有中心线101,中心线101朝向叶轮20方向的射线不通过叶轮20中心。例如图6所示,中心线101与叶轮20的外周面相离;如图7所示,中心线101与叶轮20的外周面相切。如此,出口处风压也会有所提升,保证了良好的散热性,也有助于降低气动噪声,有助于风道结构100兼具大风量和低噪声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阅图8,第一出口侧壁12与第二出口侧壁13均可以呈直线形,第一出口侧壁12与第二出口侧壁13的夹角为α,α可以为0~30度。例如α可以为0度、1度、2度、3度、4度、5度、6度、7度、8度、9度、10度、11度、12度、13度、14度、15度、16度、17度、18度、19度、20度、21度、22度、23度、24度、25度、26度、27度、28度、29度、30度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α位于上述合理的范围内,在α为0度的情况下,第一出口侧壁12与第二出口侧壁13可以较好地引导叶轮20甩出的气体从出风口14排出风道结构100外。在α大于0度的情况下,出风口14可以降低气流的流速,使气流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少出口流动损失,降低噪声,提高静压效率,同时也能够增大风压,提高气流的抗阻能力,使得气流流动过程不容易衰减。
壳体侧壁11的起始端111与结束端112可以相互配合设计以提高叶轮20的做功效率。
壳体侧壁11的起始端111与叶轮20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第一连线与经过壳体侧壁11的中心的基线的夹角为β,β可以为65~90度。例如第一连接与基线的夹角β可以为65度、66度、67度、68度、69度、70度、71度、72度、73度、74度、75度、76度、77度、78度、79度、80度、81度、82度、83度、84度、85度、86度、87度、88度、89度、90度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壳体侧壁11的结束端112与叶轮20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二连线与经过壳体侧壁11的中心的基线的夹角为θ,θ可以为0~30度。例第二连接与基线的夹角θ可以为0度、1度、2度、3度、4度、5度、6度、7度、8度、9度、10度、11度、12度、13度、14度、15度、16度、17度、18度、19度、20度、21度、22度、23度、24度、25度、26度、27度、28度、29度、30度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如此,β、θ在上述合理的范围内,使得壳体侧壁11的形态与叶轮20较为匹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风量和降低气动噪声,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叶轮20的做功效率。
参阅图2至图3,壳体10还可以包括蜗舌15,例如壳体侧壁11与第一出口侧壁12的相连处可以形成蜗舌15,蜗舌15具有朝向来风侧的迎风面153,迎风面153能够起到分流的作用,在气流冲击蜗舌15的情况下,迎风面153可以使一部分气流沿出风口14流动,一部分气流从蜗舌15与叶轮20之间的间隙重新回到容纳空间113内,有助于改善风量和噪声。
其中,壳体侧壁11与叶轮20的外周面之间的最小间隙,可以近似为蜗舌15与叶轮20的外周面之间的最小间隙。
蜗舌15具有第一端151和第二端152,第一端151与第二端152为蜗舌15的相对两端,例如第一端151与第二端152可以沿叶轮20的轴线方向x相对。
蜗舌15在第一端151的半径可以不同于在第二端152的半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蜗舌15的半径可以从第一端151至第二端152呈渐变变化。如此,当迎风面153不平整时,风的撞击不同时发生,使得气流不会在同一时间在冲击到迎风面153,从而存在相位差,降低了叶频噪声,可以有效减小噪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蜗舌15截面为弧状,迎风面153形成有多个迎风位,多个迎风位到蜗舌15形心的距离不同,使得风的撞击不同时发生,可以有效减小噪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第一端151到第二端152,迎风面153为斜面,例如迎风面153可以朝来风侧的方向倾斜,也可以朝背风侧的方向倾斜。斜面有助于保证迎风面153不是平整的,则风的撞击不同时发生,可以有效减小噪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迎风面153上至少有一个凸起,凸起有助于保证迎风面153不是平整的,则风的撞击不同时发生,可以有效减小噪声。其中,凸起的数量可以多个,例如凸起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其他数量,多个凸起可以沿从第一端151至第二端152的方向间隔分布,如此,多个凸起有助于提高降噪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迎风面153上至少有一个凹槽,凹槽有助于保证迎风面153不是平整的,则风的撞击不同时发生,可以有效减小噪声。其中,凹槽的数量可以多个,例如凹槽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其他数量,多个凹槽可以沿从第一端151至第二端152的方向间隔分布,如此,多个凹槽有助于提高降噪效果。
蜗舌15从第一端151至第二端152的方向可以大体为蜗舌15的高度方向,也可以大体为壳体侧壁11的高度方向,也可以大体为第一出口侧壁12的高度方向。
蜗舌15的第一端151可以连接于壳体10的其他结构。例如壳体10还可以包括壳体基板16,壳体侧壁11可以连接于壳体基板16,蜗舌15的第一端151可以连接于壳体基板16,第二端152可以位于蜗舌15背离壳体基板16的一侧。蜗舌15从第一端151至第二端152的方向也可以大体为壳体基板16的厚度方向。
此外,第一出口侧壁12、第二出口侧壁13等也可以连接于壳体基板16,壳体侧壁11、第一出口侧壁12、第二出口侧壁13等可以连接于壳体基板16的同一侧。
蜗舌15的半径可以从第一端151至第二端152逐渐变大,如此,蜗舌15在第一端151的半径较小,在第二端152的半径较大,使得蜗舌15的内表面412从壳体10内往壳体10外倾斜,在壳体10通过模具制造成型的过程中,便于蜗舌15处脱模,有助于简化壳体10的制造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蜗舌15的半径与叶轮20的外径的比值可以为0.03~0.06。例如蜗舌15的半径与叶轮20的外径的比值可以为0.03、0.035、0.04、0.045、0.05、0.055、0.06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如此,蜗舌15可以较好地对气流进行分流,有助于改善气动力性能,使得风道结构100具有良好的风量和低噪声效果。
参阅图5和图9,风道结构100还可以包括出风格栅40,出风格栅40设置于壳体10。出风格栅40可以包括格栅本体41和多个凸起部42,多个凸起部42均连接于格栅本体41。
格栅本体41可以设置于壳体10。格栅本体41可以包括外表面411和内表面412,外表面411与内表面412可以相背设置。在空气炸锅200正常放置使用的情况下,格栅本体41的外表面411可以朝向空气炸锅200外,内表面412可以朝向空气炸锅200内,例如内表面412可以朝向出风口14。
格栅本体41可以设有通风孔413,通风孔413可以贯穿外表面411与内表面412,通风孔413与出风口14连通,则气流从壳体10的出风口14流出后可以经通风孔413排出至外界环境。
通风孔4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通风孔413间隔分布,多个通风孔413有助于提高风道结构100的排风量。其中,多个通风孔413的尺寸、形状等可以相同、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
格栅本体41有助于提高壳体10在出风口14周围的结构强度,还有助于阻挡体积较大的物体从出风口14处落入叶轮20而影响叶轮20的工作,从而有助于提高风道结构100的安全性。
多个凸起部42可以凸设于内表面412,凸起部42可以位于相邻两个通风孔413之间。凸起部42可以为仿生的非光滑表面结构,例如凸起部42可以呈锯齿状结构或其他结构。
凸起部42能够提高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实现减阻和降噪的效果,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气动噪声。例如凸起部42能够将出风口14的气流沿展向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分支气流,由于分支气流由两个旋向相反的漩涡组成,并沿流向逐渐融合,使得气流不容易沿整个展向形成大漩涡趋势,从而降低了流动损失,提高了流动效率。又例如凸起部42也有抑制噪声的作用,凸起部42可以减弱甚至完全抑制边界层不稳定噪声,降低噪声值。
多个通风孔413可以排布形成一行多列、多行一列、多行多列等形式。全部的通风孔413中,任意相邻两个通风孔413之间均可以设有多个凸起部42;或者,全部的通风孔413中,部分相邻两个通风孔413之间设有多个凸起部42,部分相邻两个通风孔413之间可以没有凸起部42。
相邻两个通风孔413可以沿第一方向D1排布,相邻两个通风孔413之间有多个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凸起部42,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如此,有助于多个凸起部42的排布与相邻两个通风孔413的排布更为合理,便于气流经凸起部42调节后流向通风孔413。
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多个凸起部42的总长度可以等于相邻两个通风孔413中的至少一个通风孔413沿第二方向D2的长度,沿第二方向D2排布的多个凸起部42的总长度也可以大于相邻两个通风孔413中的至少一个通风孔413沿第二方向D2的长度。如此,有助于尽可能地保证位于通风孔413附近的凸起部42能够对出风气流进行调节。
出风格栅40与壳体1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两者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出风格栅40与壳体10也可以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两者各自成型后可以通过过盈配合装配于一体,也可以通过螺钉、螺栓、铆钉等紧固件固定于一体,也可以通过胶合或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参阅图2和图3,风道结构100还可以包括导风件50,导风件50可以位于第一出口侧壁12与第二出口侧壁13之间,导风件50分别与第一出口侧壁12、第二出口侧壁13间隔分布。由于叶轮20主要是通过离心力将气流甩出,气流会沿风道一侧流出并导致气流集中在风道一侧,而导风件50可以将气流间隔开,有助于气流更加均匀。
其中,导风件50可以连接于壳体基板16。导风件50可以大体呈长条状结构或其他结构,导风件50可以沿出风口14的长度方向延伸。
导风件5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导风件50之间可以间隔排布。例如导风件5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其他数量。
导风件50与壳体1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两者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导风件50与壳体10也可以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两者各自成型后可以通过过盈配合装配于一体,也可以通过螺钉、螺栓、铆钉等紧固件固定于一体,也可以通过胶合或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空气炸锅200,空气炸锅200可以包括驱动装置300、支架301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风道结构100。
驱动装置300设置在支架301上,以便于支架301承载驱动装置300。其中,驱动装置300可以是驱动电机。
叶轮20装配于驱动装置300,以便于驱动装置300可以驱动叶轮20转动。
壳体10设置于支架301上远离驱动装置300的一端,叶轮20容纳于壳体10内。如此,壳体10集成在承载驱动装置300的支架301上可有效降低整机高度,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风道结构100和空气炸锅200中,叶轮20可转动地位于壳体10内并与壳体10的进风孔17相对,进风格栅30设置于壳体10并位于进风孔17,进风格栅30的多个栅条31环绕进风孔17的中心间隔分布,栅条31有助于提高壳体10在进风孔17处的结构强度,还有助于阻挡体积较大的物体从进风孔17处落入叶轮20而影响叶轮20的工作,从而有助于提高风道结构100的安全性。多个栅条31相对叶轮20的轴线方向x倾斜设置,多个栅条31的倾斜方向与叶轮20的旋转方向相同,使得进风气流的进风方向迎合叶轮20的旋转方向,有助于降低进风阻力,这样在叶轮20同样的转速下,风量得到提升,并且在同风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叶轮20的转速,从而有助于降低气动噪声。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或者通过中间媒介的表面接触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空气炸锅,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壳体,设有进风孔;
叶轮,可转动地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进风孔相对;以及
进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进风孔,所述进风格栅包括多个栅条,多个所述栅条环绕所述进风孔的中心间隔分布,多个所述栅条相对所述叶轮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所述栅条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格栅还包括环状框体,所述栅条连接于所述环状框体的内环,所述环状框体位于所述进风孔,所述环状框体从所述进风格栅向所述叶轮的方向逐渐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格栅还包括环状框体,所述栅条连接于所述环状框体的内环,所述环状框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进风孔,所述环状框体部分地凸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环状框体沿所述叶轮的轴向投影小于所述叶轮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壳体基板,设有所述进风孔;
壳体侧壁、第一出口侧壁和第二出口侧壁,所述壳体侧壁连接于所述壳体基板,所述第一出口侧壁连接于所述壳体侧壁的起始端,所述第二出口侧壁连接于所述壳体侧壁的结束端,所述壳体侧壁限定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叶轮可转动地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叶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侧壁的间隙沿所述起始端向所述结束端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小间隙与所述叶轮的外径的比值为0.03~0.12,最大间隙与所述叶轮的外径的比值为0.15~0.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壁呈螺旋线形,所述第一出口侧壁连接于所述螺旋线形的起始端,所述第二出口侧壁连接于所述螺旋线形的结束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侧壁与所述第二出口侧壁间隔并共同限定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侧壁与所述第二出口侧壁的夹角为0~30度;
所述起始端与所述叶轮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结束端与所述叶轮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经过所述壳体侧壁的中心的基线的夹角为65~90度,所述第二连线与经过所述壳体侧壁的中心的基线的夹角为0~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壁与所述第一出口侧壁的相连处形成蜗舌,所述蜗舌的半径与所述叶轮的外径的比值为0.03~0.0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具有朝向来风侧的迎风面,所述蜗舌还具有沿所述叶轮的轴线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蜗舌的半径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呈渐变变化;
或者,所述蜗舌具有朝向来风侧的迎风面,所述蜗舌还具有沿所述叶轮的轴线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蜗舌截面为弧状,所述迎风面形成有多个迎风位,多个所述迎风位到所述蜗舌形心的距离不同。
10.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装置;
支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所述叶轮装配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所述叶轮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CN202223589596.2U 2022-12-30 2022-12-30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Active CN218870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9596.2U CN218870097U (zh) 2022-12-30 2022-12-30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9596.2U CN218870097U (zh) 2022-12-30 2022-12-30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0097U true CN218870097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38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9596.2U Active CN218870097U (zh) 2022-12-30 2022-12-30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0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86839B1 (en) High performance radiator fan
CN219372164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无刷电机
CN113143043A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系统
CN218870097U (zh)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CN218870096U (zh)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CN210531228U (zh) 一种多翼离心风机的叶轮及浴霸
CN218899211U (zh)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CN212630600U (zh) 一种具有热风循环加热系统的空气烤箱
CN217558634U (zh) 一种导风圈、风机及电器设备
CN110513328A (zh) 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
CN118266777A (zh) 风道结构和空气炸锅
CN210380476U (zh) 转子壳体结构、外转子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10380477U (zh) 转子壳体结构、外转子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CN109645848B (zh) 烹饪电器
CN210930966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
CN210317897U (zh) 风叶机构和吹风机
CN215914266U (zh) 料理机的降噪风道结构及料理机
CN220705996U (zh) 电机散热风扇
CN207777233U (zh) 一种离心风扇及料理机
CN112303979A (zh) 一种冰箱及其压缩机仓散热结构
CN221442883U (zh) 风扇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9479895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112524061A (zh) 送风装置和机电设备
CN219249934U (zh) 主机和料理机
CN214712132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