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8443U - 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8443U
CN218868443U CN202223280636.5U CN202223280636U CN218868443U CN 218868443 U CN218868443 U CN 218868443U CN 202223280636 U CN202223280636 U CN 202223280636U CN 218868443 U CN218868443 U CN 218868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buffer
driving
fixedly connected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06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强
董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Qiangl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Qiangl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Qiangl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Qiangl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806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8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8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8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有工作室,所述机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供PCB板进行入料和取料,所述工作室分为上层温区和下层温区,用于对PCB板进行加热;所述机体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向机体内部供应热风的热风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风板把热风机产生的热风进行导流,使热风均匀分布在上层温区和下层温区中,从回流炉出来的PCB板通过入料口进入到工作室中,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PCB板逐步进入到缓存机构中进行缓存,然后由于热风机产生的热风对PCB板加热使其处于可塑性较强的橡胶态,此时通过矫正机构对PCB板进行按压矫正,从而实现了在缓存过程中完成PCB板矫正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领域,特别是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显示屏生产技术的更新迭代,PCB板的厚度也在不断的减小,以适应高质量显示屏的发展需求。当对如1.2厚度的PCB板经过回流炉的过炉加热后,由于PCB板厚度变薄,使得IC面(即装贴元器件的一面)印刷贴装过炉后更容易出现弯曲等不规则变形,使的PCB夹紧治具上的夹紧块与PCB板的接处面变小,治具无法夹紧PCB板,这样的板子在后续贴装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抖动等现象,而导致贴装混乱、跳板等异常情况发生。现有的解决办法大多是在AOI检测系统出来或通过肉眼观察之后,借助人工进行手动矫正,然而人工矫正力度掌控困难,矫正质量无法保证,且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此我们提供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有工作室,所述机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供PCB板进行入料和取料,所述工作室分为上层温区和下层温区,用于对PCB板进行加热;所述机体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向机体内部供应热风的热风机,所述上层温区上端固定安装有对热风机产生的热风进行分流的导风板;所述工作室内设置有用于缓存PCB板的缓存机构、以及带动缓存机构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缓存机构上安装有用于矫正PCB板的矫正机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骨架上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柱。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缓存机构包括与导柱上安装的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第一丝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骨架,所述安装骨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存板,两个所述缓存板相互靠近的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隔离承接条,且二者相互靠近的侧面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与隔离承接条数量适配的转动轮,两个所述缓存板相互背离的侧面端部均转动连接有与转动轮固定的第一从动齿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两个所述缓存板相互背离的侧面均还安装有可使各个第一从动齿轮驱动的驱料机构,所述驱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与缓存板连接的安装板上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缓存板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五安装板,所述第五安装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三安装板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导轨适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五安装板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从动齿轮适配的主动齿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中一个所述缓存板相互背离的其中一个侧面还设置有间距调节机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缓存板侧面底部的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主动带轮,所述缓存板侧面转动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从动带轮,两个所述缓存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与四个与从动带轮适配的第三丝杆,且四个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传动设置有皮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矫正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缓存板侧面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相互靠近的侧面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两个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位于隔离承接条上方或两个相邻隔离承接条之间,两个所述缓存板之间转动连接多组第二转动轴,且每组第二转动轴位于隔离承接条下方或位于两个相邻隔离承接条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二凸轮;每个所述连接块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板,每个所述传动板背离缓存板的一面开设有通槽,每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安装板,每个所述第四安装板靠近缓存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通槽适配的传动杆,每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其中一个端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层温区内的骨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与位于两个固定板的导风板进行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转动轮的顶点与隔离承接条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风板(6)截面为三角形,且倾斜角度为30°~60°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风板把热风机产生的热风进行导流,使热风均匀分布在上层温区和下层温区中,从回流炉出来的PCB板通过入料口进入到工作室中,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PCB板逐步进入到缓存机构中进行缓存,然后由于热风机产生的热风对PCB板加热使其处于可塑性较强的橡胶态,此时通过矫正机构对PCB板进行按压矫正,从而实现了在缓存过程中完成PCB板矫正的效果,解决了传统人工矫正的效率低下、矫正质量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驱料机构和驱动机构的联合作用下,能够连续的使来自回流炉的PCB板进入到缓存机构中进行缓存,通过隔离承接条对PCB板进行承接,使PCB板放置到隔离承接条上实现暂时缓存的效果,而且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可以调节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针对不同宽度大小的PCB板进行缓存矫正,提高了该缓存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矫形缓存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矫形缓存机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矫形本实用新型加热矫形缓存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和缓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驱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矫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入料口;3、工作室;31、上层温区;32、下层温区;4、热风机;5、出料口;6、导风板;7、驱动机构;71、第一驱动电机;72、第一安装板;73、导柱;74、第一丝杆;81、缓存机构;811、第二安装板;812、缓存板;813、隔离承接条;814、转动轮;815、第一从动齿轮;82、驱料机构;821、第二驱动电机;822、第二丝杆;823、第五安装板;824、第一导轨;825、第一滑块;826、第三安装板;827、连接板;828、第三驱动电机;829、驱动气缸;8210、主动齿轮;8211、第二滑轨;8212、第二导轨;83、间距调节机构;831、第四驱动电机;832、主动带轮;833、皮带;834、从动带轮;835、第三丝杆;84、矫正机构;841、第一转动轴;842、连接块;843、传动板;844、通槽;845、第四安装板;846、传动齿轮;847、第一凸轮;848、第二凸轮;849、第二转动轴;8410、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由于常规的PCB板出回流炉后,在室内常温状态下PCB板的温度通常会降在60~70℃,在此温度下,PCB板形状基本固定,难以通过外力矫正;当PCB板在115℃~130℃左右仍具有可塑性较强的橡胶态,优选的为120℃,所以对PCB板进行矫正需要使PCB板的温度达到120℃左右,然后通过外力进行塑形矫正,塑形矫正完毕后再将其冷却至常温,恢复至玻璃态,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矫正效果。
现有的将PCB板由玻璃态加热至橡胶态一般是在回流炉与AOI机之间增加加热机构或者关闭回流炉中的冷却区,但存在以下问题:
对回流炉进行改造:关闭回流炉后段冷却区风机,添加加热棒改为持续加热,进一步提高出炉时候的温度,但是此方案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着火,具有安全隐患;而且此方案需要对现有的回流炉设备进行改造,成本较大。
增加加热设备:在回流炉出口处增加加热设备对PCB板进行加热,保证PCB板温度在120℃以上,满足矫正所需温度,但是由于产线空间原因,回流炉到AOI机台之间的距离只有50公分,这样的距离很难将正常回流炉的出炉温度(PCB板出炉温度为60℃~70℃)加热至120℃~130℃,因此不能采用常规的加热机构;
而且在实际生产中PCB板需要在各个设备之间进行输送和搬运,由于设备之间存在加工时间的差异需要缓存机构对PCB板暂时缓存起来。
因此,在回流炉与AOI机之间增加加热机构或改造回流炉会增加产线的长度,成本高,操作性低,难以实现,不便于实施。
回流炉不改造的情况下对PCB板的温度进行测试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4.6℃,PCB板在回流炉内经过自然降温后,出炉温度从150℃降至98℃~105℃;在室内环境下,5秒后温度降至95℃~100℃,10秒后温度降至90℃~96℃;15秒后降至90℃~95℃;20秒后降至88℃~93℃。
通过上述测试可得,在不改变回流炉结构的情况下,PCB板经过回流炉后的温度最高只能到105℃,不能满足所需矫正温度,在室温下经过20秒后的温度下降幅度为10℃~12℃,因此该方法不可行。
如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部设有工作室3,机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入料口2和出料口5供PCB板进行入料和取料,工作室3用于对进入的PCB板进行加热,工作室3分为上层温区31和下层温区32;机体1的顶部安装有热风机4,用于向机体1内部供应热风,上层温区31上端固定安装有导风板6,用于对热风机4产生的热风进行分流,上层温区31内的骨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固定板,导风板6与两个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工作室3内设置有用于缓存PCB板的缓存机构81、以及带动缓存机构81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7,缓存机构81上安装有用于矫正PCB板的矫正机构84;
所述导风板6截面为三角形,且倾斜角度为30°~60°之间,优选的,倾斜角度为45°。
通过上述实现数据以及各个方案的对比可知;由于从回流炉出来后的PCB板的温度在输送的过程中会逐渐下降,不能够达到可以进行矫正可塑性较强的温度,为了让PCB板能更接近可塑性较强的温度,提高矫正效果,因此需要对PCB板进行二次加热,提高PCB板温度。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缓存机,将PCB板通过入料口2进入到机体1内部,在驱动机构7和缓存机构81的联合作用下使PCB板进入到缓存机构81中进行缓存,在缓存过程中,来自热风机4的热风被导风板6进行引导到工作室3的内部,从而使工作室3的温度上升至可把PCB板加热到可塑性较强的橡胶态的温度;
由于下层温区32位于上层温区31的下方,当热风导流到下层温区32处的时候会有一定内的热量散失,使下层温区32的温度略低于上层温区31,但是在对PCB板缓存的过程中以及PCB板转出过程中,驱动机构7带动装有PCB板的缓存机构81逐渐向上层温区31进行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对PCB板加热到可塑性较强的橡胶态的温度,在移动加热过程中也能完成缓存动作;上层温区31和下层温区32均能够使PCB板达到处于橡胶态的温度,即都能够达到120℃~150℃。
导风板6截面呈三角形,其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从而针对不同的PCB板使用不同角度的导风板6,该角度的选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公知的或根据有限次实验可得到。
驱动机构7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骨架上的第一安装板72,第一安装板72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1,第一驱动电机71动力输出端安装有第一丝杆74,第一安装板7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柱73,导柱73与缓存机构81滑动连接,第一丝杆74与缓存机构81螺纹转动连接;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71带动第一丝杆74进行转动,由于第一丝杆74与缓存机构81螺纹转动连接能够带动缓存机构81上下运动,在导柱73的作用下使缓存机构81上下运动更加平稳。
缓存机构81包括与导柱73上安装的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811,第二安装板811与第一丝杆74进行螺纹连接,第二安装板81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骨架,安装骨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存板812,两个缓存板812相互靠近的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隔离承接条813,且二者相互靠近的侧面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与隔离承接条813数量适配的转动轮814,两个缓存板812相互背离的侧面端部均转动连接有与转动轮814固定的第一从动齿轮815;从回流炉出来的PCB板进入到隔离承接条813上进行缓存,在驱动机构7的作用下使缓存机构81上下移动,从而使不同的PCB板依次进入到不同位置的隔离承接条813上,实现对多个PCB板缓存的效果。
两个缓存板812相互背离的侧面均还安装有可使各个第一从动齿轮815驱动的驱料机构82,驱料机构82包括固定安装于与缓存板812连接的安装板上的第二驱动电机821,第二驱动电机82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丝杆822,缓存板812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8212,第二导轨821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8211,第二滑轨8211与第二丝杆822螺纹连接,第二滑轨82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板826,第三安装板826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829,驱动气缸829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27,连接板827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五安装板823,第五安装板82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824,第三安装板826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导轨824适配的第一滑块825,第五安装板823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828,第三驱动电机828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从动齿轮815适配的主动齿轮8210,转动轮814的顶点与隔离承接条813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方便PCB板进入到隔离承接条813上;
当PCB板要进入到不同隔离承接条813上的时候,不仅要驱动机构7带动缓存机构81进行上下移动,还要启动驱动气缸829和第三驱动电机828以及第二驱动电机821。当需要对PCB板更换隔离承接条813的时候,首先启动驱动气缸829带动连接板827和第五安装板823进行移动,由于固定安装在第五安装板823上的第一导轨824和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板826底面的第一滑块825进行相互配合,使第五安装板823在移动的时候更加平稳,当第五安装板823带动第三驱动电机828和主动齿轮8210移动到其他位置的第一从动齿轮815啮合的时候,只需要启动第二驱动电机821通过第二丝杆822带动第三安装板826上下移动,移动到与其适配的第一从动齿轮815横向位置后,再次启动驱动气缸829使其带动第三驱动电机828和主动齿轮8210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主动齿轮8210和相适配的第一从动齿轮815进行啮合,然后启动第三驱动电机828带动主动齿轮8210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其中一个第一从动齿轮815也进行转动,此时与第一从动齿轮815适配的转动轮814也进行转动,使正在其上面的PCB板带入到另外一个隔离承接条813上,从而实现把PCB板缓存到不同的隔离承接条813上。
其中一个缓存板812相互背离的其中一个侧面还设置有间距调节机构83,间距调节机构83包括固定安装在缓存板812侧面底部的第四驱动电机831,第四驱动电机831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主动带轮832,缓存板812侧面转动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从动带轮834,两个缓存板812之间转动连接有与四个与从动带轮834适配的第三丝杆835,且四个从动带轮834与主动带轮832之间传动设置有皮带833;由于现有的PCB板具有多种规格,各个规格的PCB板的宽度大小不一样,因此当需要进行加工不同宽度的PCB板的时候,只需要启动第四驱动电机831带动皮带833转动从而使不同的从动带轮834带动第三丝杆835转动,从而可以调节两个缓存板812之间的距离,对不同尺寸宽度的PCB板进行缓存矫正,提高了该加热矫形缓存机的实用性,皮带833为同步带,与普通皮带相比同步带具有精度高的优点,方便能够精准的调节两个缓存板812之间的距离。
矫正机构84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缓存板812侧面的第一转动轴841,第一转动轴841相互靠近的侧面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847,第一转动轴841两个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42,且连接块842位于隔离承接条813上方或两个相邻隔离承接条813之间,两个缓存板812之间转动连接多组第二转动轴849,且每组第二转动轴849位于隔离承接条813下方或位于两个相邻隔离承接条813之间,第二转动轴849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二凸轮848;每个连接块842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板843,每个传动板843背离缓存板812的一面开设有通槽844,每个第二转动轴84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安装板845,每个第四安装板845靠近缓存板8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通槽844适配的传动杆8410,每组第二转动轴849的其中一个端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846;当位于隔离承接条813上的PCB板的温度达到可塑性较强的橡胶态的时候,启动与矫正机构84连接的升降驱动装置,该升降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与传动齿轮846进行啮合的齿轮,该升降驱动装置可以进行上下和左右移动,该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其中一个缓存板812上,为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得到,工作原理和三坐标工作原理可以相同,升降驱动装置还可以为驱料机构82的结构实现上下左右运动,在本申请中优选用驱料机构82的结构实现该功能,在需要矫正的时候该升降驱动装置带动传动齿轮846和第二转动轴849转动,传动齿轮846通过第四安装板845和传动杆8410的作用下使传动板843进行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841转动,第一转动轴841转动后第一凸轮847对位于隔离承接条813上的PCB板进行按压矫正,此时第二凸轮848由于第二转动轴849的转动也发生转动,对位于其上方的PCB板进行支撑,PCB板此时位于第二凸轮848和第一凸轮847之间通过一定时间降温定型后进行矫正,当需要对在其他隔离承接条813上的PCB进行缓存的时候进行左右移动以及上下移动即可再次重复上述操作对PCB板进行矫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该加热矫形缓存机进行使用的时候,首先启动热风机4对机体1内部进行吹热风,形成上层温区31和下层温区32,通过回流炉出来的PCB板通过入料口2进入到机体1内部,此时启动驱动机构7带动缓存机构81中的隔离承接条813与PCB板平齐,在驱料机构82带动下使PCB板进入到隔离承接条813上,接下来驱动机构7带动缓存机构81上升,将缓存机构81中的PCB板移动至上层温区对PCB板进行缓存矫正,然后重复上述操作;
此时隔离承接条813上的PCB板位于上层温区31中进行加热,当加一定时间后通过升降驱动装置带动传动齿轮846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一凸轮847和第二凸轮848对PCB板进行按压矫正,重复该操作根据预设好的时间对PCB板进行矫正,重复上述操作使每个隔离承接条813上均放置有PCB板;
接下来通过驱动机构7把PCB板输送到下层温区32处,此时缓存机构81中的PCB板已矫正好,再次位于出料口5处的驱料机构82把位于隔离承接条813上的PCB板通过出料口5输送下一工序中,输送出去后再通过位于入料口2的驱料机构82把PCB板输送到隔离承接条813中进行加热矫正,当新的PCB板进入到第一层隔离承接条813处的时候,接下里重复上述操作,从而实现反复的进料、加热、矫正等操作,实现对PCB板加热矫正的效果;
上述操作中的加热时间、矫正的时间、以及各个部件的运动速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适应调整。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内部设有工作室(3),所述机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入料口(2)和出料口(5)供PCB板进行入料和取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室(3)分为上层温区(31)和下层温区(32),用于对PCB板进行加热;所述机体(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向机体(1)内部供应热风的热风机(4),所述上层温区(31)上端固定安装有对热风机(4)产生的热风进行分流的导风板(6);所述工作室(3)内设置有用于缓存PCB板的缓存机构(81)、以及带动缓存机构(81)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7),所述缓存机构(81)上安装有用于矫正PCB板的矫正机构(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骨架上的第一安装板(72),所述第一安装板(72)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1)动力输出端安装有第一丝杆(74),所述第一安装板(7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柱(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机构(81)包括与导柱(73)上安装的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811),第二安装板(811)与第一丝杆(74)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81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骨架,所述安装骨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存板(812),两个所述缓存板(812)相互靠近的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隔离承接条(813),且二者相互靠近的侧面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与隔离承接条(813)数量适配的转动轮(814),两个所述缓存板(812)相互背离的侧面端部均转动连接有与转动轮(814)固定的第一从动齿轮(8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缓存板(812)相互背离的侧面均还安装有可使各个第一从动齿轮(815)驱动的驱料机构(82),所述驱料机构(82)包括固定安装于与缓存板(812)连接的安装板上的第二驱动电机(82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2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丝杆(822),所述缓存板(812)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8212),所述第二导轨(821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8211),所述第二滑轨(8211)与第二丝杆(82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轨(82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板(826),所述第三安装板(826)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829),所述驱动气缸(829)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27),所述连接板(827)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五安装板(823),所述第五安装板(82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824),所述第三安装板(826)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导轨(824)适配的第一滑块(825),所述第五安装板(823)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828),所述第三驱动电机(828)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从动齿轮(815)适配的主动齿轮(82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缓存板(812)相互背离的其中一个侧面还设置有间距调节机构(83),所述间距调节机构(83)包括固定安装在缓存板(812)侧面底部的第四驱动电机(831),所述第四驱动电机(831)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主动带轮(832),所述缓存板(812)侧面转动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从动带轮(834),两个所述缓存板(812)之间转动连接有与四个与从动带轮(834)适配的第三丝杆(835),且四个从动带轮(834)与主动带轮(832)之间传动设置有皮带(83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机构(84)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缓存板(812)侧面的第一转动轴(841),所述第一转动轴(841)相互靠近的侧面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847),所述第一转动轴(841)两个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42),且连接块(842)位于隔离承接条(813)上方或两个相邻隔离承接条(813)之间,两个所述缓存板(812)之间转动连接多组第二转动轴(849),且每组第二转动轴(849)位于隔离承接条(813)下方或位于两个相邻隔离承接条(813)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轴(849)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二凸轮(848);每个所述连接块(842)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板(843),每个所述传动板(843)背离缓存板(812)的一面开设有通槽(844),每个所述第二转动轴(84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安装板(845),每个所述第四安装板(845)靠近缓存板(8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通槽(844)适配的传动杆(8410),每组所述第二转动轴(849)的其中一个端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8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温区(31)内的骨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与位于两个固定板的导风板(6)进行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814)的顶点与隔离承接条(813)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6)截面呈三角形,且倾斜角度为30°~60°之间。
CN202223280636.5U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 Active CN218868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0636.5U CN218868443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0636.5U CN218868443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8443U true CN218868443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0636.5U Active CN218868443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84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8814B (zh) 汽车内饰件自动加热成型设备
CN202356363U (zh) 全自动cob智能擦板机
EP0555079A1 (en) Conveyor roll device for preliminarily bending sheet glass
US5545245A (en) Progressively angled and adjustable conveyor roll device for preliminarily bending sheet glass
CN107056029A (zh) 一种3d玻璃热压成型机
CN218868443U (zh) 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
US20040244424A1 (en) Bending system, bending method and curved roller for a glass sheet
CN109622677A (zh) 对流式冷却系统及应用其的热冲压装置
CN111532006A (zh) 一种蜂窝板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115955778A (zh) 一种pcb板加热矫形缓存机及矫形方法
CN210617565U (zh) 一种风扇扇叶制作用的热转印设备
CN107275680A (zh) 一种电芯自动预烤装置
CN116689641A (zh) 一种无氧铜杆熔炼用多尺寸压延设备
CN108673804B (zh) 一种外加热块直径可调节扩口机烘箱
CN116493224A (zh) 一种方便控制的可视化铝板辊涂加工用烘干护色系统
CN111889315B (zh) 一种集成电路用点胶装置
CN108364897A (zh) 太阳能电池板全自动揭背板机的揭背板装置及其工艺
CN208931795U (zh) 一种快速散热且便于定位的热封机
CN209614095U (zh) 一种全自动铁杆校直打点弯折成型机
CN111497417A (zh) 一种复合板生产线的板材复合装置
CN113292231A (zh) 一种l形折弯钢化玻璃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07338552U (zh) 一种电芯自动预烤装置
CN212910237U (zh) Smt电装bga返工加工设备
CN220934580U (zh) 一种插针用折弯成型装置
CN219381948U (zh) 一种陶瓷印刷自动烤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