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6526U - 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6526U
CN218866526U CN202223186663.6U CN202223186663U CN218866526U CN 218866526 U CN218866526 U CN 218866526U CN 202223186663 U CN202223186663 U CN 202223186663U CN 218866526 U CN218866526 U CN 218866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recognition
chip
wifi
module
intelligen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66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宏山
梅海峰
詹东晖
于金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ui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Rui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Rui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Rui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66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6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6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6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WiFi控制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WiFi控制模块包括WiFi芯片,WiFi芯片的外围连接有前锁控制设备;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芯片,人脸识别芯片与WiFi芯片之间通过串口或者one‑wire总线进行通信;由此,将电控系统由原来的三个核心子系统压缩为两个核心子系统,以便降低成本和功耗,且系统间采用芯片级通信,避免板级通信由于连接线接触不良导致通信效率低。

Description

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智能门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指纹开锁,另一类是通过人脸识别开锁,其中,现有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门锁包括锁具和电控系统,而电控系统包括三个核心子系统:前锁控制系统、wifi控制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三个核心子系统运行的物理载体分别为:前锁控制模块、wifi控制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且模块间的通信方式一般采用板级通信,即通过连接线建立起模块间的电气连接关系;从而导致所需模块多,成本和功耗偏高,且通信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将电控系统由原来的三个核心子系统压缩为两个核心子系统,以便降低成本和功耗,且系统间采用芯片级通信,避免板级通信由于连接线接触不良导致通信效率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WiFi控制模块,所述WiFi控制模块包括WiFi芯片,所述WiFi芯片的外围连接有前锁控制设备;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芯片,所述人脸识别芯片与所述WiFi芯片之间通过串口或者one-wire总线进行通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WiFi控制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WiFi控制模块包括WiFi芯片,WiFi芯片的外围连接有前锁控制设备;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芯片,人脸识别芯片与WiFi芯片之间通过串口或者one-wire总线进行通信;由此,将电控系统由原来的三个核心子系统压缩为两个核心子系统,以便降低成本和功耗,且系统间采用芯片级通信,避免板级通信由于连接线接触不良导致通信效率低。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WiFi芯片具有第一串行接口,所述人脸识别芯片具有第二串行接口,所述第一串行接口与所述第二串行接口电气连接。
可选地,所述WiFi芯片具有第一one-wire接口,所述人脸识别芯片具有第二one-wire接口,所述第一one-wire接口与所述第二one-wire接口电气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锁控制设备包括按键、LED、指纹模块、RFID模块、语音模块和PIR模块。
可选地,所述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人脸识别芯片相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人脸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相关技术中,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门锁包括锁具和电控系统,而电控系统包括三个核心子系统:前锁控制系统、wifi控制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三个核心子系统运行的物理载体分别为:前锁控制模块、wifi控制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且模块间的通信方式一般采用板级通信,即通过连接线建立起模块间的电气连接关系;从而导致所需模块多,成本和功耗偏高,且通信效率低。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将前锁控制系统和wifi控制系统整合到一起,以wifi芯片为硬件载体,以便减少一颗主控芯片,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也降低了功耗,从而提高待机时间;wifi控制系统与人脸识别系统间采用芯片级通信,同时增加一路one-wire总线,one-wire总线占用的硬件资源开销很小,响应速度快,也有助于提高人脸识别响应速度,当串口通信异常,可以通过one-wire总线通信,有效保障通信效率;也就是说,电控系统由原来的三个核心子系统压缩为两个核心子系统,系统间采用芯片级通信,避免板级通信由于连接线接触不良导致通信异常或系统故障,从而使得人脸识别业务流程大大缩短。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WiFi控制模块1和人脸识别模块2。
其中,WiFi控制模块1包括WiFi芯片,WiFi芯片的外围连接有前锁控制设备;人脸识别模块2包括人脸识别芯片,人脸识别芯片与WiFi芯片之间通过串口或者one-wire总线进行通信。
作为一个示例,WiFi芯片可采用海思Hi3861L芯片,而人脸识别芯片可采用海思3516芯片或者海思2101芯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也就是说,WiFi控制模块1通过WiFi芯片与人脸识别模块2的人脸识别芯片进行串口或者one-wire总线通信,以便进行信息交互;且WiFi芯片的外围连接有前锁控制设备,以便直接根据前锁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唤醒WiFi芯片。
需要说明的是,本地或远程唤醒WiFi控制模块1,不需要人脸识别模块2参与,则可让人脸识别模块2完成处于断电状态,WiFi控制模块1休眠期间可关闭所有不是唤醒源的组件。
作为一个实施例,WiFi芯片具有第一串行接口,人脸识别芯片具有第二串行接口,第一串行接口与第二串行接口电气连接。
也就是说,WiFi芯片和人脸识别芯片设置在同一片电路板上,并通过“走线”建立起模块间的电气连接关系。
作为一个实施例,WiFi芯片具有第一one-wire接口,人脸识别芯片具有第二one-wire接口,第一one-wire接口与第二one-wire接口电气连接。
也就是说,WiFi芯片和人脸识别芯片之间除了可以通过串行接口进行通信外,还可以通过one-wire接口进行通信,以便补齐人脸识别模块就绪前的串口通信盲区,通过模拟信息传输替代数据信号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前锁控制设备包括按键、LED、指纹模块、RFID模块、语音模块和PIR模块。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WiFi芯片外围硬件资源丰富,足够满足前锁控制模块的硬件资源需求;同时WiFi侧flash较大,满足用户信息、历史记录存储需求,将前锁控制设备与WiFi芯片的GPIO接口相连接,以便将控制信息传输到WiFi芯片,例如,语音模块将接收到的用户语音传输到WiFi芯片,指纹模块将采集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传输到WiFi芯片,以便WiFi芯片发送到处理识别端进行识别后判断是否控制智能门锁开锁。
需要说明的是,如何识别和判断是否开锁可采用现有可实现的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赘述。
作为一个实施例,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与人脸识别芯片相连接,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人脸信息。
也就是说,WiFi芯片在接收到前锁控制设备发送的人脸识别请求后唤醒人脸识别芯片,以便人脸识别芯片控制传感器模块采集人脸信息,并根据人脸信息判断是否识别通过以得到识别结果,并将识别结果返回给WiFi芯片,以便WiFi芯片根据识别结果控制对应的开闭锁模块控制开锁或者保持闭锁。
作为一个示例,上述传感器模块可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模块间的基础业务可采用串口或者one-wire通信,媒体业务及网络采用SDIO通信,当模块间的串口通信异常时,模块将的基础业务交互可通过one-wire实现,其中,通过串口通信,资源开销过多,效率偏慢,而one-wire总线可直接当作普通的io操作,响应速度快,使用通用的one-wire驱动程序即可,对基础业务可简化命令信息进行读写操作。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WiFi控制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WiFi控制模块包括WiFi芯片,WiFi芯片的外围连接有前锁控制设备;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芯片,人脸识别芯片与WiFi芯片之间通过串口或者one-wire总线进行通信;由此,将电控系统由原来的三个核心子系统压缩为两个核心子系统,以便降低成本和功耗,且系统间采用芯片级通信,避免板级通信由于连接线接触不良导致通信效率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5)

1.一种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WiFi控制模块,所述WiFi控制模块包括WiFi芯片,所述WiFi芯片的外围连接有前锁控制设备;
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芯片,所述人脸识别芯片与所述WiFi芯片之间通过串口或者one-wire总线进行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芯片具有第一串行接口,所述人脸识别芯片具有第二串行接口,所述第一串行接口与所述第二串行接口电气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芯片具有第一one-wire接口,所述人脸识别芯片具有第二one-wire接口,所述第一one-wire接口与所述第二one-wire接口电气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控制设备包括按键、LED、指纹模块、RFID模块、语音模块和PIR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人脸识别芯片相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人脸信息。
CN202223186663.6U 2022-11-29 2022-11-29 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 Active CN218866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6663.6U CN218866526U (zh) 2022-11-29 2022-11-29 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6663.6U CN218866526U (zh) 2022-11-29 2022-11-29 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6526U true CN218866526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4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6663.6U Active CN218866526U (zh) 2022-11-29 2022-11-29 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6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3162U (zh)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CN103676816B (zh) 用于控制车辆的集成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CN206287845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
CN106209982B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的胎压监测方法
CN105992321A (zh) 低功耗车联网终端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05692302U (zh) 一种智能防盗系统
CN108270651A (zh) 语音传输节点及语音处理系统
CN207374141U (zh) 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讯的充电桩身份识别装置
CN102081745B (zh) 有源电子标签及其应用系统和方法
CN218866526U (zh) 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02331688U (zh) 一种具有低功耗的无线门磁装置
CN208207566U (zh) 一种基于nbiot协议的bms远程监控系统
CN203942602U (zh) 银行监控装置
CN212909803U (zh) 一种低功耗无线监控系统
CN201438309U (zh) 具有感应指纹采集功能的指纹验证设备
CN201111167Y (zh) 一种电池状态数据记录装置
CN115909561A (zh) 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装置及方法
CN213547865U (zh) 一种基于lora的多信道智能抄表网关
CN113625689B (zh) 一种车载低功耗can唤醒系统及其方法
CN212379848U (zh) 一种读卡器
CN105070023A (zh) 一种集多类型传感器的无线传感网络装置及运行方法
CN206505471U (zh) 人脸识别装置
CN107104723A (zh) 基于无人机的电动汽车信息无线收集系统
CN107392296A (zh) 一种用于设备检测的智能传感标签
CN208334637U (zh) 一种网络摄像机雷达测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