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6126U - 车载式安检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式安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6126U
CN218866126U CN202223470770.1U CN202223470770U CN218866126U CN 218866126 U CN218866126 U CN 218866126U CN 202223470770 U CN202223470770 U CN 202223470770U CN 218866126 U CN218866126 U CN 218866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vehicle
security inspection
body assembly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707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丽
陈志强
程熠
黄清萍
梁晋宁
瓮马杰
戴智晟
洪明志
张琳琳
姜安妮
杨建学
张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34707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6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6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6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式安检系统,属于安检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总成,车体总成包括驾驶室和副车架;以及CT安检装置,用于对待检物品进行安全检查,CT安检装置设置在车体总成的车尾,车尾位于车体总成远离驾驶室的一侧,CT安检装置沿车体总成的横向方向安装在副车架上,副车架包括位于车尾处的后部框架,后部框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车体总成的横向方向上分别位于第一部分的两侧,第一部分的高度低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高度,使得副车架在车尾处呈下沉结构;CT安检装置包括设置有滑环的直立框架,直立框架安装于第一部分上。车载式安检系统具有便于取放物品、易于维护保养、结构紧凑和重量轻的优点。

Description

车载式安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式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安检物品机只能得到被检物的透射二维图像,由于箱包内多种物质的重叠,准确地探测混杂在不同类物质中的目标物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此外,传统安检物品机只能得到沿射线方向的透视图像,同一物品不同摆放角度的成像会有所不同,当目标物品以特定角度摆放时,易被判图员忽略。基于以上的原因,在运用传统安检物品机检查的同时,仍然需要进行开包检查,包括对没有引起怀疑的行李、包裹按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查,这给查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另外,在透视二维图像上不能反映物体内部真实状态,如存在夹层情况时,需要对物品进行破坏性拆解,此类情况也给查验工作带来风险。而基于传统安检物品机开发的车载式物品机安检系统也同样存在上述的弊端。
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开发出包括CT安检机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在现有的车载式安检系统中,射线检查设备直接安装在车辆的箱体内。射线检查设备一般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扫描装置(例如CT机)。扫描装置主要包括:支撑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滑环、安装在滑环上适用于发射X射线的辐射源、安装在滑环的与辐射源相对的一侧的探测器阵列、以及从滑环的大致中心位置穿过的输送结构。由于射线检查设备直接安装在车辆的箱体内,扫描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对较高,相应地,输送结构距离地面的高度也相应较高,不便于相关人员向输送结构上放置待检查的目标或者将已检查的目标取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载式安检系统,所述车载式安检系统具有用于设置CT安检装置的下沉结构,具有便于取放物品、易于维护保养、结构紧凑和重量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式安检系统,包括:车体总成,所述车体总成包括驾驶室和副车架;以及CT安检装置,用于对待检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所述CT安检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总成的车尾,所述车尾位于所述车体总成远离所述驾驶室的一侧,其中,所述CT安检装置沿所述车体总成的横向方向安装在所述副车架上,所述副车架包括位于所述车尾处的后部框架,所述后部框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车体总成的横向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侧,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高度,使得所述副车架在所述车尾处呈下沉结构;以及所述CT安检装置包括设置有滑环的直立框架,所述直立框架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通过将后部框架设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便于形成下沉结构,下沉结构可以便于安装直立框架,也即第一部分可以便于为直立框架提供安装环境,直立框架可以便于滑环的设置,带有滑环的CT安检装置易于维护保养。另外,后部框架位于车尾处,车尾处安装空间大,可以便于实现后部框架的下沉,不会与车体总成上的其它部件干涉,因此,将CT安检装置设置在车体总成的车尾可以使得车载式安检系统整体结构紧凑,CT安检装置沿车体总成的横向方向安装在副车架上可以便于CT安检装置的布置。本实用新型的下沉结构安装CT安检装置减轻了CT安检装置本身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通道入口段和通道出口段,所述通道入口段和所述通道出口段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还包括前部框架和中部连接部,所述前部框架、所述中部连接部和所述后部框架沿所述车体总成的纵向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前部框架、所述中部连接部和所述后部框架依次机械地连接在一起或者一体地形成,所述后部框架的高度低于所述前部框架和所述中部连接部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式安检系统还包括多个车轮组,所述多个车轮组包括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所述第一车轮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驾驶室下方,所述第二车轮组为所述多个车轮组中最远离所述驾驶室的一个车轮组,在所述车体总成的纵向方向上,所述CT安检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车轮组远离所述驾驶室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总成还包括车大梁,在所述车体总成的纵向方向上,所述车大梁的后端邻近所述第一车轮组;以及所述前部框架和/或所述中部连接部机械地连接至所述车大梁,所述后部框架相对于所述车大梁向下悬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入口输送装置和出口输送装置,所述入口输送装置、所述通道入口段、所述直立框架、所述通道出口段和所述出口输送装置沿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横向于所述车体的纵向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式安检系统还包括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总成的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舱门设置于所述入口输送装置处,所述第二舱门设置于所述出口输送装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舱门上设置有用于操作所述入口输送装置和/或所述CT安检装置的第一操作按钮;和/或,所述第二舱门上设置有用于操作所述出口输送装置和/或所述CT安检装置的第二操作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式安检系统还包括车尾门,所述车尾门设置在所述车体总成的车尾;以及所述通道入口段、所述直立框架和所述通道出口段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车尾门的宽度被设计为使得所述通道入口段、所述直立框架和所述通道出口段中的每一个能够分别通过所述车尾门吊装进所述车体总成的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直立框架上,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两组第一连接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直立框架的两侧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并被构造成将所述直立框架安装在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或第三部分上,使得所述直立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低于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二部分或第三部分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从所述直立框架的外侧向外延伸并支撑在所述后部框架上的第一水平臂;安装在所述直立框架的外侧的第一直立臂,所述第一水平臂连接在所述第一直立臂的下端;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直立臂和所述第一水平臂之间的第一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机构,所述通道入口段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安装在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二部分上;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二部分上的第二直立臂;从所述第二直立臂向内延伸并支撑所述通道入口段的第二水平臂;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直立臂和所述第二水平臂之间的第二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机构,所述通道出口段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机构安装在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三部分上;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三部分上的第三直立臂;从所述第三直立臂向内延伸并支撑所述通道出口段的第三水平臂;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三直立臂和所述第三水平臂之间的第三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形成适用于所述待检物品的检查空间,所述检查空间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通道入口;第一屏蔽门帘,安装在所述通道入口处;以及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CT安检装置的机架上,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屏蔽门帘沿所述车体总成的高度方向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通道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查空间还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通道出口,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第二屏蔽门帘,安装在所述通道出口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CT安检装置的机架上,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屏蔽门帘沿所述车体总成的高度方向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通道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CT安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的再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
车体总成1,驾驶室11,副车架12,后部框架121,前部框架122,中部连接部123,第一部分1211,第二部分1212,第三部分1213,车尾13,车大梁14,
CT安检装置2,直立框架21,通道入口段22,通道出口段23,入口输送装置24,出口输送装置25,滑环26,
第一连接机构27,第一水平臂271,第一直立臂272,第一加强筋273,
第二连接机构28,第二直立臂281,第二水平臂282,第二加强筋283,
第三连接机构29,机架30,第一屏蔽门帘40,第一驱动机构50,第二屏蔽门帘60,第二驱动机构70,
第一车轮组3,第二车轮组4,第一舱门5,第二舱门6,车尾门7,
横向方向F1,纵向方向F2,高度方向F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另外,本实用新型以下提供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传统安检物品机只能得到被检物的透射二维图像,由于箱包内多种物质的重叠,准确地探测混杂在不同类物质中的目标物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此外,传统安检物品机只能得到沿射线方向的透视图像,同一物品不同摆放角度的成像会有所不同,当目标物品以特定角度摆放时,易被判图员忽略。基于以上的原因,在运用传统安检物品机检查的同时,仍然需要进行开包检查,包括对没有引起怀疑的行李、包裹按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查,这给查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另外,在透视二维图像上不能反映物体内部真实状态,如存在夹层情况时,需要对物品进行破坏性拆解,此类情况也给查验工作带来风险。而基于传统安检物品机开发的车载式物品机安检系统也同样存在上述的弊端。
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开发出包括CT安检机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在现有的车载式安检系统中,射线检查设备直接安装在车辆的箱体内。射线检查设备一般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扫描装置(例如CT机)。扫描装置主要包括:支撑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滑环、安装在滑环上适用于发射X射线的辐射源、安装在滑环的与辐射源相对的一侧的探测器阵列、以及从滑环的大致中心位置穿过的输送结构。由于射线检查设备直接安装在车辆的箱体内,扫描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对较高,相应地,输送结构距离地面的高度也相应较高,不便于相关人员向输送结构上放置待检查的目标或者将已检查的目标取走。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包括车体总成1和CT安检装置2。
具体而言,结合图1~图4,车体总成1包括驾驶室11和副车架12;CT安检装置2用于对待检物品进行安全检查,CT安检装置2设置在车体总成1的车尾13,车尾13位于车体总成1远离驾驶室11的一侧,其中,CT安检装置2沿车体总成1的横向方向F1安装在副车架12上,副车架12包括位于车尾13处的后部框架121,后部框架121包括第一部分1211、第二部分1212和第三部分1213,第二部分1212和第三部分1213在车体总成1的横向方向F1上分别位于第一部分1211的两侧,第一部分1211的高度低于第二部分1212和第三部分1213的高度,使得副车架12在车尾13处呈下沉结构;CT安检装置2包括设置有滑环26的直立框架21,直立框架21安装于第一部分1211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通过将后部框架121设置为第一部分1211、第二部分1212和第三部分1213可以便于形成下沉结构,下沉结构可以便于安装直立框架21,也即第一部分1211可以便于为直立框架21提供安装环境,直立框架21可以便于滑环26的设置,带有滑环26的CT安检装置2易于维护保养。另外,后部框架121位于车尾13处,车尾13处安装空间大,可以便于实现后部框架121的下沉,不会与车体总成1上的其它部件干涉,因此,将CT安检装置2设置在车体总成1的车尾13可以使得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整体结构紧凑,CT安检装置2沿车体总成1的横向方向F1安装在副车架12上可以便于CT安检装置2的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直立框架21为让出滑环26的周圈空间底部凸出,下沉结构可以容纳安装直立框架21凸出的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取消通道两侧底部的支架,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下沉结构安装CT安检装置2减轻了CT安检装置2本身的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CT安检装置2还可以包括通道入口段22和通道出口段23,通道入口段22和通道出口段23分别安装在第二部分1212和第三部分1213上。可以理解的是,待检物品可以通过通道入口段22进入滑环26,检测完成后通过通道出口段23离开滑环26。第二部分1212可以便于设置通道入口段22,第三部分1213可以便于设置通道出口段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副车架12还可以包括前部框架122和中部连接部123,前部框架122、中部连接部123和后部框架121沿车体总成1的纵向方向F2依次排列,前部框架122、中部连接部123和后部框架121依次机械地连接在一起或者一体地形成,后部框架121的高度低于前部框架122和中部连接部123的高度。其中,前部框架122、中部连接部123和后部框架121依次机械地连接在一起可以便于前部框架122、中部连接部123和后部框架121的拆卸和安装,从而便于前部框架122、中部连接部123和后部框架121中的任意部件维修与更换。前部框架122、中部连接部123和后部框架121一体地形成使得前部框架122、中部连接部123和后部框架121的整体结构较强,加工时一次成形即可,制造简单。后部框架121的高度低于前部框架122和中部连接部123的高度可以便于下沉结构的设置,从而便于CT安检装置2的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多个车轮组,多个车轮组包括第一车轮组3和第二车轮组4,第一车轮组3至少部分位于驾驶室11下方,第二车轮组4为多个车轮组中最远离驾驶室11的一个车轮组,在车体总成1的纵向方向F2上,CT安检装置2位于第二车轮组4远离驾驶室1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车轮组3可以为主动轮,第一车轮组3至少部分位于驾驶室11下方可以便于驾驶室11控制第一车轮组3转动,从而带动车体总成1的行进;另外第一车轮组3至少部分位于驾驶室11下方可以减少第一车轮组3对承载前舱的车体的空间的占用,便于前舱的布置,增大车体用于布置前舱的空间。CT安检装置2位于第二车轮组4远离驾驶室11的一侧使得CT安检装置2在车体总成1上布置的最低位置可以不受第二车轮组4的干涉,便于CT安检装置2的安装设置,使得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整体结构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车体总成1还可以包括车大梁14,在车体总成1的纵向方向F2上,车大梁14的后端邻近第一车轮组3;前部框架122和/或中部连接部123机械地连接至车大梁14,后部框架121相对于车大梁14向下悬垂。由此,车大梁14可以便于前部框架122和/或中部连接部123的设置,连接结构稳定且强度好。后部框架121相对于车大梁14向下悬垂可以便于形成下沉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CT安检装置2还可以包括入口输送装置24和出口输送装置25,入口输送装置24、通道入口段22、直立框架21、通道出口段23和出口输送装置25沿车体的横向方向F1依次排布,车体的横向方向F1横向于车体的纵向方向F2。由此,可以便于CT安检装置2的布置,使得CT安检装置2结构紧凑地安装于车体总成1的车尾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第一舱门5和第二舱门6,第一舱门5和第二舱门6分别设置在车体总成1的横向方向F1的两侧,第一舱门5设置于入口输送装置24处,第二舱门6设置于出口输送装置25处。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打开第一舱门5和第二舱门6,便于安检的顺利进行;在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以关闭第一舱门5和第二舱门6,保证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的设备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舱门5上设置有用于操作入口输送装置24和/或CT安检装置2的第一操作按钮;和/或第二舱门6上设置有用于操作出口输送装置25和/或CT安检装置2的第二操作按钮。由此,通过第一操作按钮可以便于对入口输送装置24和/或CT安检装置2进行操作;通过第二操作按钮可以便于对出口输送装置25和/或CT安检装置2进行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车载式安检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车尾门7,车尾门7设置在车体总成1的车尾13;通道入口段22、直立框架21和通道出口段23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车尾门7的宽度被设计为使得通道入口段22、直立框架21和通道出口段23中的每一个能够分别通过车尾门7吊装进车体总成1的舱内。由此,可以便于将通道入口段22、直立框架21和通道出口段23吊装进车体总成1的舱内,从而便于通道入口段22、直立框架21和通道出口段23的安装和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滑环26可转动地安装在直立框架21上,CT安检装置2还包括两组第一连接机构27,分别安装在直立框架21的两侧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并被构造成将直立框架21安装在后部框架121的第一部分1211、第二部分1212或第三部分1213上,使得直立框架21的至少一部分低于后部框架121的第二部分1212或第三部分1213的上表面。由此,通过两组第一连接机构27可以便于将直立框架21安装在后部框架121的第一部分1211、第二部分1212或第三部分1213上,使得直立框架21的至少一部分低于后部框架121的第二部分1212或第三部分1213的上表面,滑环26可转动地安装在直立框架21上后可以使得待检物品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二部分1212上的通道入口段22进入滑环26,检测完成后通过设置在第三部分1213上的通道出口段23离开滑环2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每组第一连接机构27包括:从直立框架21的外侧向外延伸并支撑在后部框架121上的第一水平臂271;安装在直立框架21的外侧的第一直立臂272,第一水平臂271连接在第一直立臂272的下端;以及连接在第一直立臂272和第一水平臂271之间的第一加强筋273。由此可以便于实现将直立框架21与后部框架121连接,第一加强筋273可以便于加强第一连接机构27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和图6所示,CT安检装置2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机构28,通道入口段22通过第二连接机构28安装在后部框架121的第二部分1212上;第二连接机构28包括:安装在后部框架121的第二部分1212上的第二直立臂281;从第二直立臂281向内延伸并支撑通道入口段22的第二水平臂282;以及连接在第二直立臂281和第二水平臂282之间的第二加强筋283。由此可以便于实现将通道入口段22与后部框架121的第二部分1212连接,第二加强筋283可以便于加强第二连接机构28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CT安检装置2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机构29,通道出口段23通过第三连接机构29安装在后部框架121的第三部分1213上;第三连接机构29包括:安装在后部框架121的第三部分1213上的第三直立臂;从第三直立臂向内延伸并支撑通道出口段23的第三水平臂;以及连接在第三直立臂和第三水平臂之间的第三加强筋。由此可以便于实现将通道出口段23与后部框架121的第三部分1213连接,第三加强筋可以便于加强第三连接机构29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CT安检装置2还可以包括机架30、第一屏蔽门帘40和第一驱动机构50,其中,机架30内形成适用于待检物品的检查空间,检查空间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通道入口;第一屏蔽门帘40安装在通道入口处;第一驱动机构50安装在CT安检装置2的机架30上,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第一屏蔽门帘40沿车体总成1的高度方向F3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通道入口。由此,第一屏蔽门帘40在第一驱动机构50的驱动下可以实现打开或者关闭通道入口,当第一屏蔽门帘40打开通道入口时,待检物品可以通过通道入口进入检查空间接受检查;当第一屏蔽门帘40关闭通道入口时,可以屏蔽检查时的辐射对CT安检装置2以外地方的影响。机架30可以便于第一驱动机构50的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检查空间还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通道出口,CT安检装置2还包括:第二屏蔽门帘60,安装在通道出口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70,安装在CT安检装置2的机架30上,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第二屏蔽门帘60沿车体总成1的高度方向F3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通道出口。由此,第二屏蔽门帘60在第二驱动机构70的驱动下可以实现打开或者关闭通道出口,当第二屏蔽门帘60打开通道出口时,待检物品可以通过通道出口离开检查空间;当第二屏蔽门帘60关闭通道出口时,可以屏蔽检查时的辐射对CT安检装置2以外地方的影响。机架30可以便于第二驱动机构70的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尽管已经参照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Claims (15)

1.一种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总成,所述车体总成包括驾驶室和副车架;以及
CT安检装置,用于对待检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所述CT安检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总成的车尾,所述车尾位于所述车体总成远离所述驾驶室的一侧,
其中,所述CT安检装置沿所述车体总成的横向方向安装在所述副车架上,所述副车架包括位于所述车尾处的后部框架,所述后部框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车体总成的横向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侧,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高度,使得所述副车架在所述车尾处呈下沉结构;以及
所述CT安检装置包括设置有滑环的直立框架,所述直立框架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通道入口段和通道出口段,所述通道入口段和所述通道出口段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还包括前部框架和中部连接部,所述前部框架、所述中部连接部和所述后部框架沿所述车体总成的纵向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前部框架、所述中部连接部和所述后部框架依次机械地连接在一起或者一体地形成,所述后部框架的高度低于所述前部框架和所述中部连接部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安检系统还包括多个车轮组,所述多个车轮组包括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所述第一车轮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驾驶室下方,所述第二车轮组为所述多个车轮组中最远离所述驾驶室的一个车轮组,在所述车体总成的纵向方向上,所述CT安检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车轮组远离所述驾驶室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总成还包括车大梁,在所述车体总成的纵向方向上,所述车大梁的后端邻近所述第一车轮组;以及
所述前部框架和/或所述中部连接部机械地连接至所述车大梁,所述后部框架相对于所述车大梁向下悬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入口输送装置和出口输送装置,所述入口输送装置、所述通道入口段、所述直立框架、所述通道出口段和所述出口输送装置沿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车体的横向方向横向于所述车体的纵向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安检系统还包括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总成的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舱门设置于所述入口输送装置处,所述第二舱门设置于所述出口输送装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门上设置有用于操作所述入口输送装置和/或所述CT安检装置的第一操作按钮;和/或,
所述第二舱门上设置有用于操作所述出口输送装置和/或所述CT安检装置的第二操作按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安检系统还包括车尾门,所述车尾门设置在所述车体总成的车尾;以及
所述通道入口段、所述直立框架和所述通道出口段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车尾门的宽度被设计为使得所述通道入口段、所述直立框架和所述通道出口段中的每一个能够分别通过所述车尾门吊装进所述车体总成的舱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直立框架上,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
两组第一连接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直立框架的两侧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并被构造成将所述直立框架安装在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或第三部分上,使得所述直立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低于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二部分或第三部分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
从所述直立框架的外侧向外延伸并支撑在所述后部框架上的第一水平臂;
安装在所述直立框架的外侧的第一直立臂,所述第一水平臂连接在所述第一直立臂的下端;以及
连接在所述第一直立臂和所述第一水平臂之间的第一加强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机构,所述通道入口段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安装在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二部分上;以及
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二部分上的第二直立臂;从所述第二直立臂向内延伸并支撑所述通道入口段的第二水平臂;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直立臂和所述第二水平臂之间的第二加强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机构,所述通道出口段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机构安装在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三部分上;以及
所述第三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后部框架的第三部分上的第三直立臂;从所述第三直立臂向内延伸并支撑所述通道出口段的第三水平臂;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三直立臂和所述第三水平臂之间的第三加强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内形成适用于所述待检物品的检查空间,所述检查空间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通道入口;
第一屏蔽门帘,安装在所述通道入口处;以及
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CT安检装置的机架上,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屏蔽门帘沿所述车体总成的高度方向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通道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空间还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通道出口,所述CT安检装置还包括:
第二屏蔽门帘,安装在所述通道出口处;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CT安检装置的机架上,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屏蔽门帘沿所述车体总成的高度方向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通道出口。
CN202223470770.1U 2022-12-23 2022-12-23 车载式安检系统 Active CN218866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0770.1U CN218866126U (zh) 2022-12-23 2022-12-23 车载式安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0770.1U CN218866126U (zh) 2022-12-23 2022-12-23 车载式安检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6126U true CN218866126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70770.1U Active CN218866126U (zh) 2022-12-23 2022-12-23 车载式安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6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31951A1 (zh) * 2022-12-23 2024-06-2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式安检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31951A1 (zh) * 2022-12-23 2024-06-2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式安检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0769B2 (en) Compact mobile cargo scanning system
CN105445294B (zh) 车载式检查系统
RU2373526C2 (ru)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ационного досмотра
CN218866126U (zh) 车载式安检系统
WO2016095774A1 (zh) 拖挂式多视角物品检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EP2433152B1 (en) Compact mobile cargo scanning system
US6542580B1 (en) Relocatable X-ray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vehicles and containers
EP1141683B1 (en) A nonintrusive inspection system
JP2003525448A (ja) コンテナ検査装置
CN103558645B (zh) 一种中小型车辆辐射扫描检测装置
CN204086172U (zh) 车载式检查系统
BR112014013226B1 (pt) Sistema de inspeção de segurança portátil e método de implantação do mesmo
CN101349657A (zh) 轿车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TWI309298B (zh)
CN1188695C (zh) 车载式钴-60集装箱检查系统
JPH09127021A (ja) X線検査装置
CN215641891U (zh) 车载式安检系统
WO2022206111A1 (zh) 用于多功能车载安检系统的副车架及多功能车载安检系统
CN115144924B (zh) 用于多功能车载安检系统的多舱门结构及多功能车载安检系统
CN201311401Y (zh) 轿车辐射成像检测系统
US20240103196A1 (en)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pecting object
US8687764B2 (en) Robotic sensor
CN212341478U (zh) 一种可升降折叠的车辆检查装置
CN218866121U (zh) 航空货物扫描检查设备
CN115144923B (zh) 射线检查设备和车载安检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