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2943U - 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2943U
CN218862943U CN202220912637.8U CN202220912637U CN218862943U CN 218862943 U CN218862943 U CN 218862943U CN 202220912637 U CN202220912637 U CN 202220912637U CN 218862943 U CN218862943 U CN 218862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ilencer
duct
air
sile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26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伟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jing Intelligent Innovation Shenzhe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26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2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2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2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所述风机消音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用于向风机工作时带动的空气提供流动通道;以及至少一个消音管,所述消音管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消音管与所述风道呈夹角设置,所述消音管远离所述外壳的延伸高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以抵消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波长的噪音声波。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去除风机噪音的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清洁设备功能越来越多,人们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多。然而,清洁设备在清洁过程中,由于吸尘风机工作,会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需要在清洁设备上设置消音部件,然而目前清洁设备上的消音部件的消音效果并不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旨在提高清洁设备上的风机的消音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消音装置,应用于清洁设备,所述风机消音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用于向风机工作时带动的空气提供流动通道;
以及至少一个消音管,所述消音管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消音管与所述风道呈夹角设置,所述消音管远离所述外壳的延伸高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以抵消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波长的噪音声波。
可选地,所述风机消音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消音管,多个所述消音管的所述延伸高度不同。
可选地,多个所述消音管的所述延伸高度与风机不同档位的波长相应设置,或多个所述消音管的所述延伸高度与风机的波长波动范围相应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消音管的横截面积的不同。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和底面相对设置,所述消音管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面,以使所述消音管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开口朝下。
可选地,所述风道包括上内壁和下内壁,所述上内壁与所述外壳的顶面同侧,所述下内壁与所述外壳的底面同侧,至少在所述上内壁设置有吸音棉。
可选地,所述外壳为风机壳体,所述风道为所述风机风道。
可选地,所述外壳为消音器外壳,所述风道为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的进风口用于连接风机风道的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的风口尺寸小于所述风道的风道尺寸,所述风道尺寸大于所述出风口的风口尺寸。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的边缘设有吸音棉。
可选地,所述消音管与所述风道中的空气传播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消音管为1/4波长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所述风机消音装置包括外壳和至少一个消音管,其中,所述消音管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外壳的风道连通。所述消音管与所述风道呈夹角设置,所述消音管远离所述外壳的延伸高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以抵消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波长的噪音声波。基于本实施例中的消音管与风道呈夹角设置,使得更多的噪音声波改变相位,进而抵消更多的噪音,使得噪音去除效果佳。而所述消音管的延伸高度基于风机产生的噪音波长设置在预设长度范围内,使得至少部分波长的噪音声波被抵消,以提高去除噪音声波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三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四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五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六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七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七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八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八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九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九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十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十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十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十一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十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十二实施例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消音装置第十二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外壳 20 消音管
30 吸音棉 40 进风口
50 出风口 100 风机消音装置
11 消音器外壳 12 风机壳体
13 消音腔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提出的风机消音装置应用于清洁设备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工作时通过风道将风排出。基于吸尘风机工作时,空气在风机的带动下于空气中产生振动,或者于风道内产生振动而产生噪音。若噪音过大,影响用户休息,导致清洁设备的体验差。因此,清洁设备上一般设置有消音部件,然而示例消音部件一般是隔音棉,这种消音部件消音的效果并不佳。
基于此,本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提出的风机消音装置对风机产生的噪音的消音效果更佳。
请参照图1和图11,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包括:外壳10和至少一个消音管20。其中,所述外壳10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用于向风机工作时带动的空气提供流动通道。
所述消音管20设置于所述外壳10上,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消音管20 与所述风道呈夹角设置,所述消音管20远离所述外壳10的延伸高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以抵消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波长的噪音声波。
所述消音管20于所述风道内形成消音腔,空气在风机的带动下产生的声波至少部分进入所述消音腔内,进入所述消音腔内的声波在所述消音腔的作用下反射,形成与部分风道内的声波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消音波,以至少抵消部分风道内的噪音声波,起定频消音作用,提升声品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音管20与所述风道呈夹角设置,也即所述消音管20与所述风道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也即所述消音管20提供了与风道的传播方向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流动通道,部分声波会进入所述消音管20,并经过所述消音管20再返回所述风道时会发生抵消,以达到消音的作用,如此,所述消音管20起到更佳的消音作用。可选地,所述消音管20与所述风道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可选地,所述消音管20与所述外壳10垂直设置。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音管20远离所述外壳10的延伸高度为所述消音管20的长度,所述消音管20的延伸高度根据所述风道内的待消音的噪音声波的波长确定。基于此,所述消音管20的延伸高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可选地,所述预设长度范围的上限值为所述风机的最高档位产生的声波波长,所述预设长度范围的下限值为所述风机的最低档位产生的声波波长。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管20为1/4波长管,如此,所述预设长度范围的上限值为所述风机的最高档位产生的声波波长的1/4,所述预设长度范围的下限值为所述风机的最低档位产生的声波波长的1/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消音管20,而其中一个所述消音管20的延伸高度为所述预设长度范围的上限值,而另一个所述消音管20的延伸高度的下限值。或者,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包括一个所述消音管20时,所述消音管20的延伸高度为所述预设长度范围的上限值,以最大限度的去除噪音。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为风机壳体,也即在所述风机的壳体上设置所述消音管20,以形成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如所述外壳10为风机壳体12,所述风机壳体12包括风机容置腔以及与所述风机容置腔连通的所述风道,所述风机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风机,所述风机容置腔设有风机风道的进风口40,所述风道为所述风机风道,所述风机风道设有出风口50。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从所述进风口40进入,然后经所述风道后从所述风机风道的出风口50排出,同样的,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声波也会通过风道向出风口50传出。空气在所述风道内流动时,基于所述消音管20形成的消音腔,抵消至少部分在风道内传播的噪音声波,减少从出风口50传出的噪音声波,达到降噪效果。
可选地,所述消音管20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50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直接在所述风机壳体12上设置所述消音管20,可以缩减噪音声波的传播时间。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22,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为装设在风机壳体12的出风口50处的消音器。可选地,如所述外壳10为消音器外壳11,所述风道为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的进风口40用于连接风机风道的出风口50(也即风机壳体的出风口50处)。风机风道内的空气经过所述风机风道的出风口50,然后进入所述出风风道,于所述出风风道进行消音,然后从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口50排出。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作为独立的消音器,基于与风机壳体可拆卸安装,便于及时清理风机消音装置100或及时更换效果更佳的风机消音装置100,提高风机消音效果。
可选地,如图23至图27,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装设于所述风机壳体上,所述消音管20位于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与所述风机壳体连接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包括外壳10和至少一个消音管20,其中,所述消音管20设置于所述外壳10上,与所述外壳10的风道连通。所述消音管20与所述风道呈夹角设置,所述消音管20远离所述外壳10的延伸高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以抵消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波长的噪音声波。基于本实施例中的消音管20与风道呈夹角设置,使得更多的噪音声波改变相位,进而抵消更多的噪音,使得噪音去除效果佳。而所述消音管20的延伸高度基于风机产生的噪音波长设置在预设长度范围内,使得至少部分波长的噪音声波被抵消,以提高去除噪音声波的准确度。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8,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包括多个所述消音管20,多个所述消音管20的所述延伸高度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消音管20的延伸高度与风机的波长波动范围相应设置,以抵消风机在工作过程中,基于功率等影响因素导致风机产生的噪音发生波动时,可以将在波长波动范围内的噪音进行有效的消音。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消音管20的延伸高度基于波长波动范围进行配置,如所述消音管20的最高延伸高度为波长波动范围的上限值,所述消音管20的最短延伸高度为波长波动范围的下限值。可选地,所述波长波动范围是基于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波动对应的波长范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消音管20的延伸高度与风机不同档位的波长相应设置,以抵消所述风机在不同档位上工作时产生的不同波长的噪音声波。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音管20的数量根据所述风机的风挡数量来设置。如所述消音管2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风挡数量。
可选地,各个所述消音管20的所述延伸高度不同。如各个所述消音管20 的延伸高度分别根据所述风机的各个风挡所产生的声波波长确定。
例如,所述风机具有三个风挡,则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至少设置3个消音管20,其中,一个消音管20的长度由风机的第一风挡所产生的声波波长确定,如一个消音管20的长度为第一风挡所产生的所述声波波长的1/4。一个消音管20的长度由风机的第二风挡所产生的声波波长确定,如一个消音管 20的长度为所述第二风挡所产生的声波波长的1/4。一个消音管20的长度由风机的第三风挡所产生的声波波长确定,如一个消音管20的长度为第三风挡所产生的所述声波波长的1/4。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包括多个所述消音管20,且各个所述消音管20按照风机的各个风挡对应产生的噪音声波波长分布。如此,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可以抵消所有风机不同档位产生的噪音,可以抵消不同波长的噪音声波,达到更全面的消除噪音,提高消音的效果。
可选地,多个所述消音管20的横截面积的不同。可选地,所述消音管20 的横截面积越大,去除去除噪音越多。在可选实施例中,基于风机档位越高,对应产生的噪音越大,因此,设置消音管20的延伸高度越高,横截面积越大。
可选地,所述消音管20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壳10的任一面上(图1至图 25),或者,多个消音管20时,将多个所述消音管20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同一面,或者,将所述消音管20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不同面上。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和底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外壳10的顶面为所述外壳10在使用状态下位于上方的面,所述底面为所述外壳10在使用状态下位于下方的面。所述消音管20 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顶面,以使所述消音管20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开口朝下。如此,可以防止风道上有水或垃圾而残留在消音管20内,导致降噪效果受影响。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内设有吸音棉30,所述吸音棉30和所述消音管20组合消音,同时具备中高频消音和定频消音的功能,达到了良好的消音效果。如所述吸音棉30可以吸收中高频噪音,而所述消音管20可以抵消定频噪音。如此,在设有消音管20的风道内布置吸音棉30,使得风机的去噪音效果更佳。
可选地,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包括上内壁和下内壁,所述上内壁与所述外壳10的顶面同侧,所述下内壁与所述外壳10的底面同侧,至少在所述上内壁设置有吸音棉30。也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音棉30设置在上内壁,与所述消音管20设置在同一侧,以去除消音管20附近的中高频噪音。如此,也可以防止风道上有水或垃圾而吸附在吸音棉30上,导致降噪效果受影响。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40的风口尺寸小于所述风道的风道尺寸,所述风道尺寸大于所述出风口50的风口尺寸。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安装于风机壳体12的出风口50处,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的进风口40与所述风机壳体12的出风口50连接,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的进风口40尺寸小于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的风道的风道尺寸(进风口40的横截面积小于风道的横截面积或者风道的消音腔横截面积)。如此,空气从风机壳体12向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的风道流动时,从尺寸较小的进风口40进入后,基于风道尺寸的突然扩张,形成消音腔13结构(如图19至图20),而在所述风道的出风口50处,设置出风口50处的风口尺寸小于风道尺寸,如此,在空气从风道往外流动是,基于出风口50的尺寸较小,使得风道具有突然缩小的作用。空气从风机消音装置100的进风口 40进入风机消音装置100的消音腔13,再从风机消音装置100的出风口50 到流出风机消音装置100的消音腔13,具有一个突然扩张和突然缩小的过程,突然扩张能抵消部分噪音,而突然缩小可以使得更多的噪音在所述消音管20 内抵消,如此,通过风道形成的消音腔13的突然扩张和缩小起到降噪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27所示的各个实施例中,均可以设有所述消音腔13,且所述消音腔13以及结合消音管20、吸音棉30所起到的效果均相同。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50的边缘设有吸音棉30。通过所述吸音棉30将所述出风口50的尺寸缩小。在所述出风口50处设置吸音棉30,一方面可以进行二次吸音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缩小出风口50的尺寸。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的消音腔13顶壁设有消音管20和吸音棉30,所述消音腔13、所述吸音棉30和所述消音管20组合消音,同时具备低频、中高频及定频消音的功能,达到了良好的消音效果。如所述消音腔13可以消除低频噪音,所述吸音棉30可以吸收中高频噪音,而所述消音管20可以抵消定频噪音。如此,在风机消音装置100的消音腔13 顶壁设有消音管20和吸音棉30,无需在另外的风道段单独设消音管20和吸音棉30,可以减小风机消音装置100的制作尺寸,同样也能够消除全频段的噪音,使得风机的去噪音效果更佳。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管20呈弧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风机消音装置100。
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包括:外壳10和至少一个消音管20。
其中,所述外壳10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用于向风机工作时带动的空气提供流动通道。
所述消音管20设置于所述外壳10上,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消音管20 与所述风道呈夹角设置,所述消音管20远离所述外壳10的延伸高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以抵消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波长的噪音声波。
基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100,因此清洁设备具有所述风机消音装置100所具备的所有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风机消音装置,应用于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消音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用于向风机工作时带动的空气提供流动通道;
以及至少一个消音管,所述消音管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消音管与所述风道呈夹角设置,所述消音管远离所述外壳的延伸高度在预设长度范围内,以抵消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波长的噪音声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消音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消音管,多个所述消音管的所述延伸高度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消音管的所述延伸高度与风机不同档位的波长相应设置,或
多个所述消音管的所述延伸高度与风机的波长波动范围相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消音管的横截面积的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顶面和底面相对设置,所述消音管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面,以使所述消音管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开口朝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上内壁和下内壁,所述上内壁与所述外壳的顶面同侧,所述下内壁与所述外壳的底面同侧,至少在所述上内壁设置有吸音棉。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风机壳体,所述风道为所述风机风道。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消音器外壳,所述风道为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的进风口用于连接风机风道的出风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风口尺寸小于所述风道的风道尺寸,所述风道尺寸大于所述出风口的风口尺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设有吸音棉。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与所述风道中的空气传播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消音管为1/4波长管。
12.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消音装置。
CN202220912637.8U 2022-04-19 2022-04-19 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 Active CN218862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2637.8U CN218862943U (zh) 2022-04-19 2022-04-19 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2637.8U CN218862943U (zh) 2022-04-19 2022-04-19 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2943U true CN218862943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5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2637.8U Active CN218862943U (zh) 2022-04-19 2022-04-19 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2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9476U (zh) 一种柴油机消声装置
CN113775572B (zh) 一种高速高压离心鼓风机降噪结构及其降噪方法
CN218862943U (zh) 风机消音装置和清洁设备
CN217463688U (zh) 一种折板式消声器
CN217827681U (zh) 出风结构及清洁装置
CN212841780U (zh) 集烟罩和吸油烟机
CN205654397U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低频降噪的改进结构
CN107956751B (zh) 消声装置及扫路车
CN210325191U (zh) 一种无卤素清洗剂生产系统的降噪装置
CN208720485U (zh) 一种用于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器
CN216922640U (zh) 一种消防排烟风机出口消声装置
CN212430969U (zh) 油烟机
CN212430968U (zh) 油烟机
CN204716338U (zh) 中低频汽车消音器
CN213510794U (zh) 一种发动机用气流消音器
CN210921759U (zh) 一种管式消音器
CN220016541U (zh) 一种可拆卸维护的消音装置
CN220220623U (zh) 一种汽车前围吸音垫
CN217610781U (zh) 一种消声风道装置、风道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7185913U (zh) 一种侧出风式吸尘器降噪出风结构
CN216984786U (zh) 消音结构及其扫地机
CN218288101U (zh) 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结构
CN217080793U (zh) 罗茨风机消声器
CN219040061U (zh) 一种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215128019U (zh) 消音降噪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 Yunzhongcheng A2901, Wanke Yuncheng Phase 6, Dashi Er Road, Xili Community, Xi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njing Intelligent Innovation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building 7, No. 4, Xingye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before: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