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1776U - 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1776U
CN218861776U CN202223331087.XU CN202223331087U CN218861776U CN 218861776 U CN218861776 U CN 218861776U CN 202223331087 U CN202223331087 U CN 202223331087U CN 218861776 U CN218861776 U CN 218861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r
shaped plate
steel
fixed
steel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10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雷军
许亚南
王有路
刘铨
黄国阳
魏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 W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o W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o W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o W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10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1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1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1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包覆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包括梁柱主体,所述梁柱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牛腿,所述牛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钢骨,所述第一钢骨远离梁柱主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钢骨,所述第一钢骨的内壁上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第一钢骨与第二钢骨的内顶壁上共同安装有C形板,所述第一钢骨、第二钢骨以及C形板的上表面均贯穿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钢骨、第二钢骨以及C形板的底面上均贯穿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牛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安装孔相互连通的螺纹孔。本申请具有提高混凝土浇筑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覆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相比于传统建筑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施工人员短缺等问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通过预制构件工厂制作,现场拼接的建造方式实现了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结构体系是在H型钢翼缘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的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承载力、刚度及延性均优于纯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型钢混凝土相比,具有构件可预制化程度高、节点连接方便、无模板等优点。同时有效解决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防火防腐、隔音、结构震颤、保温性能、居住舒适性、耐久性及二次装修等棘手问题。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装配式结构体系。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结构体系,其节点连接采用H型钢骨栓焊拼接(腹板螺栓连接,翼缘焊接)、然后浇筑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在实际应用中,梁柱节点的浇筑一般在楼板完成浇筑后,在节点两侧夹设木模板,通过预留在顶部的套筒进行浇筑。由于在高层建筑中,梁柱节点的拼接部位需要采用一级焊缝,现场焊接难以保证焊接质量,并且由于梁柱节点数量较多,目前常规的浇筑节点方式效率低,人工耗费量大,制约了这种结构体系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包括梁柱主体,所述梁柱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牛腿,所述牛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钢骨,所述第一钢骨远离梁柱主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钢骨,所述第一钢骨的内壁上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第一钢骨与第二钢骨的内顶壁上共同安装有C形板,所述第一钢骨、第二钢骨以及C形板的上表面均贯穿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钢骨、第二钢骨以及C形板的底面上均贯穿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牛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安装孔相互连通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梁柱主体与第一钢骨进行拼接时,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抵紧第二钢骨,并使C形板抵紧第一钢骨的内壁。随后,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第一安装孔即可使第一钢骨、第二钢骨以及C形板保持稳定。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使第二钢骨的底面抵紧牛腿的上表面,从而使牛腿对第二钢骨进行支撑。此时,工作人员通过第二安装孔与螺纹孔即可使牛腿与第二钢骨相互固定。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全螺栓实现了梁柱主体与第一钢骨的固定,无需焊接,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进而缩短了整体的施工工期。
进一步的,所述C形板包括设置在第一钢骨内壁上的L形板以及设置在L形板竖直部侧壁上的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顶壁与第一钢骨的上表面紧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与第二钢骨相互固定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一钢骨与第二钢骨相互靠近的侧壁紧贴,并使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即可使第一钢骨、第二钢骨以及C形板相互固定,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L形板底面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钢骨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块相互匹配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钢骨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块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与C形板相互连接时,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以及C形板上的第一安装孔相互连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槽相互连接,并使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槽相互连接,即可使两个第一安装孔相互连通,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骨靠近第二钢骨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第二钢骨靠近第一钢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板相互匹配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与第二钢骨相互连接时,工作人员只需使安装板与安装槽相互连接,即可对第一钢骨进行预固定,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相互匹配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使安装板与安装槽相互连接时,限位块逐渐靠近并最终与限位槽相互连接,进而提高了第一钢骨与第二钢骨的连接紧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远离第一钢骨的侧壁与其底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工作人员使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连接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C形板内壁靠近第一钢骨的一侧固定有用于阻挡混凝土层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C形板设有两个并相互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C形板对第一钢骨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使梁柱主体与第一钢骨进行拼接时,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抵紧第二钢骨,并使C形板抵紧第一钢骨的内壁。随后,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第一安装孔即可使第一钢骨、第二钢骨以及C形板保持稳定。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使第二钢骨的底面抵紧牛腿的上表面,从而使牛腿对第二钢骨进行支撑。此时,工作人员通过第二安装孔与螺纹孔即可使牛腿与第二钢骨相互固定。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全螺栓实现了梁柱主体与第一钢骨的固定,无需焊接,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进而缩短了整体的施工工期;
2、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与第二钢骨相互固定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一钢骨与第二钢骨相互靠近的侧壁紧贴,并使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即可使第一钢骨、第二钢骨以及C形板相互固定,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3、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与C形板相互连接时,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以及C形板上的第一安装孔相互连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槽相互连接,并使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槽相互连接,即可使两个第一安装孔相互连通,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螺纹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C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第一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安装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梁柱主体;2、牛腿;3、第一钢骨;31、第二钢骨;4、混凝土层;41、第一安装孔;42、第二安装孔;43、螺纹孔;5、C形板;51、L形板;52、U形板;6、第一固定块;61、第二固定块;62、第一固定槽;63、第二固定槽;7、安装板;71、安装槽;8、限位块;81、限位槽;82、倾斜面;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包括梁柱主体1、牛腿2、第一钢骨3、第二钢骨31、混凝土层4、C形板5、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块61、安装板7以及限位块8。梁柱主体1为杆状结构,牛腿2设置在梁柱主体1的侧壁上。第一钢骨3为横截面呈H形的杆状结构,第一钢骨3设置在牛腿2的上表面。第二钢骨31为横截面呈H形的杆状结构,第二钢骨31固定在第一钢骨3远离梁柱主体1的侧壁上。混凝土层4填充在第一钢骨3的内壁上,用于提高第一钢骨3的强度。
第一钢骨3、第二钢骨31以及C形板5的上表面均贯穿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41,第一钢骨3、第二钢骨31以及C形板5的底面上均贯穿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安装孔42,且牛腿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安装孔42相互连通的螺纹孔43。C形板5与第一钢骨3以及第二钢骨31的内顶壁均相互固定,C形板5包括L形板51与U形板52。L形板51为横截面呈L形的板状结构,L形板51设置在第一钢骨3的内壁上。U形板52为横截面呈U形的板状结构,U形板52设置在L形板51竖直部的侧壁上,且U形板52的内顶壁与第一钢骨3的上表面紧贴。
当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3与第二钢骨31相互固定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一钢骨3与第二钢骨31相互靠近的侧壁紧贴,并使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41,即可使第一钢骨3、第二钢骨31以及C形板5相互固定,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第一固定块6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二固定块6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固定块61分别固定在L形板51底面的两侧,第一钢骨3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块6相互匹配的第一固定槽62,且第二钢骨31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块61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槽63。
当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3与C形板5相互连接时,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3以及C形板5上的第一安装孔41相互连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一固定块6与第一固定槽62相互连接,并使第二固定块61与第二固定槽63相互连接,即可使两个第一安装孔41相互连通,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安装板7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安装板7固定在第一钢骨3靠近第二钢骨31的侧壁上,且第二钢骨31靠近第一钢骨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板7相互匹配的安装槽71。当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3与第二钢骨31相互连接时,工作人员只需使安装板7与安装槽71相互连接,即可对第一钢骨3进行预固定,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限位块8为长方形块状结构,限位块8固定在安装板7的底面,且安装槽71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8相互匹配的限位槽81。当工作人员使安装板7与安装槽71相互连接时,限位块8逐渐靠近并最终与限位槽81相互连接,进而提高了第一钢骨3与第二钢骨31的连接紧密性。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使限位块8与限位槽81相互连接的难度,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限位块8远离第一钢骨3的侧壁与其底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82。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C形板5内壁靠近第一钢骨3的一侧固定有用于阻挡混凝土层4的挡板9。
为了提高C形板5对第一钢骨3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C形板5设有两个并相互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使用原理为:当工作人员需使梁柱主体1与第一钢骨3进行拼接时,工作人员需使第一钢骨3抵紧第二钢骨31,并使C形板5抵紧第一钢骨3的内壁。随后,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第一安装孔41即可使第一钢骨3、第二钢骨31以及C形板5保持稳定。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使第二钢骨31的底面抵紧牛腿2的上表面,从而使牛腿2对第二钢骨31进行支撑。此时,工作人员通过第二安装孔42与螺纹孔43即可使牛腿2与第二钢骨31相互固定。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全螺栓实现了梁柱主体1与第一钢骨3的固定,无需焊接,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进而缩短了整体的施工工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包括梁柱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梁柱主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牛腿(2),所述牛腿(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钢骨(3),所述第一钢骨(3)远离梁柱主体(1)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钢骨(31),所述第一钢骨(3)的内壁上填充有混凝土层(4),所述第一钢骨(3)与第二钢骨(31)的内顶壁上共同安装有C形板(5),所述第一钢骨(3)、第二钢骨(31)以及C形板(5)的上表面均贯穿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41),所述第一钢骨(3)、第二钢骨(31)以及C形板(5)的底面上均贯穿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安装孔(42),所述牛腿(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安装孔(42)相互连通的螺纹孔(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是:所述C形板(5)包括设置在第一钢骨(3)内壁上的L形板(51)以及设置在L形板(51)竖直部侧壁上的U形板(52),所述U形板(52)的内顶壁与第一钢骨(3)的上表面紧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是:所述L形板(51)底面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固定块(61),所述第一钢骨(3)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块(6)相互匹配的第一固定槽(62),所述第二钢骨(31)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块(61)相互匹配的第二固定槽(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钢骨(3)靠近第二钢骨(31)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板(7),所述第二钢骨(31)靠近第一钢骨(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板(7)相互匹配的安装槽(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7)的底面固定有限位块(8),所述安装槽(71)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8)相互匹配的限位槽(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8)远离第一钢骨(3)的侧壁与其底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8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是:所述C形板(5)内壁靠近第一钢骨(3)的一侧固定有用于阻挡混凝土层(4)的挡板(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是:所述C形板(5)设有两个并相互对称设置。
CN202223331087.X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Active CN218861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1087.XU CN218861776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1087.XU CN218861776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1776U true CN218861776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5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1087.XU Active CN218861776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1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29035U (zh)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CN111549951A (zh) 一种压型钢拼装式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WO2022134844A1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21559443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保温外墙板在楼板处连接结构
CN218861776U (zh) 一种新型免浇筑部分包覆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CN219157995U (zh) 一种型钢梁外墙节点超前防渗保温施工装置
CN111851791A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
CN216195711U (zh) 一种边缘为钢混组合构件的单元预制剪力墙
CN206245480U (zh) 一种预制装配扁柱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CN114658141B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墙板t形构造柱与独立基础连接构造及作法
CN216892975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钢管混凝土剪力墙
CN213926975U (zh) 混凝土墙与预制压型钢板组合板连接结构
CN115653319A (zh) 一种外型钢内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CN213773848U (zh) 一种t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结构
CN211622194U (zh) 一种楼板系统
CN113513107B (zh) 装配整体式榫卯连接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CN212656421U (zh) 一种包覆钢及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
CN209779873U (zh) 一种以类圆钢管约束组合结构为核心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3356371A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3389297A (zh) 一种维护、保温、结构一体化的钢混结构建筑体系
CN217517933U (zh) 一种标准化全干作业建造结构
CN110820954A (zh) 适用于装配式pec的梁柱或梁梁连接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3174301U (zh) 一种湿式连接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
CN213174300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模数化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
CN115045390B (zh) 一种全装配式轻钢轻混凝土结构体系建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