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1184U - 服务器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51184U CN218851184U CN202222298236.0U CN202222298236U CN218851184U CN 218851184 U CN218851184 U CN 218851184U CN 202222298236 U CN202222298236 U CN 202222298236U CN 218851184 U CN218851184 U CN 2188511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pipeline
- server
- cooling system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4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872 dega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637 fluid replacement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 si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642 ultra pure wat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98 ultrapur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冷却系统,涉及服务器散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服务器冷却系统制造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和能量消耗大的问题。服务器冷却系统包括分流器、换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和循环泵。本申请公开的服务器冷却系统用于对集群服务器进行散热,在冷却液对服务器进行冷却之前采用分流器对冷却液进行分流,使冷却液经过不同的管路流经服务器集群中的每个服务器,实现对服务器的集中散热,降低了服务器冷却系统的制造成本,减小了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和能量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务器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服务器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服务器进行散热。目前,服务器的布置都是零散的,需要对每个服务器进行单独散热,这样会导致服务器冷却系统的制造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和能量消耗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冷却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服务器冷却系统制造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和能量消耗大的问题。该服务器冷却系统包括:
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一个第一进液口和多个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用于与服务器的进液口连接;
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用于与服务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服务器的出液口之间的管路,用于检测流入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液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管路,用于检测流出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液的温度;
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及所述换热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换热装置对冷却液进行冷却处理;
循环泵,设于所述服务器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的管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
第一电动三通阀,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设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的管路;
冷却液分流管路,所述冷却液分流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出液口连接,所述冷却液分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开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包括风机,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冷却塔的风机的转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加液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包括补液泵、外部接口以及连接所述补液泵、所述外部接口的管路,所述加液管道用于给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加冷却液;
冷却液容器,所述冷却液容器包括第一加液口和排液口,所述第一加液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补液泵的出液端的管路连通,所述排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补液泵的进液端、所述外部接口之间的管路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用于给所述冷却液容器加冷却液,所述第二管路用于给所述冷却液容器排液或给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加冷却液。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排空管路,所述排空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外部接口连接,所述排空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服务器的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的管路连接或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排空管路用于对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管路进行排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服务器的出液口之间的管路,用于检测流入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液的压力;
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管路,用于检测流出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液的压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膨胀罐,通过管路与所述服务器的出液口、所述循环泵之间的管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液容器还包括第二加液口,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安全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加液口连接,;
其中,所述安全阀在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管路内的压力大于所述安全阀的设定压力时打开,以将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管路内的部分冷却液排送至所述冷却液容器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第二电动三通阀,设于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的管路,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短路管路,所述短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短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管路连接;
其中,在外界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开度使冷却液通过所述短路管路流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第三电动三通阀,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一个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塔上的所述第二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和/或,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第五阀门用于控制冷却液流通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第六阀门用于控制冷却液流通所述冷却塔。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服务器冷却系统,该服务器冷却系统包括分流器、换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和循环泵,该服务器冷却系统用于对集群服务器进行散热,在冷却液对服务器进行冷却之前采用分流器对冷却液进行分流,使冷却液经过不同的管路流经服务器集群中的每个服务器,实现对服务器的集中散热,降低了服务器冷却系统的制造成本,减小了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和能量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另外,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结构示意性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包括至少一个分流器1020、换热装置1030、第一温度传感器1040、第二温度传感器1050、控制装置1060和循环泵12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冷却系统用于对集群服务器进行散热,在冷却液对服务器进行冷却之前采用分流器1020对冷却液进行分流,使冷却液经过不同的管路流经服务器集群1010中的每个服务器,实现对服务器的集中散热,降低了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制造成本,减小了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维护工作量和能量消耗。
其中,分流器1020包括一个第一进液口1021和多个第一出液口1022,第一出液口1022用于与服务器的进液口1011连接。
其中,换热装置1030包括第二进液口1031和第二出液口1032,第二进液口1031用于与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连接,第二出液口1032通过管路与第一进液口1021连接。可以理解地,多个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分别与第二进液口1031连接的多条管路汇流成一条管路。
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040设于第二进液口1031、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之间的管路,第一温度传感器1040用于检测流入换热装置1030的冷却液的温度。
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1050设于第二出液口1032、第一进液口1021之间的管路,第二温度传感器1050用于检测流出换热装置1030的冷却液的温度。
其中,控制装置1060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040、第二温度传感器1050及换热装置1030连接,控制装置1060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1040检测的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50检测的温度,并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040检测的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50检测的温度控制换热装置1030对冷却液进行冷却处理。
其中,循环泵1220设于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和第二进液口1031之间的管路,循环泵1220用于驱动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内的冷却液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换热装置1030包括板式换热器1033、第一电动三通阀1034和冷却液分流管路1035。其中,板式换热器1033包括第二进液口1031和第二出液口1032;第一电动三通阀1034设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040、第二进液口1031之间的管路;冷却液分流管路1035的一端与第一电动三通阀1034的出液口连接,冷却液分流管路1035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液口1032、第二温度传感器1050之间的管路连接,控制装置1060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040检测的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50检测的温度控制第一电动三通阀1034的开度,以调节流通板式换热器1033的冷却液的流量,以及流通冷却液分流管路1035的冷却液的流量,来使流入服务器的冷却液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理解地,第一电动三通阀1034包括一个进液口和两个出液口,电动三通阀1034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第一出液口1012连接,电动三通阀1034的一个出液口与冷却液分流管路1035的一端连接,电动三通阀1034的另一个出液口通过管路与第三进液口1031连接。流通冷却液分流管路1035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液与从板式换热器1033的第二出液口1032流出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汇流,以维持流入服务器的冷却液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三管路1037和第四管路1038,第三管路1037与市政供水端连接,第四管路1038与市政用水端连接,以该实施例可以通过板式换热器1033对市政水源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换热装置1030包括冷却塔1036,冷却塔1036包括风机,控制装置1060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040检测的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50检测的温度控制冷却塔1036的风机的转速,调节散热速率,来使流入服务器的冷却液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理解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进液口1031和第二出液口1032设于冷却塔103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换热装置1030既包括上述实施例板式换热器1033、电动三通阀1034和冷却液分流管路1035涉及到的换热装置,又包括上述实施例冷却塔1036涉及到的换热装置,在该实施例下,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第五阀门1200和第六阀门1210,第五阀门1200用于控制冷却液流通板式换热器1033,第六阀门1210用于控制冷却液流通冷却塔1036。在冷却液源充足的情况下采用板式换热器1033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第五阀门1200打开,第六阀门1210关闭,例如,冷却液源为大江、大河中的水,在冷却液源受限的情况下采用冷却塔1036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第五阀门1200关闭,第六阀门1210打开,例如,冷却液为超纯水、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等,关于冷却液的类型,在此不做限定,只要可以对服务器进行冷却的液体即可。该实施例可以提高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使用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第三电动三通阀1250,第三电动三通阀1250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泵1220连接,第三电动三通阀1250的一个出液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电动三通阀1034的进液口连接,第三电动三通阀1250的另一个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冷却塔1036上的第二进液口1031连接,第三电动三通阀1250与控制装置1060(图4未示)连接。在该实施例下控制装置1060可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050检测的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60检测的温度的温度差值控制换热装置1030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的冷却模式,具体地,冷却模式共包括采用板式换热器1033冷却、采用冷却塔1036冷却、采用板式换热器1033和冷却塔1036同时冷却三种冷却模式。可以理解地,控制装置1060是通过控制第三电动三通阀1250的开度来控制换热装置1030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的冷却模式。
示例性地,当所述温度差值小于20℃时,采用板式换热器1033冷却,控制装置1060通过控制第三电动三通阀1250的开度,使冷却液全部流通板式换热器1033;当所述温度差值大于50℃时,采用板式换热器1033和冷却塔1036同时冷却,控制装置1060根据所述温度差值的具体值控制第三电动三通阀1250的开度,使一部分冷却液流通板式换热器1033,另一部分冷却液流通冷却塔1033;所述温度差值在20℃至50℃之间时,采用冷却塔1036冷却,控制装置1060通过控制第三电动三通阀1250的开度,使冷却液全部流通冷却塔103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出液口1032和第一进液口1021之间的管路、第一出液口1022和服务器的进液口1011之间的管路、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和第二进液口1031之间的管路中至少有一个管路设有阀门1110和止回阀1120,阀门1110用于控制管路内冷却液的流通和中断,止回阀1120用于防止冷却液倒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加液管道1070和冷却液容器1080。其中,加液管道1070包括补液泵1071、外部接口1072以及连接补液泵1071、外部接口1072的管路1073,加液管道1070用于给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加冷却液;冷却液容器1080包括第一加液口1081和排液口1082,第一加液口1081通过第一管路1090与补液泵1071的出液端1078的管路连通,排液口1082通过第二管路1100与补液泵1071的进液端1077、外部接口1072之间的管路连接,第一管路1090用于给冷却液容器1080加冷却液,第二管路1100用于给冷却液容器1080排液或给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加冷却液。该实施例不仅可以对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加冷却液,还可以在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内的液体不足时,对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补充冷却液。
需要说明的是,补液泵1071的出液端1078的管路与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循环泵1220之间的管路连接,以实现对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加液。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管路1090设有第一阀门1091,第二管路1100设有第二阀门1101,补液泵1071的进液端1077、外部接口1072之间的管路1073设有第三阀门1074,补液泵1071的出液端1078的管路设有第四阀门1076,第一管路1090与补液泵1071的出液端1078、第四阀门1076之间的管路连接,第二管路1100与补液泵1071的进液端1077、第三阀门1074之间的管路连通,在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内没有冷却液时,工作人员将外部接口1072与冷却液源连接,如与水龙头连接,第三阀门1074和第四阀门1076打开,第一阀门1091和第二阀门1101关闭,冷却液流经加液管道1070、补液泵1071的出液端1078的管路给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加冷却液。
可以理解地,冷却液在流经服务器后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冷却液的蒸发,从而造成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内冷却液流量不足,需要对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补充冷却液。具体地,如图4所示,冷却液系统还包括流量传感器1130,流量传感器1130用于检测管路内液体的流量,流量传感器1130设于第二出液口1032和第一进液口1021之间的管路,流量传感器1130与控制装置1060(图未示)连接,控制装置1060用于实时获取流量传感器1130检测到的管路内液体的流量,当流量传感器1130检测到的液体的流量值小于预设液体流量值时,控制装置1060控制第二阀门1101和第四阀门1076打开,第一阀门1091和第三阀门1074关闭,使冷却液容器1080内的冷却液流经第二管路1100、加液管道1070和补液泵1071的出液端1078的管路为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补充冷却液。
可以理解地,对冷却液容器1080加液时,第三阀门1074和第一阀门1091打开,第二阀门1101和第四阀门1076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补液泵1071的进液端1077与外部接口1072之间的管路设有过滤器1075,过滤器1075用于过滤冷却液的杂质,如泥沙、铁屑等,以防止杂质流入管路,造成管路阻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排空管路1140,排空管路1140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外部接口1072连接,排空管路1140的另一端与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第二进液口1031之间的管路连接或第二出液口1032、第一进液口1021之间的管路连接,排空管路1140用于对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进行排空。
具体地,排空管路1140设有泄空阀1141,可以理解地,为提高对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进行排空的效果,可在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第二进液口1031之间的管路设置泄空阀1141,以及在第二出液口1032、第一进液口1021之间的管路设置泄空阀1141。
可以理解地,在对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进行排空时,外部接口1072不与任何冷却液源连接,可以将外部接口1072流出的冷却液导流至废液池,也可以用废液容器收集外部接口1072流出的冷却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150,第一压力传感器1150设于第二进液口1031、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之间的管路,用于检测流入换热装置1030的冷却液的压力。具体地,第一压力传感器1150与控制装置1060连接,控制装置1060用于获取第一压力传感器1150检测的压力,当第一压力传感器1150检测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控制装置1060控制第二阀门1101和第四阀门1076打开,第一阀门1091和第三阀门1074关闭,使冷却液容器1080内的冷却液流经第二管路1100、加液管道1070和补液泵的出液端1078的管路为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补充冷却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1160,第二压力传感器1160设于第二出液口1032、第一进液口1021之间的管路,用于检测流出换热装置1030的冷却液的压力。具体地,第二压力传感器1160与控制装置1060连接,控制装置1060用于获取第二压力传感器1160检测的压力,当第二压力传感器1160检测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控制装置1060控制循环泵1220关闭,以防止流入服务器的冷却液的压力过大,对服务器造成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膨胀罐1230,膨胀罐1230通过管路与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循环泵1220之间的管路连接,膨胀罐1230用于调节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内的液体的压力,以维持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内的冷却液循环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冷却液容器1080还包括第二加液口1083,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安全阀1170,安全阀1170的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160、第一进液口1021之间的管路连接,安全阀1170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加液口1083连接,安全阀1170在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内的压力大于安全阀1170的设定压力时打开,以将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内的部分冷却液排送至冷却液容器1080中。以维持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正常工作,防止出现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液位传感器1260,液位传感器1260用于检测冷却液容器1080中的冷却液的液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第二电动三通阀1240和短路管路1180,其中,第二电动三通阀1240设于循环泵1220与第二进液口1031之间的管路,第二电动三通阀1240与控制装置1060连接,短路管路1180的一端与第二电动三通阀1240的出液口连接,短路管路1180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液口1032、第二温度传感器1050之间的管路连接,在外界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1060通过控制第二电动三通阀1240的开度使冷却液通过短路管路1180流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使冷却液通过短路管路1180流通是指使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的管路内的所有冷却液通过短路管路1180流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冷却系统1000还包括脱气罐1190,脱气罐1190设于服务器的出液口1012和第二进液口1031之间的管路,脱气罐1190用于将冷却液中的气体排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包括:
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包括一个第一进液口和多个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用于与服务器的进液口连接;
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用于与服务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服务器的出液口之间的管路,用于检测流入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液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管路,用于检测流出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液的温度;
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及所述换热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换热装置对冷却液进行冷却处理;
循环泵,设于所述服务器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的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
第一电动三通阀,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设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的管路;
冷却液分流管路,所述冷却液分流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出液口连接,所述冷却液分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包括风机,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冷却塔的风机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加液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包括补液泵、外部接口以及连接所述补液泵、所述外部接口的管路,所述加液管道用于给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加冷却液;
冷却液容器,所述冷却液容器包括第一加液口和排液口,所述第一加液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补液泵的出液端的管路连通,所述排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补液泵的进液端、所述外部接口之间的管路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用于给所述冷却液容器加冷却液,所述第二管路用于给所述冷却液容器排液或给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加冷却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排空管路,所述排空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外部接口连接,所述排空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服务器的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的管路连接或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排空管路用于对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管路进行排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服务器的出液口之间的管路,用于检测流入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液的压力;和/或
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管路,用于检测流出所述换热装置的冷却液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膨胀罐,通过管路与所述服务器的出液口、所述循环泵之间的管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容器还包括第二加液口,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进液口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安全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加液口连接,;
其中,所述安全阀在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管路内的压力大于所述安全阀的设定压力时打开,以将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的管路内的部分冷却液排送至所述冷却液容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第二电动三通阀,设于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的管路,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短路管路,所述短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短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管路连接;
其中,在外界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开度使冷却液通过所述短路管路流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
第三电动三通阀,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一个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另一个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塔上的所述第二进液口连接;
和/或,所述服务器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第五阀门用于控制冷却液流通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第六阀门用于控制冷却液流通所述冷却塔。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98236.0U CN218851184U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服务器冷却系统 |
PCT/CN2023/109644 WO2024045966A1 (zh) | 2022-08-30 | 2023-07-27 | 服务器冷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98236.0U CN218851184U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服务器冷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51184U true CN218851184U (zh) | 2023-04-11 |
Family
ID=8729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98236.0U Active CN218851184U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服务器冷却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51184U (zh) |
WO (1) | WO202404596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45966A1 (zh) * | 2022-08-30 | 2024-03-07 |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 服务器冷却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054499A (ja) * | 2010-09-03 | 2012-03-15 | Sohki:Kk | 電子機器の冷却システム |
CN104501648B (zh) * | 2014-12-11 | 2016-06-01 | 北京卫星制造厂 | 一种数据机房机柜冷却系统 |
CN114390851A (zh) * | 2020-10-22 | 2022-04-22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机房散热降温系统、机房 |
CN215121663U (zh) * | 2021-04-09 | 2021-12-10 | 广东西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作稳定可靠的大型服务器液冷系统 |
CN114144045A (zh) * | 2021-12-13 | 2022-03-04 | 长城超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冷循环系统 |
CN115279122A (zh) * | 2022-07-14 | 2022-11-01 | 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液式液体冷量分配装置 |
CN218851184U (zh) * | 2022-08-30 | 2023-04-11 |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 服务器冷却系统 |
-
2022
- 2022-08-30 CN CN202222298236.0U patent/CN218851184U/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7-27 WO PCT/CN2023/109644 patent/WO2024045966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45966A1 (zh) * | 2022-08-30 | 2024-03-07 |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 服务器冷却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45966A1 (zh) | 2024-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159450U (zh) | 一种自动补液的液冷充电桩 | |
CN207637906U (zh) | 一种含两级非混合循环水路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18851184U (zh) | 服务器冷却系统 | |
CN204168697U (zh) | 一种用于大功率电子设备的双循环冷却系统 | |
CN215121663U (zh) | 一种工作稳定可靠的大型服务器液冷系统 | |
CN207472113U (zh) | 一种内置加热和换热的单罐熔盐蓄热装置 | |
CN212677604U (zh) | 服务器的液冷换热机组以及液冷换热系统 | |
CN108110299B (zh) | 金属空气电池装置及其温度控制方法、金属空气电池系统 | |
JP6699468B2 (ja)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
CN213599821U (zh) | 一种坩埚冷却供水闭式循环系统 | |
CN204421460U (zh) | 类密闭循环散热系统 | |
CN216958225U (zh) | 一种多功能管路及液冷机组 | |
CN216866907U (zh) | 冷却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 |
CN214413330U (zh) | 一种变频器水冷系统 | |
CN214254532U (zh) | 一种用于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机组 | |
CN115666061A (zh) | 一种浸没式相变液冷装置 | |
CN114061309A (zh) | 一种坩埚冷却供水闭式循环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9210811A (zh) | 两种温度两种介质液冷装置 | |
CN209420175U (zh) | 车辆、控制器散热总成以及控制器的散热系统 | |
CN219741127U (zh) | 一种分体式风液换热系统 | |
JP2021197255A (ja) | リチウム電池の内部循環冷却スマートシステム | |
CN221486610U (zh) | 液体循环系统、液冷装置及储能装置 | |
TWM599477U (zh) | 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 |
CN112331882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 | |
CN220068128U (zh) | 一种嵌入式风液cdu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