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9477U - 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 Google Patents

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9477U
TWM599477U TW109205213U TW109205213U TWM599477U TW M599477 U TWM599477 U TW M599477U TW 109205213 U TW109205213 U TW 109205213U TW 109205213 U TW109205213 U TW 109205213U TW M599477 U TWM599477 U TW M59947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inlet
pipe
discharge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5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璋
林聖澤
葉宗翰
Original Assignee
熙特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熙特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熙特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5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9477U/zh
Publication of TWM599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9477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一種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包含一第一電力模組、一第二電力模組、一進液管、一排液管、一循環散熱模組及充填於其中的一散熱流體。進液管有一第一進液分支管,第一進液分支管有一前一後的裝置進液口,第一電力模組連接前面的裝置進液口,第二電力模組連接後面的裝置進液口;排液管有一第一排液分支管,第一排液分支管有一前一後的裝置排液口,第一電力模組連接後面的裝置排液口,第二電力模組連接前面的裝置進液口,藉此達成散熱流體先流進第一電力模組但是較晚流出第一電力模組,意即「先進後出」的狀態,讓同一循環系統內的第一電力模組及第二電力模組可以得到均等的散熱效果。

Description

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儲能設備散熱裝置,特別是一種能在單一循環系統內同時對大量的電池均勻散熱的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在再生能源日益風行的社會中,將用電離峰時間所產生的多餘電力儲存起來,於用電尖峰時間再釋放出來成為大量採用再生能源的一大課題。而儲電最直接的方式即為使用充電電池組;唯充電電池組在充放電時會釋放熱量,若置之不理將因升溫而大幅減少充電電池組的壽命,甚或發生安全問題;且若是要儲存大量電力勢必要使用大量的充電電池組,所有不同位置的充電電池組之間如何能均勻的散熱進而阻止特定位置的充電電池組先行失效,便成為各單位研究的對象。
習知方法如我國專利申請案號第107145070號「電池溫度控制裝置和方法、控制器、儲存介質和充換電站」中所揭示,針對個別的電池分別安裝個別對應的冷媒循環系統,但若應用在大數量的電池系統中,勢必面臨管線裝配的複雜化問題以及大量獨立循環系統所帶來較高的成本。
又如我國專利申請案號第103112870號「用於電池單元間平均分佈溫度的系統」中所揭示,將多數電池同時設置於一個大循環槽之內,以槽內循環的導熱流體來將各電池的溫度平均化,但是各電池在循環槽中的不同位置時所得到的散熱效果終究不會相同,案中也並未揭示相關的設計要點;且將大量電池集中在單一槽體之內,在槽體內的個別電池需要維修時也會面臨大量電池同時離線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乃累積多年相關領域的研究以及實務經驗,特創作出一種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藉以改善上述習知技術的缺失。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可以透過管線安排平均化同一循環系統內複數電池組的散熱流體分配,使不同位置的個別電池組皆可以得到均等的散熱流體流量,可控制散熱裝置的總成本又有良好的平均化效果。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其包括一第一電力模組、一第二電力模組、一進液管、一排液管、一循環散熱模組及充填於其中的一散熱流體。
第一電力模組包含一第一外殼及一第一電力單元,第一外殼包含一第一進液孔及一第一排液孔,第一電力單元固設於第一外殼之內,且第一外殼與第一電力單元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空間,第一電力單元包含一第一熱感測元件以偵測第一電力單元內的溫度。
第二電力模組包含一第二外殼及一第二電力單元,第二外殼包含一第二進液孔及一第二排液孔,第二電力單元固設於第二外殼之內,且第二外殼與第二電力單元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空間,第二電力單元包含一第二熱感測元件以偵測第二電力單元內的溫度。
進液管包含一第一進液分支管,第一進液分支管包含一第一裝置給液口及一第二裝置給液口,第二裝置給液口位於第一進液分支管之末端,第一裝置給液口位於較第二裝置給液口前端的位置,第一裝置給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一進液孔,第二裝置給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二進液孔。
排液管,其包含一第一排液分支管,第一排液分支管包含一第一裝置排液口及一第二裝置排液口,第二裝置排液口位於第一排液分支管之末端,第一裝置排液口位於較第二裝置排液口前端的位置,第一裝置排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二排液孔,第二裝置排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一排液孔。
循環散熱模組包含一循環泵、一控制單元及一散熱單元,散熱單元包含一冷排及一風扇,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循環泵、風扇、第一電力模組及第二電力模組,循環泵之一端連接冷排,循環泵之另一端連接進液管,冷排之另一端連接排液管。散熱流體充填於第一電力模組、第二電力模組、進液管、排液管及循環散熱模組之中,散熱流體受循環泵推動而循環流動。控制單元可控制循環泵的流速及第一、第二電力模組的電力輸出。
散熱流體由循環泵流出進入進液管,再往第一及第二電力模組移動時,由於第一電力模組在第一進液分支管上的連結位置位於第二電力模組連結位置的前方,散熱流體會先流入第一電力模組再流入第二電力模組;但在連結排液管時,第一電力模組在第一排液分支管上的連結位置位於第二電力模組連結位置的後方,第二電力模組流出的散熱流體會較第一電力模組的更早離開,藉此達成散熱流體先流進第一電力模組但是較晚流出第一電力模組,意即「先進後出」的狀態,讓同一循環系統內的第一電力模組及第二電力模組可以得到均等的散熱效果。散熱流體帶走第一及第二電力模組的熱量後,再由排液管流到散熱單元降溫後再重複循環。如此一來就不用分別獨立管理第一及第二電力模組之散熱流體流量,又可以使雙方的散熱效果平均化。
由於第一及第二電力模組內皆分別有一熱感測元件並連接到控制單元,若是各電力模組因為輸出電力導致內部溫度上升時,控制單元便可以加大散熱流體的流量加速散熱;電力輸出降低時則可減少散熱流體之流量。進液管與排液管亦可加裝熱感測元件,讓控制單元可藉由量測進排液的溫差來控制循環散熱模組之散熱流體流量。
本創作可以簡單地擴充總電力容量,例如增加一第三電力模組及一第四電力模組,進液管增加一第二進液分支管在第一進液分支管之後,排液管增加一第二排液分支管在第一排液分支管之前,再將第三電力模組及第四電力模組同樣遵循「先進後出」的原則連接於第二進液分支管及第二排液分支管,如此一來散熱流體會先流進第一進液分支管再流進第二進液分支管,然後第二排液分支管的散熱流體較第一排液分支管的散熱流體先離開,依然可以達到散熱能力的平均化。
第一進液分支管、第二進液分支管、第一排液分支管及第二排液分支管可分別有一電性連接控制單元的流量閥,若有其中一組電力模組溫度較高時,控制單元可將散熱流體之流量集中於某一組進液分支管及排液分支管加強散熱;或是在個別電力模組需要維修時切斷其中一組進液分支管及排液分支管的流量方便維修,無須將全部的電力模組同時從控制單元斷開。
又,可以增加單一組進液及排液分支管所連接的電力模組數量來增加總電力容量,例如增加一第五電力模組於第一電力模組與第二電力模組之間,讓原本串接兩電力模組的分支管增加為串接三電力模組,但第一、第五及第二電力模組之間的散熱流體循環關係同樣遵循「先進後出」的原則,故同一組進液及排液分支管的第一、第五及第二電力模組仍然能得到平均分配的散熱流體流量。
為能明確且充分揭露本創作,併予列舉較佳實施之圖例,以詳細說明其實施方式如後述。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揭示出本創作實施方式的圖式,由上述圖式說明本創作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A,包括一第一電力模組1,其包含一第一外殼10及一第一電力單元11,第一外殼10包含一第一進液孔101及一第一排液孔102,第一電力單元11固設於第一外殼10之內,且第一外殼10與第一電力單元11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第一空間12,第一進液孔101及第一排液孔102連通第一空間12,第一電力單元11包含一第一熱感測元件(未繪製)以偵測第一電力單元11內的溫度;
一第二電力模組2,其包含一第二外殼20及一第二電力單元(未繪製),第二外殼20包含一第二進液孔201及一第二排液孔202,第二電力單元(未繪製)固設於第二外殼20之內,且第二外殼20與第二電力單元(未繪製)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第二空間(未繪製),第二進液孔201及第二排液孔202連通第二空間(未繪製),第二電力單元(未繪製)包含一第二熱感測元件(未繪製)以偵測第二電力單元(未繪製)內的溫度;第二電力單元(未繪製)及第二空間(未繪製)在第二電力模組2內的設置同第一電力單元11及第一空間12在第一電力模組1內的設置,故在圖中省略;
一進液管3,其包含一第一進液分支管31,第一進液分支管31包含一第一裝置給液口311及一第二裝置給液口312,第二裝置給液口312位於第一進液分支管31之末端,第一裝置給液口311位於較第二裝置給液口312前端的位置,第一裝置給液口311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一進液孔101,第二裝置給液口312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二進液孔201;
一排液管4,其包含一第一排液分支管41,第一排液分支管41包含一第一裝置排液口412及一第二裝置排液口411,第二裝置排液口411位於第一排液分支管41之末端,第一裝置排液口412位於較第二裝置排液口411前端的位置,第一裝置排液口412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二排液孔202,第二裝置排液口411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一排液孔102;
一循環散熱模組,其包含一循環泵5、一控制單元51及一散熱單元52,散熱單元52包含一冷排521及一風扇522,控制單元51電性連接循環泵5、風扇522、第一電力單元11及第二電力單元(未繪製),循環泵5之一端連接冷排521,循環泵5之另一端連接進液管3,冷排521之另一端連接排液管4,循環泵5與該進液管3之間可有一第一逆止閥(未繪製),該冷排521與該排液管4之間有一第二逆止閥(未繪製),第一逆止閥(未繪製)及第二逆止閥(未繪製)可防止逆流的現象發生;及
一散熱流體(未繪製),其充填於第一空間12、第二空間(未繪製)、進液管3、排液管4及循環散熱模組之中,散熱流體(未繪製)受循環泵5推動而循環流動。控制單元51可控制循環泵5所推動的散熱流體(未繪製)之流速及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的電力輸出。本創作之導熱流體(未繪製)可使用不導電的絕緣植物油配方,將各電力單元浸泡在導熱流體(未繪製)中亦可減少各電力單元的電極之間發生電弧(Arcing)的機率,增加安全性。
本創作之實施例(一)運作時,散熱流體(未繪製)由循環泵5前往進液管3,再往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所連接的第一進液分支管31移動,由於第一電力模組1之第一進液孔101及第二電力模組2之第二進液孔201皆連結於在第一進液分支管31上,且第一進液孔101連結的第一裝置給液口311位於第二進液孔201連結的第二裝置給液口312之前方,散熱流體(未繪製)會先由第一裝置給液口311流入第一電力模組1,再由第二裝置給液口312流入第二電力模組2;而在連結排液管4時,由於第一電力模組1之第一排液孔102及第二電力模組2之第二排液孔202皆連結於在第一排液分支管41上,且第一排液孔102連結的第二裝置排液口411位於第二進液孔201連結的第一裝置排液口412之後方,由第二電力模組2流出的散熱流體(未繪製) 會先由第一裝置排液口412流入排液管4,第一電力模組1流出的散熱流體(未繪製)會較慢由第二裝置排液口411流入排液管4。
如此一來,由第二電力模組2流出的散熱流體(未繪製)會較第一電力模組1流出的散熱流體(未繪製)更早離開到排液管4中,藉此達成散熱流體(未繪製)先流進第一電力模組1但是較晚流出第一電力模組1,意即「先進後出」的狀態,讓同一循環系統內的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可以得到均等的散熱效果,無須分別針對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安裝獨立的循環系統,可省去獨立管理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之散熱流體流量的成本,又可以使雙方的散熱效果平均化。散熱流體(未繪製)帶走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的熱量後,再由排液管4流到散熱單元52之冷排521,冷排521上結合有至少一風扇522,散熱流體(未繪製)在冷排521內藉由風扇522降溫後,再重複由循環泵5導入進液管3持續循環。
由於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內分別有一第一熱感測元件(未繪製)及一第二熱感測元件(未繪製)並連接到控制單元51,若是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因為輸出電力導致內部溫度上升時,控制單元51便可以控制循環泵5加大散熱流體(未繪製)的流量加速散熱,也可同時增加風扇522之轉速增加冷排521的散熱速度;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的電力輸出降低時則可減少散熱流體(未繪製)之流量及風扇522之轉速。進液管3與排液管4亦可分別加裝進液熱感測元件(未繪製)及排液熱感測元件(未繪製)並分別電性連接控制單元51,讓控制單元51可藉由量測散熱流體(未繪製)在流經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後所產生的溫差來控制散熱流體(未繪製)之流量及風扇522之轉速,例如偵測到散熱流體(未繪製)在流經各電力模組後升溫超過一起始值就加大流量及風扇522之轉速來使本創作散熱流體可保持在一定溫度範圍之內;若散熱流體(未繪製)升溫幅度過高且各電力模組的溫度也同時超過一臨界值,控制單元51便可以把循環泵5及風扇522加到全速運轉來因應。
在第四圖及第五圖,本創作之實施例(二)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A1中,揭示本創作增加電力容量的方式之一為向上堆疊更多層的電力模組例如第三電力模組6及第四電力模組7,進液管3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進液分支管32,第二進液分支管32位於進液管3之末端,第一進液分支管31位於較第二進液分支管32前端的位置,在本實施例(二)中,進液管3為由下往上延伸接近各電力模組,第一進液分支管31位於較低的位置,第二進液分支管32位於較高的位置,第二進液分支管32包含一第三裝置給液口321及一第四裝置給液口322,第四裝置給液口322位於第二進液分支管32之末端,第三裝置給液口321位於較第四裝置給液口322前端的位置,排液管4進一步包含一第二排液分支管42,第二排液分支管42位於較第一排液分支管41前端的位置,使第一排液分支管41位於排液管4之末端;在本創作中,前端與末端之名稱只是為了說明,並不表示或限制進液管3及排液管4之內部流體的流向,而在本實施例(二)中,排液管4為由下往上延伸離開各電力模組,第一排液分支管41位於較低的位置,第二排液分支管42位於較高的位置;第二排液分支管42包含一第三裝置排液口422及一第四裝置排液口421,第四裝置排液口421位於第二排液分支管42之末端,第三裝置排液口422位於較第四裝置排液口421前端的位置。
第三電力模組6包含一第三外殼60及一第三電力單元(未繪製),第三外殼60包含一第三進液孔601及一第三排液孔602,第三電力單元(未繪製)固設於第三外殼60之內,且第三外殼60與第三電力單元(未繪製)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第三空間(未繪製),第三進液孔601及第三排液孔602連通第三空間(未繪製),第三電力單元(未繪製)包含一第三熱感測元件(未繪製)以偵測第三電力單元(未繪製)內的溫度,第四電力模組7包含一第四外殼70及一第四電力單元(未繪製),第四外殼70包含一第四進液孔701及一第四排液孔702,第四電力單元(未繪製)固設於第四外殼70之內,且第四外殼70與第四電力單元(未繪製)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第四空間(未繪製),第四進液孔701及第四排液孔702連通第四空間(未繪製),第四電力單元(未繪製)包含一第四熱感測元件(未繪製)以偵測第四電力單元(未繪製)內的溫度,第三裝置給液口321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三進液孔601,第四裝置給液口322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四進液孔701,第三裝置排液口422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四排液孔702,第四裝置排液口421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三排液孔602,第三電力單元(未繪製)及第四電力單元(未繪製)電性連接控制單元51,散熱流體(未繪製)充填於第一空間12、第二空間(未繪製)、第三空間(未繪製)、第四空間(未繪製)、進液管3、排液管4及循環散熱模組之中。第三及第四電力單元(未繪製)、第三及第四空間(未繪製)分別在第三電力模組6及第四電力模組7內的分別設置分別同第一電力單元11及第一空間12在第一電力模組1內的設置,故在圖中省略。
如此一來,本創作之實施例(二)運作時,散熱流體(未繪製)由循環泵5流出進入進液管3,再往第一進液分支管31及第二進液分支管32移動,由於進液管3為由下往上方延伸,第一進液分支管31位於較該第二進液分支管32前端的位置,散熱流體(未繪製)會先進入第一進液分支管31並透過第一裝置給液口311及第二裝置給液口312分配給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散熱流體(未繪製)再進入第二進液分支管32並透過第三裝置給液口321及第四裝置給液口322分配給第三電力模組6及第四電力模組7,並先流入第三電力模組6再流入第四電力模組7。
而本實施例(二)中排液管4為由下往上延伸,第二排液分支管42位於較該第一排液分支管41前端的位置,使該第一排液分支管41位於該排液管4之末端,故第二排液分支管42流出的散熱流體(未繪製)可以早於第一排液分支管41流出的散熱流體(未繪製)進入排液管4,故第三電力模組6及第四電力模組7流出的散熱流體(未繪製)會早於第一電力模組1及第二電力模組2流出的散熱流體(未繪製)進入排液管4,第四電力模組7流出的散熱流體(未繪製)又早於第三電力模組6,第二電力模組2流出的散熱流體(未繪製)又早於第一電力模組1,同樣可達成「先進後出」的狀態,讓同一循環系統內的第一電力模組1、第二電力模組2、第三電力模組6及第四電力模組7可以得到均等的散熱效果,無須分別針對個別電力模組安裝獨立的循環系統,可省去獨立管理散熱流體流量的成本,又可以使整體的散熱效果平均化。本實施例(二)為2乘2的電力模組配置,亦可以持續向上增加更多組的電力模組配置,只要持續在進液管3之末端增加進液分支管,並在排液管4的前端增加排液分支管,再將新增的進液分支管及排液分支管連接上新增的各電力模組即可。
進液管3與第一進液分支管31之間可有一第一進液流量閥(未繪製),進液管3與第二進液分支管32之間可有一第二進液流量閥(未繪製),排液管4與第一排液分支管41之間可有一第一排液流量閥(未繪製),排液管4與第二排液分支管42之間可有一第二排液流量閥(未繪製),第一進液流量閥(未繪製)、第二進液流量閥(未繪製)、第一排液流量閥(未繪製)及第二排液流量閥分別電性連接控制單元51。如此一來若有單獨的電力模組需要維修,可透過控制單元51將對應的進液分支管及排液分支管關閉讓散熱流體(未繪製)停止進入,維修人員可安全地取下單一的電力模組作維修或更換,不會為了單一電力模組的問題而必須停止運作中的全部電力模組。
在第六圖及第七圖,本創作之實施例(三) 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A2中,揭示本創作另一增加電力容量的方式之一為增加單一進液分支管及單一排液分支管所連接的電力模組數量,例如增加一第五電力模組8於第一電力模組1與第二電力模組2之間,進液管3之第一進液分支管31進一步包含一第五裝置給液口313,第五裝置給液口313位於第一裝置給液口311與第二裝置給液口312之間,排液管4之第一排液分支管41進一步包含一第五裝置排液口413,第五裝置排液口413位於第一裝置排液口412與第二裝置排液口411之間;第五電力模組8包含一第五外殼80及一第五電力單元(未繪製),第五外殼80包含一第五進液孔801及一第五排液孔802,第五電力單元(未繪製)固設於第五外殼80之內,且第五外殼80與第五電力單元(未繪製)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第五空間(未繪製),第五進液孔801及第五排液孔802連通第五空間(未繪製),第五電力單元(未繪製)包含一第五熱感測元件(未繪製)以偵測第五電力單元(未繪製)內的溫度,第五裝置給液口313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五進液孔801,第五裝置排液口413可拆卸地水密結合第五排液孔802,第五電力單元(未繪製)電性連接控制單元51,散熱流體(未繪製)充填於第一空間12、第二空間(未繪製)、第五空間(未繪製)、進液管3、排液管4及循環散熱模組之中。
實施例(三)中第一電力模組1、第五電力模組8及第二電力模組2並列在第一進液分支管31及第一排液分支管41之上,故進液順序為第一電力模組1à第五電力模組8à第二電力模組2,排液順序則是第二電力模組2à第五電力模組8à第一電力模組1,同樣保持在「先進後出」的狀態,第一電力模組1、第五電力模組8及第二電力模組2之間的散熱流體(未繪製)之流量依然可以達到平均化。
在第八圖,本創作之實施例(四)中,可進一步並列數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A3作為一儲能裝置,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A3內含的電力模組數量可依業主的儲能需求量並遵照本創作之「先進後出」原則安排規劃,讓本創作可靈活地應對不同行業的儲能需求量來製作。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用以限定本創作可實施之範圍,凡習於本業之人士所明顯可作的變化與修飾,皆應視為不悖離本創作之實質內容。
A: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A1: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A2: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A3: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1:第一電力模組 10:第一外殼 101:第一進液孔 102:第一排液孔 11:第一電力單元 12:第一空間 2:第二電力模組 20:第二外殼 201:第二進液孔 202:第二排液孔 3:進液管 31:第一進液分支管 311:第一裝置給液口 312:第二裝置給液口 313:第五裝置給液口 32:第二進液分支管 321:第三裝置給液口 322:第四裝置給液口 4:排液管 41:第一排液分支管 411:第二裝置排液口 412:第一裝置排液口 413:第五裝置排液口 42:第二排液分支管 421:第四裝置排液口 422:第三裝置排液口 5:循環泵 51:控制單元 52:散熱單元 521:冷排 522:風扇 6:第三電力模組 60:第三外殼 601:第三進液孔 602:第三排液孔 7:第四電力模組 70:第四外殼 701:第四進液孔 702:第四排液孔 8:第五電力模組 80:第五外殼 801:第五進液孔 802:第五排液孔
第一圖為本創作之實施例(一)之立體圖。 第二圖為第一圖之爆炸圖。 第三圖為第二圖之部分放大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之實施例(二)之立體圖。 第五圖為第四圖之部分放大爆炸圖。 第六圖為本創作之實施例(三)之立體圖。 第七圖為第六圖之部分放大爆炸圖。 第八圖為本創作之實施例(四)之示意圖。
1:第一電力模組
10:第一外殼
11:第一電力單元
12:第一空間
2:第二電力模組
3:進液管
31:第一進液分支管
4:排液管
41:第一排液分支管
5:循環泵
51:控制單元
52:散熱單元
521:冷排
522:風扇

Claims (7)

  1. 一種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其包括有: 一第一電力模組,其包含一第一外殼及一第一電力單元,該第一外殼包含一第一進液孔及一第一排液孔,該第一電力單元固設於該第一外殼之內,且該第一外殼與該第一電力單元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第一空間,該第一進液孔及該第一排液孔連通該第一空間,該第一電力單元包含一第一熱感測元件以偵測該第一電力單元內的溫度; 一第二電力模組,其包含一第二外殼及一第二電力單元,該第二外殼包含一第二進液孔及一第二排液孔,該第二電力單元固設於該第二外殼之內,且該第二外殼與該第二電力單元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第二空間,該第二進液孔及該第二排液孔連通該第二空間,該第二電力單元包含一第二熱感測元件以偵測該第二電力單元內的溫度; 一進液管,其包含一第一進液分支管,該第一進液分支管包含一第一裝置給液口及一第二裝置給液口,該第二裝置給液口位於該第一進液分支管之末端,該第一裝置給液口位於較該第二裝置給液口前端的位置,該第一裝置給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該第一進液孔,該第二裝置給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該第二進液孔; 一排液管,其包含一第一排液分支管,該第一排液分支管包含一第一裝置排液口及一第二裝置排液口,該第二裝置排液口位於該第一排液分支管之末端,該第一裝置排液口位於較該第二裝置排液口前端的位置,該第一裝置排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該第二排液孔,該第二裝置排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該第一排液孔; 一循環散熱模組,其包含一循環泵、一控制單元及一散熱單元,該散熱單元包含一冷排及一風扇,該控制單元電性連接該循環泵、該風扇、該第一電力單元及該第二電力單元,該循環泵之一端連接該冷排,該循環泵之另一端連接該進液管,該冷排之另一端連接該排液管;及 一散熱流體,其充填於該第一空間、該第二空間、該進液管、該排液管及該循環散熱模組之中,該散熱流體受該循環泵推動而循環流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其中該進液管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進液分支管,該第二進液分支管位於該進液管之末端,該第一進液分支管位於較該第二進液分支管前端的位置,該第二進液分支管包含一第三裝置給液口及一第四裝置給液口,該第四裝置給液口位於該第二進液分支管之末端,該第三裝置給液口位於較該第四裝置給液口前端的位置,該排液管進一步包含一第二排液分支管,該第二排液分支管位於較該第一排液分支管前端的位置,使該第一排液分支管位於該排液管之末端,該第二排液分支管包含一第三裝置排液口及一第四裝置排液口,該第四裝置排液口位於該第二排液分支管之末端,該第三裝置排液口位於較該第四裝置排液口前端的位置;並進一步有一第三電力模組及一第四電力模組,該第三電力模組包含一第三外殼及一第三電力單元,該第三外殼包含一第三進液孔及一第三排液孔,該第三電力單元固設於該第三外殼之內,且該第三外殼與該第三電力單元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第三空間,該第三進液孔及該第三排液孔連通該第三空間,該第三電力單元包含一第三熱感測元件以偵測該第三電力單元內的溫度,該第四電力模組包含一第四外殼及一第四電力單元,該第四外殼包含一第四進液孔及一第四排液孔,該第四電力單元固設於該第四外殼之內,且該第四外殼與該第四電力單元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第四空間,該第四進液孔及該第四排液孔連通該第四空間,該第四電力單元包含一第四熱感測元件以偵測該第四電力單元內的溫度,該第三裝置給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該第三進液孔,該第四裝置給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該第四進液孔,該第三裝置排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該第四排液孔,該第四裝置排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該第三排液孔,該第三電力單元及該第四電力單元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該散熱流體充填於該第一空間、該第二空間、該第三空間、該第四空間、該進液管、該排液管及該循環散熱模組之中。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其中該進液管與該第一進液分支管之間有一第一進液流量閥,該進液管與該第二進液分支管之間有一第二進液流量閥,該排液管與該第一排液分支管之間有一第一排液流量閥,該排液管與該第二排液分支管之間有一第二排液流量閥,該第一進液流量閥、該第二進液流量閥、該第一排液流量閥及該第二排液流量閥分別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其中該進液管之第一進液分支管進一步包含一第五裝置給液口,該第五裝置給液口位於該第一裝置給液口與該第二裝置給液口之間,該排液管之第一排液分支管進一步包含一第五裝置排液口,該第五裝置排液口位於該第一裝置排液口與該第二裝置排液口之間;並進一步有一第五電力模組,該第五電力模組包含一第五外殼及一第五電力單元,該第五外殼包含一第五進液孔及一第五排液孔,該第五電力單元固設於該第五外殼之內,且該第五外殼與該第五電力單元之間有一供流體流動之第五空間,該第五進液孔及該第五排液孔連通該第五空間,該第五電力單元包含一第五熱感測元件以偵測該第五電力單元內的溫度,該第五裝置給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該第五進液孔,該第五裝置排液口可拆卸地水密結合該第五排液孔,該第五電力單元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該散熱流體充填於該第一空間、該第二空間、該第五空間、該進液管、該排液管及該循環散熱模組之中。
  5. 如請求項1、2、4之其中任一項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該循環泵與該進液管之間有一第一逆止閥,該冷排與該排液管之間有一第二逆止閥。
  6. 如請求項1、2、4之其中任一項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該散熱流體為一不導電之油品。
  7. 如請求項1、2、4之其中任一項之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該進液管有一進液熱感應單元,該排液管有一排液熱感應單元,該進液熱感應單元及該排液熱感應單元電性連接該控制單元。
TW109205213U 2020-04-30 2020-04-30 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TWM599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5213U TWM599477U (zh) 2020-04-30 2020-04-30 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5213U TWM599477U (zh) 2020-04-30 2020-04-30 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9477U true TWM599477U (zh) 2020-08-01

Family

ID=73003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5213U TWM599477U (zh) 2020-04-30 2020-04-30 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94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9093A (zh) * 2021-06-29 2021-10-08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通道优化的蓄电池自动放电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9093A (zh) * 2021-06-29 2021-10-08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通道优化的蓄电池自动放电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3072B2 (en) Fluid-cooled battery module containing battery cells
US11094977B2 (e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passive battery pack cooling
CN111403850A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动态热管理系统
CN102709618B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CN107994290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复合热管理系统
TW201703312A (zh) 具有熱管理功能的電池系統
CN111312954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装置及热管理方法
CN108520991A (zh) 一种新型车载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CN211428223U (zh) 一种隔离式电池模组液冷系统
KR20160078566A (ko) 냉각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전해액 분배블럭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택 분할형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CN203134898U (zh) 一种兆瓦级液流电池的换热系统
TWM599477U (zh) 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裝置
CN113178639B (zh) 分形网络流道冷却板
TWI731664B (zh) 鋰電池智能內循環散熱系統
CN117175080A (zh) 一种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864301A (zh) 一种换电站电池冷却系统分水装置
CN110544807A (zh) 动力电池的液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7009340U (zh) 储能集装箱
CN114497804A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JP2021197255A (ja) リチウム電池の内部循環冷却スマートシステム
CN108232361B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散热系统以及动力电池的散热系统
CN202749482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CN211376877U (zh) 用于储能充电桩的液体管路
CN220895625U (zh) 一种电池箱冷却系统及电池箱
CN220895617U (zh) 浸没式液冷储能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