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6786U - 一种石墨舟烘干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舟烘干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6786U
CN218846786U CN202222603762.3U CN202222603762U CN218846786U CN 218846786 U CN218846786 U CN 218846786U CN 202222603762 U CN202222603762 U CN 202222603762U CN 218846786 U CN218846786 U CN 218846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zone
graphite boat
heat insulation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037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楠
曹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wei Solar Mei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wei Solar Mei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wei Solar Mei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wei Solar Mei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037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6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6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6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区、烘干区和下料区,所述烘干区为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隔热门;所述上料区位于密封箱体一端的隔热门处,所述下料区位于所述密封箱体远离上料区的一端隔热门处;所述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设置有将下料区的石墨舟托盘传送至上料区第一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一端连接上料区,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下料区。本实用新型烘干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舟烘干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石墨舟烘干箱。
背景技术
现有石墨舟烘箱基本都是纯手动的老旧模式,需要人工打开烘箱门,以及人工装入石墨舟和人工关闭烘箱门,装入和取出石墨舟也完全依赖人工,且产能不是很高。同时根据石墨舟烘干阶段不同,针对烘箱需要频繁的升温、降温的问题,进一步导致效率降低。
经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可以用于石墨舟烘箱以及部分解决上述问题,该专利公开技术方案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烘干箱,多个所述烘干箱沿氧化石墨烯膜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任意两个相邻的烘干箱之间设置有隔热门,每个所述烘干箱内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每个所述加热装置能够被独立的控制,还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能够将氧化石墨烯膜由设备的进料口传送到出料口。该技术方案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烘干箱之间设置隔热门,从而使每个烘干箱的温度可以被单独控制,进而使所述氧化石墨烯膜连续还原设备能够对其中的石墨烯膜还原温度分阶段控制处理,控温更加精准,同时多个烘干箱的连续还原热处理能够大幅提高生产产能。该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烘干石墨舟时在烘干箱内部的传送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依然不能形成循环生产线,即自动化程度有待于改进,为提高生产效率,仍然需要一种能够进一步解放人工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烘干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烘干设备中,石墨舟烘干箱不能够形成循环产线或产线生产效率不高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舟烘干箱。通过打通烘干箱的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的传送空区,形成能够循环生产的产线和提高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区、烘干区和下料区,所述烘干区为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隔热门;所述上料区位于密封箱体一端的隔热门处,所述下料区位于所述密封箱体远离上料区的一端隔热门处;
其中,所述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设置有将下料区的石墨舟托盘传送至上料区第一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一端连接上料区,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下料区。
优选的,所述密封箱体下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形成密封箱体外的下部空间,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部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上料区和下料区包括升降装置和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包括与隔热门齐平的第一工位和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齐平的第二工位,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将载物台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升降。
优选的,所述密封箱体内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密封箱体的一端隔热门,所诉第二传送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密封箱体的另外一端隔热门。
优选的,所述烘干区包括预热区、恒温区和散热区,所述预热区设置在位于烘干区靠近上料区一端,所述散热区设置于烘干区靠近下料区的一端;所述预热区、恒温区和散热区之间分别设置有隔热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二一传送段、第二二传送段和第二三传送段,所述第二一传送段位于预热区内,所述第二二传送段位于恒温区内,所述第二三传送段位于散热区内。
优选的,所述密封箱体靠近上料区和下料区隔热门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中的一个用于驱动隔热门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另外一个驱动隔热门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密封箱体靠近所述上料区和下料区的隔热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隔热门与所述箱体接触位置。
优选的,所述预热区、恒温区和散热区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的吹气口伸入设置于预热区或恒温区或散热区内,所述预热区、恒温区和散热区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排风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为链传动,所述链传动的链条上设置有皮带。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此发明的链式烘箱可以和自动化完美对接。是一种高效率智能化的烘舟模式。目前市面上是没有此类烘箱产品的,非常新颖。不用频繁降温、升温,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及产能。同时设备一直保持在150℃,避免了升降温导致的能耗剧增,节约了能耗。链式烘箱灵活性更高(更方便使用自动化)且能提高产能,且可以降低能耗。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设置第一传送装置,可以将下料区石墨舟托盘从下料区传送到上料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墨舟托盘在一次烘干完成后需要人工搬运回上料区动作,通过传输装置的传送,烘干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烘干箱上设置支架的方式,在烘干设备密封箱体下侧形成下部空间,并将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的第一传送装置设置于密封箱体的下部空间内,整体设备基本没有额外增加厂房占地面积。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顺序设置预热区、恒温区和散热区,进一步提高流水线作业,避免同一个烘干箱需要反复升温和降温,以此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烘干箱的整体结构俯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箱的隔热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箱的上料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箱的加热区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上料区;11、升降装置;12、载物台;121、第一工位;122、第二工位;2、烘干区(密封箱体);21、预热区;22、恒温区;23、散热区;3、下料区;4、隔热门;5、支架;6、密封垫;7、吹气装置;8、排风口;9、石墨舟;10、加热装置;20、传动机构;21、气缸;100、第一传送装置;200、第二传送装置;201、第二一传送段;202、第二二传送段;203、第二三传送段;300、第三传送装置;400、第四传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石墨舟烘干箱包括上料区1、烘干区2和下料区3,其中,烘干区2为一密封箱体,该密封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隔热门4,隔热门4用于防止密封箱体内的热量流失以及烘干时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散发到密封箱体之外。该密封箱体整体呈现为长方体,隔热门4设置于该长方体较长方向上的两端处。其一端的隔热门4外设置上料区1,另外一端的隔热门4外设置下料区3。烘干区2还包括加热装置10,加热装置10可以是电热丝等,加热装置10设置于烘干区2在上料区1往下料区3方向上的密封箱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密封箱体的内部的两侧壁,也可以设置在密封箱体的顶壁内侧,相对于设置在顶壁内侧,设置于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内侧其加热更加均匀。需要烘干石墨舟9时,靠近上料区1的隔热门4打开,待烘干的石墨舟9放置在托盘上,与托盘一起通过烘干区2靠近上料区1一端隔热门4进入烘干区2内部;烘干后,下料区3处的隔热门4打开,烘干后的石墨舟通过烘干区2的靠近下料区3一端隔热门4处取出,以完成石墨舟的烘干工作。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00,第一传送装置100的一端连接在上料区1,另外一端连接在下料区3,取走石墨舟的石墨舟托盘通过第一传送装置100从下料区3传送到上料区1,以供下次烘干时使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送装置100,实现上料区1和下料区3之间的连接,避免了下料区3的石墨舟托盘需人工搬运回上料区1的过程,提高了烘干箱的整体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送装置100,可以是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辊的传送装置,传动辊上可以进一步设置皮带,以方便稳定放置石墨舟托盘;也可以是其他现有技术中的传送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料区1与下料区3之间通过第一传送装置100连接,该连接可以是直接接触的连接,也可以是非直接接触的连接,直接接触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传送装置100的一端设置在上料区1上,另外一端设置在下料区3上;非直接接触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可以是第一传送装置100的一端贴近上料区1,另外一端贴近下料区3即可。本实施例中,烘干区2的密封箱体其长度可以设置在15-25M,宽度2-3M,高度2M左右,使用的石墨舟托盘其宽度大概0.5M,长度大概1.5M左右,第一传送装置100靠近上料区1和下料区3的距离一般为3-5CM。关于靠近的距离并非本技术方案的核心改进点,第一传送装置100和上料区1、下料区3之间的距离一般小于石墨舟托盘长度的二分之一即可,在设置其靠近距离小于二分之一时,能够更加稳定石墨舟托盘的传输。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密封箱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架5,该支架5将密封箱体相对于地面抬高,在密封箱体底部相对于地面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箱体的下部空间。该支架5可以是与密封箱体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后期加装到密封箱体下侧的独立支架5,该支架5能够将密封箱体举升即可。在密封箱体形成下部空间之后,第一传送装置100可以设置于该密封箱体的下部空间内,如此设置可以在不增加密封箱体占地面积的情况下设置第一传送装置100,节省改进后的密封箱体的整体占地面积。
如图1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上料区1和下料区3,均设置有升降装置11,以及设置在该升降装置11上的载物台12,升降装置11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如升降装置11可以包括伺服电机以及设置在升降装置11上的轨道,载物台12设置于轨道内,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载物台12在轨道内滑动。该轨道是升降装置11上的竖直方向上的轨道,载物台12通过轨道在升降装置11上实现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载物台12包括与第一传送装置100齐平设置的第一工位121,以及与隔热门4打开时密封箱体入口处下端齐平第二工位122。如此设置,在载物台12位于第一工位121时第一传送装置100可以直接将石墨舟托盘传送到载物台12上,载物台12在举升后,达到第二工位122,第二工位122与密封箱体入口齐平,方便工作人员将石墨舟托盘放入烘干区2内进行烘干操作。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载物台12上设置有第三传送装置300,密封箱体内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200,第二传送装置20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密封箱体靠近上料区1和下料区3的隔热门4处的内部密封箱体的两端,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00的上表面与载物台12的第三传送装置300的上表面齐平,以方便通过载物台12传送过来的石墨舟及石墨舟托盘直接传送到烘干区2或密封箱体内。如此设置可以形成完整传送链,石墨舟及托盘放置在上料区1的载物台12后,通过载物台12上的第三传送装置300,传送到第二传送装置200上,经过烘干后,第二传送装置200将烘干后的石墨舟连带托盘送到下料区3的载物台12的第三传送装置300,下料区3的第三传送装置300通过升降装置11从第二工位122下降到第一工位121后,将石墨舟托盘通过第一传送装置100传送回上料区1,此时上料区1的第三传送装置300位于第一工位121,之后上料区1的升降装置11将位于第一工位121的上料区1的第三传送装置300举升到第二工位122,以待下一个循环。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烘干区2包括预热区21、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其中预热区21、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之间通过设置隔热门隔开,形成各自空间。预热区21和恒温区22均设置有加热装置10,散热区23没有设置加热装置10。本实施例中,恒温区22的长度是预热区21和散热区23长度的2倍,一般情况下,预热区21和散热区23均可以缓存或存放10个石墨舟,恒温区22可以缓存或存放20个石墨舟。预热区21、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贯通,通过设置在预热区21与恒温区22之间的隔热门4、恒温区22与散热区23之间的隔热门4相互隔开后形成各自的独立区域。其中预热区21设置于恒温区22靠近上料区1的一侧,散热区23设置于恒温区22靠近下料区3的一侧。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烘干过程的流水线作业,其中预热区21、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相互隔开可以各自独立控制相应区域的温度,实现各自的功能,预热区21对需要烘干的石墨舟进行预热,预热之后的石墨舟进入恒温区22进行烘干,烘干之后进入散热区23进行散热,散热完成之后通过下料区3取出。
本实施例中,第二传送装置200可以是贯穿预热区21、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的一个传送装置,其中隔热门4采用上下打开的方式封闭预热区21、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各区之间贯通部分,如在各区之间的隔热门4上设置气缸21,气缸21带动隔热门4上的伸缩杆,实现隔热门4上下移动以关闭或打开隔热门4,如果第二传送装置200是一整条贯穿各区的,则隔热门4关闭时隔热门4的下端压在第二传送装置200上。为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第二传送装置200可以包括独立设置于加热区的第二一传送段201,独立设置于烘干区2的第二二传送段202以及独立设置于散热区23的第二三传送段203。其中第二一传送段201的一端位于靠近上料区1的隔热门4处,另外一端位于预热区21靠近烘干区2一端的隔热门4处;第二二传送段202的一端位于靠近预热区21的隔热门4处,另外一端位于靠近散热区23的一端的隔热门4处;第二三传送段203的一端位于散热区23 靠近烘干区2一端隔热门4处,另外一端位于散热区23靠近下料区3一端隔热门4处。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当隔热门4关闭时,隔热门4与密封箱体的底面直接贴合,提高本实施例中各区之间的隔热效果。本实施例中密封箱体的各隔热门4厚度一般为4-5CM,第二一传送段201、第二二传送段202和第二三传送段203相邻两端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隔热门4的厚度,这样可以保证石墨舟在传送时更加稳定传送以及为隔热门4的打开和关闭提供空间,以免个人们关闭时直接压第二传送装置上,同时提高密封箱体各区之间的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传送装置200的具体形式,并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是实施例1中的与第一传送装置100相同的传送装置,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其他传送装置,能够达到传送效果即可,优选为驱动电机带动链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为方便石墨舟托盘防止更加稳定,可在链传动的传动链上设置皮带。由于密封箱体内的环境为高温和可能有具有腐蚀性的酸气,因此密封箱体内的皮带可以采用耐腐蚀的材质,如镀锡的不锈钢材质。
由于石墨舟在烘干时,其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是恒定在150℃±2℃,温度过低会导致石墨舟烘干不充分,温度过高导致快速烘干会对石墨舟本身产生破坏。因此将烘干区2划分为预热区21、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以及对各区的温度独立控制,更加有利于石墨舟烘干后的质量。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预热区21、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的顶面均设置有吹气装置7和排风口8,吹气装置7可以是伸入到预热区21、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的吹气管,也可以是其他现有技术方案,能够对预热区21、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内部吹气即可,如吹气装置7可以是CDA气管。以预热区21为例,其中吹气装置7设置预热区21的顶面的一端,排风口8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排风口8是一个时,设置在预热区21顶面远离吹气装置7的一端附近;当排风口8是多个时可以其中至少一个设置在预热区21顶面远离吹气装置7的一端附近,其余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优先的方案是在预热区21的顶面上均匀分布设置。如此设置可以在预热区21内形成气流的稳定流动,稳定的气流促使预热区21的气体通过排风口8排出。气流的流动可以带走因为石墨舟温度升高后所散发的酸气,酸气通过排风口8排除后并引入后续酸气处理装置,以免酸气对直接散发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恒温区22和散热区23的吹气装置7设置位置与预热区21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描述。本实施例中,预热区21和恒温区22的吹气装置7其吹气口相对于散热区23的吹气装置7的吹气口较小,预热区21和恒温区22的吹气装置7其目的是带走密封箱体内的酸气,散热区23的吹气装置7带走散热区23的酸气并不是主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大口径的吹气口向散热区23内吹入气体以排出散热区23的热量,能够更加快速的对散热区23的石墨舟进行散热。设置吹气装置7还有一个作用,是在烘干设备需要维修时,可以通过吹气装置7的吹气尽快降低烘干区2的温度,以便工作人员维修。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区1和下料区3还包括第四传送装置400,第四传送装置400可以是上料区1和下料区3各一个,分别设置于上料区1和下料区3的第三传送装置300和第二传送装置200之间,其中第四传送装置400的长度大于第三传送装置300的长度。其中上料区1的第三传送装置300可以将更多石墨舟托盘缓存到第四传送装置400上,以方便工作人员将更多石墨舟在进入烘干区2之前放入石墨舟托盘。其中下料区3的第三传送装置300和烘干区2的第二传送装置200之间的第四传送装置400可以接收或缓存更多烘干后石墨舟,这样方便工作人员在不能够及时取走石墨舟时,进行临时存放。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传送装置100与上料区1和下料区3的第三传送装置300之间设置第四传送装置400,其功能是为了能够在上料区1或者下料区3更多的缓存石墨舟托盘。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在密封箱体靠近上料区1和小料区的隔热门4上设置有两个驱动装置,其中两个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隔热门4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其中一个用于驱动隔热门4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另外一个用于驱动隔热门4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是为了能够在密封箱体上实现关闭和打开隔热门4,水平方方向的移动是为了能够让隔热门4更好的压紧在密封箱体上,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密封箱体的有毒有害气体通过隔热门4流出。具体打开流程为,需要打开时,其中一个驱动装置驱动隔热门4在水平方向移动,之后向上移动,打开隔热门4;需要关闭隔热门4时,驱动装置驱动隔热门4向下运动,之后在水平方向移动以与密封箱体紧密接触。进一步的为了隔热门4与密封箱体之间的更好的密封效果,可以隔热门4与密封箱体接触的位置设施密封垫6,密封垫6可以是橡胶圈等软体的材料。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可以是气缸21带动传动机构21的连杆驱动方式也可是电机带动连杆的驱动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区、烘干区和下料区,所述烘干区为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隔热门;所述上料区位于密封箱体一端的隔热门处,所述下料区位于所述密封箱体远离上料区的一端隔热门处;
其中,所述上料区和下料区之间设置有将下料区的石墨舟托盘传送至上料区的第一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一端连接上料区,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下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体下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形成密封箱体外的下部空间,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密封箱体的下部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区和下料区包括升降装置和设置在升降装置上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包括与隔热门下端齐平的第一工位和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齐平的第二工位,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将载物台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体内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密封箱体的一端隔热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密封箱体的另外一端隔热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区包括预热区、恒温区和散热区,所述预热区设置在位于烘干区靠近上料区一端,所述散热区设置于烘干区靠近下料区的一端;所述预热区、恒温区和散热区之间分别设置有隔热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二一传送段、第二二传送段和第二三传送段,所述第二一传送段位于预热区内,所述第二二传送段位于恒温区内,所述第二三传送段位于散热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体靠近上料区和下料区的隔热门上设置有两个驱动装置,其中一个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隔热门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另外一个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隔热门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体靠近所述上料区和下料区处的隔热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隔热门与所述密封箱体接触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区、恒温区和散热区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的吹气口伸入设置于预热区或恒温区或散热区内,所述预热区、恒温区和散热区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排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舟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为链传动,所述链传动的链条上设置有皮带。
CN202222603762.3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石墨舟烘干箱 Active CN218846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3762.3U CN21884678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石墨舟烘干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3762.3U CN21884678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石墨舟烘干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6786U true CN218846786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2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03762.3U Active CN21884678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石墨舟烘干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6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4519U (zh) 一种自动化隧道炉
CN110220370A (zh) 货架式锂电池烘烤设备
CN111540809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硅片烘干固化集成设备
CN204963442U (zh) 不锈钢烘箱
CN218846786U (zh) 一种石墨舟烘干箱
CN102030464B (zh) 真空玻璃连续生产设备
CN106755888B (zh) 一种工业用流水线式自动化热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11522263U (zh) 一种固熔炉及金属热加工生产线
CN210089388U (zh) 一种自动化环形步进式电极板涂层烧结炉
CN210560614U (zh) 一种淬火式真空固溶炉
CN205741189U (zh) 箱式软氮化炉
CN113416823B (zh) 一种全自动大型循环热处理生产线及热处理生产方法
CN201255565Y (zh) 一种玻璃烘干装置
CN210463982U (zh) 一种单层烧成多层冷却辊道窑
CN217423885U (zh) 一种带有预热功能的锂电池电芯自动烘烤流水线
CN105043041A (zh) 不锈钢烘箱
CN111532016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硅片干燥用烘干设备
CN220520563U (zh) 一种连续性时效炉
CN201214673Y (zh) 步进式钢瓶热处理设备
CN217149072U (zh) 一种利用氮气进行冷却的干熄焦装入装置
CN220959620U (zh) 一种基于升降架的双室加热炉
CN110628996A (zh) 一种金属热加工生产线及使用方法
CN217442036U (zh) 一种液氮冷冻设备
CN209759509U (zh) 一种节能时效炉
CN220087124U (zh) 一种用于电机密封的烘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