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0772U - 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0772U
CN218840772U CN202223574112.7U CN202223574112U CN218840772U CN 218840772 U CN218840772 U CN 218840772U CN 202223574112 U CN202223574112 U CN 202223574112U CN 218840772 U CN218840772 U CN 218840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upport
precast beam
support
beams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41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巨峰
赵训刚
唐剑
钟继卫
王波
徐联祥
王熊珏
孙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td
China Railway Bridge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td
China Railway Bridge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td, China Railway Bridge Resear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to CN2022235741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0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0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0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其包括:滑移支架,所述滑移支架具有凹槽,且所述滑移支架于所述凹槽的相对两侧形成凸顶,使所述滑移支架呈凹形设置,所述滑移支架两侧的所述凸顶均安装有轨道梁,两个所述轨道梁用于安装预制梁,所述凹槽的内底壁用于安装运输车,所述运输车用于推动所述预制梁沿所述滑移支架的长度方向移动;光电编码器,所述光电编码器安装于所述凸顶的顶面,所述光电编码器用于监测所述预制梁的位移情况。滑移支架对运输车的安装不占据过多空间体积,同时运输车重力由滑移支架的中部进行承重,滑移支架的两端用于承受预制梁的重量,使得滑移支架的受力明确,其结构稳定可靠,同时光电编码器时刻监测预制梁的运输位移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
背景技术
在跨越河流的桥梁建设过程中,预制梁通常采用通过运输船运至架梁吊机下方,架梁吊机对预制梁进行吊装及架设;然而在浅滩位置,运输船不能到达预制梁吊装位置,需要建设滑移支架,通过起重码头将预制梁节段从运输船吊至滑移支架,进而滑移至吊装位置进行架设。
相关技术中,滑移支架结构复杂,受力不明确,在对预制梁进行滑移运输时,其结构可能出现稳定性问题;同时滑移支架的安装占据空间,以及不便了解平板车进行预制梁运输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滑移支架在对预制梁进行滑移运输时其稳定性差;同时滑移支架的安装占据空间,以及不便了解平板车进行预制梁运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其包括:
滑移支架,所述滑移支架具有凹槽,且所述滑移支架于所述凹槽的相对两侧形成凸顶,使所述滑移支架呈凹形设置,所述滑移支架两侧的所述凸顶均安装有轨道梁,两个所述轨道梁用于安装预制梁,所述凹槽的内底壁用于安装运输车,所述运输车用于推动所述预制梁沿所述滑移支架的长度方向移动;
光电编码器,所述光电编码器安装于所述凸顶的顶面,所述光电编码器用于监测所述预制梁的位移情况。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移支架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沿所述滑移支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滑移支架的承重受力。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压力传感器为一组第一监测单元,沿所述滑移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滑移支架的底部间隔固定有多组第一监测单元。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移支架的底部固定有多个第一位移传感器,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沿所述滑移支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滑移支架的沉降情况。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为一组第二监测单元,沿所述滑移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滑移支架的底部固定有多组第二监测单元。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移支架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二位移传感器,多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沿所述滑移支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为一组第三监测单元,沿所述滑移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滑移支架的顶部固定有多组第三监测单元。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移支架的中部固定有多个表面应力计,多个所述表面应力计沿所述滑移支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表面应力计为一组第四监测单元,沿所述滑移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滑移支架的中部固定有多组第四监测单元。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移支架包括:
两个第一分配梁,沿所述滑移支架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分配梁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分配梁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滑移支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每个所述第一分配梁的底部均固定有多个立柱,且多个所述立柱沿所述滑移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二分配梁,所述第二分配梁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分配梁之间,并固定于与两个所述第一分配梁连接的多个所述立柱,且所述第二分配梁的水平面低于两个所述第一分配梁的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滑移支架整体呈凹形结构,滑移支架的内底壁便于运输车的安装,不占据过多的空间体积,同时运输车的重力由滑移支架的中部进行承重,滑移支架的两端用于承受预制梁的重量,并作为预制梁的运输通道,使得滑移支架的受力明确,其结构稳定可靠,同时通过光电编码器便于时刻监测预制梁的运输位移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移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移支架;11、凹槽;12、第一分配梁;13、第二分配梁;14、立柱;2、轨道梁;3、预制梁;4、光电编码器;5、压力传感器;6、第一位移传感器;7、第二位移传感器;8、表面应力计;9、运输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滑移支架在对预制梁进行滑移运输时其稳定性差;同时滑移支架的安装占据空间,以及不便了解平板车进行预制梁运输的问题。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其可以包括:滑移支架1,滑移支架1具有凹槽11,且滑移支架1于凹槽11的相对两侧形成凸顶,使滑移支架1呈凹形设置,滑移支架1两侧的凸顶均安装有轨道梁2,两个轨道梁2用于安装预制梁3,凹槽11的内底壁用于安装运输车9,运输车9用于推动预制梁3沿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光电编码器4,光电编码器4安装于凸顶的顶面,光电编码器4用于监测预制梁3的位移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设置,滑移支架1的后端可以为靠近运输船的一端,其前端可以为靠近浅滩岸边的一端,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
具体的,将运输船运输到浅滩附近时,在运输船与岸边之间搭建滑移支架1,并在滑移支架的两侧安装码头支架,以来搭建龙门吊,通过龙门吊将运输船上的预制梁3搬运到滑移支架1的顶部,后续通过滑移支架1的凹槽11内的运输车9进行推动预制梁3在两个轨道梁2上进行移动;滑移支架1整体呈凹形结构,凹槽11的内底壁便于运输车的安装,不占据过多的空间体积,同时运输车9的重力由滑移支架1的中部进行承重,滑移支架1两端的凸顶用于承受预制梁3的重量,并作为预制梁3的运输通道,使得滑移支架1的受力明确,其结构稳定可靠,同时通过光电编码器4便于时刻监测预制梁3的运输位移情况。
再具体的,滑移支架1可以包括:两个第一分配梁12,沿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两个第一分配梁12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一分配梁12的长度方向均与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两个第一分配梁12构成滑移支架1的凸顶,每个第一分配梁12的底部均固定有多个立柱14,且多个立柱14沿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分配梁13,第二分配梁13位于两个第一分配梁12之间,并固定于与两个第一分配梁12连接的多个立柱14,且第二分配梁13的水平面低于两个第一分配梁12的水平面,其中,第二分配梁13构成滑移支架1的凹槽11的内底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分配梁12的底部可以通过至少两排的立柱14固定安装于水底面,第二分配梁13可以固定于两个第
一分配梁12内侧的两排的立柱14上;进一步的,第二分配梁13的底5部也可以采用一排的立柱14固定于水底面。
一些实施例中,滑移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压力传感器5,多个压力传感器5沿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压力传感器5用于监测滑移支架1的承重受力。其中,多个压力传感器5可以固定在沿
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立柱14的底端,通过压力传感器5可以监测其上0的立柱14的轴力情况,从而时刻监测滑移支架1在运输预制梁3的受
力情况,评估滑移支架1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多个压力传感器5为一组第一监测单元,沿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支架1的底部间隔固定有多组第一监测单元。其中,
在预制梁3运输方向上,滑移支架1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一监测5单元,可以时刻监测滑移支架1每一段处的受力情况,可以提前左右
预警通知,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些实施例中,滑移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多个第一位移传感器6,多个第一位移传感器6沿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
位移传感器6用于监测滑移支架1的沉降情况。其中,第一位移传感0器6固定安装于立柱14的底端,并间隔位于压力传感器5的上方,通
过第一位移传感器6可以监测其上的立柱14的沉降情况,从而通过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6可以时刻监测滑移支架1局部左右方向倾斜程度,从而时刻进行报警预警提醒,确保施工安全。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位移传感器6为一组第二监测单元,沿滑移5支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多组第二监测单元。沿
预制梁3的运输方向,其运输的路径上间隔分布有多组第二监测单元,可以时刻监测滑移支架1每一段处的沉降情况,从而在预制梁3运输时,确保滑移支架1的平稳性,从而确保预制梁3的运输安全。
一些实施例中,滑移支架1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二位移传感器7,多个第二位移传感器7沿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滑移支架1在施工过程中最大位移值出现在顶部,通过第二位移传感器7监测预制梁3滑移过程中其上的立柱14的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进一步的,多个第二位移传感器7为一组第三监测单元,沿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支架1的顶部固定有多组第三监测单元,确保滑移支架1的合格施工。
一些实施例中,滑移支架1的中部固定有多个表面应力计8,多个表面应力计8沿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为了了解滑移支架1的立柱14的应力情况,防止在实际应力超过一定极限时损坏支架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在立柱14的中部布置表面应力计8对实时监测结构在施工过程的受力情况。表面应力计8使用时将传感器点焊或用螺钉铆接在立柱14表面,当超过立柱14极限应力时进行预警。
进一步的,多个表面应力计8为一组第四监测单元,沿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支架1的中部固定有多组第四监测单元。沿预制梁3的运输路径方向上,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多组第四监测单元,对滑移支架1的每一段处立柱14进行应力监测,确保滑移支架1在运输时的安全性。
综上,对滑移支架1每一段处的承重受力情况、沉降情况、应力情况、顶部倾斜情况进行时刻监测,短信提醒施工人员可能出现的危险,现场立即停止施工,待结构安全排查并解决该风险时,待监测数据恢复低风险时恢复施工。不能解决时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做好可能发生事故的准备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滑移支架(1),所述滑移支架(1)具有凹槽(11),且所述滑移支架(1)于所述凹槽(11)的相对两侧形成凸顶,使所述滑移支架(1)呈凹形设置,所述滑移支架(1)两侧的所述凸顶均安装有轨道梁(2),两个所述轨道梁(2)用于安装预制梁(3),所述凹槽(11)的内底壁用于安装运输车(9),所述运输车(9)用于推动所述预制梁(3)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移动;
光电编码器(4),所述光电编码器(4)安装于所述凸顶的顶面,所述光电编码器(4)用于监测所述预制梁(3)的位移情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滑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压力传感器(5),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5)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5)用于监测所述滑移支架(1)的承重受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梁滑移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压力传感器(5)为一组第一监测单元,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所述滑移支架(1)的底部间隔固定有多组第一监测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滑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多个第一位移传感器(6),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6)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6)用于监测所述滑移支架(1)的沉降情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梁滑移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6)为一组第二监测单元,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所述滑移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多组第二监测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滑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支架(1)的顶部固定有多个第二位移传感器(7),多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7)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梁滑移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7)为一组第三监测单元,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所述滑移支架(1)的顶部固定有多组第三监测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滑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支架(1)的中部固定有多个表面应力计(8),多个所述表面应力计(8)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梁滑移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表面应力计(8)为一组第四监测单元,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所述滑移支架(1)的中部固定有多组第四监测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滑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支架(1)包括:
两个第一分配梁(12),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分配梁(12)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分配梁(12)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每个所述第一分配梁(12)的底部均固定有多个立柱(14),且多个所述立柱(14)沿所述滑移支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第二分配梁(13),所述第二分配梁(13)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分配梁(12)之间,并固定于与两个所述第一分配梁(12)连接的多个所述立柱(14),且所述第二分配梁(13)的水平面低于两个所述第一分配梁(12)的水平面。
CN202223574112.7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 Active CN218840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4112.7U CN2188407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4112.7U CN2188407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0772U true CN218840772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83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4112.7U Active CN2188407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0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40772U (zh) 一种预制梁滑移支架
CN206126750U (zh) 车架底盘、移动式台车及钢管斜井维护系统
CN202656177U (zh) 一种铝合金长大型材储运一体化料架
CN115874594B (zh) 一种海洋升压站平移接载系统及其平移接载方法
CN209601872U (zh) 一种带有障碍自动报警的电梯装置
CN208151832U (zh) 一种内倾式钢箱拱桥拱肋整体提升系统的顶部钢箱梁
CN113373824B (zh) 一种跨河桥梁施工用移动支撑装置
US5590978A (en) Elevator construction for the launching and recovery of personal watercraft
CN216105793U (zh) 端梁顶升胎架
CN215048164U (zh) 岸桥
CN213267479U (zh) 一种能够实时保持水平的登船桥
CN115387228A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钢桁梁顶推加浮拖架设施工方法
CN213768915U (zh) 一种水中拖拉双壁钢套箱的浮运系统
CN205804178U (zh) 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可升降可伸缩无支架装置
CN210761210U (zh) 空铁轮渡系统
CN204919348U (zh)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安装辅助用钢塔
CN111847277A (zh) 一种大型钢筋笼吊安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12706894A (zh) 一种船舶锚链舱的设计方法
CN217276765U (zh) 一种公路桥梁承载检测装置
CN114604383B (zh) 一种拖航浮箱装置、升降式网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993183U (zh) 一种桥梁高空作业的自平衡移动台车装置
CN210621485U (zh) 一种用于波形钢腹板吊装的工位吊系统
CN2748376Y (zh) 舷梯平放移动式收藏装置
CN218520930U (zh) 一种高空吊装钢丝绳转向支架
CN110194250A (zh) 浮船坞坞墙整体滑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