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9455U - 直驱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直驱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9455U
CN218829455U CN202223125251.1U CN202223125251U CN218829455U CN 218829455 U CN218829455 U CN 218829455U CN 202223125251 U CN202223125251 U CN 202223125251U CN 218829455 U CN218829455 U CN 218829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unit
stator
fixe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52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卫领
郭顺
王万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52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945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4286 priority patent/WO202410873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9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9455U/zh
Priority to US18/313,386 priority patent/US20240171037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驱传输系统,直驱传输系统包括动子单元和用于驱动动子单元运动的定子单元;定子单元包括定子组件、两个第一端盖和两个第一导轨;第一端盖靠近第一导轨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插入至第一安装槽内;动子单元包括动子组件、两个第二端盖和两个第二导轨;两个第二端盖分别与两个第一端盖正对且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导轨分别与两个第一导轨抵接形成滑动连接;第二端盖靠近第二导轨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插入至第二安装槽内;定子组件驱动动子组件以使第二导轨在第一导轨上运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直驱传输系统的电机安装紧凑,组装方便。

Description

直驱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驱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直驱传输系统技术的发展,直驱传输系统在各种直驱电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关技术的所述直驱传输系统由多段定子与多动子组成,通过定子驱动动子运动形成直线驱动的效果。在现有直驱传输系统中,直驱传输系统的导轨和端盖一般平齐或保持一定的安装距离,方便动子直线运动。
然而,相关技术的导轨和端盖之间配合不顾紧凑,会导致直驱电机的尺寸无法满足使用场景,组装效果差,承载能力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直驱传输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导轨和端盖之间紧凑,以便于降低电机长度尺寸的直驱传输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驱传输系统,所述直驱传输系统包括动子单元和驱动所述动子单元运动的定子单元;
所述定子单元包括定子组件、固定于所述定子组件的相对两周侧的两个第一端盖和固定于所述定子组件的靠近所述动子单元一侧并沿所述动子单元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导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盖靠近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所述动子单元包括动子组件、固定于所述动子组件的相对两周侧的两个第二端盖和固定于所述动子组件的靠近所述定子单元一侧并沿所述动子单元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导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端盖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端盖正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抵接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端盖靠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定子组件驱动所述动子组件以使所述第二导轨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均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导轨远离所述动子单元一侧的基座和固定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动子单元一侧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动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导轨远离所述定子单元一侧的滑座和固定于所述滑座靠近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一侧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产生相互推力,用以驱动所述滑座带动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导轨进行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动子单元一侧的第一位置反馈装置,所述动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滑座靠近所述定子单元一侧的第二位置反馈装置,所述第二位置反馈装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反馈装置正对且间隔设置,用于读取所述动子组件相对于所述定子组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磁轭和固定于所述磁轭并沿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永磁体;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滑座的并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铁芯和分别绕设于每一所述铁芯的驱动绕组,每一所述永磁体与其中一个所述驱动绕组间隔正对。
优选的,所述第一位置反馈装置为栅尺;所述第二位置反馈装置为栅尺读头,所述栅尺与所述栅尺读头间隔正对设置。
优选的,第一安装槽沿第一导轨的厚度方向的槽深等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厚度;第二安装槽沿第二导轨的厚度方向的槽深小于第二导轨的厚度。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直驱传输系统,通过定子单元驱动所述动子单元实现直线运动;所述定子单元包括定子组件、固定于所述定子组件的相对两周侧的两个第一端盖和固定于所述定子组件的靠近所述动子单元一侧并沿所述动子单元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导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盖靠近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动子单元包括动子组件、固定于所述动子组件的相对两周侧的两个第二端盖和固定于所述动子组件的靠近所述定子单元一侧并沿所述动子单元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导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端盖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端盖正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抵接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端盖靠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定子组件驱动所述动子组件以使所述第二导轨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运动。这样使得导轨和端盖之间配合紧凑,在相同导轨长度下,直驱电机的尺寸更紧凑,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驱传输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驱传输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图1中B-B线的剖示图;
图5为图1中C-C线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提供一种直驱传输系统100,所述直驱传输系统100包括动子单元2和用于驱动所述动子单元2运动的定子单元1;通过定子单元1驱动动子单元2在其上进行直线运动。
所述定子单元1包括定子组件11、固定于所述定子组件11的相对两周侧的两个第一端盖12和固定于所述定子组件11的靠近所述动子单元2一侧并沿所述动子单元2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导轨13,两个所述第一导轨13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盖12靠近所述第一导轨13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121,所述第一导轨13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121。以使第一导轨13和第一端盖12之间配合更佳紧凑,固定效果良好。
所述动子单元2包括动子组件21、固定于所述动子组件21的相对两周侧的两个第二端盖22和固定于所述动子组件21的靠近所述定子单元1一侧并沿所述动子单元2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导轨23,两个所述第二导轨23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盖22与所述第一端盖12正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23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13抵接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端盖22靠近所述第二导轨23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221,所述第二导轨23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二安装槽221内;所述定子组件11驱动所述动子组件21以使所述第二导轨23在所述第一导轨13上运动。这样使得导轨和端盖之间配合紧凑,在相同导轨长度下,直驱电机的尺寸更紧凑,组装方便。另外,在相同电机外形长度下,可以增加第一导轨13和第二导轨23内的滚子的数量,提高承载能力。
通过定子组件11产生初级磁场,定子组件11和动子组件21正对,利用定子组件11和动子组件21之间产生推力,驱动动子单元2的第二导轨23在定子单元1的第一导轨13上进行直线运动。
优选的,定子单元1还可以包括多个,动子单元2也包括多个,多个定子单元1和多个动子单元2正对间隔设置,通过多个定子单元1驱动多个动子单元2实现循环直线运动。通过调节定子单元1的磁场驱动方向,可以控制动子单元2的运动方向。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槽12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21均为矩形结构。第一导轨13和第二导轨23为矩形结构,通过将所述第一安装槽12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21均设为矩形结构,方便第一安装槽121和第二安装槽221内分别安装第一导轨13的两端和第二导轨23的两端,使得第一端盖12和第一导轨13装配紧凑,第二端盖22和第二导轨23装配紧凑,这样可以降低电机长度方向尺寸,提高电机的紧凑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组件11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导轨13远离所述动子单元2一侧的基座111和固定于所述基座111靠近所述动子单元2一侧的第一驱动单元112。所述动子组件21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导轨23远离所述定子单元1一侧的滑座211和固定于所述滑座211靠近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12一侧的第二驱动单元212,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12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12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12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12产生相互推力,用以驱动所述滑座211带动第二导轨23沿所述基座111的第一导轨13进行直线运动。
可选的,当基座111固定时,第一驱动单元112和第二驱动单元212之间产生驱动推力,以使固定于第二驱动单元212上的滑座211在推力的作用下进行直线运动。
当滑座211固定时,第一驱动单元112和第二驱动单元212之间产生驱动推力,以使固定于第一驱动单元112的基座111在推力的作用下进行直线运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组件11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111靠近所述动子单元2一侧的第一位置反馈装置113,所述动子组件21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滑座211靠近所述定子单元1一侧的第二位置反馈装置213,所述第二位置反馈装置213与所述第一位置反馈装置113正对且间隔设置,用于读取所述动子组件21相对于所述定子组件11的位置。通过第一位置反馈装置113和第二位置反馈装置213之间进行位置信息采集,从而能够定位动子组件21的位置,定位精度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12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111的磁轭1121和固定于所述磁轭1121并沿第一导轨13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永磁体1122。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12包括固定于所述滑座211的并沿第二导轨23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铁芯2121和分别绕设于每一所述铁芯2121的多个驱动绕组2122,每一所述永磁体1122与其中一个所述驱动绕组2122间隔正对。通过多个驱动绕组2122启动产生磁场和永磁体1122形成推力,用于推动第二驱动单元212运动。将多个驱动绕组2122固定于铁芯2121内,用于增加驱动绕组2122的磁场,从而更好的驱动第二驱动单元212直线运动。通过将多个永磁体1122固定于磁轭1121的一侧,将磁轭1121的另一侧固定于基座111,通过多个永磁体1122始终产生磁场力。驱动绕组2122通入合适的电流时,驱动绕组2122初级产生行波磁场,永磁体1122产生次级磁场,通过驱动绕组2122和永磁体1122之间产生推力,驱动滑座211在基座111上进行直线运动。
优选的,多个永磁体1122并排且间隔固定于磁轭1121。
优选的,多个驱动绕组2122并排且均匀间隔设置于铁芯2121靠近第一驱动单元112的一侧,磁场均匀,驱动效果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位置反馈装置113为栅尺,所述第二位置反馈装置213为栅尺读头,所述栅尺与所述栅尺读头正对设置。栅尺读头用于识别第二位置反馈装置213反馈的位置信息,方便对动子单元2进行实时定位。
其中,栅尺为增量式栅尺,栅尺的测量原理是将光通过两个相对运动的光栅调制成摩尔条纹,通过对摩尔条纹进行计数、细分后得到位移变化量,并通过在标尺光栅上设定一个或是多个参考点来确定位置。可选的,所述栅尺安装于所述动子单元2上,栅尺的反馈位置精度高。将所述栅尺与所述读头正对设置,使得读头便于实时识别栅尺的信息,识别读写效率高,定位效果好。
可选的,栅尺安装于基座111上,读头安装于滑座211,所述栅尺与所述栅尺读头正对设置。
可选的,栅尺为光栅或磁栅,光栅或磁栅成本低。其中,栅尺不限于光栅或磁栅。
在本实施中,第一安装槽121沿第一导轨13的厚度方向的槽深等于所述第一导轨13的厚度;第二安装槽221沿第二导轨23的厚度方向的槽深小于第二导轨221的厚度。使得第一端盖12和第一导轨13之间安装紧凑,第二端盖22和第二导轨23之间安装紧凑。
与相关技术相比,通过定子单元驱动所述动子单元实现直线运动;所述定子单元包括定子组件、固定于所述定子组件的相对两周侧的两个第一端盖和固定于所述定子组件的靠近所述动子单元一侧并沿所述动子单元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导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盖靠近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动子单元包括动子组件、固定于所述动子组件的相对两周侧的两个第二端盖和固定于所述动子组件的靠近所述定子单元一侧并沿所述动子单元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导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端盖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端盖正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抵接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端盖靠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定子组件驱动所述动子组件以使所述第二导轨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运动。这样使得导轨和端盖之间配合紧凑,在相同导轨长度下,直驱电机的尺寸更紧凑,组装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直驱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传输系统包括动子单元和驱动所述动子单元运动的定子单元;
所述定子单元包括定子组件、固定于所述定子组件的相对两周侧的两个第一端盖和固定于所述定子组件的靠近所述动子单元一侧并沿所述动子单元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导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盖靠近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所述动子单元包括动子组件、固定于所述动子组件的相对两周侧的两个第二端盖和固定于所述动子组件的靠近所述定子单元一侧并沿所述动子单元的运动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导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端盖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端盖正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抵接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端盖靠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向其内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定子组件驱动所述动子组件以使所述第二导轨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均为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导轨远离所述动子单元一侧的基座和固定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动子单元一侧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动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导轨远离所述定子单元一侧的滑座和固定于所述滑座靠近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一侧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产生相互推力,用以驱动所述滑座带动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导轨进行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驱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动子单元一侧的第一位置反馈装置,所述动子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滑座靠近所述定子单元一侧的第二位置反馈装置,所述第二位置反馈装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反馈装置正对且间隔设置,用于读取所述动子组件相对于所述定子组件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驱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磁轭和固定于所述磁轭并沿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永磁体;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滑座的并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铁芯和分别绕设于每一所述铁芯的驱动绕组,每一所述永磁体与其中一个所述驱动绕组间隔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驱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反馈装置为栅尺;所述第二位置反馈装置为栅尺读头,所述栅尺与所述栅尺读头间隔正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槽沿第一导轨的厚度方向的槽深等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厚度;第二安装槽沿第二导轨的厚度方向的槽深小于第二导轨的厚度。
CN202223125251.1U 2022-11-23 2022-11-23 直驱传输系统 Active CN218829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5251.1U CN218829455U (zh) 2022-11-23 2022-11-23 直驱传输系统
PCT/CN2022/144286 WO2024108736A1 (zh) 2022-11-23 2022-12-30 直驱传输系统
US18/313,386 US20240171037A1 (en) 2022-11-23 2023-05-08 Direct drive transmiss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5251.1U CN218829455U (zh) 2022-11-23 2022-11-23 直驱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9455U true CN218829455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0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5251.1U Active CN218829455U (zh) 2022-11-23 2022-11-23 直驱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9455U (zh)
WO (1) WO2024108736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08736A1 (zh) 2024-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15323A1 (en) Linear driving device
CN212543626U (zh) 一种环形布置结构直线电机
KR100775423B1 (ko) 도어시스템
US6753627B2 (en) Linear motor
CN218829455U (zh) 直驱传输系统
CN111585417B (zh) 直线电机
CN218829456U (zh) 直驱传输系统
US20240171037A1 (en) Direct drive transmission system
CN218940895U (zh) 输送系统
CN111564950A (zh) 直线电机
US20240178727A1 (en) Direct drive transmission system
CN214177116U (zh) 一种直线电机
CN213094050U (zh) 直线电机
CN112187008B (zh) 气隙可调直线电机
CN219980631U (zh) 直驱电机
CN213846471U (zh) 直线传动定位装置及直线传动系统
CN213461500U (zh) 直线电机
CN112234796B (zh) 一种直线电机
CN220605750U (zh) 一种可拼接的长行程直线电机
CN112234798B (zh) 一种直线电机
JPS62207168A (ja) 半導体直流リニアモ−タ
US20030141768A1 (en) Linear motor
CN212785130U (zh) 直线电机
CN216904650U (zh) 一种直线电机
CN213125816U (zh) 直线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