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5074U - 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5074U
CN218825074U CN202223178208.1U CN202223178208U CN218825074U CN 218825074 U CN218825074 U CN 218825074U CN 202223178208 U CN202223178208 U CN 202223178208U CN 218825074 U CN218825074 U CN 218825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substrate
chamfer
edge
electrochromic device
chamf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82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凯
郑建明
徐春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Yapu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Yapu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Yapu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Yapu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82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5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5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5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22Glazing, e.g. vaccum glazing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组件主体,所述组件主体包括上透明基底、下透明基底、电致变色材料,所述上透明基底设有上外表面和上内表面,所述上外表面朝向观察者;所述下透明基底和所述上透明基底在表面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完全相同,所述下透明基底设有下外表面和下内表面;所述电致变色材料置于所述上内表面和下内表面形成的腔室内,所述电致变色材料的四周设有密封胶层;其中,装配后的组件主体在朝向观察者的一侧的四周边缘设有带磨砂化外表面的倒角,所述倒角从观察者方向看至少遮挡密封胶层。它不仅取消了遮掩环设置,易于操作实现,使得整体外观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属于电致变色后视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即电致变色器件)主要分为内视镜和外视镜。其中,内后视镜主要分为有边框和无边框两种后视镜类型,分别对应着结构上的“上下错开型”,如公开号为CN207133554U的中国专利披露的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与“上大下小型”,如公开号为CN214751247U的中国专利中的说明书附图披露的电致变色器件。前者是将两片一样大的玻璃错开粘接,而后者则是上片玻璃整体比下片玻璃大一圈。而随着人们对产品外观的追求,无边框内后视镜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即“上大下小型”后视镜被不断研究和优化(比如对上片玻璃进行倒角处理,不仅使产品看上去更为美观,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玻璃边缘的安全性)。这种结构的主要优势在于下片玻璃整体尺寸小于上篇玻璃,因此下片玻璃会被上片玻璃遮挡,不需要对其做太多外观处理;并且电极的引出可以在两片玻璃的夹缝处涂抹导电胶,对产品正面的外观也不产生影响。而外后视镜也是一样,下片玻璃整体尺寸会比上片玻璃略小,主要是方便电极片的隐藏,保证产品的美观性。但是此种结构的产品在工艺上较为繁琐,如:1、两片玻璃的尺寸不一样,在加工工序中就需要分别设置根据对应的尺寸来回调整工序,浪费了生产效率;2、两片玻璃的贴合需要完全以中心点对准,偏离一点位置会导致整体的不对称;3、为了避免正负极的短路问题,需要分别对两片玻璃作绝缘处理;4、需要在上片玻璃的电极面镀上一层遮掩环以掩盖四周的密封胶,增加了工序。因此,“上大下小型”后视镜产品虽然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为了实现这一结构,产品整体的制作工艺变得较为繁琐,导致生产效率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它不仅取消了遮掩环设置,易于操作实现,使得整体外观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组件主体,所述组件主体包括:
上透明基底,所述上透明基底设有上外表面和上内表面,所述上外表面朝向观察者;
下透明基底,所述下透明基底设有下外表面和下内表面;
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电致变色材料置于所述上内表面和下内表面形成的腔室内,所述电致变色材料的四周设有密封胶层;其中,
装配前的所述下透明基底(2)和所述上透明基底(1)在表面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完全相同;
装配后的组件主体在朝向观察者的一侧的四周边缘设有带磨砂化外表面的倒角,所述倒角从观察者方向看至少遮挡密封胶层。
进一步,为了很好地遮挡电极,所述上内表面上设有透明导电层,所述下内表面上设有反射导电层;
还包括分别电连接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反射导电层的两电极,所述倒角遮挡两电极。
进一步,所述倒角为弧角,弧角半径R为:0<R<10mm。
进一步,为了整体外形规整,美观,所述倒角的一端与所述上外表面过渡连接;
所述倒角的另一端与所述组件主体的周侧面过渡连接。
进一步,所述倒角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透明基底的周侧面过渡连接或与所述密封胶层的周侧面过渡连接或与所述下透明基底的周侧面连接。
进一步,所述倒角的磨砂化外表面的宽度H为:0<h<10mm。
进一步,所述下透明基底和所述上透明基底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所述上透明基底和/所述下透明基底由玻璃制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上透明基底与下透明基底在其表面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一样大,从观察者方向看上透明基底能够将下透明基底覆盖,整体呈现出上透明基底的外观;
2、由于上透明基底和下透明基底在表面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完全一样(厚度允许差异),在贴合工序时可以直接以边缘定位来整体粘接,产品整体的对称性易于实现;
3、此种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电极可以采用在下透明基底上(即产品背面)进行打孔按照线性导电物质的方式实现电流导通,不会影响产品的正面外观;
4、同时,考虑到遮掩环需要额外的镀膜操作,且操作较为繁琐,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后视镜中取消了遮掩环,而是通过调整倒角角度来控制其磨砂化表面的宽度,从而将上透明基底和下透明基底的粘接处的密封胶遮挡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应用于内后视镜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应用于外后视镜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剖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组件主体,组件主体包括:
上透明基底1,上透明基底1设有上外表面和上内表面,上外表面朝向观察者;
下透明基底2,下透明基底2设有下外表面和下内表面;
电致变色材料3,电致变色材料3置于上内表面和下内表面之间形成的腔室内,电致变色材料3的四周设有密封胶层4;其中,
装配前的下透明基底2和上透明基底1在表面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完全相同;
装配后的组件主体在朝向观察者的一侧的四周边缘设有带磨砂化外表面的倒角10,倒角10从观察者方向看至少遮挡密封胶层4。
在本实施例中,上透明基底1与下透明基底2在其表面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一样大,从观察者方向看上透明基底1能够将下透明基底2覆盖,整体呈现出上透明基底1的外观。
另外,由于上透明基底1和下透明基底2在表面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完全一样(厚度允许差异),在贴合工序时可以直接以边缘定位来整体粘接,产品整体的对称性易于实现。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上内表面上设有透明导电层51,下内表面上设有反射导电层52;
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分别电连接透明导电层51和反射导电层52的两电极53,倒角10遮挡两电极53。电极53可以采用在下透明基底2上(即产品背面)进行打孔按照线性导电物质的方式实现电流导通,不会影响产品的正面外观。
在本实施例中,电致变色材料3、透明导电层51及反射导电层52的具体材料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倒角10为弧角,弧角半径R可以在0<R<10mm中选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将组件主体装配好后,再进行倒角处理,倒角10的一端与上外表面过渡连接;倒角10的另一端与组件主体的周侧面过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倒角10的另一端与上透明基底1的周侧面11过渡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倒角10的另一端与下透明基底2的周侧面衔接;当然,还可以是:倒角10的另一端与密封胶层4的周侧面过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倒角10的磨砂化外表面的宽度H可以在0<h<10mm中选择。本实施例的后视镜组件中取消了遮掩环,而是通过调整倒角角度来控制其磨砂化表面的宽度H,从而将上透明基底1和下透明基底2的粘接处的密封胶层4遮挡住。
在本实施例中,上透明基底1和下透明基底2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透明基底1和下透明基底2由玻璃制成。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主体,所述组件主体包括:
上透明基底(1),所述上透明基底(1)设有上外表面和上内表面,所述上外表面朝向观察者;
下透明基底(2),所述下透明基底(2)设有下外表面和下内表面;
电致变色材料(3),所述电致变色材料(3)置于所述上内表面和下内表面之间形成的腔室内,所述电致变色材料(3)的四周设有密封胶层(4);其中,
装配前的所述下透明基底(2)和所述上透明基底(1)在表面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完全相同;
装配后的组件主体在朝向观察者的一侧的四周边缘设有带磨砂化外表面的倒角(10),所述倒角(10)从观察者方向看至少遮挡密封胶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内表面上设有透明导电层(51),所述下内表面上设有反射导电层(52);
还包括分别电连接所述透明导电层(51)和所述反射导电层(52)的两电极(53),所述倒角(10)遮挡两电极(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角(10)为弧角,弧角半径R为:0<R<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角(10)的一端与所述上外表面过渡连接;
所述倒角(10)的另一端与所述组件主体的周侧面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角(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透明基底(1)的周侧面(11)过渡连接或与所述密封胶层(4)的周侧面过渡连接或与所述下透明基底(2)的周侧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倒角(10)的磨砂化外表面的宽度H为:0<h<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透明基底(1)和所述下透明基底(2)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透明基底(1)和/所述下透明基底(2)由玻璃制成。
CN202223178208.1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 Active CN218825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8208.1U CN218825074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8208.1U CN218825074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5074U true CN218825074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1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8208.1U Active CN218825074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5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10907B2 (en) Solid state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mirror system and CRT display using same
EP0434453B1 (en) Perimeter coated electro-optic mirror
TWI534518B (zh) Electrochromic device
JP7322162B2 (ja) グレージング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57829B2 (ja) 電気的に切替可能な光学特性及び改善された電気的接触を有する複層フィルム
KR20040037078A (ko) 기능성 안전 창유리
CN111386194A (zh) 包括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可区段状切换的功能元件的复合玻璃板
KR102488847B1 (ko) 세그먼트로 전환될 수 있고 전기적으로 제어 가능한 광학 특성을 갖는 기능 요소가 있는 복합 판유리
CN209514265U (zh) 无边框防眩目后视镜
US2015010975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al thin film-provided spacer
CN218825074U (zh) 一种边缘倒角的电致变色器件
CN206863436U (zh) 一种无边框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
KR101428215B1 (ko) 염료감응 태양전지 루프패널
CN111142303A (zh) 电致变色后视镜的改良结构
CN113219755A (zh) 电致变色器件用导电结构及电致变色器件
CN212207931U (zh) 用于汽车防眩目后视镜的遮挡层导电膜结构
CN221039483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镜片的镀膜层结构
CN212060826U (zh) 一种无边框电致变色镜
JP2023514375A (ja) 複数の機能性素子及びバリアフィルム上のバスバーを有する積層ペイン
CN220615657U (zh) 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汽车后视镜
CN208444530U (zh) 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731218U (zh) 一种全面屏无边框的电致变色反射镜
CN207181909U (zh) 一种单边电极控制的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
CN219382321U (zh) 后视镜用电致变色组件
CN218886364U (zh) 一种带导电环的电致变色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