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4577U - 重载fct测试工装 - Google Patents

重载fct测试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4577U
CN218824577U CN202222985758.8U CN202222985758U CN218824577U CN 218824577 U CN218824577 U CN 218824577U CN 202222985758 U CN202222985758 U CN 202222985758U CN 218824577 U CN218824577 U CN 218824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upport frame
base support
thimble
f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57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振北
姚萍
赵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57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4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4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4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载FCT测试工装,包括:支撑机构、固定机构以及连接机构;其中,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用于固定被测模组;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用于将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被测模组与测试端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通过更新优化重载FCT工装下方底座和上方顶针模块,将移动顶针和输入输出连接位置不同的驱动器相连接,实现不同驱动器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重载FCT工装测试,进而提高重载FCT工装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重载FCT测试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FCT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载FCT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FCT的全称是Functional Circuit Test,即:功能测试。FCT测试指的是对测试目标板(UUT:Unit Under Test)提供模拟的运行环境(激励和负载),使其工作于各种设计状态,从而获取到各个状态的参数来验证UUT的功能好坏的测试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对UUT加载合适的激励,测量输出端响应是否合乎要求。一般专指PCBA的功能测试。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各类电子设备,尤其是电气类设备已经进入各行各业,为了能够使电气类设备功能具备强大的稳定性,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出厂前的功能测试。尤其是驱动器,驱动器也可指驱动电机所需的特定电力电子电路。
因而,驱动器在出厂前需要进行重载测试以确保该驱动器的质量及性能是完好的,是良品。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目前驱动器所采用的电路板不同,从而导致其电路板的布局也各不相同。因此,采用的驱动器FCT测试工装的类型及型号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在进行FCT功能测试前,会对每个型号的驱动器都配置一个相对应的重载FCT工装。因而,导致所需采用的驱动器的FCT测试工装的产品种类众多,测试成本高。因为,如果没有对应测试工装,就需要操作人员手工接线,导致测试时间延长,生产测试工时增加,以及测试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
所以,现有的重载FCT测试工装中,存在驱动器在进行FCT功能测试时,由于驱动器型号众多且不同而导致的重载FCT测试工装缺少兼容性、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低、以及测试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重载FCT测试工装,以解决现有重载FCT测试技术中,由于不同型号所采用的测试工装不同而导致的FCT测试工装缺少兼容性,以及因操作工员手工接线导致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低等上述诸多弊端,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载FCT测试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驱动器在进行FCT功能测试时,由于驱动器型号众多且不同而导致的重载FCT测试工装缺少兼容性、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低、以及测试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载FCT测试工装,所述重载FCT测试工装包括:支撑机构;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用于固定被测模组;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用于将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被测模组与测试端口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把手、顶针板以及顶针;所述顶针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方;所述把手固定设置于所述顶针板上,用于调整所述顶针板与所述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被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顶针板之间;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顶针板上,用于与所述被测模组的测试端口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板设置为磁吸式材质;所述顶针采用磁吸式材质;所述顶针板和所述顶针通过磁吸力相互固定。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针至少有一个。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架组件、底座滑竿组件和支撑柱组件;所述底座滑竿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滑竿组件上,用于支撑所述被测模组,以及调节底座支撑架组件间的横向距离;所述支撑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上,用于调节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之间的纵向高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包括:第一底座支撑架、第二底座支撑架、第三底座支撑架和第四底座支撑架;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滑竿组件上,所述第二底座支撑架通过一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纵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滑竿组件上,所述第四底座支撑架通过另一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四底座支撑架纵向平行设置;一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与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呈平行分布。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滑竿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底座滑竿和第二底座滑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支撑脚,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底座滑竿组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重载FCT测试工装还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连接机构的外部,用以固定和支撑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连接机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压机线接口。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通过更新优化重载FCT工装的底座和顶针模块,将移动顶针和输入输出连接位置不同的驱动器相连接,实现不同驱动器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重载FCT工装测试,进而提高重载FCT工装的通用性;进而达到提高测试效率、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FCT测试工装的结构图。
图1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FCT测试工装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组件构成示意图。
图3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序号               名称
1                  重载FCT测试工装
11                 连接机构
12                 固定机构
13                 支撑机构
14                 外壳
111                把手
112                顶针板
113                顶针
121                底座支撑架组件
122                底座滑竿组件
123                支撑柱组件
124                支撑脚
131                FCT箱体
113A               第一顶针
113B               第二顶针
113C               第三顶针
113D               第四顶针
113E               第五顶针
113F               第六顶针
113G               第七顶针
113H               第八顶针
113I               第九顶针
113J               第十顶针
113K               第十一顶针
113L               第十二顶针
1211               第一底座支撑架
1212               第二底座支撑架
1213               第三底座支撑架
1214               第四底座支撑架
1221               第一底座滑竿
1222               第二底座滑竿
1231               第一支撑柱
1232               第二支撑柱
1233               第三支撑柱
1234               第四支撑柱
124A               第一支撑脚
124B               第二支撑脚
124C               第三支撑脚
124D               第四支撑脚
1311               压机线接口
1312               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1-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载FCT测试工装,所述重载FCT测试工装包括:支撑机构;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用于固定被测模组;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用于将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被测模组与测试端口相连接。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重载FCT测试工装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A和1B,分别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FCT测试工装的结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重载FCT测试工装的装置示意图。如图1A和1B所示,所述重载FCT测试工装1包括支撑机构13;固定机构1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13上,用于固定被测模组;连接机构11,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12上,用于将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12上的被测模组与测试端口相连接。所述重载FCT测试工装1还包括外壳14,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12和所述连接机构11的外部,用以固定和支撑所述固定机构12和所述连接机构11。
请参阅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机构11包括把手111、顶针板112以及顶针113。其中,所述顶针板112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12上方;所述把手111固定设置于所述顶针板112上,用于调整所述顶针板112与所述固定机构12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被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12和所述顶针板112之间;所述顶针113设置于所述顶针板112上,用于与所述被测模组的测试端口相连接。
其中,所述顶针板112设置为磁吸式材质;所述顶针113采用磁吸式材质;所述顶针板112和所述顶针113通过磁吸力相互固定。所述顶针113至少有一个。
本实施例中,优选十二个顶针,其中,包括:三个三相输入端、三个三相输出端、两个电抗端、两个通信端口以及两个高压端口。例如:十二个所述顶针113分别设置有:第一顶针113A、第二顶针113B、第三顶针113C、第四顶针113D、第五顶针113E、第六顶针113F、第七顶针113G、第八顶针113H、第九顶针113I、第十顶针113J、第十一顶针113K、第十二顶针113L。
请继续参阅图2。具体地,所述把手111固定设置于所述顶针板112的上方,所述顶针板112采用磁吸式材质。所述顶针113均同样采用磁吸式材质。因此,所述第一顶针113A、第二顶针113B、第三顶针113C、第四顶针113D、第五顶针113E、第六顶针113F、第七顶针113G、第八顶针113H、第九顶针113I、第十顶针113J、第十一顶针113K、第十二顶针113L均吸附于所述顶针板112的下方;且各所述顶针113的位置随着被测模组固定位置所对应的接口进行调整。而所述第一顶针113A、第二顶针113B、第三顶针113C、第四顶针113D、第五顶针113E、第六顶针113F、第七顶针113G、第八顶针113H、第九顶针113I、第十顶针113J、第十一顶针113K、第十二顶针113L均与被测模组的不同测试端口相连接。
例如:所述第一顶针113A、所述第二顶针113B和所述第三顶针113C分别与被测模组的三相输入端的各端口相连接;所述第四顶针113D、所述第五顶针113E、所述第六顶针113F分别与被测模组的三相输出端的各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七顶针113G、所述第八顶针113H分别与被测模组的电抗端的各端口相连;所述第九顶针113I、所述第十顶针113J分别与被测模组的高压端各端口相连;所述第十一顶针113K、所述第十二顶针113L分别与被测模组的的通信端的各端口相连。所述第一顶针113A、第二顶针113B、第三顶针113C、第四顶针113D、第五顶针113E、第六顶针113F、第七顶针113G、第八顶针113H、第九顶针113I、第十顶针113J、第十一顶针113K、第十二顶针113L吸附于所述顶针板的位置分别与所连接的被测模组的各端口上下对应,节省线缆的长度的同时,也使各线缆在进行FCT测试过程中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性,保证了测试质量。
请参阅图3A,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组件构成示意图。如图3A所示,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底座支撑架组件121、底座滑竿组件122和支撑柱组件123。
所述底座滑竿组件122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13上;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1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滑竿组件122上,用于支撑所述被测模组,以及调节底座支撑架组件间的横向距离;所述支撑柱组件123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121上,用于调节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之间的纵向高度。
请参阅图3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B所示,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121包括: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第二底座支撑架1212、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和第四底座支撑架1214。所述底座滑竿组件12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底座滑竿1221和第二底座滑竿1222。所述支撑柱组件123包括第一支撑柱1231、第二支撑柱1232、第三支撑柱1233和第四支撑柱1234。
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滑竿组件122上,所述第二底座支撑架1212通过一所述第一支撑柱1231与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纵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滑竿组件122上,所述第四底座支撑架1214通过另一所述第二支撑柱1232与所述第四底座支撑架1214纵向平行设置;一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与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呈平行分布。
请继续参阅图3B。具体地,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与所述第二底座支撑架121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1231和所述第三支撑柱1233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1231贯穿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架1212,且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架1212呈平行分布。同时,所述第三支撑柱1233贯穿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架1212,且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架1212也呈平行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柱1231平行于所述第三支撑柱1233。
同样地,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和所述第四底座支撑架1214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柱1232和所述第四支撑柱1234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柱1232和所述第四支撑柱1234分别贯穿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和所述第四底座支撑架1214,且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和所述第四底座支撑架1214呈平行分布。所述第二支撑柱1232平行于所述第四支撑柱1234。
所述第一支撑柱1231、第二支撑柱1232、第三支撑柱1233和第四支撑柱1234分别处于平行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柱1231和所述第三支撑柱1233均采用螺旋结构,用以调整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和所述第二底座支撑架1212之间的纵向高度。同时,所述第二支撑柱1232和所述第四支撑柱1234同样也采用螺旋结构,用以调整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和所述第四底座支撑架1214之间的纵向高度。
所述第一底座滑竿1221和所述第二底座滑1222竿呈平行分布。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和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滑竿1221和所述第二底座滑竿1222上。故而,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第一底座滑竿1221和所述第二底座滑竿1222形成“口”字形结构。同时,根据被测模组的尺寸进行调整。即:将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沿所述第一底座滑竿1221和所述第二底座滑竿1222进行滑动,同时将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沿所述第一底座滑竿1221和所述第二底座滑竿1222进行滑动,用以调整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1211和第二底座支撑架1212与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1213和第四底座支撑架1214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121、底座滑竿组件122和支撑柱组件123之间的协调配合,以调整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121的整体高度和宽度,用以针对不同型号和尺寸的被测模组进行固定测试位置,使该重载FCT测试工装更具兼容性;同时,也能够更有利于测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外,所述固定机构12还包括支撑脚124,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13上,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底座滑竿组件122。所述支撑脚不少于3个。
本实施例中,优选四个支撑脚124,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13的四个角落处,且分别连接所述底座滑竿组件122上。各所述支撑脚124的长度相等。
请继续参阅图3B。具体地,所述支撑脚124包括:第一支撑脚124A、第二支撑脚124B、第三支撑脚124C和第四支撑脚124D。所述第一支撑脚124A和所述第三支撑脚124C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滑竿1221下方,用以将所述第一底座滑竿1221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13上。所述第二支撑脚124B和所述第四支撑脚124D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滑竿1222下方,用以将所述第一底座滑竿1222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13上。从而,使整个所述固定机构12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13上,用于调整被测模组的空间并对被测模组进行固定。
请参阅图4和图5,分别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和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的侧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结构13包括:FCT箱体131。所述FCT箱体131设置有压机线接口1311、电源接口1312。其中,所述压线机接口接对应的压缩机系统。
当用户需要进行FCT测试时,需在测试前将被测模组放入重载FCT测试工装1中。为了确保测试效果和测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将被测模组固定于待测区域内,即:所述固定机构12中。
首先,通过所述把手111将所述连接机构11拉起,留出充足的空间以放置被测模组。拉起所述把手111时,带动所述连接机构向上移动。
然后,把被测模组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12内。调整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121、所述底座滑竿组件122以及所述支撑架组件123,用以将被测模组稳定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机构12中。
继而,调整所述顶针113吸附于所述顶针板112上的位置,使各顶针113处于与被测模组相对应的位置。此时,放下把手111,再把所述顶针113和被测模组上的端子接触连接。
具体地,将输入端的顶针113和被测模组的输入端相连接,将输出端的顶针和被测模组的输出端相连接,将通讯端的顶针和被测模组的通讯端子相连接。将所述电源接口接至外部供电端,连接供电插座。同时,将通讯和PC端连接,压机线接口对应的连接压缩机系统。
最后,打开电源,开始测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重载FCT测试工装,通过更新优化重载FCT工装的底座和顶针模块,将移动顶针和输入输出连接位置不同的驱动器相连接,能够实现不同驱动器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重载FCT工装测试,进而提高重载FCT工装的通用性;进而达到提高测试效率、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重载FCT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FCT测试工装包括:
支撑机构;
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用于固定被测模组;
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用于将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被测模组与测试端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把手、顶针板以及顶针;
所述顶针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方;
所述把手固定设置于所述顶针板上,用于调整所述顶针板与所述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被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顶针板之间;
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顶针板上,用于与所述被测模组的测试端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设置为磁吸式材质;
所述顶针采用磁吸式材质;所述顶针板和所述顶针通过磁吸力相互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至少有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架组件、底座滑竿组件和支撑柱组件;
所述底座滑竿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
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滑竿组件上,用于支撑所述被测模组,以及调节底座支撑架组件间的横向距离;
所述支撑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上,用于调节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之间的纵向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撑架组件包括:第一底座支撑架、第二底座支撑架、第三底座支撑架和第四底座支撑架;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
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滑竿组件上,所述第二底座支撑架通过一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纵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滑竿组件上,所述第四底座支撑架通过另一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四底座支撑架纵向平行设置;
一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架与所述第三底座支撑架呈平行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滑竿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底座滑竿和第二底座滑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支撑脚,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底座滑竿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FCT测试工装还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连接机构的外部,用以固定和支撑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连接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FCT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设置有压机线接口。
CN202222985758.8U 2022-11-09 2022-11-09 重载fct测试工装 Active CN218824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5758.8U CN218824577U (zh) 2022-11-09 2022-11-09 重载fct测试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5758.8U CN218824577U (zh) 2022-11-09 2022-11-09 重载fct测试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4577U true CN218824577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2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5758.8U Active CN218824577U (zh) 2022-11-09 2022-11-09 重载fct测试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4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0749U (zh) 一种pcba自动化检测设备
US6259265B1 (en) Unified te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202994944U (zh) 一种用于检测电路板的针床工装
CN103063959A (zh) 一种用于检测电路板的针床工装
CN218824577U (zh) 重载fct测试工装
CN204044282U (zh) 一种pcb板的测试装置
CN211236174U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测试工装
CN209168082U (zh) 一种电路板烧录装置
CN107976622A (zh) Fct测试器
CN218272581U (zh) 一种用于测试有感电机驱动电路板的测试装置
CN217034166U (zh) 电池监控模块固件下载与检测装置
CN215813197U (zh) 用于无刷电机驱动板的测试针床
CN205982547U (zh) 电路板测试工装
CN207557424U (zh) Fct测试器
CN105612823B (zh) 提供现有平台硬件模块到新产品的适配的机械组件和方法
CN218481232U (zh) 仿真测试台架
CN207663011U (zh) 基于电机模拟的fct探针测试装置
CN219122344U (zh) 一款倒插型pcba功耗生产过检器
CN220323403U (zh) 测试电路固定结构
CN218602786U (zh) 插线结构以及测试装置
CN220120939U (zh) 一种多功能测试装置及多功能测试系统
CN220455713U (zh) 一种车载电池控制器自动测试装置
CN218470899U (zh) 一种耐压测试工装
CN216926884U (zh) 一种pcba测试装置
CN215494029U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测试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