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0670U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0670U
CN218820670U CN202223065104.XU CN202223065104U CN218820670U CN 218820670 U CN218820670 U CN 218820670U CN 202223065104 U CN202223065104 U CN 202223065104U CN 218820670 U CN218820670 U CN 218820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connecting plate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51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玉垒
孟建军
孙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51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0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0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0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外壳上设有出风口和回风口,外壳内设有换热器和电器盒,换热器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板的一侧与换热器的进风侧连通,另一侧与换热器的出风侧连通,电器盒设于换热器的进风侧,连接板在朝向换热器的出风侧上设有空气净化模块,用于净化经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空气净化模块通过电线与电器盒连接,连接板上设有走线密封部,走线密封部上设有走线孔,走线孔将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连通,电线过盈穿设于走线孔内,实现电线的密封走线。该室内机能够避免连接板走线孔处出现漏风、漏热的现象,提高室内机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空调器具备杀菌净化的功能。纳米水离子由于具有粒径小、性能稳定、呈弱酸性、可灭菌除异味、无耗材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纳米水离子技术是指纳米级静电雾化水粒子,该技术是对尖端电极上的水滴进行高压放电,使其逐步分裂成水雾,分解成具有高活性的纳米级水离子,其中包含大量的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具有极高的氧化性,可以将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甲醛、VOC等成分进行分解去除。在空调技术领域,纳米水离子净化模块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利用空调内机的风加速水离子净化模块向外面释放和扩散负离子和水离子。
现有空调室内机中,其内部安装腔被隔板分成前腔和后腔,前腔与出风口连通,后腔与回风口连通,前腔内设有换热器、接水盘等部件,换热器的一端固定安装至室内机壳体的侧壁,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板与室内机壳体的另一相对侧壁之间形成用于换热管组走管用的走管区域,后腔内设置左右布置的风机和电器盒,电器盒与走管区域位于同一侧。
现有技术中将纳米水离子净化模块安装在出风口处、用于安装换热器的连接板上,从电器盒引出的导线需要穿过连接板以与纳米水离子净化模块连接,连接板上需要打孔走线,走线孔处存在漏风、漏热的现象,降低换热器的风量,进而影响室内机的制热或制冷效果。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避免连接板走线孔处出现漏风、漏热的现象,提高室内机的换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外壳,其上设有出风口和回风口;
换热器,其设于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空气流路上,用于对流经的空气进行换热,所述换热器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连通,另一侧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连通;
电器盒,其设于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
空气净化模块,其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朝向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用于净化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所述空气净化模块通过电线与所述电器盒连接;
走线密封部,其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走线密封部上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将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连通,所述电线过盈穿设于所述走线孔内。
通过走线密封部实现连接于空气净化模块与电器盒之间的电线在连接板上的走线,电线与走线密封部内的走线孔之间为密封,完全实现换热器的出风侧与进风侧之间的密封,避免走线处出现漏风、漏热的现象,保证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走线密封部为柔性塞,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走线密封部过盈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走线密封部的周向壁上设有第一环状凸起和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第一环状凸起与所述第二环状凸起之间设有环状凹槽,围成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壁位于所述环状凹槽内;
所述第一环状凸起在远离所述环状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环状凸起在远离所述环状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环状凸起的外径,所述走线密封部经所述第二环状凸起塞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贴靠。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走线密封部上设有与所述走线孔连通的切缝,所述电线经所述切缝塞入所述走线孔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
壳体,其内形成安装腔,所述壳体设于所述连接板上;
发射电极,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发射电极由吸水材料制成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所述发射电极的发射尖端从所述壳体伸出以向空气中释放带负电的纳米水离子;
负高压部,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向所述发射电极提供负高压,所述电线与负高压部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下方设有用于盛接冷凝水的接水盘;
所述发射电极的发射尖端从所述壳体的底侧向下伸出,所述发射电极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上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插接部和凸耳,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凸耳通过连接件固定至所述连接板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和所述凸耳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发射电极的发射尖端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底侧向下伸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温度。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省略外壳顶盖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省略走线密封部、空气净化模块、温度传感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模块、连接板、以及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板上安装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从Q1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走线密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实施例的走线密封部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A-A向剖视图;
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从Q2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模块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模块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根据实施例的空气净化模块中发射电极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外壳,110-分隔板,120-走管区域,130-出风口,140-回风口;
210-换热器,220-风机,230-电器盒,240-接水盘,250-温度传感器;
300-连接板,310-第一安装孔,320-第二安装孔,330-定位孔,340-螺钉孔;
400-走线密封部,410-走线孔,420-第一环状凸起,421-第一斜面,430-第二环状凸起,431-第二斜面,440-环状凹槽,450-切缝;
500-空气净化模块;
510-壳体,511-第一壳体,5111-凸起,5112-插接部,5113-凸耳,5114-第一压靠部,512-第二壳体,5121-卡扣,5122-第二压靠部,5123-第三压靠部,5131-第一走线口,5132-第二走线口,514-第二空隙,515-弧形凹槽,516-开口,517-第一腔体,5171-缺口,5172-插槽,5173-第一空隙,518-第二腔体,519-隔板;
520-发射电极部,521-发射电极,5211-发射尖端,522-导电固定部,5221-PCB板,5222-固定针;
530-负高压部,531-电路板,532-高压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空调器基本运行原理]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形成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执行制热模式;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执行制冷模式。
其中,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转换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的方式,一般采用四通阀,具体参考常规空调器的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空调器的制冷工作原理是:压缩机工作使室内换热器(在室内单元中,此时为蒸发器)内处于超低压状态,室内换热器内的液态冷媒迅速蒸发吸收热量,室内风机吹出的风经过室内换热器盘管降温后变为冷风吹到室内,蒸发汽化后的冷媒经压缩机加压后,在室外换热器(在室外单元中,此时为冷凝器)中的高压环境下凝结为液态,释放出热量,通过室外风机,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如此循环就达到了制冷效果。
空调器的制热工作原理是: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液体冷媒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室外空气变得更冷),成为气态冷媒,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
[室内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室内机包括外壳100,外壳100构成室内机的外部轮廓,呈扁平状矩型结构。外壳100的前侧设置出风口130,后侧设置回风口140,出风口130与回风口140前后正对连通。
外壳100内形成安装腔,用于安装换热器210、接水盘240、风机220、电器盒230等部件。
外壳100内通过分隔板110被分隔成前后布置的前腔和后腔,前腔与出风口130连通,后腔与回风口140连通。
换热器210和接水盘240设于前腔内,换热器210位于回风口140与出风口130之间的空气流路上,用于对流经的空气进行换热,接水盘240设于换热器210的下方,用于盛接冷凝水。
换热器210的一端与外壳100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换热器2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300固定。连接板300的一侧与换热器210的进风侧连通,另一侧与换热器210的出风侧连通。
连接板300与外壳100的右侧壁之间形成用于供换热管组走管用的走管区域120,换热器210与走管区域120在前腔内左右布置,连接板300将换热器210与走管区域120分隔,走管区域120相当于与换热器210的进风侧连通,连接板300的左侧朝向换热器210的出风侧,连接板300的右侧朝向走管区域120。
风机220和电器盒230设于后腔内,风机220与电器盒230在后腔内左右布置,电器盒230设于换热器210的进风侧,分隔板110上设有与风机220的出风口连通的通风口。
外部空气在风机220的动力作用下经回风口140流入室内机,由后腔流向前腔,经换热器210换热后,从出风口130流出,实现空气换热调节。
[空气净化模块的走线]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300上设有空气净化模块500,空气净化模块500朝向换热器210的出风侧,也即空气净化模块500设于出风口130处,空气净化模块500用于净化经换热器210换热后的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将空气净化模块500集成安装在连接板300上,结构紧凑,直接对出风口130处的空气进行净化,保证流入室内空气的质量。
空气净化模块500通过电线(未图示)与电器盒230连接,实现空气净化模块500的供电及控制。
由于电器盒230设于换热器210的出风侧,而空气净化模块500设于换热器210的出风侧,则连接于空气净化模块500和电器盒230之间的电线就需要穿经连接板300,连接板300上需要设置穿线孔,以便走线。
连接板300上的走线部分需要保证密封,以避免此处出现漏风、漏热的现象,以保证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7,连接板300的穿线孔(即第一安装孔310)处设有走线密封部400,走线密封部400与第一安装孔310之间为密封,走线密封部400的结构参照图8至图10,走线密封部400上设有走线孔410,走线孔410将换热器21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具体为走管区域120)连通,从电器盒230引出的电线经走管区域120、走线孔410引至空气净化模块500,电线过盈穿设于走线孔410内,实现电线与走线孔之间的密封。
由于走线密封部400与第一安装孔310之间为密封、电线与走线孔410之间也为密封,完全实现换热器210的出风侧与进风侧之间的密封,避免走线处出现漏风、漏热的现象,保证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7以及图8,走线密封部400为柔性塞,由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弹性,以允许发生形变,连接板30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10,走线密封部400过盈设于第一安装孔310内,实现走线密封部400在连接板300上的密封式固定安装。
走线密封部400在连接板300上的安装无需其他辅助固定件,直接通过走线密封部400自身的形变将其塞入第一安装孔310内即可,便于组装、固定可靠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密封效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至图10,走线密封部400的周向壁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环状凸起420和第二环状凸起430,第一环状凸起420靠近走线密封部400的一端设置,第二环状凸起430靠近走线密封部400的另一端设置,第一环状凸起420与第二环状凸起430之间设有环状凹槽440,围成第一安装孔310的周向壁位于环状凹槽440内,也即环状凹槽440的底壁与第一安装孔310过盈装配,实现走线密封部400在连接板30上的密封固定,第一环状凸起420和第二环状凸起43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走线密封部400脱落。
第一环状凸起420在远离环状凹槽440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421,第二环状凸起430在远离环状凹槽440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4310,在将走线密封部400塞入第一安装孔310内时,斜面结构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安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状凸起420的外径大于第二环状凸起430的外径,走线密封部400经第二环状凸起430塞入第一安装孔310内,外径较小的第二环状凸起430便于走线密封部400的塞入安装。
安装走线密封部400时,从第二环状凸起430的一侧将走线密封部400塞入第一安装孔310内,然后继续推动走线密封部400,使连接板300与第一环状凸起420贴靠,推入到位。
第一环状凸起420对走线密封部400起到限位作用,又由于环状凹槽440与第一安装孔310过盈装配,在走线密封部400安装到位后,走线密封部400在第一安装孔310内位置固定,很难再发生窜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走线密封部400上设有与走线孔410连通的切缝450,电线经切缝450塞入走线孔410内,便于将电线装入走线密封部400内,电线塞入后,自动实现电线与走线孔410之间过盈密封。
产品组装时,先将电线经切缝450塞入走线孔410内,然后再将穿设有电线的走线密封部400塞入第一安装孔310内。
[空气净化模块的结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500的结构参照图11至图16,其主要包括壳体510、发射电极部520、以及负高压部530。
壳体510的内部空腔用于安装发射电极部520和负高压部530,负高压部530用于向发射电极部520提供负高压,负高压部530通过电线与电器盒230连接,实现电器盒230对空气净化模块500的供电及控制。
壳体510呈矩型结构,构成空气净化模块500的外部轮廓,壳体510与连接板300固定连接,实现空气净化模块500在连接板300上的固定安装。
壳体510的内部空腔通过隔板519被分隔成左右布置的第一腔体517和第二腔体518,第一腔体517用于安装发射电极部520,第二腔体518用于安装负高压部530,发射电极部520和负高压部530分区安装,使两个功能模块在物理空间上相互独立,避免相互干扰。
将发射电极部520和负高压部530集成安装在同一壳体510内,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至室内机上,提高安装便捷性,由于体积小,使得其在出风口处造成的风阻小。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电极部520包括发射电极521和导电固定部522,导电固定部522一方面用于固定安装发射电极521,另一方面导电固定部522通过线路与负高压部530连接,实现导电,以向发射电极521提供负高压。
发射电极521由吸水材料制成,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发射电极的发射尖端5211从壳体伸出,以向空气中释放带负电的纳米水离子,带负电的纳米水离子散播到空气中以对空气进行杀菌净化。
负电荷可以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荷电,并促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团聚,体积和重量增加后沉降到地面,或荷电后的颗粒物吸附到就近的零电位(大地)上,从而去除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
纳米水离子中高压电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当其与颗粒物表面的细菌病毒或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接触时,羟基自由基从细菌的细胞壁中夺取氢元素,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失活,并因其强氧化作用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发射电极521具有亲水性,发射电极521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利用亲水官能团和毛细作用将水分引至其发射尖端5211,保证发射尖端5211处能够有足够水分,以提高纳米水离子产生的可靠性,发射电极521通电后,发射尖端5211可激发电离出离子。
发射电极部520直接连接负高压,使产生的纳米水离子中含有负离子成分,负离子与羟基自由基共存在纳米水离子中,从而提高空气净化能力。
发射电极521由特制的吸水材料制成(比如碳纤维,也可以使用石墨烯纤维和富勒烯纤维等导电纤维材料),发射电极521的吸水材料使得其具有亲水性,类似于儿童常用的绘图工具水彩笔,发射电极521能够储存水,在高压作用下,能够释放大量的纳米水离子。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发射电极521由碳纤维束和树脂类粘结剂在模具中固化并高温碳化后,在氯化钙溶液中超声浸渍制作而成,能够从空气中吸水,发射电极521要求外观无毛刺、无开裂等现象。
发射电极521外伸于第一腔体517,发射尖端5211从壳体510露出,以保证产生的纳米水离子释放到空气中。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电极521的一端固定在导电固定部522上,导电固定部522设于第一腔体517内并灌胶密封,负高压部530设于第二腔体518内并灌胶密封。
通过灌胶密封的形式,实现导电固定部522在第一腔体517内的密封固定、负高压部530在第二腔体518内的密封固定,在保证电子元器件安装可靠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湿气和水进入而浸湿电子元器件,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灌胶密封的形式,在空调使用过程中,即使遇到水或潮气也不能入侵,保障电器使用安全,此外在使用灌胶后可达到防震效果,空调的风机和导风板在运转的时候,即使使用过程有振动,电器组件也不会发生脱落。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和图16,导电固定部522包括PCB板5221和固定针5222,发射电极521的一端与固定针5222固定连接,固定针5222插设于PCB板5221上,PCB板5221和固定针5222设于第一腔体517内并灌胶密封,固定针5222通过导线与负高压部530连接。
固定针5222的作用有二,其一是实现发射电极521在PCB板5221上的固定,其二是用于导电,将负高压传导至发射电极521。
固定针5222的材料采用不锈钢316,不锈钢316的防锈能力通常比不锈钢304、不锈钢201那些材质更明显,因为其不锈钢材料中的Ni(镍)元素为10-14%,Mo(钼)元素在2-3%,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延展性,要比其他不锈钢更耐腐蚀。
围成第一腔体517的壁上设有供发射电极521伸出的缺口5171,发射电极521从缺口5171伸出、向壳体510的外侧延伸,以保证发射尖端5211的外露。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517内设有插槽5172,PCB板5221插设于插槽5172内,实现PCB板5221在第一腔体517内的安装预定位,然后再进行灌胶密封,便于组装,结构稳固。
固定针5222贯穿PCB板5221,插槽5172与围成第一腔体517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一空隙5173,以用于容纳固定,5222从PCB板5221伸出的部分,固定针5222从PCB板5221伸出的部分通过导线与负高压部530连接。第一空隙5173同时便于固定针5222与负高压部530之间的走线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负高压部530包括电路板531和高压包532,电路板531与高压包532连接,电路板531靠近围成第二腔体528的一侧壁设置,电路板531在第二腔体518内灌胶密封,实现电路板531在第二腔体518内的密封固定,结构可靠。
电路板531通过第一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高压包532通过第二导线与固定针5222连接,以向发射电极521提供负高压。
负高压部530输出的频率、电压和脉宽的脉冲信号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极材料进行调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510上设有供连接于电路板531和外部电源之间的第一导线走线用的第一走线口5131,第一腔体517和第二腔体518之间的隔板519上设有供连接于高压包532和固定针5222之间的第二导线走线用的第二走线口5132。
导线的走线延伸通过走线口得到可靠引线固定,避免线路杂乱。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510包括第一壳体511和第二壳体512,第一壳体511与第二壳体512可拆卸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51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凸起5111,第二壳体512上对应设有多个卡扣5121,通过卡扣5121与凸起5111之间的扣接,实现第一壳体511与第二壳体512之间的固定安装。
参照图14,第一壳体511上设有第一压靠部5114,参照图15,第二壳体512上设有第二压靠部5122,第一压靠部5114与第二压靠部5122正对以围成用于供发射电极521穿过的第一穿孔,发射电极521过盈穿设于第一穿孔内,对发射电极521实现较为可靠的限位固定。
第一压靠部5114与第二压靠部5122的结构相同,均为设于壳体内侧的一个凸起结构,在凸起结构的顶面上设置弧形凹槽515,当第一壳体511与第二壳体512对接后,两个弧形凹槽515上下正对,即可围成用于穿设发射电极521的第一穿孔,弧形凹槽515与发射电极521的外表面形状适配,实现对发射电极521较为可靠稳固的限位。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517靠近壳体510的一侧壁设置,第一腔体517与壳体510的另一相对侧壁之间具有用于供发射电极521向壳体510的外侧引出的第二空隙514,第一压靠部5114和第二压靠部5122位于第二空隙514内。
发射电极521的底端固定在固定针5222上,发射电极521由第一腔体517向壳体510的外侧伸出,发射电极521相当于外伸于固定针5222的一个悬臂结构,第一压靠部5114和第二压靠部5122对发射电极521起到支撑、限位作用,提高发射电极521的安装稳固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第一壳体511的侧壁上缘设有开口516,参照图15,第二壳体512上设有朝向第一壳体511侧延伸的第三压靠部5123,第三压靠部5123与开口516正对以围成用于供发射电极521穿过的第二穿孔,发射电极521过盈穿设于第二穿孔内,发射尖端5211从第二穿孔伸出。
这样,发射电极521的底部依靠固定针5222进行固定,发射电极521的中部依靠第一压靠部5114和第二压靠部5122进行限位,发射电极521的前端依靠第三压靠部5123和开口516进行限位,大大提高发射电极521的安装可靠性,避免发射电极521窜动、脱落。
[空气净化模块在连接板上的安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4,空气净化模块500安装至连接板300上后,发射电极的发射尖端5211从壳体510的底侧向下伸出,发射电极521位于接水盘240的上方,发射尖端5211指向接水盘240。
室内机制冷时,空气净化模块500若出现冷凝水的情况,冷凝水能够滴落至接水盘240内,并且,在发射电极521吸水过多的情况下,水也能够滴落至接水盘240内,避免水滴外泄,避免室内机出现滴水的现象。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和图12,第一壳体511上设有插接部5112和凸耳5113,插接部5112为向第一壳体511的外侧延伸的片状结构;参照图5至图7,连接板300上设有定位孔330,插接部5112插设于定位孔330内,凸耳5113通过连接件(比如螺钉)固定至连接板300上,连接板300上对应设有螺钉孔340,从而实现空气净化模块500在连接板300上的固定安装。
安装时,先将插接部5112插设于定位孔330内,实现空气净化模块500的安装预定位,然后通过一颗螺钉将凸耳5113与螺钉孔340固定即可。
空气净化模块500在连接板300上的安装便捷,通过一颗螺钉即可实现固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插接部5112和凸耳5113设于壳体510的一端,发射电极521的发射尖端从壳体510的另一端底侧向下伸出。
如此将空气净化模块500安装至连接板300上后,发射尖端5211与连接板300、出风口130的上侧和下侧之间均具有足够的距离空间,一方面使发射电极521能够充分与空气接触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另一方面使发射电极521产生的纳米水离子能够尽可能多地被吹到室内,减少由于羟基自由基的不稳定性,在传输过程中有较多的分解问题。进一步,在出风口130的上下方向上,发射电极521位于出风口130的中间位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7,连接板300上第二安装孔320,第二安装孔320内设有温度传感器250,温度传感器250用于检测出风口130处的出风温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外壳,其上设有出风口和回风口;
换热器,其设于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空气流路上,用于对流经的空气进行换热,所述换热器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连通,另一侧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连通;
电器盒,其设于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
其特征在于,室内机还包括:
空气净化模块,其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朝向所述换热器的出风侧,用于净化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的空气,所述空气净化模块通过电线与所述电器盒连接;
走线密封部,其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走线密封部上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将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连通,所述电线过盈穿设于所述走线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线密封部为柔性塞,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走线密封部过盈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线密封部的周向壁上设有第一环状凸起和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第一环状凸起与所述第二环状凸起之间设有环状凹槽,围成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壁位于所述环状凹槽内;
所述第一环状凸起在远离所述环状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环状凸起在远离所述环状凹槽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环状凸起的外径,所述走线密封部经所述第二环状凸起塞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贴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线密封部上设有与所述走线孔连通的切缝,所述电线经所述切缝塞入所述走线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
壳体,其内形成安装腔,所述壳体设于所述连接板上;
发射电极,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发射电极由吸水材料制成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所述发射电极的发射尖端从所述壳体伸出以向空气中释放带负电的纳米水离子;
负高压部,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向所述发射电极提供负高压,所述电线与负高压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的下方设有用于盛接冷凝水的接水盘;
所述发射电极的发射尖端从所述壳体的底侧向下伸出,所述发射电极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有插接部和凸耳,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凸耳通过连接件固定至所述连接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部和所述凸耳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发射电极的发射尖端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底侧向下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温度。
CN202223065104.X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8820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5104.XU CN218820670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5104.XU CN218820670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0670U true CN21882067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2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5104.XU Active CN218820670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0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126031A (ja) 電池冷却装置
CN217082726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3719906A (zh) 一种空调器
CN102401424A (zh) 机柜空调器
CN111065251A (zh) 一种机柜及液冷系统
CN113432217B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CN21882067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8820866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CN21703137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3531699A (zh) 一种空气净化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217082727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4893828B (zh) 一种空调器
CN114543190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00468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控制系统
CN216346688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5412223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8583335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5751470A (zh) 一种空气净化模块及空调器
CN21815451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882067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20728456U (zh)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CN217057742U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CN113531700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CN217636250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8544787U (zh) 空调器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