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9572U - 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9572U
CN218819572U CN202223408453.7U CN202223408453U CN218819572U CN 218819572 U CN218819572 U CN 218819572U CN 202223408453 U CN202223408453 U CN 202223408453U CN 218819572 U CN218819572 U CN 218819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linger
oil slinger
pump shaft
th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84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婷婷
顾炀
赵志妹
董志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 Equipment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e Equipment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 Equipment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e Equipment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84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9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9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9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包括水平的泵轴,甩油环设置在泵轴上,且相对泵轴可转动;甩油环包括上甩油环、下甩油环,下甩油环的第一阶面A与上甩油环的第二阶面B顺滑连接形成圆锥面;下甩油环的外圆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油槽,且两个提油槽与油位齐平;甩油环为可拆卸结构,通过柱销组件与泵轴连接。提油槽的设置提高了甩油环在不同转速下的润滑和冷却效果,尤其是在高速转动情况下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甩油环通过柱销组件与泵轴连接,拆卸方便,可以让甩油环与轴保持相同的角速度,甩油环与其他零件实现动静分离,不会发生碰擦和磨损,避免润滑油污染,降低了稀油润滑离心泵的运行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离心泵采用的甩油环结构,通常为挂载式油环,为梯形截面的圆环居多,他的原理是直接挂在转动的轴上,通过轴与甩油环内圈的摩擦力带动甩油环转动,其上下位置由轴承压盖限制,防止在轴上跳动窜出。油环的底部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沉入油面以下3~6mm,当轴转动时,油环也会跟着转动,顺着油环的外圈向切向甩油,但这种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陷:
当轴的转速低于900rpm时,甩油环由于底部浸没在润滑油中,而润滑油的黏度相较水比较高,会阻碍甩油环跟转,导致在较低转速时,甩油环无法为轴承供油,虽然低转速时,轴承润滑的需求量较低,但适量的润滑油进行冷却还是十分必要的。
当轴的转速超多3000rpm时,油环工作的甩油量就不会根据转速得提高而增大,无法满足轴承的供油量,另外过高的转速也会增加甩油环的不稳定性,过高的转速会使得甩油环在限位空间内跳动,撞击到限位的零件,长久的碰撞会产生金属碎屑,污染油池里的润滑油,一旦进入轴承,将会大大增高轴承损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甩油环无法及时为轴承供油、甩油环跳动撞击零件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包括水平的泵轴,所述甩油环设置在所述泵轴上,且相对所述泵轴可转动所述甩油环包括上甩油环、下甩油环;所述下甩油环的内圆直径小于外圆直径,纵向截面为梯形,具有第一阶面A,所述上甩油环的纵向截面为方形,具有第二阶面B,所述第一阶面A与所述第二阶面B顺滑连接,连接处为弧形;所述下甩油环的外圆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油槽,且两个所述提油槽与油位齐平;所述甩油环为可拆卸结构,通过柱销组件与所述泵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下甩油环的外圆底部浸入油面以下4mm,两个所述提油槽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半径为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甩油环、所述下甩油环为一体式加工而成;所述下甩油环的第一阶面A与所述上甩油环的第二阶面B连接形成所述甩油环的圆锥面,所述甩油环的圆锥面正对所述泵轴端部的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柱销组件包括L型卡槽和圆柱销;所述甩油环与所述泵轴接触的面为内侧面,于所述甩油环的内侧面设置有所述L型卡槽,所述泵轴对应设置有所述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嵌设于所述L型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槽的宽度为6.2mm,所述圆柱销的直径为6mm。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1、甩油环具有两个提油槽,提高了甩油环在不同转速下的润滑和冷却效果,尤其是在高速转动情况下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2、提油槽对称设置在甩油环的底部,当第一个提油槽进入油面以下,提油离开油面时,第二个提油槽刚好进入油面,因此甩油环旋转一周可以完成两次提油,该结构可以减少提油槽对油面的扰动和破坏,避免过高的甩油频率破坏润滑油表面张力,以及在高温的环境下使润滑油加速变质。
3、甩油环的圆锥面可以使油槽提起的油顺着圆锥面方向,斜向上抛出,避免飞溅的油无规则的抛出,提高轴承的润滑和冷却效果。
4、甩油环通过柱销组件与泵轴连接,拆卸方便,可以让甩油环与轴保持相同的角速度,甩油环与其他零件实现动静分离,不会发生碰擦和磨损,避免撞击零件产生的碎屑污染润滑油,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稀油润滑离心泵的运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离心泵采用本实用新型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内侧面L型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圆柱销对应卡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泵轴,11、圆柱销,2、甩油环,21、上甩油环,22、下甩油环,23、提油槽,24、L型卡槽,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包括水平的泵轴1,甩油环2设置在泵轴1上,且相对泵轴1可转动。甩油环2包括上甩油环21、下甩油环22,下甩油环22的内圆直径小于外圆直径,纵向截面为梯形,具有第一阶面A,上甩油环21的纵向截面为方形,具有第二阶面B,第一阶面A与第二阶面B顺滑连接,连接处为弧形。下甩油环22的外圆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油槽23,且两个提油槽23与油位齐平。甩油环为可拆卸结构,通过柱销组件与泵轴1连接。
进一步说明,下甩油环22的外圆底部浸入油面以下4mm,两个提油槽23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半径为1mm。如图3所示,当甩油环2旋转一周,两个提油槽23刚好位于下甩油环22的底部,并且正好与油位齐平。这样布置的好处是,当第一个提油槽23进入油面以下,提油离开油面时,第二个油槽槽23刚好进入油面,甩油环2旋转一周可完成两次提油,且提油槽23不会重复破坏润滑油表面张力,如果过高的甩油频率,提油槽23会快速搅拌润滑油液面,使空气混入油池产生大量气泡,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下,还会使润滑油快速变质。通过这种甩油环结构,可以减少提油槽23对油面的扰动和破坏。尤其适用于高转速的甩油工况。
进一步说明,上甩油环21、下甩油环22为一体式加工而成。下甩油环22的第一阶面A与上甩油环21的第二阶面B连接形成甩油环2的圆锥面,甩油环2的圆锥面正对泵轴1端部的轴承3。圆锥面的设计可以使油槽提起的油顺着圆锥面方向,斜向上抛出,轴向上沿着锥面落入轴承3的滚珠中,提高轴承3的润滑和冷却效果。
进一步说明,如图4-图5所示,每套泵配备有两个甩油环2,甩油环2通过一个圆柱销11与泵轴1进行传动。具体的,甩油环2与泵轴1接触的面为内侧面,在甩油环2的内侧面铣出一个宽6.2mm的L形卡槽24,在泵轴1上钻设一个直径为6mm的标准平底孔用于安装固定圆柱销11,圆柱销11的直径为6mm。甩油环2安装到泵轴上时,L型卡槽24的直槽边与泵轴1上的圆柱销11对齐,沿着轴向推到底,然后顺着离心泵转动方向转动甩油环2,直到圆柱销11与L型卡槽24的直角边完全顶死,形成自锁机构。只要泵轴1旋转便可通过圆柱销11带动甩油环2旋转,且旋转方向唯一,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反向转动甩油环2再往外拉出即可完成快速拆卸。这样的连接传动方式,可以让甩油环2与泵轴1保持相同的角速度,泵轴1转动一圈,甩油环2也跟转一圈,甩油环2与其他零件实现动静分离,不会发生碰擦和磨损,故可以采用与泵轴1相同的材质,如质地较软的铜来做材料,从原材料上降低了成本。
综上所述,甩油环具有两个提油槽,甩油环具有两个提油槽,提高了甩油环在不同转速下的润滑和冷却效果,尤其是在高速转动情况下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提油槽对称设置在甩油环的底部,当第一个提油槽进入油面以下,提油离开油面时,第二个提油槽刚好进入油面,因此甩油环旋转一周可以完成两次提油,该结构可以减少提油槽对油面的扰动和破坏,避免过高的甩油频率破坏润滑油表面张力,以及在高温的环境下使润滑油加速变质。甩油环的圆锥面可以使油槽提起的油顺着圆锥面方向,斜向上抛出,避免飞溅的油无规则的抛出,提高轴承的润滑和冷却效果。甩油环通过柱销组件与泵轴连接,拆卸方便,可以让甩油环与轴保持相同的角速度,甩油环与其他零件实现动静分离,不会发生碰擦和磨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包括水平的泵轴,所述甩油环设置在所述泵轴上,且相对所述泵轴可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环包括上甩油环、下甩油环;所述下甩油环的内圆直径小于外圆直径,纵向截面为梯形,具有第一阶面A,所述上甩油环的纵向截面为方形,具有第二阶面B,所述第一阶面A与所述第二阶面B顺滑连接,连接处为弧形;所述下甩油环的外圆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油槽,且两个所述提油槽与油位齐平;所述甩油环为可拆卸结构,通过柱销组件与所述泵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甩油环的外圆底部浸入油面以下4mm,两个所述提油槽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半径为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甩油环、所述下甩油环为一体式加工而成;所述下甩油环的第一阶面A与所述上甩油环的第二阶面B连接形成所述甩油环的圆锥面,所述甩油环的圆锥面正对所述泵轴端部的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销组件包括L型卡槽和圆柱销;所述甩油环与所述泵轴接触的面为内侧面,于所述甩油环的内侧面设置有所述L型卡槽,所述泵轴对应设置有所述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嵌设于所述L型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宽度为6.2mm,所述圆柱销的直径为6mm。
CN202223408453.7U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 Active CN218819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8453.7U CN218819572U (zh)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8453.7U CN218819572U (zh)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9572U true CN218819572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49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8453.7U Active CN218819572U (zh)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9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5532C (zh) 动压轴承电动机
CN101372981B (zh) 散热风扇
CN113489231A (zh) 一种使用液冷散热技术的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
CN218819572U (zh) 用于稀油润滑的甩油环结构
US20070098310A1 (en) Oil-suspending and oil-retaining bearing
CN201260106Y (zh) 一种采用磁浮式含油轴承的风扇马达及散热风扇
KR101039851B1 (ko) 모터
KR101071418B1 (ko) 모터
CN203962453U (zh) 一种轴承
CN101266014B (zh) 一种甩油盘
US20160348686A1 (en) Screw pump and impeller fan assemblie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CN210118286U (zh) 泵壳结构、泵体和车辆
CN209943121U (zh) 一种磁力驱动泵
CN207691606U (zh) 一种新型的立式电机推力及导向轴承装配结构
CN212106267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及转子式压缩机
CN202103497U (zh) 无刷马达转子结构
CN100422581C (zh) 用于高速旋转的轴的轴承
CN2594503Y (zh) 磁流体轴承散热风扇
CN212508822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的曲轴及转子式压缩机
CN216519241U (zh) 脂润滑轴承座和离心机
CN201687759U (zh) 一种甩油环
JPH062740Y2 (ja) グランドレス攪拌機
CN220828436U (zh) 一种节能降噪永磁电机
CN218817625U (zh) 便携式风扇及其轴承
JP2014521867A (ja) 密閉型圧縮機用オイルポンプ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ポンプシステム及びシャフト、並びに、そのシステム及び/又はシャフトを備えた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