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7062U - 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7062U
CN218817062U CN202223035697.5U CN202223035697U CN218817062U CN 218817062 U CN218817062 U CN 218817062U CN 202223035697 U CN202223035697 U CN 202223035697U CN 218817062 U CN218817062 U CN 218817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ing
valve
centrifugal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56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华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0356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7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7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7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离心电机和离心风叶,离心风叶安装在离心腔内,离心电机安装在离心风叶的后侧并呈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对应地安装有可伸缩的吸管和吹管连通离心腔体,进风口与吸管之间和出风口与吹管之间分别安装有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吸管和吹管通过杠杆机构连接并且实现交叉伸缩,实现进风口与吸管之间和出风口与吹管之间交替密封对接和脱离,以及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的交替打开和关闭,壳体的上端布设有可进风或出风的透气孔连通离心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操作方便,解决了传统离心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固定、空气进出无法切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用于充气床垫、充气沙发等的充气和排气。
背景技术
充气床垫指的就是具有很强柔韧性和弹性,经过充气后膨胀体积变大的一种床垫,其优点:充气床弹性好,按人体支撑体型需求,睡起来舒服又保护身体,感觉跟睡优胜弹簧床,容易搬家和携带户外使用。充气床垫使用前需要通过充气装置进行充气。现有充气装置大多是采用离心风机,现有的装置大多只能进行充气,不能给充气物进行放气,因此放气时通常采用手工挤压进行放气,不但费力,还不能达到充分放气的效果。
现有的离心风机的结构如图1、2所示,离心风叶30被电机20带动旋转,对位于叶片间的空气做功,空气受到离心作用,由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围,当流体到达叶轮外周时,被导入出风口b排出;离心风叶30被电机20带动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空气亿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空气因此被源源不断吸入进风口a。由于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使得其进风口a固定为叶轮中心,出风口b固定为叶轮侧边,无法实现进出自由切换。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0720048059.3的中国专利《电池式吹吸风机》,设有一个吸风口、一个吹风口和自带的电池组等,利用电池做电源,带动内部马达和风叶的特殊结构设计完成吸气、吹气及马达冷却等各功能,它能在远离电源的情况下,给需要加气的产品提供快捷、方便、高效率的气源。这种风机与上述的离心风机一样,进风口固定为叶轮中心,出风口固定为叶轮侧边,无法实现进出自由切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空气进出可自由切换的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离心电机和离心风叶,离心风叶安装在离心腔内,离心电机安装在离心风叶的后侧并呈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对应地安装有可伸缩的吸管和吹管连通离心腔体,进风口与吸管之间和出风口与吹管之间分别安装有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吸管和吹管通过杠杆机构连接并且实现交叉伸缩,实现进风口与吸管之间和出风口与吹管之间交替密封对接和脱离,以及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的交替打开和关闭,壳体的上端布设有可进风或出风的透气孔连通离心腔,当吸管伸出时,吹管缩进,吸风阀门打开,吹风阀门关闭,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后从透气孔排出,当吹管伸出时,吸管缩进,吹风阀门打开,吸风阀门关闭,空气从透气孔吸入后从出风口排出。
作为改进,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呈上下设置,壳体内设有对合的风机支架和前盖,风机支架的前侧上部成型有供离心风叶置入的离心腔,离心风叶设置在离心腔内通过前盖定位,电机安装在风机支架的后端,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风机支架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孔相连接,前盖与离心风叶支架定位后在上下端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前盖的前端对应于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凸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吸管和吹管可伸缩的安装在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内,离心风叶、电机与进风通道同轴设置,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分别安装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位置,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的里端分别与吸管和吹管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吸管和吹管分别为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内径及长度相配合的短管,吸管和吹管的前端外周设有扩径的凸沿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前端部相抵,杠杆机构包括二个设置在吸管和吹管左右两侧的杠杆,杠杆的中部与前盖转动连接,杠杆的上端与吸管相转动连接,杠杆的下端与吹管相转动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前盖的前端中部左右两侧向前凸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前端向外侧凸设有连接轴,杠杆的中部开设有对应的连接轴孔,吸管和吹管的前端凸沿的左右两侧分别凸设有短轴,杠杆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对应的轴孔,吸管和吹管通过短轴与轴孔的配合与杠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为上端开口的矩形截面结构,在壳体的上开口处对合设有上盖,透气孔布设在上盖的中部位置,上盖的前端对应于吸管的上方开设有一滑槽,滑槽内设有可推动吸管前后伸缩的推钮。
再进一步,所述滑槽为左右方向开设的条形槽,滑槽的上端成型有供推钮搁置并滑动的凹沿,推钮的下端前后两侧凸设有与滑槽的下端底面配合连接的卡脚,吸管的前端凸沿的上方设有一凸起部,凸起部的上端对应与滑槽的位置开设有一左端朝后、右端朝前的槽孔,推钮的下端中部设有凸柱插置在槽孔中,当推钮向左推动时,带动吸管缩进,在杠杆的作用下,吹管同步伸出,当推钮向右推动时,带动吸管伸出,在杠杆的作用下,吹管同步缩进。
再进一步,所述槽孔相对于滑槽的倾斜角度为30~40°,前盖的上端前侧凸设有一前开口的U形座,吸管的上端矩形凸起部设置在U形座内并可沿U形座内壁前后滑动。
进一步,所述吸管和吹管的前端面上成型有供密封圈嵌入的环形凹槽,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内侧设有对应的环形凸起,当吸管或吹管向前伸出时,通过密封圈与环形凸起相抵密封。
进一步,所述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的结构一致,均包括阀门,阀门为尺寸大于进风口或出风口的盖子,阀门的后端设有阀杆,阀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后端与阀杆上的卡簧相抵,弹簧的前端与壳体的进风口或出风口处的挡圈相抵支撑,使阀门具有始终向后运动将进风口或出风口关闭的趋势,吸管和吹管内具有档件与阀杆抵触配合实现连接。
最后,所述壳体的上开口内壁的左右两侧设有卡扣,上盖的左右两侧设有对应的扣槽,上盖通过扣接的方式与壳体相连接,透气孔呈圆形分布在上盖的中部、位于电机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伸缩吹、吸管实现进出风的切换,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位置分别安装吸管和吹管,并在吸管和吹管之间安装杠杆,使得吸管伸出时吹管缩进,吹管伸出时,吸管缩进,在壳体上端设置透气孔,当吸管伸出时,吹管缩进,吸风阀门打开,吹风阀门关闭,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后从透气孔排出,当吹管伸出时,吸管缩进,吹风阀门打开,吸风阀门关闭,空气从透气孔吸入后从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操作方便,解决了传统离心风机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固定,无法切换的问题,使得空气进出可自由切换,方便充气和排气,适合在充气产品如气垫床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离心风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吹气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吸气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吹气状态转换为吸气状态的操作俯视图;
图6为图5除去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吹气状态转换为吸气状态过程的结构示意图(除去壳体);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吸气状态转换为吹气状态的操作俯视图;
图9为图8除去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吹气状态转换为吸气状态过程的结构示意图(除去壳体);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3~11所示,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的离心电机2和离心风叶3,离心风叶3安装在离心腔81内,离心电机2安装在离心风叶3的后侧并呈驱动连接,离心电机2连接和驱动离心风叶3,壳体1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在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内对应地安装有可伸缩的吸管4和吹管5连通离心腔81,进风口11与吸管4之间和出风口12与吹管5之间分别安装有吸风阀门6和吹风阀门7,吸管4和吹管5通过杠杆机构连接并且实现交叉伸缩,实现进风口11与吸管4之间和出风口12与吹管5之间交替密封对接和脱离,以及吸风阀门6和吹风阀门7的交替打开和关闭,壳体1的上端布设有可进风或出风的透气孔101连通离心腔81,当吸管4伸出时,吹管5缩进,吸风阀门6打开,吹风阀门7关闭,空气从进风口11吸入后从透气孔101排出,当吹管5伸出时,吸管4缩进,吹风阀门7打开,吸风阀门6关闭,空气从透气孔101吸入后从出风口12排出。
具体结构为:壳体1为上端开口的矩形截面结构,在壳体1的上开口处对合设有上盖10,透气孔101布设在上盖10的中部位置,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呈上下设置在壳体1的前端,壳体1内设有对合的风机支架8和前盖9,风机支架8的前侧上部成型有供离心风叶3置入的离心腔81,离心风叶3设置在离心腔81内通过前盖9定位,离心电机2安装在风机支架8的后端,离心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风机支架8与离心风叶3的中心轴孔相连接,前盖9与风叶支架8定位后在上下端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便于透气孔101和离心腔81连通。前盖9的前端对应于壳体1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位置凸设有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吸管4和吹管5可伸缩的安装在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内,离心风叶3、离心电机2与进风通道91同轴设置,吸风阀门6和吹风阀门7分别安装在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位置,吸风阀门6和吹风阀门7的里端分别与吸管4和吹管5相连接。吸管4和吹管5分别为与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的内径及长度相配合的圆形短管,吸管4和吹管5的前端外周设有扩径的凸沿与进风通道91和出风通道92的前端部相抵。杠杆机构包括二个设置在吸管4和吹管5左右两侧的杠杆30,杠杆30的中部与前盖9转动连接,杠杆30的上端与吸管4相转动连接,杠杆30的下端与吹管5相转动连接。具体连接结构为:前盖9的前端中部左右两侧向前凸设有定位杆93,定位杆93的前端向外侧凸设有连接轴94,杠杆30的中部开设有对应的连接轴孔301,吸管4和吹管5的前端凸沿的左右两侧分别凸设有短轴43和51,杠杆30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对应的轴孔302,吸管4和吹管5通过短轴43和51与轴孔302的配合与杠杆30实现相转动连接,并随杠杆30的转动实现前后伸缩。
上盖10的前端对应于吸管4的上方开设有一滑槽102,滑槽102内设有可推动吸管4前后伸缩的推钮20,滑槽102为左右方向开设的条形槽,滑槽102的上端成型有供推钮20搁置并滑动的凹沿,推钮20的下端前后两侧凸设有与滑槽102的下端底面配合连接的卡脚201,吸管4的前端凸沿的上方设有一中空的矩形截面凸起部41,凸起部41的上端面与上盖10相抵,凸起部41的上端对应与滑槽102的位置开设有一左端朝后、右端朝前的槽孔42,槽孔42相对于滑槽102的倾斜角度为30~40°,推钮20的下端中部设有凸柱202插置在槽孔42中,当推钮20向左推动时,带动吸管4缩进,在杠杆30的作用下,吹管5同步伸出,当推钮20向右推动时,带动吸管4伸出,在杠杆30的作用下,吹管5同步缩进。
前盖9的上端前侧凸设有一前开口的U形座95,吸管4的上端凸起部41设置在U形座95内并可沿U形座95内壁前后滑动。吸管4和吹管5的前端面上成型有供密封圈40嵌入的环形凹槽44和52,壳体1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内侧设有对应的环形凸起14,当吸管4或吹管5向前伸出时,通过密封圈40与环形凸起14相抵密封。
吸风阀门6和吹风阀门7的结构一致,均包括阀门61,阀门61为尺寸大于进风口11或出风口12的圆形盖,阀门61的后端设有阀杆62,阀杆62上套设有弹簧63,弹簧63的后端与阀杆62上的卡簧相64抵,弹簧63的前端与壳体1的进风口11或出风口12处的挡圈相抵支撑,使阀门61具有始终向后运动将进风口11或出风口12关闭的趋势。吸管4和吹管5内具有档件与阀杆62抵触配合。
壳体上开口内壁的左右两侧设有卡扣13,上盖10的左右两侧设有对应的扣槽103,上盖10通过扣接的方式与壳体1相连接,透气孔101呈圆形分布在上盖10的中部位置、位于电机2的上方。
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需要对充气床垫进行充气时,推动推钮20往右移动,如图5所示,推钮20的下端凸柱202沿槽孔42向右滑动,如图6,带动吸管4向外伸出,进风口11连通离心腔81,通过杠杆30的转动,带动吹管5缩入,脱离出风口12,离心腔81通过下面间隙连通透气孔101,如图7,空气从进风口11吸入后从透气孔101排出,如图4。
需要对充气床垫进行抽气时,推动推钮20往左移动,如图8所示,推钮20的下端凸柱202沿槽孔42向左滑动,如图9,带动吸管4向内缩进,脱离出风口11,离心腔81通过上面间隙连通透气孔101,通过杠杆30的转动,带动吹管5伸出,出风口12连通离心腔81,如图10,空气从透气孔101吸入后从出风口12排出,如图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离心电机和离心风叶,离心风叶安装在离心腔内,离心电机安装在离心风叶的后侧并呈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对应地安装有可伸缩的吸管和吹管连通离心腔体,进风口与吸管之间和出风口与吹管之间分别安装有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吸管和吹管通过杠杆机构连接并且实现交叉伸缩,实现进风口与吸管之间和出风口与吹管之间交替密封对接和脱离,以及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的交替打开和关闭,壳体的上端布设有可进风或出风的透气孔连通离心腔,当吸管伸出时,吹管缩进,吸风阀门打开,吹风阀门关闭,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后从透气孔排出,当吹管伸出时,吸管缩进,吹风阀门打开,吸风阀门关闭,空气从透气孔吸入后从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呈上下设置,壳体内设有对合的风机支架和前盖,风机支架的前侧上部成型有供离心风叶置入的离心腔,离心风叶设置在离心腔内通过前盖定位,电机安装在风机支架的后端,离心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风机支架与离心风叶的中心轴孔相连接,前盖与风叶支架定位后在上下端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前盖的前端对应于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凸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吸管和吹管可伸缩的安装在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内,离心风叶、离心电机与进风通道同轴设置,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分别安装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位置,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的里端分别与吸管和吹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和吹管分别为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内径及长度相配合的短管,吸管和吹管的前端外周设有扩径的凸沿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前端部相抵,杠杆机构包括二个设置在吸管和吹管左右两侧的杠杆,杠杆的中部与前盖转动连接,杠杆的上端与吸管相转动连接,杠杆的下端与吹管相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前端中部左右两侧向前凸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前端向外侧凸设有连接轴,杠杆的中部开设有对应的连接轴孔,吸管和吹管的前端凸沿的左右两侧分别凸设有短轴,杠杆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对应的轴孔,吸管和吹管通过短轴与轴孔的配合与杠杆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上端开口的矩形截面结构,在壳体的上开口处对合设有上盖,透气孔布设在上盖的中部位置,上盖的前端对应于吸管的上方开设有一滑槽,滑槽内设有可推动吸管前后伸缩的推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左右方向开设的条形槽,滑槽的上端成型有供推钮搁置并滑动的凹沿,推钮的下端前后两侧凸设有与滑槽的下端底面配合连接的卡脚,吸管的前端凸沿的上方设有一凸起部,凸起部的上端对应与滑槽的位置开设有一左端朝后、右端朝前的槽孔,推钮的下端中部设有凸柱插置在槽孔中,当推钮向左推动时,带动吸管缩进,在杠杆的作用下,吹管同步伸出,当推钮向右推动时,带动吸管伸出,在杠杆的作用下,吹管同步缩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相对于滑槽的倾斜角度为30~40°,前盖的上端前侧凸设有一前开口的U形座,吸管的上端凸起部设置在U形座内并可沿U形座内壁前后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和吹管的前端面上成型有供密封圈嵌入的环形凹槽,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内侧设有对应的环形凸起,当吸管或吹管向前伸出时,通过密封圈与环形凸起相抵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阀门和吹风阀门的结构一致,均包括阀门,阀门为尺寸大于进风口或出风口的盖子,阀门的后端设有阀杆,阀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后端与阀杆上的卡簧相抵,弹簧的前端与壳体的进风口或出风口处的挡圈相抵支撑,使阀门具有始终向后运动将进风口或出风口关闭的趋势,吸管和吹管内具有档件与阀杆抵触配合实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开口内壁的左右两侧设有卡扣,上盖的左右两侧设有对应的扣槽,上盖通过扣接的方式与壳体相连接,透气孔呈圆形分布在上盖的中部、位于电机的上方。
CN202223035697.5U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 Active CN218817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5697.5U CN218817062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5697.5U CN218817062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7062U true CN218817062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5697.5U Active CN218817062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7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0834B2 (en) Air pump for inflatable article
EP1707821B1 (en) Adjustable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air pump
WO2015054973A1 (zh) 用于充气体的内置电动泵
US8480375B2 (en) Auto-stop air pump
CN102606496B (zh) 一种气泵及其气阀的开闭结构
CN210660669U (zh) 充放气气泵
CN210599567U (zh) 内置式气泵的排气结构
CN210565193U (zh) 内置式电动气泵
CN218817062U (zh) 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
US20120107157A1 (en) Air pump having an impeller with double-sided blades
CN115653915A (zh) 一种伸缩式吹吸一体风机
US20060140759A1 (en) Air pump
CN110500301B (zh) 内置式电动气泵
CN210769398U (zh) 一种可内、外置的气泵组件和充气产品
CN211370693U (zh) 一种双头打气泵
CN210509733U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气泵
CN203702506U (zh) 高低压切换的气泵
CN220705979U (zh) 一种切换方便的内外两用泵
CN102022365A (zh) 滑动切换式气泵
CN219622830U (zh) 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
CN203548263U (zh) 可自动停机的气泵
CN111022290A (zh) 一种便携型按压式气泵
CN209761774U (zh) 改良型内置式自动控制气泵
CN110513312A (zh) 充放气气泵
CN208718960U (zh) 电动气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