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6689U - 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6689U
CN218816689U CN202320173204.XU CN202320173204U CN218816689U CN 218816689 U CN218816689 U CN 218816689U CN 202320173204 U CN202320173204 U CN 202320173204U CN 218816689 U CN218816689 U CN 218816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ube
full
load
superchar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32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树鹏
蔡文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1732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6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6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6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包括增压气体引入管、缩放喷管、增压气体排出管、碳罐脱附管、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增压气体引入管的上游进气口与增压发动机压气机后增压管路相连通,碳罐脱附管的上游进气口与碳罐出气口相连通,碳罐脱附管的下游出气口与缩放喷管的喉口部位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的上游进气口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全负荷出气口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的下游出气口与增压发动机空滤、压气机之间的干净管相连接,增压气体排出管的下游出气口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相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中,从压气机后引入的增压气体可以对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出气口处进行冲刷,从而防止此处结冰堵死。

Description

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文丘里管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解决全负荷呼吸管路结冰问题的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的高压可燃混合气和已燃气体,或多或少会通过活塞组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漏入曲轴箱内,造成窜气。窜气的成分为未燃的燃油气、水蒸气和废气等,这会稀释机油,降低机油的使用性能,加速机油的氧化、变质。水气凝结在机油中,会形成油泥,阻塞油路;废气中的酸性气体混入润滑系统,会导致发动机零件的腐蚀和加速磨损;窜气还会使曲轴箱的压力过高而破坏曲轴箱的密封,使机油渗漏流失。为防止曲轴箱压力过高,延长机油使用期限,减少零件磨损和腐蚀,防止发动机漏油,必须实行曲轴箱通风。此外,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和提高经济性,在汽车发动机设计过程中也必须进行曲轴箱通风系统设计。
曲轴箱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强制通风方式是将曲轴箱内的混合气通过连接管导向进气管的适当位置,返回气缸重新燃烧,这样既可以减少排气污染,又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目前车用汽油机都采用强制性通风,又称PCV系统。在强制通风系统中,全负荷呼吸管一般都外接在发动机机体外部,在寒冷的冬季,当发动机负荷增大,气缸窜气增加,窜气经过全负荷呼吸管进入发动机进气端,在全负荷呼吸管与进气干净管连接处,遇到从空滤流过来的寒冷进气,就容易结冰。若是全负荷呼吸管结冰被堵住,则会造成发动机曲轴箱压力超限,发动机发生损坏。所有,现有的发动机必须安装相关的装置,以防止全负荷呼吸管结冰堵死。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呼吸系统结冰问题,大多数厂家采用全负荷呼吸管电加热装置。但是电加热装置成本较高,且一直供电会造成电能损耗。现有的国六增压发动机,为了解决碳罐脱附问题,通常都采用文丘里管装置把增压气体从压气机后引到压气机前,利用其喉口的负压来吸收碳罐内的油气混合物,并把此油气混合物引流到压气机前,从而流入发动机内进行燃烧。增压发动机的文丘里管出气口与全负荷出气口一般都布置在压气机前的干净管上,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利用文丘里管来解决全负荷呼吸管结冰堵死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可以利增压发动机现有的增压气体来冲刷全负荷呼吸管的出气口处,从而防止全负荷呼吸管结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增压气体引入管、缩放喷管、增压气体排出管、碳罐脱附管、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增压气体引入管的上游进气口与增压发动机压气机后增压管路相连通,增压气体引入管的下游出气口与缩放喷管的上游进气口相连通,增压气体排出管的上游进气口与缩放喷管的下游出气口相连通,碳罐脱附管的上游进气口与碳罐出气口相连通,碳罐脱附管的下游出气口与缩放喷管的喉口部位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的上游进气口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全负荷出气口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的下游出气口与增压发动机空滤、压气机之间的干净管相连通,增压气体排出管的下游出气口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为直圆管结构,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为L型圆管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下游出气口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下游出气口的轴线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均为直圆管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的轴线相交且相交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为直圆管结构,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出气口段为圆弧状圆管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下游出气口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下游出气口的轴线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气体引入管的上游进气口与增压发动机压气机后、中冷器前的增压管路相连通,或者与增压发动机中冷器后、节气门前的增压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气体引入管的上游进气口端,增压气体排出管的下游出气口端,碳罐脱附管的上游进气口端,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的上游进气口端,以及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的下游出气口均为快速连接接头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的下游出气口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之间也是通过快速连接接头相连通。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快速连接接头结构为卡箍或卡扣结构。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的出气口端延伸至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内部。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的上游进气口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全负荷出气口直接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的下游出气口与增压发动机空滤、压气机之间的干净管直接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变为全负荷呼吸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利用国六增压发动机现有的文丘里管路,把文丘里管的出气口调整到全负荷呼吸管上,利用文丘里管里面的增压气体来吹扫全负荷呼吸管出气口,从而预防全负荷呼吸管路结冰堵死;本实用新型整个管路成本增加较低,也不需要额外消耗电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缩放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缩放喷管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结合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结合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结合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增压气体引入管,2、缩放喷管,3、增压气体排出管,4、碳罐脱附管,5、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201、收缩管段,202、喉口管段,203、扩张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增压气体引入管1、缩放喷管2、增压气体排出管3、碳罐脱附管4、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缩放喷管2包括收缩管段201、喉口管段202、扩张管段203,收缩管段201、喉口管段202、扩张管段203依次连接在一起。增压气体引入管1的上游进气口与增压发动机压气机后、中冷器前的增压管路相连通,增压气体引入管1的下游出气口与收缩管段201的上游进气口相连通,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上游进气口与扩张管段203的下游出气口相连通,碳罐脱附管4的上游进气口与碳罐出气口相连通,碳罐脱附管4的下游出气口与喉口管段202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上游进气口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全负荷出气口相连通,此连通既可以通过中间连接管路相连通,也可以把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上游进气口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全负荷出气口直接连通;直接连通时,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就变成了全负荷呼吸管。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下游出气口与增压发动机空滤、压气机之间的干净管相连通,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下游出气口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相连通。增压气体排出管3为直圆管结构,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为L型圆管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3下游出气口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下游出气口的轴线相同。
在国六增压发动机中,没有与全负荷呼吸管相结合的文丘里管装置为现有技术,其缩放喷管2的结构既有图2所示的结构,也有图3所示的结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结构型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中,缩放喷管2的结构既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中描述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中,增压气体引入管1的上游进气口端,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下游出气口端,碳罐脱附管4的上游进气口端,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上游进气口端,以及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下游出气口均为快速连接接头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的下游出气口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之间也是通过快速连接接头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中,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上游进气口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全负荷出气口直接连通,中间没有过渡管路;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下游出气口与增压发动机空滤、压气机之间的干净管直接相连通,此时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就变成了全负荷呼吸管。空气经过增压后,压气机后的气体温度压力均有一定的提升,而后此增压气体依次经过增压气体引入管1、缩放喷管2、增压气体排出管3流入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因为增压气体排出管3下游出气口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下游出气口的轴线相同,从增压气体排出管3出气口流出的增压气体可以对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下游出气口进行冲刷,从而防止此处结冰。
为了使冲刷效果更好,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出气口端可以延伸至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内部,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利用国六发动机现有的文丘里管管路,把文丘里管管路与全负荷呼吸管管路相结合,利用文丘里管出气口的增压气体来吹扫全负荷呼吸管的出气口,从而解决全负荷呼吸管结冰堵死问题,防止发动机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中,为了生产加工以及整车布置的方便,增压气体引入管1、缩放喷管2、增压气体排出管3、碳罐脱附管4、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这五个管路的尺寸、形状等均可以进行一定的变化。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为L型圆管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3、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均为直圆管结构,图6和图7所示。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上游进气口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全负荷出气口直接连通,中间没有过渡管路;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下游出气口通过中间连接管与增压发动机空滤、压气机之间的干净管直接相连通。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轴线相交且相交角为锐角,二者的具体角度可以通过仿真或试验进行优化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3流出的气体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内流入的气体不直接对冲,否则会影响曲轴箱压力。
为了使冲刷效果更好,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出气口端可以延伸至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内部,如图8所示。
在图8的基础上,增压气体排出管3在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内还可以设计成先斜着插入而后向上翘的结构,使增压气体排出管3下游出气口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下游出气口的轴线相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为L型圆管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增压气体排出管3为直圆管结构,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出气口段为圆弧状圆管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3下游出气口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下游出气口的轴线相同,如图9和图10所示。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上游进气口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全负荷出气口直接连通,中间没有过渡管路;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下游出气口通过中间连接管与增压发动机空滤、压气机之间的干净管直接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变成全负荷呼吸管。
为了使冲刷效果更好,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出气口端可以延伸至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内部,如图11所示。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及用途作用,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包括增压气体引入管(1)、缩放喷管(2)、增压气体排出管(3)、碳罐脱附管(4),增压气体引入管(1)的上游进气口与增压发动机压气机后增压管路相连通,增压气体引入管(1)的下游出气口与缩放喷管(2)的上游进气口相连通,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上游进气口与缩放喷管(2)的下游出气口相连通,碳罐脱附管(4)的上游进气口与碳罐出气口相连通,碳罐脱附管(4)的下游出气口与缩放喷管(2)的喉口部位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上游进气口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全负荷出气口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下游出气口与增压发动机空滤、压气机之间的干净管相连通,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下游出气口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增压气体排出管(3)为直圆管结构,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为L型圆管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3)下游出气口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下游出气口的轴线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增压气体排出管(3)、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均为直圆管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轴线相交且相交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增压气体排出管(3)为直圆管结构,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出气口段为圆弧状圆管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3)下游出气口的轴线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下游出气口的轴线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出气口端延伸至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气体引入管(1)的上游进气口与增压发动机压气机后、中冷器前的增压管路相连通,或者与增压发动机中冷器后、节气门前的增压管路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气体引入管(1)的上游进气口端,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下游出气口端,碳罐脱附管(4)的上游进气口端,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上游进气口端,以及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下游出气口均为快速连接接头结构,增压气体排出管(3)的下游出气口与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之间也是通过快速连接接头结构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连接接头结构为卡箍或卡扣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上游进气口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全负荷出气口直接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的下游出气口与增压发动机空滤、压气机之间的干净管直接相连通,全负荷呼吸管连接管(5)变为全负荷呼吸管。
CN202320173204.XU 2023-02-10 2023-02-10 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 Active CN218816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3204.XU CN218816689U (zh) 2023-02-10 2023-02-10 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3204.XU CN218816689U (zh) 2023-02-10 2023-02-10 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6689U true CN21881668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5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3204.XU Active CN218816689U (zh) 2023-02-10 2023-02-10 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6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11090B2 (en) Engine exhaust gas passage flow orifice and method
US7908859B2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mixer for a turbo-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3360212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防结冰结构、发动机及车辆
CN111022151A (zh) 一种重型天然气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18816689U (zh) 增压发动机文丘里管装置
Yokomura et al. EGR system in a turbocharged and intercooled heavy-duty diesel engine–expansion of EGR area with venturi EGR System
CN112431650B (zh) 一种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增压发动机、汽车
WO2008032975A1 (en) Air inhalation device for use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9317026U (zh) 带有三通接头的增压发动机干净管装置
CN214007268U (zh) 曲轴箱压力控制系统及车辆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19061799U (zh) 可以引入高压气体的全负荷呼吸管装置
CN210343469U (zh) 排气歧管和气体发动机总成
CN218177301U (zh) 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及其混合器
CN215408806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及车辆
CN221032888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发动机及汽车
CN110985248A (zh) 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17440129U (zh) 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11828205A (zh) 一种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331270U (zh) 一种适用于高低压egr系统的涡轮增压器
CN112963271B (zh) 具有智能热管理的egr系统
CN220487690U (zh) 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发动机以及车辆
CN221074403U (zh) 一种发动机呼吸器管路结构
RU19572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ой подачи воздуха в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4741786U (zh) 发动机进气管及发动机电喷系统
CN215633418U (zh) 一种与进气管集成的egr混合装置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