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6559U - 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6559U
CN218816559U CN202223553912.0U CN202223553912U CN218816559U CN 218816559 U CN218816559 U CN 218816559U CN 202223553912 U CN202223553912 U CN 202223553912U CN 218816559 U CN218816559 U CN 218816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pipeline
tank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39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成印
陈莉
杨殿臣
苏擘
冯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39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6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6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6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包括一号机组主油箱、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二号机组主油箱、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和贮油箱,所述贮油箱包括净油箱和脏油箱;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所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所述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和所述贮油箱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充分利用油净化及贮油箱在管道中输送润滑油分时运行的特点,在两台机组之间供油、回油共用管道,通过阀门切换实现各自的供油和回油功能。本系统结构简单,只通过阀门控制,布置难度低,减少了工程量;同时,其节约了占地面积,减少了润滑油输送泵、管道等的材料量,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润滑油系统在汽轮机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300MW机组中,润滑油系统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本体套装油、顶轴油供给系统和润滑油冷却系统;二是润滑油净化贮存系统。这两部分相辅相成,共同保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前者主要包括集装油箱通过套装油管向汽轮机的各个轴承、盘车装置等提供润滑和冷却油,启动和停机时向轴承提供顶轴油;后者主要包括润滑油的净化、贮存以及输送、检修放油、事故放油等。
在300MW机组润滑油净化贮存系统中,涉及的辅机设备有主油箱、贮油箱、油净化装置、润滑油输送泵等。如图1所示,在原有的系统中增加二号机组后,两台机组共用一个贮油箱5,润滑油系统中的供油、回油通常分两个管路流通。一号机组主油箱1与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之间设置有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关闭阀门e,打开阀门a、b,一号机组主油箱1向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输送润滑油;打开阀门c、d,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将润滑油净化后输送回一号机组主油箱1。二号机组主油箱3与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之间设置有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关闭阀门m,打开阀门i、j,二号机组主油箱3向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输送润滑油;打开阀门k、l,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将润滑油净化后输送回二号机组主油箱3。
一号机组主油箱1与贮油箱5之间设置有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二号机组主油箱3和贮油箱5之间设置有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贮油箱5设置在地面高度,一号机组主油箱1和二号机组主油箱3的位置高于贮油箱5,因此在一号机组主油箱1和贮油箱5之间的回油管道上设置有一号润滑油输送泵7,在二号机组主油箱3和贮油箱5之间的回油管道上设置有二号润滑油输送泵8。当贮存以及输送、检修放油、事故放油等情况时,将主油箱中的润滑油输送至贮油箱5中,具体的:阀门h设置在一号机组与二号机组的三通连接处;关闭阀门n,打开阀门f、g、h、o;若此时一号机组主油箱1中的润滑油为净油,关闭阀门q、s,打开阀门p,一号机组主油箱1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输送泵6输送至净油箱51;若此时一号机组主油箱1的润滑油的油质较差,关闭阀门p、s,打开阀门q,一号机组主油箱1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输送泵6输送至脏油箱52;
关闭阀门h,打开阀门n、o,若此时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的润滑油为净油,关闭阀门q、s,打开阀门p,二号机组主油箱3的润滑油输送至净油箱51;若此时二号机组主油箱3的润滑油的油质较差,关闭阀门p、s,打开阀门q,二号机组主油箱3的润滑油输送至脏油箱52;
关闭阀门q,打开阀门r、s、p,将脏油箱52的润滑油通过滤油机53过滤后输送至净油箱51,达到净油的目的,当脏油箱52中的润滑油量降低,可以打开阀门t,补充外来的润滑油。当需要由净油箱51将润滑油输送回主油箱时,关闭阀门y、a,打开阀门u、v、e、b,净油箱51在一号润滑油输送泵7的作用下向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输送润滑油,打开阀门c、d,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将润滑油加压后输送回一号机组主油箱1;关闭阀门y、i,打开阀门w、x、m、j,净油箱51在二号润滑油输送泵8的作用下向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输送润滑油,打开阀门k、l,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将润滑油加压后输送回二号机组主油箱3。
如图2所示,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和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的结构相同,均可以实现对润滑油的净化和加压;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滤器41、半精滤器42、加热器43、真空分离器44;真空分离器44的出油口连接有出油单向阀46的进油口,出油单向阀46的出油口连接有精过滤器47,真空分离器44与出油单向阀46之间设置有净化装置润滑油输送泵45;真空分离器44的出汽口连接有抽汽单向阀48的进汽口,汽单向阀48的出汽口连接有抽汽泵49向外排汽。
由于一号机组主油箱1与二号机组主油箱3与贮油箱5之间的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分开布设,管道和设备布置分散,系统复杂,施工工作量较大、建设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工作量小、成本较低的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提供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包括一号机组主油箱、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二号机组主油箱、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和贮油箱,所述贮油箱包括净油箱和脏油箱;
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的第一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一供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二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一回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C;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一供油管道输送至所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净化加压后通过所述第一回油管道输送回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
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三出油口与所述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的第三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二供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二供油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的第四出油口与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四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二回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二供油管道输送至所述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净化加压后通过所述第二回油管道输送回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
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五出油口和所述净油箱的第五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三供油管道连通;所述脏油箱的第六进油口与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之间通过脏油箱进油管道连通,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上设有阀门G;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一个润滑油输送泵,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净油箱的第六出油口和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三回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三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K;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中的润滑油油质较好时,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润滑油经所述润滑油输送泵加压,通过所述第三供油管道输送至所述净油箱;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中的润滑油油质一般或较差时,打开阀门G,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润滑油经所述润滑油输送泵加压,通过所述第三供油管道和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输送至所述脏油箱;所述净油箱向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回油时,通过所述第三回油管道、所述第一供油管道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中,加压后经所述第一回油管道输送回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
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七出油口和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四供油管道连通,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净油箱的第六出油口和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四回油管道连通,所述第四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S。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供油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润滑油输送泵的进口端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连通;所述润滑油输送泵的出口端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与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五回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五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T。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中的润滑油油质较好时,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润滑油经所述润滑油输送泵加压,通过所述第四供油管道和所述第三供油管道输送至所述净油箱;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中的润滑油油质一般或较差时,打开阀门G,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润滑油经所述润滑油输送泵加压,通过所述第四供油管道、所述第三供油管道和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输送至所述脏油箱。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润滑油经过所述润滑油输送泵加压后、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润滑油经过所述润滑油输送泵加压后,汇入同一条管道,可以节省管道和阀门材料,节约成本、减少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三个阀门,连接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五出油口与所述第四供油管道的出口端之间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D;连接所述第五回油管道的进口端与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的进口端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E,连接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的进口端与所述净油箱的第五进油口之间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F。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通过所述第三供油管道向所述净油箱进油,依次经过了所述阀门D、所述润滑油输送泵、所述阀门E、所述阀门F。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上设置有三个阀门,连接所述第五回油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之间的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R;连接所述第五回油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七出油口之间的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Q和阀门P。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通过所述第四供油管道和所述第三供油管道向所述净油箱进油,依次经过了所述阀门P、所述阀门Q,所述阀门R、所述润滑油输送泵、所述阀门E、所述阀门F。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L和阀门M,连接阀门L和阀门M之间的所述第二供油管道与所述阀门Q供油进口端的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设有阀门U;所述第二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N和阀门O;连接阀门N和阀门O之间的所述第二回油管道与所述阀门Q供油出口端的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有阀门V。当需要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向所述净油箱供油时,可以由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七出油口出油,通过所述第四供油管道、第三供油管道向所述净油箱供油,依次经过了所述阀门P、所述阀门Q、所述阀门R、所述润滑油输送泵、所述阀门E、所述阀门F;也可以由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三出油口出油,通过所述第二供油管道、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四供油管道、所述第三供油管道向所述净油箱供油,依次经过了所述阀门L、所述阀门U、所述阀门Q、所述润滑油输送泵、所述阀门R、所述阀门E、所述阀门F。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P的出口端与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七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三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三连通管上设有阀门W。所述净油箱向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回油时,可以通过所述第四回油管道、所述第四供油管道、所述第三供油管道、所述第五回油管道、所述第四供油管道和所述第三连通管回油,依次经过了所述阀门S、所述润滑油输送泵、所述阀门T、所述阀门Q、所述阀门W,将润滑油输送回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也可以通过所述第四回油管道、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回油管道回油,依次经过了所述阀门S、所述润滑油输送泵、所述阀门T、所述阀门V、所述阀门O,将润滑油输送回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
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两个阀门,连接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三回油管道出口端的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A;连接所述第三回油管道出口端与所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的第一进油口之间的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B。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润滑油通过所述第一供油管道输送至所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先后经过阀门A和阀门B。
进一步地,所述脏油箱的第八出油口与连接所述阀门E出口端和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进口端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之间通过脏净油循环管道连通;所述脏净油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滤油机;所述滤油机与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之间的所述脏净油循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J;所述滤油机与所述脏油箱的第八出油口之间的所述脏净油循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I;所述脏油箱上连接有外接进油管道,所述外接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H。打开阀门I、J、G,所述脏油箱的润滑油可以经所述滤油机过滤,通过所述脏净油循环管道、所述第三供油管道、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进入所述脏油箱,润滑油在此中反复循环达到净油的目的;当所述脏油箱中的润滑油较少,可以打开阀门H,通过所述外接进油管道补充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充分利用油净化及贮油箱在管道中输送润滑油分时运行的特点,两台机组与贮油箱之间的供油管道与回油管道共用一条管道,通过阀门切换实现各自的供油和回油功能。本系统结构简单,只通过阀门控制,布置难度低,减少了工程量;同时,其节约了占地面积,减少了润滑油输送泵、管道等的材料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改进前油净化及贮油箱管道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油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如下:1、一号机组主油箱;2、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3、二号机组主油箱;4、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5、贮油箱;51、净油箱;52、脏油箱;53、滤油机;6、润滑油输送泵;101、阀门A;102、阀门B;103、阀门C;104、阀门D;105、阀门E;106、阀门F;107、阀门G;108、阀门H;109、阀门I;110、阀门J;111、阀门K;112、阀门L;113、阀门M;114、阀门N;115、阀门O;116、阀门P;117、阀门Q;118、阀门R;119、阀门S;120、阀门T;121、阀门U;122、阀门V;123、阀门W。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一”、“二”、“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一号机组主油箱1、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二号机组主油箱3、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和贮油箱5,贮油箱5包括净油箱51和脏油箱52。
一号机组主油箱1的第一出油口与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的第一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一供油管道连通,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2个阀门;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的第二出油口与一号机组主油箱1的第二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一回油管道连通,第一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C103。二号机组主油箱3的第三出油口与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的第三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二供油管道连通,第二供油管道上设置有2个阀门;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的第四出油口与二号机组主油箱3的第四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二回油管道连通,第二回油管道上设置有2个阀门。
一号机组主油箱1的第五出油口和净油箱51的第五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三供油管道连通;脏油箱52的第六进油口与第三供油管道之间通过脏油箱进油管道连通,脏油箱进油管道上设有阀门G107;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润滑油输送泵6,润滑油输送泵6采用自吸能力强的螺杆泵;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3个阀门;净油箱51的第六出油口和第一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三回油管道连通,第三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K111。二号机组主油箱3的第七出油口和第三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四供油管道连通,第四供油管道上设置有3个阀门;净油箱51的第六出油口和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四回油管道连通,第四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S119。
第四供油管道的出口端与润滑油输送泵6的进口端的第三供油管道连通;润滑油输送泵6的出口端的第三供油管道与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五回油管道连通,第五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T120。
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3个阀门,连接一号机组主油箱1的第五出油口与第四供油管道的出口端之间的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D104;连接第五回油管道的进口端与脏油箱进油管道的进口端的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E105,连接脏油箱进油管道的进口端与净油箱的第五进油口之间的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F106。
第四供油管道上设置有3个阀门,连接第五回油管道的出口端与第三供油管道之间的第四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R118;连接第五回油管道的出口端与二号机组主油箱3的第七出油口之间的第四供油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Q117和阀门P116。
第二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L112和阀门M113,连接阀门L112和阀门M113之间的第二供油管道与阀门Q117供油进口端的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第一连通管上设有阀门U121;第二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N114和阀门O115;连接阀门N114和阀门O115之间的第二回油管道与阀门Q117供油出口端的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第二连通管上设有阀门V122。阀门P116的出口端与二号机组主油箱3的第七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三连通管连接;第三连通管上设有阀门W123。
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2个阀门,连接一号机组主油箱1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三回油管道出口端的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A101;连接第三回油管道出口端与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的第一进油口之间的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B102。
脏油箱52的第八出油口与连接阀门E105出口端和脏油箱进油管道进口端的第三供油管道通过脏净油循环管道连通;脏净油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滤油机53;滤油机53与第三供油管道之间的脏净油循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J110;滤油机53与脏油箱52的第八出油口之间的脏净油循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I109;脏油箱52上连接有外接进油管道,外接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H108。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的运行方式如下:
(1)一号机组主油箱1的油净化
关闭阀门K111,打开阀门A101、阀门B102,一号机组主油箱1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一供油管道进入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中净化并升压;打开阀门C103,净化后的润滑油通过第一回油管道回到一号机组主油箱1中。润滑油在此中反复循环达到净油的目的。
(2)二号机组主油箱3的油净化
关闭阀门U121,打开阀门L112、M113,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二供油管道进入到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中净化并升压;关闭阀门V122,打开阀门N114、O115,净化后的润滑油通过第二回油管道回到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润滑油在此中反复循环达到净油的目的。
(3)一号机组主油箱1向贮油箱5进油
当一号机组主油箱1向贮油箱5进油时,关闭阀门R118、S119、T120、J110,打开阀门D104、E105,若此时一号机组主油箱1中润滑油油质较好,关闭阀门G107、打开阀门F106,一号机组主油箱1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三供油管道经润滑油输送泵6加压后进入净油箱51;若此时一号机组主油箱1中润滑油油质一般或较差,关闭阀门F106、打开阀门G107,一号机组主油箱1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三供油管道和脏油箱进油管道经润滑油输送泵6加压后进入脏油箱52。
(4)净油箱51向一号机组主油箱1进油
当净油箱51向一号机组主油箱1进油时,关闭阀门A101、S119,打开阀门K111、B102,润滑油经第三回油管道和第一供油管道进入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经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加压后,打开阀门C103,净化后的润滑油通过第一回油管道回到一号机组主油箱1中。
(5)二号机组主油箱3向贮油箱5进油
当二号机组主油箱3向贮油箱5进油时,关闭阀门W123、U121、V122、T120、S119、D104、J110,打开阀门P116、Q117、R118、E105,若此时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润滑油油质较好,关闭阀门G107、打开阀门F106,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的润滑油通过第四供油管道和第三供油管道经润滑油输送泵6加压后进入净油箱51;若此时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润滑油油质一般或较差,关闭阀门F106、打开阀门G107,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的润滑油通过第四供油管道、第三供油管道和脏油箱进油管道经润滑油输送泵6加压后进入脏油箱52。也可以关闭阀门M113、T120、S119、D104、J110,打开阀门L112、U121、Q117、R118、E105,若此时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润滑油油质较好,关闭阀门G107、打开阀门F106,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二供油管道、第一连通管、第四供油管道和第三供油管道经润滑油输送泵6加压后进入净油箱51;若此时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润滑油油质一般或较差,关闭阀门F106、打开阀门G107,二号机组主油箱3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二供油管道、第一连通管、第四供油管道、第三供油管道和脏油箱进油管道经润滑油输送泵6加压后进入脏油箱52。
(6)净油箱51向二号机组主油箱3进油
当净油箱51向二号机组主油箱3进油时,关闭阀门K111、R118、D104、E105、Q117、N114,打开阀门S119、T120、V122、O115,润滑油通过第四回油管道、第四供油管道、第三供油管道、第五回油管道、第四供油管道、第二连通管和第二回油管道,经润滑油输送泵6加压后输送至二号机组主油箱3。也可以关闭阀门K111、R118、D104、E105、V122、U121、P116,打开阀门S119、T120、Q117、W123,润滑油通过第四回油管道、第四供油管道、第三供油管道、第五回油管道、第四供油管道和第三连通管,经润滑油输送泵6加压后进入二号机组主油箱3。
(7)脏油箱52向净油箱51进油
关闭阀门E105、G107,打开阀门I109、J110、F106,脏油箱52中的润滑油经滤油机53过滤并升压经脏净油循环管道和第三供油管道输送至净油箱51,达到净油的目的;当脏油箱52中的润滑油较少,打开阀门H108,可以补充外来的润滑油。
因主油箱与贮油箱之间的供/回润滑油非连续运行,利用其分时运行的特点,将一号机组主油箱1、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2、二号机组主油箱3、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4和贮油箱5之间供油、回油的部分管道共用,通过阀门切换即可实现主油箱与油净化装置、贮油箱之间润滑油的输送。减少了支吊架材料用量、管道材料用量、阀门数量、输送泵数量(见表1),降低了设计难度及施工布置的工作量;相比背景技术所述的管道布置方式,节约了21.36万元(见表2),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表1节省材料明细表
Figure BDA0004014759440000151
Figure BDA0004014759440000161
其中,京科工程一台机组远端布置的结构根据实施例1设计及布置、运行;京能盛乐工程两台机组、锡林浩特工程两台机组、霍林河工程两台机组、新疆天池工程两台机组均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传统布置方案。
表2节约投资明细表
Figure BDA00040147594400001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包括一号机组主油箱、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二号机组主油箱、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和贮油箱,所述贮油箱包括净油箱和脏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的第一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一供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二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一回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C;
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三出油口与所述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的第三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二供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二供油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二号机组油净化装置的第四出油口与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四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二回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
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五出油口和所述净油箱的第五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三供油管道连通;所述脏油箱的第六进油口与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之间通过脏油箱进油管道连通,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上设有阀门G;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一个润滑油输送泵,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净油箱的第六出油口和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三回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三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K;
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七出油口和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四供油管道连通,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净油箱的第六出油口和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四回油管道连通,所述第四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供油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润滑油输送泵的进口端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连通;所述润滑油输送泵的出口端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与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五回油管道连通,所述第五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三个阀门,连接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五出油口与所述第四供油管道的出口端之间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D;连接所述第五回油管道的进口端与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的进口端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E,连接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的进口端与所述净油箱的第五进油口之间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F。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上设置有三个阀门,连接所述第五回油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之间的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R;连接所述第五回油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七出油口之间的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Q和阀门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L和阀门M,连接阀门L和阀门M之间的所述第二供油管道与所述阀门Q供油进口端的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设有阀门U;所述第二回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N和阀门O;连接阀门N和阀门O之间的所述第二回油管道与所述阀门Q供油出口端的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有阀门V。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P的出口端与所述二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七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三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三连通管上设有阀门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两个阀门,连接所述一号机组主油箱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三回油管道出口端的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A;连接所述第三回油管道出口端与所述一号机组油净化装置的第一进油口之间的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B。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脏油箱的第八出油口与连接所述阀门E出口端和所述脏油箱进油管道进口端的所述第三供油管道通过脏净油循环管道连通;所述脏净油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滤油机;所述滤油机与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之间的所述脏净油循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J;所述滤油机与所述脏油箱的第八出油口之间的所述脏净油循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I;所述脏油箱上连接有外接进油管道,所述外接进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H。
CN202223553912.0U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 Active CN218816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3912.0U CN218816559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3912.0U CN218816559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6559U true CN21881655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6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3912.0U Active CN218816559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6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2807U (zh) 一种柴油发电车燃油箱多功能辅助管路系统
CN218816559U (zh) 一种油净化及贮油箱共用供回油管道系统
CN104165266B (zh) 一种压差式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加注系统及其方法
CN102030314B (zh) 一种制氧机
CN103432818A (zh) 一种清洗水回收过滤装置及设备
CN203417529U (zh) 一种清洗水回收过滤装置及设备
CN101036857B (zh) 一种节水型反渗透纯水机
CN111005825B (zh) 一种柴油发电车燃油箱多功能辅助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45491U (zh) 一种常压储罐进液管线系统
CN203476733U (zh) 水环式真空泵的水循环系统、及过氧化二异丙苯生产系统
CN110202229A (zh) 放电加工装置
CN214734876U (zh) 一体化油田污水处理装置
CN204646336U (zh) 润滑油净化系统
CN218953399U (zh) 一种柴油机油底壳污滑油排放系统
CN219674193U (zh) 脱硫工艺水箱补水系统及火力发电机组
CN207891150U (zh) 一种高原山区高压供水净水系统
CN219653805U (zh) 一种试验台去离子水工艺系统
CN219220531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汽轮机润滑油净化系统
CN101122223B (zh) 海上平台富余天然气回注系统
CN220364463U (zh) 一种纯化水制备系统
CN217926100U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发电的浮式lng配套系统
CN220647824U (zh) 润滑油净化系统
CN217653694U (zh) 一种pta母液回收装置
CN220817457U (zh) 一种缓冲液输送和清洗管路系统
CN214636465U (zh) 一种解吸剂地下罐物料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