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2446U - 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 - Google Patents

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2446U
CN218812446U CN202222633793.3U CN202222633793U CN218812446U CN 218812446 U CN218812446 U CN 218812446U CN 202222633793 U CN202222633793 U CN 202222633793U CN 218812446 U CN218812446 U CN 218812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oil
stitch
knitting
co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37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泉
张维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KINGDEER CASHME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KINGDEER CASHME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KINGDEER CASHME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KINGDEER CASHME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37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2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2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2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包括:管状花花冠结构、线圈堕套基础列、叶羽状分裂结构、基底组织,管状花花冠结构、线圈堕套基础列、叶羽状分裂结构设置在基底组织上,管状花花冠结构、叶羽状分裂结构的侧边分别连接在线圈堕套基础列两侧。本实用新型应用到服装或者针织面料中,针织图案结构立体感强,能够提升针织产品观感,提升产品竞争力。

Description

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
背景技术
针织行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衣服由最初的遮体御寒作用逐渐演变成现代社会的装饰物品。针织产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始终离不开自然界,从自然界中找寻创作灵感,表现产品的文化特点,是产品开发人员不断探索的方向。人类对于植物本身的喜好赋予植物文化属性,比如玫瑰花象征着真挚纯洁的爱情,孔雀草代表爽朗、活泼。
但是,如何将这些植物形态与电脑横机的编织原理、编织技术相组合,开发出具有文化属性的针织形态结构,赋予针织产品文化属性,是技术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应用到服装或者针织面料中,针织图案结构立体感强,能够提升针织产品观感,提升产品竞争力。
技术方案如下:
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包括:管状花花冠结构、线圈堕套基础列、叶羽状分裂结构、基底组织,管状花花冠结构、线圈堕套基础列、叶羽状分裂结构设置在基底组织上,管状花花冠结构、叶羽状分裂结构的侧边分别连接在线圈堕套基础列两侧。
进一步,管状花花冠结构包括:正针线圈、移圈线圈,正针线圈、移圈线圈从下到上的线圈数量依次减少,正针线圈、移圈线圈交错排列,移圈线圈向右侧倾斜并连接正针线圈。
进一步,管状花花冠结构右侧边缘处的移圈线圈连接正针线圈形成堕套线圈;正针线圈向右侧移圈后形成管状花花冠结构的移圈线圈;管状花花冠结构的左侧边缘处,正针线圈向右侧移圈后空起的正针线圈形成空起线圈。
进一步,叶羽状分裂结构:包括:正针线圈、移圈线圈,正针线圈、移圈线圈从下到上的线圈数量依次减少,正针线圈、移圈线圈交错排列,移圈线圈向左侧倾斜并连接正针线圈。
进一步,叶羽状分裂结构左侧边缘处的移圈线圈连接正针线圈形成堕套线圈;正针线圈向左侧移圈后形成管状花花冠结构的移圈线圈;叶羽状分裂结构的右侧边缘处,正针线圈向左侧移圈后空起的正针线圈形成空起线圈。
进一步,叶羽状分裂结构的形状为三角形,管状花花冠结构、叶羽状分裂结构在线圈堕套基础列两侧呈错位对角排列编织。
进一步,正针线圈与反针线圈交错排列并编织形成基底组织。
进一步,堕套线圈纵向排列形成线圈堕套基础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针织编织原理和编织技术(成圈、翻针、移圈、挑孔等编织形式),将设计出的具有文化特性的孔雀草图案形成针织图案结构,并且将针织图案结构编织到针织组织中,形成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丰富了针织组织结构形态;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应用到服装或者针织面料中,针织图案结构立体感强,能够提升针织产品观感,提升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的编织组织结构线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的编织组织结构线圈图。
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其结构包括:管状花花冠结构A、线圈堕套基础列B、叶羽状分裂结构C、基底组织D,管状花花冠结构A、线圈堕套基础列B、叶羽状分裂结构C设置在基底组织上,管状花花冠结构A、叶羽状分裂结构C的侧边分别连接在线圈堕套基础列B两侧。
基底组织D由正针线圈a、反针线圈b编织构成,正针线圈a与反针线圈b交错排列并编织形成基底组织D。
管状花花冠结构A包括:正针线圈a、移圈线圈c,正针线圈a、移圈线圈c从下到上的线圈数量依次减少,正针线圈a、移圈线圈c交错排列,移圈线圈c向右侧倾斜并连接正针线圈a,编织形成管状花花冠结构A。
管状花花冠结构A右侧边缘处的移圈线圈c连接正针线圈a形成堕套线圈d;正针线圈a向右侧移圈后形成管状花花冠结构A的移圈线圈c;管状花花冠结构A的左侧边缘处,正针线圈a向右侧移圈后空起的正针线圈a形成空起线圈e。
叶羽状分裂结构C:包括:正针线圈a、移圈线圈c,正针线圈a、移圈线圈c从下到上的线圈数量依次减少,正针线圈a、移圈线圈c交错排列,移圈线圈c向左侧倾斜并连接正针线圈a,编织形成叶羽状分裂结构C。
叶羽状分裂结构C的形状为三角形,管状花花冠结构A、叶羽状分裂结构C在线圈堕套基础列B两侧呈错位对角排列编织。叶羽状分裂结构C左侧边缘处的移圈线圈c连接正针线圈a形成堕套线圈d;正针线圈a向左侧移圈后形成管状花花冠结构A的移圈线圈c;叶羽状分裂结构C的右侧边缘处,正针线圈a向左侧移圈后空起的正针线圈a形成空起线圈e。
堕套线圈d纵向排列形成线圈堕套基础列B。
本实用新型形成的针织物或组织结构是在正针织物基础上形成结构,形成分枝斜展的叶羽状分裂结构,边缘的空起线圈e形成锯齿状,中心位置堕套线圈d形成1列的直立茎脉结构;在中心位置的直立茎脉结构两侧对称且错位排列管状花花冠结构A和叶羽状分裂结构C,共同形成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形态。
本优选实施例中,正针线圈a、移圈线圈c从下到上的线圈数量依次减少1针,移圈组织c的针数按10针、9针、8针、7针、6针、5针、4针、3针、2针、1针的宽度由多到少逐渐移位,每次仅移动1针变化。孔雀草组织结构中的不同单元可以针数不同、行数不同,移圈针数的数量不同,这样就可以编织出孔雀草形状大小多种形态的组织结构。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用纱线原料由纯羊绒纱线组成,通过日本岛精SES122-S车型、12针/Inch的电脑横机,26S/2支纱线织造完成的粗纺织物。电脑横编机至少包括前后相向的一对前针板与后针板,前针板或者后针板可以前向后或后向前相互翻针,且前后针板至少有一块针板可以左右摇床错位。
由管状花花冠结构A、线圈堕套基础列B、叶羽状分裂结构C三个区域的21列30`行共同形成一个基本循环单元。其中线圈堕套基础列B为1针宽度,线圈堕套基础列B两侧分布错位排列管状花花冠结构A、线圈堕套基础列B,共同编织成孔雀草组织结构。
编织第1`行时,第1、2、3、4、5、6、7、8、9、10针编织反针组织b,第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将第12、13、14、15、16、17、18、19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左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2`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组织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正针组织a翻针到后床;由于第19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
编织第3`行时,第1、2、3、4、5、6、7、8、9、10针编织反针组织b,第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将第12、13、14、15、16、17、18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左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4`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正针线圈a翻针到后床;由于第18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
编织第5`行时,第1、2、3、4、5、6、7、8、9、10针编织反针线圈b,第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将第12、13、14、15、16、17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左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6`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正针线圈a翻针到后床;由于第17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
编织第7`行时,第1、2、3、4、5、6、7、8、9、10针编织反针线圈b,第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将第12、13、14、15、16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左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8`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正针线圈a翻针到后床;由于第16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
编织第9`行时,第1、2、3、4、5、6、7、8、9、10针编织反针线圈b,第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将第12、13、14、15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左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10`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正针线圈a翻针到后床;由于第15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
编织第11`行时,第1、2、3、4、5、6、7、8、9、10针编织反针线圈b,第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将第12、13、14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左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12`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由于第14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之后,将第1、2、3、4、5、6、7、8、9、10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右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13`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由于第1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之后,将第12、13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左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14`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由于第13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之后,将第2、3、4、5、6、7、8、9、10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右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15`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由于第2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之后,将第12针正针组织c分别向左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同时,将第13、14、15、16、17、18、19、20、21针正针线圈a翻针到后床。
至此,完成一组管状花花冠结构A、叶羽状分裂结构C的编织。管状花花冠结构A、叶羽状分裂结构C呈错位对角排列编织。
编织第16`行时,第1、2、3、4、5、6、7、8、9、10、11针编织正针线圈a,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反针线圈b;由于第12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同时,将第3、4、5、6、7、8、9、10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右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17`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正针线圈a翻针到后床;由于第3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
编织第18`行时,第1、2、3、4、5、6、7、8、9、10、11针编织正针线圈a,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反针线圈b;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同时,将第4、5、6、7、8、9、10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右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19`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正针线圈a翻针到后床;由于第4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
编织第20`行时,第1、2、3、4、5、6、7、8、9、10、11针编织正针线圈a,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反针线圈b;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同时,将第5、6、7、8、9、10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右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21`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正针线圈a翻针到后床;由于第5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
编织第22`行时,第1、2、3、4、5、6、7、8、9、10、11针编织正针线圈a,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反针线圈b;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同时,将第6、7、8、9、10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右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23`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正针线圈a翻针到后床;由于第6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
编织第24`行时,第1、2、3、4、5、6、7、8、9、10、11针编织正针线圈a,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反针线圈b;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同时,将第7、8、9、10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右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25`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正针线圈a翻针到后床;由于第7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
编织第26`行时,第1、2、3、4、5、6、7、8、9、10、11针编织正针线圈a,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反针线圈b;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反针线圈b翻针到前床;同时,将第8、9、10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右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27`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由于第8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21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左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28`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由于第21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之后,将第9、10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右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29`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由于第9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之后,将第12、13、14、15、16、17、18、19、20针正针线圈a分别向左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编织第30`行时,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针编织正针线圈a;由于第20针线圈被移位后,再编织时,形成1针空起线圈e。之后,将第10针正针线圈a向右移动1个针位,第11针形成堕套线圈d。
至此,按照中心位置1列堕套线圈d的直立茎脉结构两侧对称且错位排列管状花花冠结构A、线圈堕套基础列B、叶羽状分裂结构C,共同形成的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形态编织完成。
以上实施例可知,由此A、B、C三个区域共21列30`行线圈编织形成一种孔雀草组织结构的最小基本循环单元。由该组织结构的管状花花冠结构A、叶羽状分裂结构C边缘的空起线圈e形成锯齿状;线圈堕套基础列B形成茎并直立,管状花花冠结构A、叶羽状分裂结构C向外侧斜展。
本实用新型所用编织车型,纱线支数和原料成份均无限制要求。适合于多种车型,3G、5G、7G、12G、14G、16G、18G车型。
本实用新型组织结构的行数和针数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列举的行数和针数,可根据不同鳞片组织的形状及大小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技术方案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花花冠结构、线圈堕套基础列、叶羽状分裂结构、基底组织,管状花花冠结构、线圈堕套基础列、叶羽状分裂结构设置在基底组织上,管状花花冠结构、叶羽状分裂结构的侧边分别连接在线圈堕套基础列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管状花花冠结构包括:正针线圈、移圈线圈,正针线圈、移圈线圈从下到上的线圈数量依次减少,正针线圈、移圈线圈交错排列,移圈线圈向右侧倾斜并连接正针线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管状花花冠结构右侧边缘处的移圈线圈连接正针线圈形成堕套线圈;正针线圈向右侧移圈后形成管状花花冠结构的移圈线圈;管状花花冠结构的左侧边缘处,正针线圈向右侧移圈后空起的正针线圈形成空起线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叶羽状分裂结构:包括:正针线圈、移圈线圈,正针线圈、移圈线圈从下到上的线圈数量依次减少,正针线圈、移圈线圈交错排列,移圈线圈向左侧倾斜并连接正针线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叶羽状分裂结构左侧边缘处的移圈线圈连接正针线圈形成堕套线圈;正针线圈向左侧移圈后形成管状花花冠结构的移圈线圈;叶羽状分裂结构的右侧边缘处,正针线圈向左侧移圈后空起的正针线圈形成空起线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叶羽状分裂结构的形状为三角形,管状花花冠结构、叶羽状分裂结构在线圈堕套基础列两侧呈错位对角排列编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正针线圈与反针线圈交错排列并编织形成基底组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堕套线圈纵向排列形成线圈堕套基础列。
CN202222633793.3U 2022-09-30 2022-09-30 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 Active CN218812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3793.3U CN218812446U (zh) 2022-09-30 2022-09-30 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3793.3U CN218812446U (zh) 2022-09-30 2022-09-30 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2446U true CN218812446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7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3793.3U Active CN218812446U (zh) 2022-09-30 2022-09-30 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2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0770B2 (en) Fabric knitting method and knitted product
EP1947224B1 (en) Rib fabric and its knitting method
EP1004695A3 (en) Method of knitting a knitwear forming therein a connecting part
ES2019812A6 (es) Procedimiento para tejer generos de punto.
US4109492A (en) No roll stocking and method
CN108588991B (zh) 通过纬平针彩条凸显立体花型图案的方法
CA1303866C (en) Knitted fabric and a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US5115650A (en) Non-run pantyhose
CN108754805B (zh) 一种针织编织方法、编织结构、编织面料及服装
CN218812446U (zh) 孔雀草针织组织结构
CN110747571B (zh) 提花毛圈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提花毛圈针织物
TW445318B (en) Knitted fabric comprising pile stitch, tuck stitch and plain stitch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CN110592787B (zh) 一种扩大孔眼的编织方法
CN211036282U (zh) 鳞片组织结构
DE69807023D1 (de) Umkehrbare Strickware aus Kuliermasch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210237953U (zh) 龟背纹针织组织
CN213172814U (zh) 刺果状针织组织
CN221142034U (zh) 针织麦穗组织结构
CN113005611A (zh) 一种在横机上编织可调长毛圈的方法
CN213172812U (zh) 鸡爪纹针织组织结构
CN210237970U (zh) 菱形渔网镂空针织组织
CN213172815U (zh) 叶状针织物结构
CN213172816U (zh) 鼓帆状针织组织结构
CN113073418B (zh) 一种控制筒状织物边缘线圈大小均匀的编织方法
CN221142033U (zh) 菱形螺旋纹针织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