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6282U - 鳞片组织结构 - Google Patents

鳞片组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6282U
CN211036282U CN201920582990.2U CN201920582990U CN211036282U CN 211036282 U CN211036282 U CN 211036282U CN 201920582990 U CN201920582990 U CN 201920582990U CN 211036282 U CN211036282 U CN 211036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tissue
scale
stitch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29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慧
王新泉
董瑞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KINGDEER CASHME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KINGDEER CASHME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KINGDEER CASHME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KINGDEER CASHME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29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6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6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6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鳞片组织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鳞片组织单元,鳞片组织单元包括:反针组织、移针组织、堕套组织,反针组织、移针组织、堕套组织之间互相连接;反针组织由反针线圈组成,移针组织由互相连接的移针线圈和空起线圈组成,移针线圈相对于空起线圈移针编织,堕套组织由堕套线圈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效果明显,立体感强。

Description

鳞片组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物,具体说,涉及一种鳞片组织结构。
背景技术
人与大自然是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关系,大自然赋于人类的启发是多种多样的。针织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思路往往源于大自然,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高楼大厦等等都是设计和创新的主要灵感来源。针织产品的设计离不开电脑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发展,电脑组织的编织原理或编织形式包括:成圈、集圈、浮线、翻针、接针、脱圈六种,利用这六种编织形式可以组合出千变万化的复合组织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鳞片组织结构,立体效果明显,立体感强。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鳞片组织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鳞片组织单元,鳞片组织单元包括:反针组织、移针组织、堕套组织,反针组织、移针组织、堕套组织之间互相连接;反针组织由反针线圈组成,移针组织由互相连接的移针线圈和空起线圈组成,移针线圈相对于空起线圈移针编织,堕套组织由堕套线圈组成。
进一步,堕套组织为1针的宽度。
进一步,移针线圈的针数按照5针、4针、3针、2针、1针的宽度变化。
进一步,移针线圈为1行或者2行的高度。
进一步,鳞片组织单元的编织高度29行。
进一步,鳞片组织单元的编织宽度为13针。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鱼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食品或观赏庞物,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鱼鳞外形、构造和发生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设计开发出扇形的采用鱼鳞针的鳞片组织结构,鳞片组织结构在针织产品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立体效果明显,立体感强,是针织产品组织结构的创新和延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鳞片组织结构的编织组织结构线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鳞片组织结构这种针织物或组织结构是在反针组织基础上形成,在反针组织基础上通过对向与反向线圈移针编织,线圈间被逐渐减少移位和急缓形态错位,从而形成鳞状细小的紧贴单体和双体,形似大小相互压贴,并浮于织物表面,成为鳞片状构造。
反针组织是在反板针床上由织针起针高度达到3/4勾取第一纱线(新纱线)与原有第二线圈(旧线圈)共同形成反针组织。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鳞片组织结构的编织组织结构线圈图。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用纱线原料由纯羊绒纱线组成,通过日本岛精SES122-S车型、12针/Inch的电脑横机,26S/2支纱线织造完成的粗纺织物。电脑横编机至少包括前后相向的一对前针板与后针板,前针板或者后针板可以前向后或后向前相互翻针,且前后针板至少有一块针板可以左右摇床错位。
鳞片组织单元的结构包括:反针组织、移针组织、堕套组织,反针组织、移针组织、堕套组织互相连接;反针组织包含多个反针线圈a,移针组织包含多个移针线圈b、多个空起线圈d,移针线圈b相对于空起线圈d移针编织,堕套组织包含多个堕套线圈c。
移针线圈b的针数由5针、4针、3针、2针、1针的宽度逐渐变化,移针线圈b的行数由1行和2行高度变化。鳞片组织中的不同鳞片组织单元可以列数不同,行数不同,移针线圈b的数量不同,这样就可以编织出反向、对称、大小多种不同形状的鳞片组织结构。
本实施例中:由A、B-C、D、E-F、G五个区域的13列29行共同形成一个基本循环单元。其中A、D、G三个区域为1针宽度的堕套线圈列;B-C、E-F二个区域为对向或反向的移圈组织,共同编织成鳞片组织结构。
本实施例中:反针线圈a为基础,D区域为1针宽度的堕套线圈c形成的堕套线圈列;堕套线圈列的两侧分别设有B-C区域和E-F区域为移针线圈b、空起线圈d形成的移针组织,B-C区域和E-F区域的移针线圈b被移走后,形成的空起线圈d,共同构成鳞片组织结构。移针线圈b的移圈行数有1行和2行,第一移针线圈为2行一移(1`-18`行),第二移针线圈为1行一移(19`-29`行)。移针线圈的行数不同,所以更能将鳞片组织的结构框架表现的完美逼真、层层叠叠,鳞片与鳞片之间相互压衬的立体感效果更强。
编织时:
编织第1`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
编织第2`行时,先第1-13列编织反针线圈a,由第1`行和第2`行完成编织2行1转反针组织,然后B-C区域的第2针、第3针、第4针、第5针、第6针与E-F区域的第8针、第9针、第10针、第11针、第12针共同出针,出针高度4/4形成翻针,前板出针高度1/4接走后板翻过来的反针线圈;同时,后板针床向左摇床L1.5个针位,将第2针、第3针、第4针、第5针、第6针前板线圈出针高度4/4形成翻针,后板出针高度1/4接走前板翻过来的线圈,相当于第6针堕套在第7针基础列上,第6针形成空针,从而第5针翻针在第6针空针上,第4针翻针在第5针空针上,第3针翻针在第4针空针上,第2针翻针在第3针空针上,依此类推,线圈被向右移动1个针位;后板针床向右摇床R0.5个针位,将第8针、第9针、第10针、第11针、第12针前板线圈出针高度4/4形成翻针,后板出针高度1/4接走前板翻过来的线圈,相当于第8针堕套在第7针基础列上,第8针形成空针,从而第9针翻针在第8针空针上,第10针翻针在第9针空针上,第11针翻针在第10针空针上,第12针翻针在第11空针上,依此类推,线圈被向左移动1个针位b;此时,基础列7的位置同时堕有3个反针线圈c。
编织第3`、4`行时,编织原理与编织方法完全与第1`、2`行相同。由于第2`行第2列和第12列的线圈被移走后,形成空针,编织第3`时,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组织,因为织针针钩上没有旧的线圈,所以没有新线圈产生,相当于编织了一针集圈吊目组织,从而形成眼的状态d。
编织第5`、6`行到第17`、18`行时,完全与编织第3`、4`行的编织原理和编织方法相同。
编织第19`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编织1行后,将B-C区域的第3针、第4针、第5针、第6针和E-F区域的第8针、第9针、第10针、第11针向中心基础列第7针移圈1个针位。
编织第20`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编织1行后,将B-C区域的第4针、第5针、第6针和E-F区域的第8针、第9针、第10针向中心基础列第7针移圈1个针位。
编织第21`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编织1行后,将B-C区域的第5针、第6针和E-F区域的第8针、第9针向中心基础列第7针移圈1个针位。
编织第22`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编织1行后,将B-C区域的第6针和E-F区域的第8针向中心基础列第7针移圈1个针位。
从第19`行到第22`行线圈每编织1行,线圈由多到少对向被逐渐移位,至此,鳞片组织的外形单体构造编织完成。
编织第23`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
编织第24`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将B-C区域的第2针、第3针、第4针、第5针、第6针与E-F区域的第8针、第9针、第10针、第11针、第12针共同出针,出针高度4/4形成翻针,前板出针高度1/4接走后板翻过来的反针线圈;同时,后板针床向右摇床R0.5个针位,将第2针、第3针、第4针、第5针、第6针前板线圈出针高度4/4形成翻针,后板出针高度1/4接走前板翻过来的线圈,第2针堕套在A区域的第1针基础列上,第2针形成空针,从而第3针翻针在第2针空针上,第4针翻针在第3针空针上,第5针翻针在第4针空针上,第6针翻针在第5针空针上,依此类推,线圈被向左移动1个针位b;后板针床向左摇床L1.5个针位,将第8针、第9针、第10针、第11针、第12针前板线圈出针高度4/4形成翻针,后板出针高度1/4接走前板翻过来的线圈,第12针堕套在G区域的第13针基础列上,第12针形成空针,从而第11针翻针在第12针空针上,第10针翻针在第11针空针上,第9针翻针在第10针空针上,第8针翻针在第9空针上,依此类推,线圈被向右移动1个针位b。
编织第25`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编织1行后,将B-C区域的第2针、第3针、第4针、第5针和E-F区域的第9针、第10针、第11针、第12针分别向A区域第1列和G区域第13列移圈1个针位。
编织第26`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编织1行后,将B-C区域的第2针、第3针、第4针和E-F区域的第10针、第11针、第12针分别向A区域第1列和G区域第13列移圈1个针位。
编织第27`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编织1行后,将B-C区域的第2针、第3针和E-F区域的第11针、第12针分别向A区域第1列和G区域第13列移圈1个针位。
编织第28`行的第1-13列,出针高度3/4编织反针线圈a;编织1行后,将B-C区域的第2针和E-F区域的第12针分别向A区域第1列和G区域第13列移圈1个针位。
而B-C区域的第25行第6列、第26行第5列、第27行第4列、第28行第3列、第29行第2列与E-F区域的第25行第8列、第26行第9列、第27行第10列、第28行第11列、第29行第12列织针针钩上没有旧的线圈,所以没有新线圈产生,相当于编织了一针集圈吊目组织,从而形成眼的状态d。
从第23`行到第29`行线圈每编织1行,线圈由多到少反向被逐渐移位,至此,鳞片组织的外形双体构造编织完成。
以上实施例可知,由此A、B-C、D、E-F、G五个区域共13列29行单元编织形成一种鳞片组织基本结构。从组织结构的外形单体和双体共同构成鳞片组织结构,外观层层相压,紧密相贴,层层叠叠。在针织产品设计中加入鳞片组织结构,增添服装产品保护“盔甲”的作用,同时具有超薄、轻柔等特点,穿在身上运动时,鳞片间的张闭,犹如鱼儿在水中嬉戏。
本实用新型所用编织车型,纱线支数和原料成份均无限制要求。适合于多种车型,3G、5G、7G、12G、14G、16G、18G车型。
本实用新型组织结构的行数和针数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列举的行数和针数,可根据不同鳞片组织的形状及大小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鳞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鳞片组织单元,鳞片组织单元包括:反针组织、移针组织、堕套组织,反针组织、移针组织、堕套组织之间互相连接;反针组织由反针线圈组成,移针组织由互相连接的移针线圈和空起线圈组成,移针线圈相对于空起线圈移针编织,堕套组织由堕套线圈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鳞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堕套组织为1针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鳞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移针线圈的针数按照5针、4针、3针、2针、1针的宽度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鳞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移针线圈为1行或者2行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鳞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鳞片组织单元的编织高度29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鳞片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鳞片组织单元的编织宽度为13针。
CN201920582990.2U 2019-04-25 2019-04-25 鳞片组织结构 Active CN211036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2990.2U CN211036282U (zh) 2019-04-25 2019-04-25 鳞片组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2990.2U CN211036282U (zh) 2019-04-25 2019-04-25 鳞片组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6282U true CN211036282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7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2990.2U Active CN211036282U (zh) 2019-04-25 2019-04-25 鳞片组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628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3758A (zh) * 2020-12-01 2021-03-26 桐乡嘉裕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衫编织移针补洞方法
CN115538017A (zh) * 2022-10-21 2022-12-30 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凤尾花型的编织方法、织物和面料
CN115538017B (zh) * 2022-10-21 2024-05-31 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凤尾花型的编织方法、织物和面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3758A (zh) * 2020-12-01 2021-03-26 桐乡嘉裕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衫编织移针补洞方法
CN112553758B (zh) * 2020-12-01 2022-06-14 桐乡嘉裕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衫编织移针补洞方法
CN115538017A (zh) * 2022-10-21 2022-12-30 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凤尾花型的编织方法、织物和面料
CN115538017B (zh) * 2022-10-21 2024-05-31 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凤尾花型的编织方法、织物和面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1250B2 (en) Knitting method for warp knitted jacquard three-color figured fabric
JP5404119B2 (ja) 筒状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60061893A (ko) 스페이서 패브릭의 제법과 스페이서 패브릭
EP1350879A1 (en) Stretchable loop-type warp knitted textile fastener fabric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N104911804B (zh) 一种负泊松比二维经编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JP4825233B2 (ja) ジャカード経編地とその用途
CN211036282U (zh) 鳞片组织结构
CN202849699U (zh) 一种斜纹花型针织单面布
CN110592789B (zh) 空气层面料、空气层提花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WO2018227397A1 (zh) 一种中间形体透射的三层经编布的织造工艺及其布料
JP2020523498A5 (zh)
CN108754805B (zh) 一种针织编织方法、编织结构、编织面料及服装
CN213172811U (zh) 流星针织组织结构
CN201390846Y (zh) 一种针织双面布
JP2014234577A (ja) 経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390848Y (zh) 一种针织单面布
CN110747571A (zh) 提花毛圈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提花毛圈针织物
CN201390847Y (zh) 一种针织双面布
CN201390849Y (zh) 一种针织单面布
EP3453792B1 (en) Method for knitting a single fabric
CN202054997U (zh) 一种菱形针织双面布
CN213172814U (zh) 刺果状针织组织
CN211199597U (zh) 波纹蛇形花组织结构
CN211522502U (zh) 一种超柔经编氨纶摇粒绒面料
CN213172812U (zh) 鸡爪纹针织组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