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5198U - 悬置支架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悬置支架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5198U
CN218805198U CN202223217211.XU CN202223217211U CN218805198U CN 218805198 U CN218805198 U CN 218805198U CN 202223217211 U CN202223217211 U CN 202223217211U CN 218805198 U CN218805198 U CN 218805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slot
arm
support arm
bracke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72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洋
胡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72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5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5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5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置支架总成和车辆,悬置支架总成包括:悬置骨架,所述悬置骨架上设置有第一插槽;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固定于所述悬置骨架的一侧;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设置于所述悬置骨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臂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槽内。其中,第二支臂与悬置骨架支架插接连接,减少装配工序,节约成本,并且可靠性高,保证悬置支架总层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

Description

悬置支架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置支架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够同时实现燃油和电动两种驱动型式的混动车型越来越受到一般消费者的喜爱。在混动车型中动力总成布置形式以横置前驱最为居多,这些动力总成多采用钟摆式悬置布置结构。钟摆式悬置系统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隔振效果好,设计方便,便于整车设计布置等优势在汽车悬置系统领域应用日渐广泛。
相关技术中,悬置与车身连接支架多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采用螺栓将支架的一端拧入悬置铝骨架内部,存在装配工艺繁琐,成本高,且支架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提升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悬置支架总成,第二支臂与悬置骨架支架插接连接,减少装配工序,节约成本,并且可靠性高,保证悬置支架总层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包括:悬置骨架,所述悬置骨架上设置有第一插槽;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固定于所述悬置骨架的一侧;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设置于所述悬置骨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臂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第二支臂与悬置骨架支架插接连接,减少装配工序,节约成本;并且可靠性高,保证悬置支架总层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臂上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和所述第二插槽插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插槽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插槽在所述第二支臂上间隔设置,所述限位筋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筋在所述第一插槽内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插槽和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筋一一对应插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悬置支架总成还包括: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夹设在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一插槽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插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支臂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以便于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二插槽的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臂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在所述第二支臂背离所述悬置骨架的一侧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臂的背离所述悬置骨架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穿设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第一紧固件;和/或,所述悬置骨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穿设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第二紧固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悬置骨架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相互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插槽,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之间夹设有缓冲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悬置支架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的又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骨架与第二支臂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支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悬置支架总成;
10、悬置骨架;11、第一插槽;111、限位筋;112、第一导向斜面;
20、第一支臂;
30、第二支臂;31、第二插槽;32、第二导向斜面;33、减重孔;34、加强筋;35、第一连接孔;36、第一折弯;37、第二折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置支架总成100,还提出了一种上述悬置支架总成100的车辆。
结合图1-图3所示。悬置支架总成100包括:悬置骨架10、第一支臂20和第二支臂30。悬置骨架10上设置有第一插槽11,第一支臂20固定于悬置骨架10的一侧,第二支臂30设置于悬置骨架10的另一侧,第二支臂30插接在第一插槽11内。具体地,第一支臂20和第二支臂30分别位于悬置骨架10的两侧,第一支臂20与第二支臂30相对设置,第一支臂20用于与发动机相连接,第二支臂30与车身相连接。悬置骨架10上设置有第一插槽11,第一插槽11位于第二支臂30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即上下方向上,第一插槽11朝向上方开口,第二支臂30插接在第一插槽11内,第二支臂30与第一插槽11相互卡接配合,将第二支臂30与悬置骨架10连接起来,实现两者固定连接。第二支臂30与悬置骨架10支架卡接连接,没有螺栓连接,省去螺栓涂胶、旋入和拧紧螺栓的步骤,可以减少装配工序,节约成本;并且可靠性高,避免螺栓反松风险。
如图5所示,第二支臂30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弯36,第二板体相对于第一板体弯折,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弯37,第三板体相对于第二板体弯折,第一折弯36和第二折弯37可以实现悬置支架总成100与车身连接的随形工艺优化。
另外,本方案中可以通过增加第二支臂30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或者增加第二支臂30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从而增强第二支臂30与悬置骨架10的连接强度。
由此,第二支臂30与悬置骨架10支架插接连接,减少装配工序,节约成本;并且可靠性高,保证悬置支架总层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
根据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二支臂30上设置有第二插槽31,第一插槽11内设置有限位筋111,限位筋111和第二插槽31插接配合。具体地,第二支臂30上设置有第二插槽31,第二插槽3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一插槽11内设置有限位筋111,第二支臂30卡接在第一插槽11内时,第二插槽31与限位筋11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插槽31与限位筋111相互限位配合,增大第一插槽11的内壁对第二支臂30的挤压力,使得第一插槽11与第二支臂30的连接强度更高。
进一步地,第二插槽3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插槽31在第二支臂30上间隔设置,限位筋11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限位筋111在第一插槽11内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插槽31和至少两个限位筋111一一对应插接配合。具体地,考虑到第一支臂20的宽度和需要达到的连接效果,第二插槽3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插槽31在第二支臂30的下端相互间隔设置,限位筋11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限位筋111在第一插槽11内相互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插槽31与至少两个限位筋111一一对应,相互插接,相互限位配合,保证第一支臂20与悬置骨架10的连接强度。
更进一步地,悬置支架总成100还包括:填充件,填充件夹设在第二支臂30和第一插槽11之间。具体地,悬置支架总成100还包括有填充件,第二支臂30插接在第一插槽11内,在第二支臂30与第一插槽11之间存在间隙,填充件设置在第二支臂30与第一插槽11的间隙内,使得第二支臂30与悬置骨架10支架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其中,填充件填充时为液体,经过一定时间冷却后凝固为固体。填充件可以为金属,例如铝。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插槽11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12,第二支臂30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32,以便于第二支臂30和第二插槽31的插接。具体地,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插槽1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12,第一导向斜面112位于第一插槽1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第一导向斜面112从第二支臂30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32,第二导向斜面32位于第二支臂30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将第二支臂30进入第一插槽11的过程中,第一导向斜面112与第二导向斜面32相配合,为第二支臂30提供导向作用,提高装配效率。
根据图5所示,第二支臂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33。在第二支臂30上开设减重孔33,减重孔3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减重孔33可以减轻第二支臂30的重量,从而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减重孔33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等,在此不做限制。
当然,减重孔33还可以作为其他车身结构的安装孔,这样设置可以提升第二支臂30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支臂30上设有加强筋34,加强筋34在第二支臂30背离悬置骨架10的一侧延伸。具体地,第二支臂30上设置有加强筋34,在第二方向上,加强筋34在第二支臂30的至少一侧延伸,加强筋34可以提高第二支臂30的结构强度和结构刚度,避免第二支臂30在使用中出现断裂现象,保证悬置支架总成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及,第二支臂30的背离悬置骨架10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35,第一连接孔35内穿设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第一紧固件。具体地,在第二支臂30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5,第一连接孔35位于第二支臂30背离悬置骨架10的一侧,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35,与车身连接,由此将第二支臂30与车身连接在一起。
或者,悬置骨架1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内穿设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第二紧固件。具体地,悬置骨架1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孔后与车身连接,由此将悬置骨架10与车身相连接,实现悬置骨架10的安装固定。
另外,悬置骨架10包括:底座和壳体,底座和壳体相互连接,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插槽11,底座和壳体之间夹设有缓冲件。具体地,悬置骨架10包括底座和壳体,底座和壳体相互固定连接,第一插槽11设置在壳体上,底座和壳体之间设置有缓冲件,缓冲悬置骨架10所收到的冲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悬置支架总成100,克服了悬置支架总成100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不足的问题,本方案中可以通过增加第二支臂30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或者增加第二支臂30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从而增强第二支臂30与悬置骨架10的连接强度。由于无螺栓连接,省去螺栓涂胶、旋入、拧紧螺栓的步骤,减少了悬置支架总成100的装配工序,节约成本;由于无螺栓连接,不存在螺栓反松风险,可靠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悬置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置骨架(10),所述悬置骨架(10)上设置有第一插槽(11);
第一支臂(20),所述第一支臂(20)固定于所述悬置骨架(10)的一侧;
第二支臂(30),所述第二支臂(30)设置于所述悬置骨架(10)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臂(30)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30)上设置有第二插槽(31),所述第一插槽(11)内设置有限位筋(111),所述限位筋(111)和所述第二插槽(31)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槽(3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插槽(31)在所述第二支臂(30)上间隔设置,所述限位筋(11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筋(111)在所述第一插槽(11)内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插槽(31)和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筋(111)一一对应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夹设在所述第二支臂(30)和所述第一插槽(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11)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12),所述第二支臂(30)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32),以便于所述第二支臂(30)和所述第二插槽(31)的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30)上设有加强筋(34),所述加强筋(34)在所述第二支臂(30)背离所述悬置骨架(10)的一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30)的背离所述悬置骨架(10)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35),所述第一连接孔(35)内穿设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第一紧固件;和/或,
所述悬置骨架(1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穿设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第二紧固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骨架(10)包括:底座和壳体,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相互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插槽(11),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之间夹设有缓冲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置支架总成(100)。
CN202223217211.XU 2022-12-01 2022-12-01 悬置支架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8805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7211.XU CN218805198U (zh) 2022-12-01 2022-12-01 悬置支架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7211.XU CN218805198U (zh) 2022-12-01 2022-12-01 悬置支架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5198U true CN218805198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3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7211.XU Active CN218805198U (zh) 2022-12-01 2022-12-01 悬置支架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5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05198U (zh) 悬置支架总成和车辆
CN212172356U (zh) 具有拆卸式后梁的车身支架、车身支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N105090338B (zh) 用于装配减振垫的支架、减振组件及空调机组
CN110816438B (zh) 车载电脑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9295165U (zh) 悬置结构及车辆
CN217553685U (zh) 一种电子水泵安装支架及车辆
CN105091291B (zh) 发泡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风机盘管外壳及风机盘管
CN210652596U (zh) 高压水加热器安装装置及车辆
CN219508904U (zh) 一种墙体连接结构
CN216672938U (zh) 一种反铆角码结构、光伏边框及光伏板安装架
CN220456634U (zh) 一种车载天线安装总成及车辆
CN104097594B (zh) 电子控制单元的安装结构
CN211942938U (zh) 一种悬置结构
CN212400805U (zh) 新能源汽车的后拖曳臂加强部件
CN21326186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储液罐安装机构总成
CN219606681U (zh) 一种显示器安装总成及工程机械设备
CN215267537U (zh) 过线座和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CN219749919U (zh) 一种车用集成式安装支架
CN216185482U (zh)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20639498U (zh) 悬置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8858134U (zh) 电池包安装总成和车辆
CN218061910U (zh) 门锁加强总成和车辆
CN214492778U (zh) 车辆的线束支架以及车辆
CN220031660U (zh)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固定结构
CN210127912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空气滤清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