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5107U - 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5107U
CN218805107U CN202223124036.XU CN202223124036U CN218805107U CN 218805107 U CN218805107 U CN 218805107U CN 202223124036 U CN202223124036 U CN 202223124036U CN 218805107 U CN218805107 U CN 218805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air conditioner
baffle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40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40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5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5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5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风口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及汽车,包括第一挡体、空调风口组件和第二挡体,所述第一挡体位于所述空调风口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挡体位于所述空调组件的前方;其中,所述第一挡体的下边沿与所述第二挡体的上边沿所形成的射线高于乘员视线,使得所述第一挡体的下部和所述第二挡体的下部构成视线盲区,所述空调风口组件位于所述盲区内,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将空调风口组件隐藏在驾乘人员正常视野下,实现既看不到空调风口组件又能吹到风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风口是汽车内重要的功能件,现有汽车空调风口为满足其出风口的功能需求,在方案设计和生产制作时,较多关注其功能方面的完善与丰富,而忽略了其视觉方面的效果。
现有汽车空调风口组件多暴露在驾乘人员的正常视野内,整体装饰性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能够将空调风口组件隐藏在驾乘人员正常视野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风口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包括第一挡体、空调风口组件和第二挡体,所述第一挡体位于所述空调风口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挡体位于所述空调组件的前方;其中,所述第一挡体的下边沿与所述第二挡体的上边沿所形成的射线高于乘员视线落点,使得所述第一挡体的下部和所述第二挡体的下部构成视线盲区,所述空调风口组件位于所述盲区内。
可选的,所述空调风口组件包括出风口,所述第二挡体上靠近出风口一侧的型面与出风口的风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30°。
可选的,所述第二挡体上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形成有用于隐藏出风口的隆起结构,所述第一挡体的下边沿与所述隆起结构的上边沿所形成的射线高于所述乘员视线。
可选的,所述隆起结构的型面与出风口的风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30°。
可选的,所述空调风口组件还包括风口壳体,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出风口分别设于风口壳体的相对两侧。
可选的,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相对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
可选的,所述出风口的口部设置有叶片模块,所述叶片模块连接有驱动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体为显示屏组件,所述第二挡体为仪表板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
可选的,所述汽车设置有前挡风玻璃,记所述出风口的风轴线与前挡风玻璃的交点为P,记前挡风玻璃B区的上边界为P1,所述P与P1之间的距离大于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将空调风口组件设于第一挡体和第二挡体形成的实现盲区内,对驾乘人员的视线进行合理遮挡,实现既看不到空调风口组件,又能吹到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风口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的示例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叶片模块与驱动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挡体;2-空调风口组件;21-出风口;211-风轴线;22-吹面风口壳体;23-叶片模块;231-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4-驱动模块;241-叶片转动驱动电机;242-电机曲柄;25-连杆;3-第二挡体;4-隆起结构;5-前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该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包括第一挡体1、空调风口组件2和第二挡体3,空调风口组件能够在预设的空调风量控制逻辑下输送不同温度、不同方向的不同风量,第一挡体1位于空调风口组件2的上方,第二挡体3位于空调风口组件2的前方,其中,第一挡体1的下边沿与第二挡体3的上边沿所形成的射线高于乘员视线,以遮挡住乘员看向该处的视线,使得第一挡体1的下部和第二挡体3的下部构成视线盲区,空调风口组件位于盲区内,利用第一挡体1和第二挡体3对空调风口组件2起到遮挡作用,即将空调风口组件2隐藏在第一挡体1和第二挡体3之间,使车内驾乘人员在正常视野内,实现既看不到空调风口组件2,又能够吹到风的效果。
具体隐藏设计时,利用第一挡体1对空调风口组件2的竖直方向进行遮挡,并利用第二挡体3对空调风口组件2的水平方向进行遮挡,即,使空调风口组件2位于第一挡体1的下方且位于第一挡体1与第二挡体3的相交位置处。
其中,第一挡体1可以是位于车内竖直方向布置的部件,该部件可以是车身本体的部件或是加装在车内的功能性部件,第二挡体3可以是位于车内水平方向布置的部件,该部件可以是车身本体的部件或是加装在车内的功能性部件,利用第一挡体1在竖直方向对空调风口组件2进行遮挡,并利用第二挡体3在水平方向对空调风口组件2进行遮挡,使驾乘人员在正常视野下,实现既看不到空调风口组件又能吹到风的效果。
实施例二:
参考图2和图3,在该示例中,空调风口组件2包括出风口21,第二挡体3上靠近出风口21一侧的型面与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之间的夹角α大于30°,在实际生产设计中,需保证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与第二挡体3的型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30°,如,α夹角为31°,起到有效缓解吸附效应,削弱流体柯恩达效应对风轴线的影响,实现出风口的正常出风作业。
在第二挡体3上靠近出风口21的一侧形成有用于隐藏出风口21的隆起结构4,该隆起结构4可以是突出于第二挡体表面的隆起结构或是形成于第二挡体上的一斜坡结构等,实现能够利用该隆起结构4对出风口起到遮挡、隐藏作用,且不影响出风口的正常出风。
具体的,隆起结构4是突出于第二挡体3表面上的台阶状结构,利用该隆起结构的上边沿的遮挡作用,能够使驾驶员的视线落点在视线盲区的上方,即确保驾驶员的视线不在空调吹面组件上,而是由于隆起结构的遮挡作用,使驾驶员的视线在视线盲区的上方,如视线落在第一挡体1或隆起结构4的表面上。当将隆起结构的高度L1设置为4-6mm时,不仅能够对驾乘人员的视线起到遮挡作用,还能够降低因第二挡体3吸附效应过大带来的流体柯恩达效应的影响,避免出现无法改变风向的问题。
在验证时,设隆起结构4的高度为5mm,且出风口21与百分之95分位的假人喉点在X轴方向的距离L2为1015mm、在Z轴方向的距离L3为125mm,百分之95分位的假人作为真人在汽车试验中的替代物,代表身高188cm和体重108kg的大型身材,记百分之95分位假人眼椭圆为D,百分之95分位假人眼椭圆视野线为E,在做2D图位置校核时,需要满足百分之95分位的假人视野线E能够被第二挡体3上的隆起结构4所遮挡,保证驾乘人员看不到空调风口组件2的外观轮廓,同时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避开隆起结构4。
为确保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避开隆起结构4且隆起结构4能够对出风口21起到遮挡和隐藏作用,以及削弱流体柯恩达效应,在实际生产设计中,将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与隆起结构的型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30°,如该夹角为31°,起到有效缓解吸附效应,削弱流体柯恩达效应对风轴线的影响,还能够实现出风口的正常出风作业。
本示例中,通过合理设置隆起结构的高度,降低因第二挡体吸附效应过大带来的流体柯恩达效应的影响,避免出现无法改变风向的问题;同时通过对隆起结构的型面与风轴线的夹角的角度设计,确保出风口的隐藏效果及出风口的风轴线不被遮挡,实现出风口的正常出风作业以及提高驾驶安全性。
实施例三:
空调风口组件2还包括风口壳体22,出风口21设于风口壳体22上,风口壳体22为狭长型且沿汽车宽度方向设置,出风口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出风口21间隔设置在风口壳体22的两侧,对应驾驶位和副驾驶位,提高驾驶人员的舒适度。
将风口壳体22设计为狭长型,使其能够沿汽车宽度方向设置,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可将风口壳体22的两端分别延伸安装至第二挡体3靠近汽车的左侧车门位置、及第二挡体3靠近汽车的右侧车门位置,吹面风口壳体的两个出风口,则可以相对车内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设置,使得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能够输送至驾乘人员,提高驾乘人员的驾乘舒适度。
在实际设计中,可将出风口21的长度范围设置在260-280mm,出风口21的宽度范围设置为12-16mm,如,出风口21的长度为270mm,宽度为14mm,使出风口21呈车身左右方向狭长的外观特征,便于将出风口21隐藏在驾乘人员视线以下。
参考图5和图6,出风口21的口部设置有叶片模块23,叶片模块23连接有驱动模块24,通过驱动模块24带动叶片模块23转动,便于调节出风口21的风向。驱动模块24可以选择电机等具有驱动作用的器件,以便于通过驱动模块24来驱动叶片模块23进行转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叶片模块23的转动角度由预先设定的程度进行控制,实现一键调整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实现一键吹人与避免吹人的功能。
在该示例中,叶片模块23包括多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多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呈纵向布置且水平排列的方式设置;其中一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与驱动模块24连接,且该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与其他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之间通过连杆25连接,利用连杆25带动其他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实现同角度转动。
通过设置多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呈纵向布置且水平排列的方式设置,能够使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在车身近似的水平面进行左右调整,进而能够在不改变风量时,实现一键吹人与避免吹人的功能。对于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示例中对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的数量并不做具体的限制,如,当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的数量为十组时,可通过其中一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与驱动模块24连接,利用驱动模块24带动该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的角度转动,至于其他未直接与驱动模块24连接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则可通过连杆25与由驱动模块24直接带动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进行连接,进而实现各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的同角度转动。
在较佳的设计方案中,将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的数量为单数,且使位于居中位置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与驱动模块24连接,起到更好的传动效果。
参考图5,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的数量为十三组,十三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呈纵向布置且水平排列的方式设置,且位于居中位置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与驱动模块24连接,即从左往右数或从右往左数,均排列为第七组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直接与驱动模块24连接,该第七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以左的六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以及以右的六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均与该第七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通过连杆连接,实现驱动模块24的驱动传动作用,使各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实现同角度转动。
驱动模块24包括叶片转动驱动电机241,叶片转动驱动电机241连接有电机曲柄242,电机曲柄242连接位于居中位置的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由叶片转动驱动电机241驱动电机曲柄242转动,进而由电机曲柄242带动左右扫风格栅叶片231进行转动,实现出风口21的风向调节。
在该示例中,选用叶片转动驱动电机241来提供驱动作业,并结合空调风量控制逻辑对出风口21的出风量进行控制,实现一键吹人与避免吹人的功能,解决传统电动出风口调整风向需要两个电机所存在的成本高的问题。
实施例四:
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在该示例中,第一挡体1为显示屏组件,第二挡体3为仪表板组件,显示屏组件可以是沿汽车宽度方向设置的多媒体屏、娱乐屏或三联屏等,仪表板组件则用于显示屏组件或其他组件的连接安装。
参考图1,空调风口组件2位于第一挡体1,即显示屏组件的下方,且位于显示屏组件与第二挡体3,即与仪表板组件的相交位置处。本示例中,将空调风口组件2安装于显示屏组件的下方,能够借助显示屏组件对其起到一定的遮挡和隐藏作用,同时,又将空调风口组件2设置于显示屏组件与仪表板组件的相交位置,即,一方面借助显示屏组件在竖直方向对空调风口组件2进行遮挡,另一方面又借助仪表板组件在水平方向对空调风口组件2进行遮挡。
该出风口的位置布置,能够将空调风口组件隐藏在驾乘人员正常视野下,实现既看不到空调风口组件又能吹到风的效果,使仪表板组件在车内造型不受空调吹面风口组件限制,可做到极简效果。
实施例五:
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使第一挡体为显示屏组件,第二挡体为仪表板组件,利用该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将空调风口组件安装于显示屏组件与仪表板组件形成的视线盲区内,对驾乘人员的视线进行合理遮挡,实现既看不到出风口,又能吹到风的效果,并利用仪表板组件上的隆起结构,实现仪表板组件在车内造型不受出风口限制,可做到极简效果;同时通过合理设置隆起结构的高度,降低因仪表板组件吸附效应过大带来的流体柯恩达效应的影响,避免出现无法改变风向的问题。
在该示例中,该汽车设置有前挡风玻璃5,参考图2和图4,记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与前挡风玻璃5的交点为P,记前挡风玻璃B区的上边界为P1,其中,P与P1之间的距离L4大于100mm,避免使用空调过程中在前挡风玻璃上形成水雾影响驾驶视野,提高驾驶安全性。
在该示例中,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与前挡风玻璃5的交点P,与前挡风玻璃B区的上边界P1之间的距离L4为100mm,设置100mm安全余量,可以避免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与前挡风玻璃5的交点处产生的水雾影响驾乘人员的视线,同时又能为驾乘人员提供正常的出风效果。
区别于传统出风口,该出风口21布置在远离假人的位置,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在到达假人目标区域前会自然下坠,可通过CFD分析软件模拟出强中弱至少三挡风量下出风口21吹到假人的位置,评判空调的制冷效果是否满足性能目标。在环境温达标后,亦可通过调节风量大小来实现风轴线在车身高度方向的变化,进而让驾乘人员在体会到空调的徐徐微风。在实际验证过程中,将风量调节为较弱档位为较佳方案,一方面是空调出风口风噪低,同时出风口输送的风量能够为驾乘人员带来丝丝凉意,空调的整体使用舒适度较好。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调风口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将空调风口组件安装于显示屏组件与仪表板组件形成的视线盲区内,并利用仪表板组件上的隆起结构,对驾乘人员的视线进行合理遮挡,实现既看不到出风口,又能吹到风的效果,以及实现仪表板组件在车内造型不受出风口限制,可做到极简效果;采用单个叶片转动驱动电机驱动左右扫风格栅叶片进行转动,并结合空调风量控制逻辑对出风口的出风量进行控制,实现一键吹人与避免吹人的功能,解决传动电动出风口调整风向需要两个电机所存在的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合理设置隆起结构的高度,降低因仪表板组件吸附效应过大带来的流体柯恩达效应的影响,避免出现无法改变风向的问题;确保出风口的风轴线不被遮挡及风轴线与前挡风玻璃交点处产生的水雾不影响驾乘人员,实现出风口的正常出风作业以及提高驾驶安全性。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体(1)、空调风口组件(2)和第二挡体(3),所述第一挡体(1)位于所述空调风口组件(2)的上方,所述第二挡体(3)位于所述空调风口组件(2)的前方;
其中,所述第一挡体(1)的下边沿与所述第二挡体(3)的上边沿所形成的射线高于乘员视线,使得所述第一挡体(1)的下部和所述第二挡体(3)的下部构成视线盲区,所述空调风口组件(2)位于所述盲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风口组件(2)包括出风口(21),所述第二挡体(3)上靠近出风口(21)一侧的型面与出风口(21)的风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体(3)上靠近出风口(21)的一侧形成有用于隐藏出风口(21)的隆起结构(4),所述第一挡体(1)的下边沿与所述隆起结构(4)的上边沿所形成的射线高于所述乘员视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结构(4)的型面与出风口(21)的风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风口组件还包括风口壳体(22),所述出风口(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出风口(21)分别设于风口壳体(22)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风口(21)分别相对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1)的口部设置有叶片模块(23),所述叶片模块(23)连接有驱动模块(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体(1)为显示屏组件,所述第二挡体(3)为仪表板组件。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设置有前挡风玻璃(5),记所述出风口(21)的风轴线(211)与前挡风玻璃(5)的交点为P,记前挡风玻璃B区的上边界为P1,所述P与P1之间的距离大于100mm。
CN202223124036.XU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8805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4036.XU CN218805107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4036.XU CN218805107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5107U true CN218805107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3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4036.XU Active CN218805107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5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3165B2 (en) Air blowing device
CN205149454U (zh) 一种机动车的出风装置
CN107667029A (zh) 挡板面板和机动车辆
CN101505984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2582395B (zh) 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
US6796894B1 (e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464851A (zh) 空调装置
CN218805107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口布局结构及汽车
JP5420829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210146747A1 (en) Multi-Channel Air Vent Assembly with Narrow Profile
CN103660854A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空调出风口的汽车仪表板
EP1288057B1 (de) Projektions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11252125U (zh) 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和汽车
CN208978593U (zh) 一种具有完整调节风向功能的汽车内饰隐藏式出风口结构
CN219446736U (zh) 仪表板结构及车辆
JPH0542854A (ja) 自動車の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US20240140175A1 (en) Perforated vehicle screen
CN208263926U (zh) 一种客车及其客车空调系统
CN215153813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导风机构
CN115973099A (zh) 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JPH05278452A (ja) 座席用空調装置
CN214728678U (zh)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出风结构
CN112440680B (zh) 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和车辆
CN213676572U (zh)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b柱饰板
RU21423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чистки от запотевания ветрового и боковых стекол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