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3099A - 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3099A
CN115973099A CN202211733705.5A CN202211733705A CN115973099A CN 115973099 A CN115973099 A CN 115973099A CN 202211733705 A CN202211733705 A CN 202211733705A CN 115973099 A CN115973099 A CN 115973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rosting
air
front windshield
plate
windshield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37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学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337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3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3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3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其包括:除霜加强板设有除霜进风口;导风板设置在除霜加强板的上方,导风板与除霜加强板围设形成除霜风道,除霜风道朝前风挡玻璃方向延伸;除霜上本体与除霜加强板和导风板相连接,除霜上本体包括与前风挡玻璃相间隔设置的格栅板,格栅板设置在除霜风道靠近前风挡玻璃的一端,格栅板上设有若干与除霜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孔;格栅板包括与导风板相连接的导流板,导流板远离出风孔的边缘设有朝向前风挡玻璃弯折的折边。在导流板边缘设置朝向前风挡玻璃弯折的折边,避免靠近导流板一侧的气流因康达效应贴着导流板边缘运动导致气流分流、流流量和流速不够,无法达到除霜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内外温度存在温差,会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形成雾气,影响驾驶安全,因此目前汽车在仪表板前部均布置有前除霜风道,通过吹风消除雾气。为了使得吹风位置覆盖更广、除霜面积更大,传统仪表板除霜风道大都布置在仪表板前端平面,但是该位置在驾驶员及前排乘员视野范围内,可以看到除霜格栅,视觉品质差,也会限制仪表板造型;同时,在外部光强较大的时候除霜格栅也会映射到前风挡玻璃上,影响驾驶安全。
在现有技术中,会采用取消仪表盘前端平面的出风口,在仪表盘靠近前风挡玻璃的一侧设置出风口以达到隐藏除霜格栅的目的,但靠前风挡玻璃侧的单出风口结构会因为气流下坠的原因,以及仪表台表面发生康达效应而分流大量的气流的原因,前风挡玻璃表面流动的除霜气流的流量、流速不够大,难以达到除霜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单出风口结构会因为气流下坠,以及仪表台表面发生康达效应而分流大量的气流的原因,导致前风挡玻璃表面流动的除霜气流的流量、流速不够大,难以达到除霜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一种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其包括:
除霜加强板,其设有除霜进风口;
导风板,其设置在所述除霜加强板的上方,所述导风板与所述除霜加强板围设形成除霜风道,所述除霜风道与所述除霜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除霜风道朝前风挡玻璃方向延伸;
除霜上本体,其与所述除霜加强板和所述导风板相连接,所述除霜上本体包括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相间隔设置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设置在除霜风道靠近所述前风挡玻璃的一端,所述格栅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除霜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孔;所述格栅板包括与所述导风板相连接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出风孔的边缘设有朝向所述前风挡玻璃弯折的折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相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边在竖直方向截面的长度大小在1-2.5mm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边在竖直方向截面的长度大小由中心至两侧逐渐变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边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夹角为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大小范围在20°-35.2°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边远离所述出风孔的边缘角为圆角,所述圆角的半径大小为0.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霜风道为朝向所述前风挡玻璃方向上渐缩的腔体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霜风道出风方向与所述前风挡玻璃之间的夹角为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大小在35°-45°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格栅板还包括与所述除霜加强板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相贴合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前风挡玻璃之间还设有密封件。
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
上述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在导流板边缘设置朝向前风挡玻璃弯折的折边,对前风挡玻璃与导流板间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避免靠近导流板一侧的气流因康达效应贴着导流板边缘运动导致气流分流、朝前风挡玻璃吹出的气流流量和流速不够,无法达到除霜性能要求。本申请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气流下坠问题通常在除霜盖板位置增加额外的出风口,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本申请采用设置在靠近前风挡玻璃的格栅板上的出风孔进行除霜出风,乘员正常乘坐的视线内看不到格栅板,以使得本申请整体美观大方,且本申请既解决了出风孔在前风挡玻璃成像影响驾驶员驾驶的安全问题,本申请格栅板结构又相较于在出风孔设置织物包覆件的解决方案成本更低、除霜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的爆炸示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中除霜组件及仪表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空调主机;20-前风挡玻璃;30-除霜组件;301-除霜风道;31-除霜加强板;311-除霜进风口;32-导风板;33-除霜上本体;331-格栅板;3311-出风孔;3312-导流板;3313-折边;3314-连接板;332-密封件;34-除霜盖板;40-仪表台组件;41-仪表台进风口;42-风口阀门;43-仪表台上风道;44-仪表台下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包括:空调主机10(图2中示出)、除霜组件30和仪表台组件40。除霜组件30的两端分别连接仪表台组件40和前风挡玻璃20,仪表台组件40与空调主机10相连接,空调主机10产生的气流经仪表台组件40内的风道分流输送至除霜组件30内,除霜组件30再将该气流输送至前风挡玻璃20处,进而消除前风挡玻璃20上凝结的霜、雾,提高驾驶安全性。
结合图2所示,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的爆炸示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除霜组件30包括除霜加强板31、导风板32、除霜上本体33和除霜盖板34。除霜加强板31具有除霜进风口311,用于将经仪表台组件40内分流的气流导入除霜组件30内。除霜进风口311设置在除霜加强板31的中间位置,以使得吹入除霜风道301中的气流能均匀的向两侧方向散开,避免一侧的气流过小进而导致除霜效果不好。除霜加强板31和导风板32之间的腔体形成除霜风道301,气流经除霜风道301输送至与前风挡玻璃20相贴近的除霜上本体33,除霜上本体33安装在导风板32的上方,除霜上本体33靠近前风挡玻璃20的一面为具有若干出风孔3311的格栅板331,气流从格栅板331上的出风孔3311中吹出至前风挡玻璃20。格栅板331用于将除霜气流均匀地分散开,以扩大对前风挡玻璃20的除霜范围。仪表台组件40是车辆的仪表总成及附件的关键承力件,仪表台组件40用于承载车辆的电子设备及转向模块等。仪表台组件40与除霜上本体33相连接,除霜上本体33的格栅板331与前风挡玻璃20相间隙设置,格栅板331与前风挡玻璃20之间形成出导风风道。除霜盖板34为覆盖于除霜上本体33及仪表台组件40上表面拼接处的板件,除霜盖板34可拆卸地卡设在除霜上本体33上,除霜盖板34一方面用于美化仪表台组件40的上表面,另一方面除霜盖板34内可以设置音响等部件。除霜盖板34的可拆卸设置便于后期对除霜组件30的维护、维修,或者是对设置在除霜盖板34内的音响或其它部件的维护、维修。
结合图3所示,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中除霜组件30及仪表台组件40的结构示意图,格栅板331与前风挡玻璃20相间隙设置以留有格栅板331与前风挡玻璃20间的导风风道。除霜盖板34与仪表台组件40的上表面在同一平滑的平面内,格栅板331与除霜盖板34间的夹角为钝角,以使得坐在驾驶位或副驾驶位的乘员无法直接看到格栅板331以及格栅板331的出风孔3311,相较于传统技术方案中裸露与仪表台上表面的出风孔3311,本申请的除霜组件30的出风孔3311位置设置更加美观。现有技术中设置在仪表台上表面的出风孔3311在前风挡玻璃20上成像严重驾驶员的视线,而本申请的除霜组件30的出风口位置设置在除霜上本体33贴近前风挡玻璃20的一面,本申请的格栅板331及出风孔3311在前风挡玻璃20上的成像不会出现在前风挡玻璃20能被人眼观测到的范围内,提高了驾驶安全性。采用仪表台上表面出风口的现有技术中,为解决出风孔3311在前风挡玻璃20成像影响驾驶员视线的问题,会在出风口处设置织物包覆件,但该结构对空调主机10性能以及织物包覆件的透风性能要求高,生产成本也大大增加。本申请采用设置在靠近前风挡玻璃20的格栅板331上的出风孔3311进行除霜出风,乘员正常乘坐的视线内看不到格栅板331,以使得本申请整体美观大方,且本申请既解决了出风孔3311在前风挡玻璃20成像影响驾驶员驾驶的安全问题,本申请格栅板331结构又相较于在出风孔3311设置织物包覆件的解决方案成本更低、除霜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除霜加强板31和导风板32与仪表台组件40的连接均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避免除霜风道301和仪表台组件40风道内的气流从连接处泄露,提高气流的运送效率,进而提高除霜的效率。
继续参阅图3,本申请除霜上本体33的出风孔3311设置在格栅板331朝向前风挡玻璃20的一面,格栅板331与前风挡玻璃20相间隙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仪表台上表面出风口结构,本申请的出风孔3311与前风挡玻璃20更贴近,再通过导风通道进一步限制气流的方向,使更多地气流作用于前风挡玻璃20,以达到更好的除霜效果。进一步地,格栅板331与前风挡玻璃20之间的距离大小在3-7mm之间,优选为5mm。在本实施方式中,格栅板331上设有相对称设置的12对、共24个出风孔3311;可选地,也可以根据车型大小、空调主机10性能设置多于24个或少于24个出风孔3311,在此不足限定。本申请采用多出风孔3311结构的格栅板331对除霜风道301中的气流进行出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具有完全开放面的格栅板331,从相对较小面积中出风孔3311出风的气流其流速更快,以达到更好的除霜效果。
参阅图4,图4示出了图3中A-A处的剖视图,仪表台组件40包括:仪表台进风口41、风口阀门42、仪表台上风道43和仪表台下风道44。仪表台组件40内的风道下端的仪表台进风口41与空调主机10相连通,仪表台组件40内的风道设有至少两个风口阀门42,该风口阀门42以用于控制仪表台上风道43、仪表台下风道44以及通往除霜组件30的除霜风道301的开闭状态。仪表台上风道43与仪表台组件40的上吹风口相连通,该上吹风口的吹风方向朝向乘员的上半身;仪表台下风道44与仪表台组件40的下吹风口相连通,该下吹风口的吹风方向朝向乘员的脚部。
继续参阅图4,除霜加强板31的下端连接于仪表台组件40,导风板32也连接于仪表台组件40,导风板32设置在除霜加强板31的上方,除霜加强板31的两侧与导风板32的两侧相连接,除霜加强板31与导风板32间的腔室为除霜风道301。除霜上本体33安装在导风板32的上方,除霜上本体33对应除霜风道301朝向前风挡玻璃20出风的位置为格栅板331,格栅板3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导风板32和除霜加强板31相连接,格栅板331与前风挡玻璃20间隙设置,格栅板331与前风挡玻璃20之间形成导风风道。除霜加强板31与导风板32围设形成的除霜风道301,除霜风道301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为朝靠近前风挡玻璃20方向上呈不断渐缩的腔体形状,腔体不断渐缩的除霜风道301以使除霜风道301内的气流在其中流通的过程中,流速不断变大,以使得气流能以较高的流速从格栅板331上的出风孔3311吹出,以达到更好的除霜效果。除霜风道301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上,除霜风道301末尾的出风方向与前风挡玻璃20之间的夹角为夹角α,夹角α的大小在35°-45°范围之间,以使得除霜风道301中的气流能较为顺滑的吹入导风风道中,避免除霜风道301吹出的气流直吹前风挡玻璃20而造成动能流失,进而使得气流流速降低、除霜效果不好。优选地,除霜风道301末尾的出风方向与前风挡玻璃20之间的夹角大小为42°。
参阅图5,图5示出了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格栅板331包括:出风孔3311、与导风板32相连接的导流板3312以及与除霜加强板31相连接的连接板3314。连接板3314与前风挡玻璃20相贴合设置,以增大连接板3314与前风挡玻璃20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可靠性。连接板3314与前风挡玻璃20间还设有密封件332,密封件332提高连接板3314与前风挡玻璃2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密封件332提高除霜风道301以及导风风道的密封性能,避免除霜风道301以及导风风道中的气流逸出、气流流速降低,导致除霜效果不好。导流板3312主体与前风挡玻璃20相平行设置,以使得从格栅板331上的出风孔3311吹出的除霜气流能保持较为稳定的流通状态,避免在出风通道中产生涡流或断流导致出风通道的出风紊乱,进而导致除霜效果不好。
继续参阅图5,导流板3312的上端边缘设有朝前风挡玻璃20弯折的折边3313。除霜风道301将气流送到前风挡玻璃20处,导风风道的延伸方向与前风挡玻璃20相平平行,气流会贴着前风挡向上运动。但由于康达效应,靠近导流板3312一侧的气流会沿着导流板3312表面运动直至导流板3312边缘,导致气流无法全部贴着玻璃运动,无法达到除霜性能需求。设置在导流板3312上端边缘的折边3313,对导风风道靠近导流板3312一侧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以使靠近导流板3312一侧的气流朝前风挡玻璃20方向吹出,减少前风挡玻璃20表面的气流下坠的同时,避免部分气流因康达效应沿着导流板3312表面运动分流直至导流板3312边缘,大部分气流无法朝着除霜区域运动。
进一步地,折边3313与前风挡玻璃20的夹角为夹角β,夹角β的大小范围在20°-35.2°之间。进一步地,格栅板331中心位置的折边3313夹角β小于格栅板331两边位置的折边3313夹角β,折边3313夹角β大小由格栅板331中心位置至两侧位置逐渐变大。优选地,格栅板331中心位置的折边3313夹角β为20°,格栅板331两侧端部的折边3313夹角为35.2°。进一步地,折边3313在竖直方向截面的长度大小在1-2.5mm范围之间。进一步地,折边3313在竖直方向截面的长度大小由格栅板331中心位置至两侧位置逐渐变小。优选地,格栅板331中心位置的折边3313在竖直方向截面的长度大小为2.5mm,格栅板331两侧端部的折边3313在竖直方向截面的长度大小为1mm。
因除霜加强板31的除霜进风口311设置在中心位置,靠近中心位置的导风风道内的气流流量和流速高于两侧位置的导风风道内的气流流量和流速,且驾驶员需要除霜的目标区域主要在前风挡玻璃20的中间位置,对于中间位置流量、流速较大的气流,采用折边3313的夹角α大小较小、折边3313长度较长的折边3313结构,对于两侧位置流量、流速较小的气流,采用折边3313的夹角α大小较大、折边3313长度较短的折边3313结构,以平衡本申请对前风挡玻璃20中间及两侧位置的除霜效果,避免发生前风挡玻璃20仅局部位置完成除霜的情况发生,降低驾驶性安全。
进一步地,折边3313在远离出风孔3311的一侧边缘角为圆角,圆角的半径大小为0.3mm。较小半径的圆角可以减轻折边3313边缘表面的气流发生康达效应,以提高出风通道朝向前风挡玻璃20吹出气流的流量、流速,进一步地提高本申请的除霜效果。
本申请在导流板3312边缘设置朝向前风挡玻璃20弯折的折边3313,对导风风道中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避免靠近导流板3312一侧的气流因康达效应贴着导流板3312边缘运动导致朝前风挡玻璃20吹出的气流流量和流速不够,无法达到除霜性能要求。本申请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气流下坠问题通常在除霜盖板34位置增加额外的出风口,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包括:
除霜加强板,其设有除霜进风口;
导风板,其设置在所述除霜加强板的上方,所述导风板与所述除霜加强板围设形成除霜风道,所述除霜风道与所述除霜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除霜风道朝前风挡玻璃方向延伸;
除霜上本体,其与所述除霜加强板和所述导风板相连接,所述除霜上本体包括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相间隔设置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设置在除霜风道靠近所述前风挡玻璃的一端,所述格栅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除霜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孔;所述格栅板包括与所述导风板相连接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出风孔的边缘设有朝向所述前风挡玻璃弯折的折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在竖直方向截面的长度大小在1-2.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与所述前风挡玻璃之间的距离大小在3-7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的夹角为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大小范围在20°-35.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远离所述出风孔的边缘角为圆角,所述圆角的半径大小为0.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风道为朝向所述前风挡玻璃方向上渐缩的腔体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风道出风方向与所述前风挡玻璃之间的夹角为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大小在35°-4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还包括与所述除霜加强板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前风挡玻璃相贴合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前风挡玻璃之间还设有密封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
CN202211733705.5A 2022-12-30 2022-12-30 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Pending CN115973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3705.5A CN115973099A (zh) 2022-12-30 2022-12-30 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3705.5A CN115973099A (zh) 2022-12-30 2022-12-30 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3099A true CN115973099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3705.5A Pending CN115973099A (zh) 2022-12-30 2022-12-30 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30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478A (zh) 具有高纵横比的热系统
US10703165B2 (en) Air blowing device
KR20070005263A (ko) 차량용 제상덕트의 유로구조
JPH03235741A (ja) 自動車の側部窓での曇りおよび氷の形成を阻止する装置
US20040203333A1 (en) Defroster device for a vehicle
US6796894B1 (e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RU2616490C2 (ru) Система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оснащенное этой системой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CN115973099A (zh) 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及汽车
CN208306312U (zh) 风道总成和仪表板总成
KR100836349B1 (ko) 헤드라이닝에 설치된 에어 벤틸레이터 덕트 구조
CN205468423U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低轮廓通风系统
JP3437752B2 (ja) 空気ダクト屈曲部の空気案内構造
JP4367110B2 (ja) 車両用空気吹き出し口構造
CN210000064U (zh) 一种带导风结构的风门
KR20070068568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덕트 분지 구조
JP4525248B2 (ja) 自動車の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212046883U (zh) 用于车辆的中控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01192U (zh) 一种车辆除霜装置及汽车
CN110186175A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空调器
CN218021138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
CN214355429U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装置、包括该通风装置的车门及相关车辆
CN210011575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系统
CN106314287A (zh) 车辆用外后视镜装置
JPH0437008Y2 (zh)
CN114274914A (zh) 一种隐藏式除霜风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