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9669U - 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9669U
CN218799669U CN202220347929.1U CN202220347929U CN218799669U CN 218799669 U CN218799669 U CN 218799669U CN 202220347929 U CN202220347929 U CN 202220347929U CN 218799669 U CN218799669 U CN 218799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electrode
adjusting
ejector pi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479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imeng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imeng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imeng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imeng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479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9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9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9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包括连接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平行调节组件及电极固定座;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中心轴、轴套、垫片弹簧、开合轴承、旋转调节螺丝、旋转调节顶杆及调节螺丝固定座。本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重新设计改进花机电极调节夹头的旋转调节构造,通过开合轴承替代目前的平面轴承,并配合垫片弹簧等部件,实现中心轴的旋转调节以及锁紧,并保证其在加工中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松动。本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在实现电极调节的同时,保证电极的稳定性,避免装夹大电极加工时出现晃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的构造,特别涉及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在内部通过平面轴承的构造去实现转动调节,由于缺少辅助的稳定结构,在装夹电极后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轴承过松或者过紧,进而无法保证电极的稳定性,特别是打大平面或者拉真空,电极往上走的时候,电极会晃动。总而言之,现有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存在着以下缺点:装夹较大较重电极的时候,特别是吸真空的时候,容易动,影响平衡,从而影响电火花加工质量。因此,现有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进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在实现电极调节的同时,保证电极的稳定性,避免装夹大电极加工时出现晃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包括连接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平行调节组件及电极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中心轴、轴套、垫片弹簧、开合轴承、旋转调节螺丝、旋转调节顶杆及调节螺丝固定座,所述轴套的内侧设置有与开合轴承相适配的轴承安置腔位,所述开合轴承设置在轴套的轴承安置腔位,所述中心轴呈T形,其穿过开合轴承从而转动设置在轴套的中心孔,所述中心轴的侧部设置有顶杆固定孔,所述轴套的侧部设置有顶杆腰型孔,所述调节螺丝固定座的内侧部设置有顶杆腰型槽,所述调节螺丝固定座设置在轴套的侧部,从而使得调节螺丝固定座的顶杆腰型槽与轴套的顶杆腰型孔相对应,所述旋转调节顶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中心轴的顶杆固定孔中,并穿过轴套的顶杆腰型孔,使得另一端位于调节螺丝固定座的顶杆腰型槽内,所述旋转调节螺丝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调节螺丝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并伸入到顶杆腰型槽,抵住旋转调节顶杆位于顶杆腰型槽的端部,所述垫片弹簧设置在中心轴的上端,在垫片弹簧的作用下,从而使得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的下侧面始终紧抵住轴套的上侧面,所述轴套的侧部在对应轴承安置腔位的位置设置有轴承锁紧孔,通过轴承锁紧螺丝配合该轴承锁紧孔可将开合轴承顶紧锁死。
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法兰、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侧,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法兰上侧,所述第二连接法兰设置在轴套上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下端面与中心轴上端面相配合,形成垫片弹簧的安装腔位,所述第二连接法兰呈圆环状,将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围置在内。
进一步,所述平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平行调节板、第二平行调节板及平行调节钢珠,所述第一平行调节板设置在轴套下侧,所述第二平行调节板设置在第一平行调节板下侧,所述平行调节钢珠设置在第一平行调节板与第二平行调节板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电极固定座设置在第二平行调节板的下侧。
进一步,所述轴套的侧部在对应顶杆腰型孔的部位设置有调节螺丝固定座安装切面,所述节螺丝固定座设置在该调节螺丝固定座安装切面。
进一步,所述中心轴的上端面设置有垫片弹簧容置槽。
进一步,所述轴套侧部的轴承锁紧孔与轴套的中心孔相垂直,使得轴承锁紧螺丝可通过轴承锁紧孔垂直顶住轴承安置腔位内的开合轴承,从而将其顶紧锁死。
进一步,所述开合轴承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相对应地,所述轴套的内侧的上、下部设置有与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相适配的第一轴承安置腔位、第二轴承安置腔位,所述轴套的侧部在对应第一轴承安置腔位、第二轴承安置腔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轴承锁紧孔、第二轴承锁紧孔。更进一步,所述轴套侧部的第一轴承锁紧孔、第二轴承锁紧孔与轴套的中心孔相垂直,使得第一轴承锁紧螺丝与第二轴承锁紧螺丝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锁紧孔、第二轴承锁紧孔垂直顶住第一轴承安置腔位、第二轴承安置腔内的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从而将其顶紧锁死。
进一步,所述旋转调节顶杆的端部,在对应旋转调节螺丝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圆弧状的适配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重新设计改进花机电极调节夹头的旋转调节构造,通过开合轴承替代目前的平面轴承,并配合垫片弹簧等部件,实现中心轴的旋转调节以及锁紧,并保证其在加工中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松动。本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在实现电极调节的同时,保证电极的稳定性,避免装夹大电极加工时出现晃动的问题。特别是在垫片弹簧的作用下,从而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的下侧面始终紧抵住轴套的上侧面,面接触可以保证稳定性,避免晃动。而且,轴套的侧部在对应轴承安置腔位的位置设置有轴承锁紧孔,通过轴承锁紧螺丝配合该轴承锁紧孔可将开合轴承顶紧锁死,如此一来,进一步保证在中心轴的紧固与稳定;使得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的整体调节以及装夹性能更佳,即使是装夹较大较重的电极,也能保证加工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花机电极万能调节夹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花机电极万能调节夹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花机电极万能调节夹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调节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旋转调节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轴套与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轴套与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连接组件1;第一连接法兰11;连接板12;第二连接法兰13;旋转调节组件2;平行调节组件3;第一平行调节板31;第二平行调节板32;平行调节钢珠33;电极固定座4;中心轴21;顶杆固定孔211;垫片弹簧容置槽212;轴套22;第一轴承安置腔位221;第二轴承安置腔位222;顶杆腰型孔223;第一轴承锁紧孔224;第二轴承锁紧孔225;调节螺丝固定座安装切面226;垫片弹簧23;第一开合轴承24;第二开合轴承25;旋转调节螺丝26;旋转调节顶杆27;适配凹槽271;调节螺丝固定座28;第顶杆腰型槽2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7,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包括连接组件1、旋转调节组件2、平行调节组件3及电极固定座4。
所述旋转调节组件2包括中心轴21、轴套22、垫片弹簧23、第一开合轴承24、第二开合轴承25、旋转调节螺丝26、旋转调节顶杆27及调节螺丝固定座28。
所述轴套22的内侧的上、下部(即轴套的中心孔的上下部)设置有与第一开合轴承24、第二开合轴承25相适配的第一轴承安置腔位221、第二轴承安置腔位222,所述第一开合轴承24、第二开合轴承25分别设置在轴套的第一轴承安置腔位221、第二轴承安置腔位222,所述中心轴21呈T形,其穿过第一开合轴承24、第二开合轴承25从而转动设置在轴套22的中心孔,所述中心轴21的侧部设置有顶杆固定孔211,所述轴套22的侧部设置有顶杆腰型孔223,所述调节螺丝固定座28的内侧部设置有顶杆腰型槽281,所述调节螺丝固定座28设置在轴套22的侧部,从而使得调节螺丝固定座28的顶杆腰型槽281与轴套22的顶杆腰型孔223相对应,所述旋转调节顶杆2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中心轴21的顶杆固定孔211中,并穿过轴套22的顶杆腰型孔223,使得另一端位于调节螺丝固定座28的顶杆腰型槽281内,所述旋转调节螺丝26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调节螺丝固定座28的左、右两侧,并伸入到顶杆腰型槽281,抵住旋转调节顶杆27位于顶杆腰型槽281的端部,所述垫片弹簧23设置在中心轴21的上端,在垫片弹簧23的作用下,从而使得中心轴21的T形阶梯部的下侧面始终紧抵住轴套22的上侧面,所述轴套22的侧部在对应第一轴承安置腔位221、第二轴承安置腔位22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轴承锁紧孔224、第二轴承锁紧孔225,通过第一轴承锁紧螺丝、第二轴承锁紧螺丝(附图中未示出)配合该第一轴承锁紧孔224、第二轴承锁紧孔225可分别将第一开合轴承24、第二开合轴承25顶紧锁死。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轴套22侧部的顶杆腰型孔223对旋转调节顶杆27的杆身部起到避位作用,以使得旋转调节顶杆27具有摆动空间,其他形状的通孔也可作为等同的替换方案。与顶杆腰型孔223同理,调节螺丝固定座28内侧部的顶杆腰型槽281对旋转调节顶杆27的端部起到避位作用,以使得旋转调节顶杆27具有摆动空间,其他形状的通孔也可作为等同的替换方案。
本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连接组件1用于装配连接该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旋转调节组件2用于进行旋转调节,平行调节组件3用于进行平行调节,电极固定座4用于装夹连接电极。本申请的核心在于旋转调节组件。当需要调节电极的旋转角度时,首先,松开第一轴承锁紧螺丝、第二轴承锁紧螺丝,解除第一开合轴承24、第二开合轴承25的顶紧锁死状态,使得中心轴21可以相对轴套22转动;接着,通过拧动调节螺丝固定座28左右两侧的旋转调节螺丝26,使得旋转调节顶杆27摆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带动中心轴21转动一定的角度,实现旋转调节。旋转调节完毕后,通过第一轴承锁紧螺丝、第二轴承锁紧螺丝配合该第一轴承锁紧孔224、第二轴承锁紧孔225可分别将第一开合轴承24、第二开合轴承25顶紧锁死,进而将中心轴22锁紧固定,避免中心轴22的转动。
具体地,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法兰11、连接板12及第二连接法兰13;所述第一连接法兰11固定设置在连接板12上侧,所述连接板12设置在第二连接法兰13上侧,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3设置在轴套22上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法兰11下端面与中心轴21上端面相配合,形成垫片弹簧23的安装腔位,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3呈圆环状,将中心轴21的T形阶梯部围置在内。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更加的科学合理,部件与部件之间的配合紧固性、稳定性更加,空间利用更好,避免过多空隙的产生。
具体地,所述平行调节组件3包括第一平行调节板31、第二平行调节板32及平行调节钢珠33,所述第一平行调节板31设置在轴套22下侧,所述第二平行调节板32设置在第一平行调节板下侧31,所述平行调节钢珠33设置在第一平行调节板31与第二平行调节板32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电极固定座4设置在第二平行调节板32的下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部件与部件之间一般通过螺丝、螺孔的配合构造进行连接设置,例如第一连接法兰与连接板之间,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法兰之间,第一平行调节板与第二平行调节板之间,电极固定座与第二平行调节板之间,等等。
具体地,所述轴套22的侧部在对应顶杆腰型孔223的部位设置有调节螺丝固定座安装切面226,所述节螺丝固定座28设置在该调节螺丝固定座安装切面226(通过螺丝螺孔构造固定设置)。
具体地,所述中心轴21的上端面设置有垫片弹簧容置槽212。通过该垫片弹簧容置槽212去设置垫片弹簧23,可以避免垫片弹簧23产生偏移,很好地使得其始终保持压缩状态,从而抵住中心轴,使得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的下侧面始终紧抵住轴套的上侧面,形成面与面的接触,同时避免加工过程中电极上行时产生晃动,保证稳定性和保证加工精度。
具体地,所述轴套22侧部的第一轴承锁紧孔24、第二轴承锁紧孔25与轴套22的中心孔相垂直,使得第一轴承锁紧螺丝与第二轴承锁紧螺丝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锁紧孔24、第二轴承锁紧孔25垂直顶住第一轴承安置腔位221、第二轴承安置腔222内的第一开合轴承24、第二开合轴承25,从而将其顶紧锁死。上下设置两个开合轴承,并通过分别垂直的轴承锁紧螺丝进行顶固锁紧,可以保证中心轴的垂直性与稳定性,不易松动。
具体地,所述旋转调节顶杆27的端部,在对应旋转调节螺丝26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圆弧状的适配凹槽271。因为中心轴21在进行旋转调节时,旋转调节顶杆27会摆动一定的角度,这时候,旋转调节螺丝26的顶部并不会绝对地垂直抵顶住旋转调节顶杆27,因此,设置圆弧状的适配凹槽271,有助于保证旋转调节螺丝26抵顶住旋转调节顶杆27的面积,从而保证抵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包括连接组件、旋转调节组件、平行调节组件及电极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中心轴、轴套、垫片弹簧、开合轴承、旋转调节螺丝、旋转调节顶杆及调节螺丝固定座,所述轴套的内侧设置有与开合轴承相适配的轴承安置腔位,所述开合轴承设置在轴套的轴承安置腔位,所述中心轴呈T形,其穿过开合轴承从而转动设置在轴套的中心孔,所述中心轴的侧部设置有顶杆固定孔,所述轴套的侧部设置有顶杆腰型孔,所述调节螺丝固定座的内侧部设置有顶杆腰型槽,所述调节螺丝固定座设置在轴套的侧部,从而使得调节螺丝固定座的顶杆腰型槽与轴套的顶杆腰型孔相对应,所述旋转调节顶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中心轴的顶杆固定孔中,并穿过轴套的顶杆腰型孔,使得另一端位于调节螺丝固定座的顶杆腰型槽内,所述旋转调节螺丝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调节螺丝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并伸入到顶杆腰型槽,抵住旋转调节顶杆位于顶杆腰型槽的端部,所述垫片弹簧设置在中心轴的上端,在垫片弹簧的作用下,从而使得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的下侧面始终紧抵住轴套的上侧面,所述轴套的侧部在对应轴承安置腔位的位置设置有轴承锁紧孔,通过轴承锁紧螺丝配合该轴承锁紧孔可将开合轴承顶紧锁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法兰、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侧,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法兰上侧,所述第二连接法兰设置在轴套上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下端面与中心轴上端面相配合,形成垫片弹簧的安装腔位,所述第二连接法兰呈圆环状,将中心轴的T形阶梯部围置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平行调节板、第二平行调节板及平行调节钢珠,所述第一平行调节板设置在轴套下侧,所述第二平行调节板设置在第一平行调节板下侧,所述平行调节钢珠设置在第一平行调节板与第二平行调节板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电极固定座设置在第二平行调节板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侧部在对应顶杆腰型孔的部位设置有调节螺丝固定座安装切面,所述节螺丝固定座设置在该调节螺丝固定座安装切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上端面设置有垫片弹簧容置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侧部的轴承锁紧孔与轴套的中心孔相垂直,使得轴承锁紧螺丝可通过轴承锁紧孔垂直顶住轴承安置腔位内的开合轴承,从而将其顶紧锁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轴承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相对应地,所述轴套的内侧的上、下部设置有与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相适配的第一轴承安置腔位、第二轴承安置腔位,所述轴套的侧部在对应第一轴承安置腔位、第二轴承安置腔位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轴承锁紧孔、第二轴承锁紧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侧部的第一轴承锁紧孔、第二轴承锁紧孔与轴套的中心孔相垂直,使得第一轴承锁紧螺丝与第二轴承锁紧螺丝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锁紧孔、第二轴承锁紧孔垂直顶住第一轴承安置腔位、第二轴承安置腔内的第一开合轴承、第二开合轴承,从而将其顶紧锁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顶杆的端部,在对应旋转调节螺丝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圆弧状的适配凹槽。
CN202220347929.1U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Active CN218799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7929.1U CN218799669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7929.1U CN218799669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9669U true CN21879966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47929.1U Active CN218799669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9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6196B (zh) 一种对焊连接高压阀门的阀体加工工装夹具
CN218799669U (zh) 一种火花机电极调节夹头
CN114289809A (zh) 一种火花机电极万能调节夹头
CN219134401U (zh) 一种带锁的快拆式管夹装置
CN213953253U (zh) 一种可调距安装的新型智能锁
CN216288791U (zh) 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电池箱的浮动锁紧螺母装置
CN110405276A (zh) 一种两用锯刀
CN113162308B (zh) 一种消除锁定间隙的转轴锁结构、电机及稳定器
CN219158650U (zh) 一种球形锁体
CN218277379U (zh) 一种用于电气元件安装的多功能支架
CN217557963U (zh) 一种缩小占用空间的快速换向门把手组件及门锁
US4930820A (en) Cam handle lock
CN207424553U (zh) 一种手表按键治具
CN209799628U (zh) 一种旋杆式服务器上盖解锁模组结构
CN212625226U (zh) 一种圆柱行程开关防旋转安装结构
CN212217102U (zh) 一种阀体加工机构
CN217080057U (zh) 一种用于限制门体转动的机构
CN221053416U (zh) 一种执手安装机构
CN209146079U (zh) 快速装夹锁具
CN217488410U (zh) 一种商用豆浆机的刀组结构
CN214949196U (zh) 一种打火机
CN21019169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鞍座铰链
CN215991094U (zh) 一种用于通信基站射频模块的安装架
CN217729961U (zh) 具有斜向调版功能的印版滚筒
CN220451587U (zh) 一种无基座执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