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3490U - 血管鞘 - Google Patents

血管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3490U
CN218793490U CN202223206991.8U CN202223206991U CN218793490U CN 218793490 U CN218793490 U CN 218793490U CN 202223206991 U CN202223206991 U CN 202223206991U CN 218793490 U CN218793490 U CN 218793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cutting edge
blood
vascular sheath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69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丽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kaili Medical Instrument Shanghai Co ltd
Wangk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kaili Medical Instru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kaili Medical Instru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kaili Medical Instru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69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3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3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3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血管鞘,包括导管及设置于导管的阻血阀,阻血阀包括弹性阻血部、第一切割面及第二切割面,其中,弹性阻血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切割面自第一表面向靠近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一切割面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一表面,且至少部分未贯穿第二表面;第二切割面自第二表面向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二切割面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二表面,且未贯穿第一表面;第二切割面与第一切割面相交并形成连通处,该连通处配置为将导管与外界封闭,和/或,连通处配置为将手术器械导入导管。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血管鞘,通过设置由第一切割面与第二切割面共同形成的连接处,至少解决现有阻血性能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血管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鞘。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原理是利用X线透视、CT定位、B型超声仪等医疗影像设备做导向,将特制的器械(介入式医疗器械)经生物体动脉、静脉、消化系统的自然管道、胆道或手术后的引流管抵达体内病变区域,可以获取组织细胞、细菌或生化方面的资料,也可以进行造影摄片获得更深入的影像学资料,介入式医疗器械也可以达到治疗病患的效果,最终达到诊断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管鞘是介入治疗中连通生物体血管与外界的重要工具,目前,血管鞘由导管及阻血阀组成。在介入过程中,首先,血管鞘经皮穿刺,使导管的部分进入血管,导管的另一部分以及阻血阀保持在体外,并停留在适当位置,此时,血管鞘可以输送相应的手术器械,即介入式医疗器械可以依次经过血管鞘的阻血阀及导管介入体内,但在介入式医疗器械经过阻血阀的过程中,会有血管内血液沿着阻血阀渗出或流出体外。目前,从手术安全角度考虑该条通路必须保证良好的封堵血液性能。但是,目前的血管鞘,因其阻血阀本身仍然存在缺陷,堵血效果不是太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血功能好的血管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鞘,包括导管及设置于导管的阻血阀,阻血阀包括弹性阻血部、第一切割面及第二切割面,其中,弹性阻血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切割面自第一表面向靠近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一切割面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一表面,且未贯穿第二表面;第二切割面自第二表面向靠近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二切割面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二表面,且未贯穿第一表面;第二切割面与第一切割面相交并形成连通处,连通处配置为将导管与外界封闭,和/或,连通处配置为将手术器械导入导管。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切割面包括设置于第一表面的第一切割边,且第一切割边的两端延伸至第一表面的边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弹性阻血部还包括侧面,侧面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切割面还包括两个第二切割边,第二切割边位于侧面并与第一切割边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切割面还包括位于弹性阻血部内的第三切割边,且在从第一切割边的中部至两端的方向上,至少部分第三切割边与第一切割边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切割面包括设置于第二表面的第四切割边,第四切割边的两端与第二表面的边缘之间存在间距。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切割面包括远离第二表面的第五切割边,沿第五切割边的中心至两端的方向,第五切割边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三切割边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尺寸为H1,第二切割面包括远离第二表面的第五切割边,第五切割边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尺寸为H2,血管鞘沿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尺寸等于或大于H1与H2之和。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H1的范围为0.3mm≤H1≤1mm。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H2的范围为0.3mm≤H2≤1mm。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三切割边的两个端部设置于第二表面上,且两个端部均从第二表面的边缘向第二表面的中心方向延伸。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三切割边的两个端部在第二表面上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且L1=L2。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导管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导通孔;设置于第二表面上的部分第三切割边沿导管的轴向与导通孔错位。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沿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方向,弹性阻血部的尺寸为H3,且H3的范围为1.4mm≤H3≤1.8mm。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鞘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切割面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一表面,且第二切割面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二切割面与第一切割面相交并形成连通处,以利用该连通处将导管与外界封闭或连通,由于第一切割面与第二切割面均未将弹性阻血部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切透,且第一切割面与第二切割面仅在弹性阻血部的内部形成连通处,当其它外部器械通过连通处插入导管时,在连通处形成的缝隙的大小无论如何也是大于外部手术器械的横截面尺寸,进而提升了血管鞘的阻血能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值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鞘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鞘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鞘中弹性阻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鞘中弹性阻血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血管鞘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血管鞘沿B-B线的剖视图。
附图中:100、血管鞘;10、导管;11、导通孔;21、弹性阻血部;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13、侧面;22、第一切割面;221、第一切割边;222、第二切割边;223、第三切割边;23、第二切割面;231、第四切割边;232、第五切割边;24、鞘座;25、鞘帽;101、第一部分;102、第二部分;103、连通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这样的方法因创伤小、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地推广。采用介入疗法时需要用到血管鞘在生物体血管与外界之间建立一条可以输送各种手术器械的通路,从手术安全角度考虑,该通路需要在确保手术器械(如治疗器械、辅助治疗器械、诊断器械、各类药物等)能够顺利通过的同时,尽量减小生物体血液的流出。
通常来说,血管鞘通常包括导管及设置于导管的阻血阀。简单来说,导管与生物体血管连接的过程为:在病患合适的大血管位置,在穿刺针、引导丝、扩张器的帮助下,将血管鞘的导管经皮下插入该血管,以利用该导管将血管与外界连通,并利用该阻血阀阻止血液沿导管流出,手术时,手术器械可穿过阻血阀沿导管进入血管中,进而进行治疗操作。
在一些情况下,当手术器械进入血管后,由于需要提前使血管鞘退出血管,通常会将血管鞘的导管设计呈可撕的结构,即在导管的退出过程中,可边退边撕,以提升导管的退出性能,而阻血阀为了配合导管的可撕性能,通常也设置呈可撕的结构。
发明人发现,为了保证阻血阀的可撕性,相关技术的血管鞘的做法通常为:在阻血阀的同一面设置两道切割面,其中一道切割面将阻血阀沿厚度方向切透,以利用该切割面提升阻血阀的可撕性,另外一道切割面的切割方向有所改变但也切透,以使该两道切割面能够在阻血阀的厚度方向形成供手术器械通过的多瓣状的连通开口。
然而,相关技术这样的设置方式,由于其可撕部分是采用的完全切透的方式,导致手术器械经连通处穿过后,或多或少地会沿切割面形成一道缝隙,使得血液能够通过该缝隙流出,进而导致血管鞘的阻血性能较差。
基于发明人的上述发现,申请人对血管鞘中阻血阀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以提升阻血阀的阻血效果。
血管鞘应用于生物体,即可用于针对人、牛、狗、猪,等等生物进行介入治疗时使用,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仅以血管鞘应用于人体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另外,血管鞘除了可以应用于介入器械的手术外,例如心室辅助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应用于植入式器械的手术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鞘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鞘的剖面视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鞘中弹性阻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鞘中弹性阻血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血管鞘沿A-A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4所示的血管鞘沿B-B线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管鞘100,包括导管10及设置于导管10的阻血阀,阻血阀包括弹性阻血部21、第一切割面22及第二切割面23,其中,弹性阻血部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第一切割面22自第一表面211向靠近第二表面212的方向延伸,第一切割面22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一表面211,且至少部分未贯穿第二表面212;第二切割面23自第二表面212向靠近第一表面211的方向延伸,第二切割面23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二表面212,且未贯穿第一表面211;第二切割面23与第一切割面22相交并形成连通处103,连通处103配置为将导管10与外界封闭,和/或,连通处配置为将手术器械导入导管10。
导管10的作用在于将血管与外界之间提供一条通路,导管10配合近端(未伸入血管的一端)的阻血阀,在外界与人体之间形成一道可以将手术器械放入血管进行治疗的通路。
导管10通常需要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示例性地,导管10可以采用PTFE,FEP,ETFE等氟塑料,通过挤出成型或其他工艺成型呈管体。利用氟塑料摩擦阻力小的特性,减少放入与退出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以提升血管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由于一些手术器械在导管10近端的部分结构较大,会阻挡导管10的退出道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导管10为可撕结构,以使术者在手术器械介入完成后,能够采用将导管10撕开的方式将导管10退出。
弹性阻血部21指的是阻血阀中实际上对血液进行封堵并供手术器械伸入的部分。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弹性阻血部21为硅胶等弹性材料,使其在手术器械穿过后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并在手术器械退出后快速复原。
第一表面211与第二表面212相对设置,可能的实施方式是,第一表面211与第二表面212之间相互平行,使弹性阻血部21的厚度更为均匀,进而使手术器械在穿过弹性阻血部21时各方向的受力更为均匀,穿过性能更佳。
弹性阻血部21沿厚度方向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矩形、椭圆形等,可以根据导管10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弹性阻血部21为硅胶片,以获得较佳的弹性形变性能与密封性能。
第一切割面22自第一表面211向靠近第二表面212的方向延伸,第一切割面22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一表面211,且至少部分未贯穿第二表面212,指的是在阻血阀的生产过程中,第一切割面22的切割方式是以第一表面211为起点,向靠近第二表面212的方向进行切割;第一切割面22可以切割整个第一表面211,也可以切割第一表面211的一部分,同时至少部分的第一切割面22未切割第二表面212。
相应的,第二切割面23自第二表面212向靠近第一表面211的方向延伸,第二切割面23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二表面212,且未贯穿第一表面211,指的是第二切割面23的切割方式是以第二表面212为起点,向靠近第一表面211的方向进行切割,第二切割面23可以切割整个第二表面212,也可以切割第二表面212的一部分。
第二切割面23与第一切割面22相交并形成连通处103,指的是在连通处103,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方向,第一切割面22的开口深度与第二切割面23的开口深度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表面211与第二表面212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相互垂直设置,以形成横截面呈“十”字型的连通处103,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横截面呈圆形的手术器械在径向各个方向的受力抵消,具有较好的可穿透性与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相关的技术中,为了保证弹性阻血部的可撕性,设置第一切割面与第二切割面沿弹性阻血部的厚度方向将弹性阻血部切透,使弹性阻血部被分割成多块结构,再通过设置其他连接结构的方式将原本被分割的多块结构连结。而这样的设置方式,由于弹性阻血部本身为多块结构,在手术器械穿过时,会沿第一切割面和/或第二切割面形成较大的缝隙,进而降低了血管鞘100的阻血性能。
第一切割面22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一表面211,且第一切割面22至少部分未贯穿第二表面212;第二切割面23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二表面212,且第二切割面23未贯穿第一表面211,指的是,第一切割面22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方向将至少部分的第一表面211切透,同时,在第一切割面22上,第二表面212的至少部分未切;相应的,第二切割面23沿第二表面212至第一表面211的方向将至少部分的第二表面212切透,在第二切割面23上,第一表面211的至少部分未切。如此,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均未将弹性阻血部21完全切割呈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在第一切割面22或第二切割面23的两侧,弹性阻血部21均为至少部分连接的状态,以限制介入器械穿过连通处103时,弹性阻血部21沿第一切割面22或第二切割面23发生的形变量,如果在第一切割面22上和/或在第二切割面23上,弹性阻血部21连接处的厚度较大,则回弹力较大,可发生的形变量较小,通过的手术器械的径向尺寸较小,即可通过性较差;反之,则回弹力较小,可发生的形变量较大,通过的手术器械的径向尺寸较大,即可通过性较好。且有利于介入器械穿过后,弹性阻血部21沿第一切割面22或第二切割面23两侧的结构回弹,以与介入器械的外周贴合,起到阻血的作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血管鞘100,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切割面22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一表面211,且第一切割面22至少部分未贯穿第二表面212,且第二切割面23贯穿至少部分的第二表面212,且第二切割面23未贯穿第一表面211,第二切割面23与第一切割面22相交并形成连通处103,以利用该连通处103将导管10与外界封闭和/或连通处将医疗器械导入进导管。由于第一切割面22未将弹性阻血部21的第二表面212切透,且第二切割面23未将弹性阻血部21的第一表面211切透,由于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的相交处为直线,第一切割面22与弹性阻血部21形成的切口为第一切口,第二切割面23与弹性阻血部21形成的切口为第二切口,第一切口与第二切口结合在弹性阻血部21内形成一个近似于点状或线状的连通处103,由于弹性阻血部21的弹性自闭合性,在未经外力的作用下,连通处103为闭合状态,即使导管连通了病患血管,该连通处103也不会漏血,达到阻血的效果;当弹性阻血部21受到外力的作用,连通处103会在径向外力的作用下变形为孔状,允许外部器械通过连通处103,在外部器械(其他手术器械)通过连通处103插入导管10时,由于弹性阻血部21沿第一切割面22及第二切割面23两侧的结构回弹,连通处103变形为孔状的尺寸可以适应于手术器械的尺寸,以与手术器械的外周贴合,起到阻血的作用,进而提升了血管鞘100的阻血能力。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切割面22包括设置于第一表面211的第一切割边221,且第一切割边221的两端延伸至第一表面211的边缘。
第一切割边221设置于第一表面211,指的是第一切割面22沿垂直于第一表面211的方向将第一表面211切透,在血管鞘100的使用过程中,使手术器械可以通过该第一切割边221向弹性阻血部21的内部进位。
第一切割边221的两端,指的是第一切割边221在第一表面211上的两端。
第一切割边221的两端延伸至第一表面211的边缘,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弹性阻血部21的第一表面211呈可开合的结构,弹性阻血部21被设计呈以第一切割面22为界,分别位于第一切割面22两侧的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同时,在弹性阻血部21的内部和/或靠近第二表面212的部分,至少存在部分结构将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连接,以使弹性阻血部21仍然作为一个整体,提升了弹性阻血部21的整体性,便于搬运与装配。
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至少部分连接。第一切割面22这样的设置方式,在不影响可撕性的前提下,提升了弹性阻血部21自身的结构完整性,在生产过程中无需另外设置结构将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固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血管鞘100,通过设置第一切割边221的两端延伸至第一表面211的边缘,使得弹性阻血部21对应于第一切割边221位置的厚度降低,以降低弹性阻血部21沿第一切割边221撕开的难度,提升了弹性阻血部21的可撕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弹性阻血部21还包括侧面213,侧面213连接第一表面211与第二表面212;第一切割面22还包括两个第二切割边222,第二切割边222位于侧面213并与第一切割边221连接。
侧面213连接第一表面211与第二表面212,可能的实施方式是,侧面213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方向呈直线型,此时可将弹性阻血部21看做是柱状结构,侧面213在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方向上的尺寸即为弹性阻血部21的高度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侧面213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方向呈曲线型。
第二切割边222位于侧面213,指的是第一切割面22沿垂直于侧面213的方向将侧面213切透,以进一步降低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之间的连接,进一步提升弹性阻血部21的可撕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血管鞘100,通过设置第二切割边222位于侧面213并与第一切割边221连接,以利用第二切割边222进一步降低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的连接,进一步提升了弹性阻血部21的可撕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切割面22还包括位于弹性阻血部21内的第三切割边223,且在从第一切割边221的中部至两端的方向上,至少部分第三切割边223与第一切割边22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
第三切割边223位于弹性阻血部21内,也即第一切割边221、第二切割边222级第三切割边223共同限定出第一切割面22的在弹性阻血部21上的切割形状。
沿第一切割边221的中部至两端的方向,至少部分第三切割边223与第一切割边22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指的是第一切割面22沿第一切割边221的切割方向,各位置的切割深度不同,以在弹性阻血部21靠近第二表面212的一侧形成中间较厚,两端较薄的连接结构,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通过该连接结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三切割边223的两个端部位于第二表面212上,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第三切割边223除去两个端部位于第二表面212上的部分,仍然保持沿第一切割边221的切割方向,各位置的切割深度不同的设置方式,同样能够在弹性阻血部21靠近第二表面212的一侧形成中间较厚,两端较薄的连接结构。
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弹性阻血部21沿第一切割边221设置方向的中间部分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以支撑手术器械的多次穿过,降低了弹性阻血部21因手术器械穿过而导致连接结构损坏的可能性,可靠性更佳。
同时,由于弹性阻血部21沿第一切割边221的两端设置得较薄,进一步提升了弹性阻血部21的可撕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血管鞘100,通过设置沿第一切割边221的中部至两端的方向,至少部分第三切割边223与第一切割边22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以使弹性阻血部21在靠近第二表面212的一侧形成中间较厚,两端较薄的连接结构,以同时兼顾弹性阻血部21的可穿过性与可撕性,可靠性更佳。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切割面23包括设置于第二表面212的第四切割边231,第四切割边231的两端与第二表面212的边缘之间存在间距。
第四切割边231设置于第二表面212,指的是第二切割面23沿垂直于第二表面212的方向将第二表面212切割,在血管鞘100的使用过程中,使手术器械可以通过该第四切割边231伸出弹性阻血部21。
第四切割边231的两端,指的是第四切割边231在第二表面212上的两端。
第四切割边231的两端与第二表面212的边缘之间存在间距,即增加了弹性阻血部21沿第四切割边231的两侧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后续弹性阻血部21的撕开过程中,可以降低弹性阻血部21沿第二切割面23被撕开的可能性,以增加血管鞘100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设置第四切割边23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尺寸为L3。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一个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不同径向尺寸的介入器械,假定长时间接触的介入器械的径向尺寸最小,可限定L3的值大于长时间与弹性阻血部21接触的手术器械的外周长,且小于或者等于最粗的手术器械的外周长。
限定L3的值大于长时间与弹性阻血部21接触的手术器械的外周长,且小于最粗的手术器械的外周长。即L3的值可以根据手术的不同进行设置,以使L3的值能够在确保每一种介入器械正常穿过的前提下,提升每一种手术器械通过时的阻血能力。
示例性地,当手术需要用到的介入器械数量为四个,该四个手术器械的外周长尺寸分别为A1、A2、A3、A4,其中,A1的值为四个值中最大的值,而尺寸为A4的手术器械需要通过导管10介入人体的时间最长,且A4为四个值中最小的值,则需要选用L3的值处于A4与A1之间的弹性阻血部21,这样,既能保证A1的介入器械进入弹性阻血部时的可穿过性,又能保证A4的介入器械穿过弹性阻血部21时的弹性阻血部21的阻血良好。
进一步地,设置L3的值大于长时间与弹性阻血部21接触的手术器械的外周长,而非刚好等于长时间与弹性阻血部21接触的手术器械的外周长,这么做的目的也是在于提升弹性阻血部21的阻血效果。其原因是,若设置L3的值刚好等于长时间与弹性阻血部21接触的手术器械的外周长,在该手术器械介入阶段,弹性阻血部21对应于第二切割面23两侧的部分与手术器械接触,并在摩擦力的影响下发生形变,且由于L3的值刚好等于长时间与弹性阻血部21接触的手术器械的外周长,使得弹性阻血部21无法顺利地回弹与手术器械贴合,极易在与手术器械接触的部分形成弹性变形过大的“V”字型豁口,进而导致阻血性能的下降;而若设置L3的值大于长时间与弹性阻血部21接触的手术器械的外周长,使得手术器械介入后,由于第二切割面23在第四切割边231的设置方向上存在余量,使得弹性阻血部21在发生形变后能够回弹与手术器械形成较好的贴合,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弹性阻血部21的阻血性能。
当然,当血管鞘处于应用一种尺寸的介入器械时,L3小于该种介入器械的外周尺寸较好,保证该介入器械介入弹性阻血部的可穿过性的同时,阻血效果尽可能的好。
结合上述描述,本申请的血管鞘的弹性阻血部的设计方式,对于同一设计的弹性阻血部而言,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外周长的介入器械介入其导管中。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切割面23还包括远离第二表面212的第五切割边232,沿第五切割边232的中心至两端的方向,第五切割边232与第四切割边231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第五切割边232位于弹性阻血部21内,即第四切割边231与第五切割边232共同限定出第二切割面23在弹性阻血部21上的切割形状。
沿第五切割边232的中心至两端的方向,第五切割边232与第四切割边231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指的是第二切割面23沿第四切割边231的设置方向,各位置的切割深度不同,以配合第一切割面22在弹性阻血部21内部形成连通处103。同时,如第二切割面23这样中间部分切割较深、而两端部分切割较浅的设置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加了弹性阻血部21沿第四切割边231的两侧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血管鞘100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血管鞘100,通过在弹性阻血部21上设置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以利用第一切割面22将弹性阻血部21的第一表面211切透,并利用第二切割面23将弹性阻血部21的第二表面212切透,并分别利用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的不等厚切割设置方式,在弹性阻血部21的中心部分形成连通处103。
基于此,弹性阻血部21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在生产运输以及装配过程中更为便利,可以提升生产装配效率。同时,由于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均未将弹性阻血部21切透,在后续手术器械穿过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大的缝隙,具有更佳的阻血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由于在从第一切割边221的中部至两端的方向上,至少部分第三切割边223与第一切割边22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且沿第五切割边232的中心至两端的方向,第五切割边232与第四切割边231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连通处103形成中间位置较为薄弱,而沿径向逐渐增强(变厚)的结构,以适配不同外周尺寸的介入器械,保持良好的阻血效果。其原理为,当外周尺寸较小的介入器械穿过连通处103时,对连通处103的结构冲击较小,靠近连通处103最中心部分的薄弱结构即可实现回弹并与介入器械的外周贴合,实现阻血功能;当外周尺寸较大的介入器械穿过连通处103时,对连接处103的结构冲击较大,而由于连通处103的结构沿径向逐渐增强,因而具备更大的回弹力,同样能够与介入器械的外周贴合,实现阻血功能。因此,通过设置如本申请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的切割方式,能够使弹性阻血部21适配更多的介入器械,且均能获得较佳的阻血效果。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三切割边223与第二表面212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尺寸为H1,第二切割面23包括远离第二表面212的第五切割边232,第五切割边232与第一表面211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尺寸为H2,血管鞘100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尺寸等于或大于H1与H2之和。
第三切割边223与第二表面212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尺寸,指的是前述连接结构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方向的最大距离尺寸。如此,即设置连接结构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方向的最大距离尺寸为H1;第五切割边232与第一表面211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尺寸,指的是在经过第二切割面23的切割后,第二切割面23切割的最深处于第一表面211之间的间距为H2。
血管鞘100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尺寸等于或大于H1与H2之和,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在中部能够相交形成连通处103。且当H1与H2之和与血管鞘100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尺寸的比值越大,则证明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的相交尺寸越小,连通处103的开口大小越小,当H1与H2之和与血管鞘100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尺寸的比值越小,则证明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的相交尺寸越大,使得连通处的开口越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血管鞘100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尺寸等于H1与H2之和。
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由于H1与H2之和等于血管鞘100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尺寸,即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在弹性阻血部21的中部位置刚好接触,以形成类似于点状的连通处103。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H1的范围为0.3mm≤H1≤1mm。
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H1的值可以根据血管鞘100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示例性地,当应用场景需要多次将不同的手术器械穿过弹性阻血部21时,或者说,同一款血管鞘需要应用于不同外径的手术器械时,可以通过选用H1的值更大的血管鞘100,使弹性阻血部21具备更佳的可穿过性能;当应用场景中手术器械较为单一,且无需反复穿过弹性阻血部21时,可以通过选用H1的值更小的血管鞘100,以使弹性阻血部21获得更佳的可撕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H1的值可以设置为0.5mm、0.8mm,等等。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H2的范围为0.3mm≤H2≤1mm。
第五切割边232与第一表面211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尺寸,指的是在经过第二切割面23的切割后,第二切割面23切割的最深处于第一表面211之间的间距为H2,并限定0.3mm≤H2≤1mm。
H1与H2的值可以确定共同连通处103的可通过面积大小,因此,H1与H2的值可以根据术者在手术中需要用到的手术器械的横截面大小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当术者在手术中需要用到的手术器械的横截面较大时,可以设置H1与H2的值较小,这样,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在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方向上的切割深度较深,进而增加了第一切割面22与第二切割面23在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方向上的交叠范围,以获得更大的可通过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H2的值可以设置为0.5mm、0.8mm,等等。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三切割边223的两个端部设置于第二表面212上,且两个端部均从第二表面212的边缘向第二表面212的中心方向延伸。
第三切割边223的两端,指的是第三切割边223沿第一切割边221的设置方向的两端。
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切割边223的两端设置于第二表面212上,且两个端部均从第二表面212的边缘向第二表面212的中心方向延伸,即在沿第一切割边221设置方向的两端,第一切割面22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方向将弹性阻血部21切透。
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利用第三切割边223的两端、第二切割边222以及第一切割边221的两端共同形成弹性阻血部21的预撕结构,在后续弹性阻血部21的撕开环节,术者可以直接从弹性阻血部21沿第一切割边221设置方向的两端的预撕结构开始,对弹性阻血部21进行撕开操作,以进一步提升弹性阻血部21的可撕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三切割边223的两个端部在第二表面23上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且L1=L2。
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L1=L2,以使设置在弹性阻血部21沿第一切割边221的设置方向的两端的前述预撕结构对称设置,以使弹性阻血部21在两端的可撕性保持一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导管10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导通孔11;设置于第二表面212上的部分第三切割边223沿导管10的轴向与导通孔11错位。
导通孔11指的是导管10中供手术器械通过的空间。由于导通孔11的一端与血管连通,在导管10伸入人体血管后,导通孔11内可以流通人体血液。
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对设置于第二表面212上的部分第三切割边223,与导管10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以使二者沿导管10的轴向错位。以降低血液经第三切割边223流出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了血管鞘100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方向,弹性阻血部21的尺寸为H3,且H3的范围为1.4mm≤H3≤1.8mm。
沿第一表面211至第二表面212的方向,弹性阻血部21的尺寸为H3,也就是说,弹性阻血部21的厚度尺寸为H3。在本申请的这些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弹性阻血部21的厚度尺寸范围为1.4mm≤H3≤1.8mm,可以降低手术器械因弹性阻血部21的厚度尺寸过大而难以穿过的可能性,同时也具备较佳的阻血性能,能够满足大多数手术器械穿过弹性阻血部21并实现阻血功能的要求。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阻血阀还包括鞘座24和鞘帽25,其中,鞘座24连接于导管10的一端,鞘座24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与导管10连通,容纳腔配置为容纳弹性阻血部21;鞘帽25连接于鞘座24,并将弹性阻血部21压紧。
鞘帽25连接于鞘座24并与鞘座24围合形成容纳腔,可能的实施方式是,鞘帽25与鞘座24之间采用卡合连接、螺纹连接,等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鞘帽25与鞘座24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容纳腔并非是密封的容纳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鞘座24在远离鞘帽25的端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连接导管10并与容纳腔连通。在弹性阻血部21安装入容纳腔后,可以利用弹性阻血部21覆盖该通孔,以起到阻挡血液流出的效果。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鞘帽25在远离鞘座24的一端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连通外界与容纳腔,以供术者将手术器械通过弹性阻血部21穿入导管10内。
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血管鞘,包括导管及设置于所述导管的阻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血阀包括:
弹性阻血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第一切割面,自所述第一表面向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切割面贯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且至少部分未贯穿所述第二表面;
第二切割面,自所述第二表面向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切割面贯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且未贯穿所述第一表面;
所述第二切割面与所述第一切割面相交并形成连通处,所述连通处配置为将所述导管与外界封闭,和/或,所述连通处配置为将手术器械导入所述导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面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切割边,且所述第一切割边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血部还包括侧面,所述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切割面还包括两个第二切割边,所述第二切割边位于所述侧面并与第一切割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面还包括位于弹性阻血部内的第三切割边,且在从所述第一切割边的中部至两端的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切割边与所述第一切割边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面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四切割边,所述第四切割边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之间存在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面包括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五切割边,沿所述第五切割边的中心至两端的方向,所述第五切割边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割边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尺寸为H1,所述第二切割面包括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五切割边,所述第五切割边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尺寸为H2,所述血管鞘沿所述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尺寸等于或大于H1与H2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H1的范围为0.3mm≤H1≤1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H2的范围为0.3mm≤H2≤1mm。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割边的两个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且所述两个端部均从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向所述第二表面的中心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割边的两个端部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且L1=L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导通孔;
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部分所述第三切割边沿所述导管的轴向与所述导通孔错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鞘,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所述弹性阻血部的尺寸为H3,且H3的范围为1.4mm≤H3≤1.8mm。
CN202223206991.8U 2022-11-29 2022-11-29 血管鞘 Active CN218793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6991.8U CN218793490U (zh) 2022-11-29 2022-11-29 血管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6991.8U CN218793490U (zh) 2022-11-29 2022-11-29 血管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3490U true CN21879349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5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6991.8U Active CN218793490U (zh) 2022-11-29 2022-11-29 血管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3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62577B2 (en) Implantable hemodialysis access device
EP1399211B1 (en) Catheter having a low drag septum
US6190352B1 (en) Guidewire compatible port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same
EP0079719B1 (en) Dual lumen subclavian cannula
US4626240A (en) Dual lumen subclavian cannula
US10238835B2 (en) Introducer sheath
US20070106262A1 (en) Hemostasis seal
AU2002257331A1 (en) Catheter having a low drag septum
JP2009545353A (ja) 小型直線状の埋め込み型サイト
US20160008588A1 (en) Introducer sheath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218793490U (zh) 血管鞘
EP3034125A1 (en) Introduction assistance instrument with side hole
JP2014018366A (ja) トロッカーカテーテル、これに用いられる外套カテーテル、及び内針
CN118142064A (zh) 血管鞘
CN211068758U (zh) 止血阀及导管鞘
CN113018641A (zh) 一种导管鞘
JP4264367B2 (ja) 穿刺具
JP6186818B2 (ja) ドレーンカテーテル
CN214105542U (zh) 泌尿导丝
CN213285219U (zh) 一种picc导管
US20220296787A1 (en) Antimicrobial body access system
JP3594251B2 (ja) 医療用逆止弁
EP4395864A1 (en) Catheter adapter with flexible strain relief
US20150011873A1 (en) Catheters, catheters for use in ultrasound guided proced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24059073A1 (en) Valve modules and methods for introducer assemblies and rapidly insertable central-catheter insertion assembl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8

Address after: No.36, Lane 100, Banxi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8

Patentee after: Fengkaili medical instrument (Shanghai) Co.,Ltd.

Patentee after: Wangkai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6, Lane 100, Banxi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8

Patentee before: Fengkaili medical instrument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