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8697U - 一种电机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8697U
CN218788697U CN202223159590.1U CN202223159590U CN218788697U CN 218788697 U CN218788697 U CN 218788697U CN 202223159590 U CN202223159590 U CN 202223159590U CN 218788697 U CN218788697 U CN 218788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cavity
shell
wall
motor
mot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95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Jingchengfe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Jingchengfe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Jingchengfe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Jingchengfe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95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8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8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8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机壳,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该一种电机机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两部分,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壳且内壳表面与第一安装腔内壁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第一安装腔一侧内壁设置有通风槽且通风槽底端边缘连通设置有引风罩的一端,所述引风罩整体位于第二安装腔内部且另一端开口位于散热组件一侧用于将散热组件运转时产生的气流输送至第一安装腔内壁和内壳表面之间的缝隙中,所述外壳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壳盖,散热组件的驱动过程通过电机工作时转轴自然带动,不消耗其他能源,所以在使用时较为环保,也降低了使用时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机壳。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动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在工作时会因电流效应和机械之间摩擦产生较高温度,在长时间的高温工作下会加速电机内电磁元件老化,从而影响使用寿命,为此申请号:CN201720080721.7,公开了一种水冷式电机机壳,包括电机机壳壳体和电机机壳外筒,所述电机机壳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横槽,所述横槽的深度为0.2cm与0.4cm之间,所述电机机壳壳体的表面靠前端焊接有接线套,所述接线套的一端连接有接线端体,所述接线套的表面套接有外保护套,所述电机机壳壳体的一端连接有连通端体,所述连通端体的表面设置有凸缘,所述接线端体的两端设置有接线端体连接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机机壳外筒和电机机壳内筒,且电机机壳外筒和电机机壳内筒之间形成一个密封冷水循环内腔,在密封冷水循环内腔的两侧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冷水从进水管进入,在密封冷水循环内腔中循环一周后,可以将内部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电机散热的效率。
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上述方案在使用时需要将电机外壳通过进水管接入水路中,利用水循环进行降温降温散热,在安装使用时或在不便连接水路的环境中使用都有较多局限性和不便,且进行水循环需要额外能源提供动力,不论是对电能还是水资源都增加了消耗,也就变相提高了使用成本。
如何发明一种电机机壳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机壳,旨在改善使用时需要将电机外壳通过进水管接入水路中,利用水循环进行降温降温散热,在安装使用时或在不便连接水路的环境中使用都有较多局限性和不便,且进行水循环需要额外能源提供动力,不论是对电能还是水资源都增加了消耗,也就变相提高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机机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两部分,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壳且内壳表面与第一安装腔内壁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第一安装腔一侧内壁设置有通风槽且通风槽底端边缘连通设置有引风罩的一端,所述引风罩整体位于第二安装腔内部且另一端开口位于散热组件一侧用于将散热组件运转时产生的气流输送至第一安装腔内壁和内壳表面之间的缝隙中,所述外壳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壳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腔两侧及一端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风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腔另一端表面及第一安装腔一端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螺栓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壳为通透圆筒型且一端固定安装于隔板一侧表面,所述内壳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转动安装于隔板表面设置的安装孔内,所述套筒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形,所述套筒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齿盘,所述齿盘位于第二安装腔内部并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一端,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上部一端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齿盘与下方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套设于蜗杆一端,所述蜗杆两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下部两端内壁上,所述蜗杆同时啮合连接若干个涡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涡轮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上,每个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一侧内壁上,每个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设置有风扇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风罩设置于第一安装腔位于第二安装腔中的表面上与第一安装腔连为一体且与通风槽连通一端开口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引风罩另一端开口位于所有风扇叶一侧且开口范围大于所有风扇叶所组成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腔顶部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电机机壳,使用时,通过散热组件可使第二安装腔内部的空气形成气流,气流通过引风罩进入第一安装腔内对内壳表面热量进行吸收降温散热,散热组件的驱动过程通过电机工作时转轴自然带动,不消耗其他能源,所以在使用时较为环保,也降低了使用时的成本,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机工作时的温度,也就相对的提升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安装和使用时也减少了局限性,只需降电机核心结构安装在内壳内部即可,无需进行其他多余的安装,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侧整体剖面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侧整体剖面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外壳整体剖面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组件整体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中:1-外壳;2-内壳;3-散热组件;4-引风罩;5-壳盖;101-隔板;102-第一安装腔;103-第二安装腔;104-通风槽;105-风孔;106-螺栓孔;107-散热孔;201-散热槽;301-套筒;302-卡槽;303-齿盘;304-第一转轴;305-齿轮;306-蜗杆;307-涡轮;308-第二转轴;309-风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机壳,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设置有隔板101,隔板101将外壳1分为第一安装腔102和第二安装腔103两部分,第一安装腔102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壳2且内壳2表面与第一安装腔102内壁之间留有缝隙,内壳2内部用于安装定子、转子、转轴等电机核心结构,内壳2为与第一安装腔102长度一致的同心通透圆筒型,且一端固定安装于隔板101一侧表面,内壳2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槽201,散热槽201可以起到增加内壳2表面受风面积的作用,从而增大内壳2表面的散热面积使散热更加均匀,第一安装腔102顶部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孔107,散热孔107用于排出电机工作室产生的热量,第二安装腔103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3,第一安装腔102一侧内壁设置有通风槽104且通风槽104底端边缘连通设置有引风罩4的一端,引风罩4整体位于第二安装腔103内部且另一端开口位于散热组件3一侧用于将散热组件3运转时产生的气流输送至第一安装腔102内壁和内壳2表面之间的缝隙中,气流进入第一安装腔102内壁和内壳2表面之间的缝隙后会吸收内壳2表面较高温度并由散热孔107排出外壳1外部,外壳1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壳盖5。
请参阅图5,第二安装腔103两侧及一端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风孔105,通过风孔105可使第二安装腔103与外部连通,从而可以使空气由风孔105进入第二安装腔103,再由散热组件3将空气通过引风罩4输送至第一安装腔102内壁和内壳2表面之间的缝隙中,第二安装腔103另一端表面及第一安装腔102一端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螺栓孔106,通过螺栓孔106可将壳盖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壳1一端表面。
请参阅图6,散热组件3包括套筒301,套筒301转动安装于隔板101表面设置的安装孔内,从而套筒301可以进行相对于隔板101的旋转,套筒301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形,套筒301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卡槽302,在实际使用电机核心结构中将采用一端带有凸块的转轴,在将电机核心结构安装入内壳2中后,转轴的凸块滑动卡合在卡槽302内,当电机工作带动转轴转动时也就带动了套筒301进行同步转动,套筒301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齿盘303,齿盘303位于第二安装腔103内部并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304一端,第一转轴304另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103上部一端内壁上,齿盘303与下方齿轮305啮合连接,所以当套筒301被转轴带动旋转后,通过齿盘303的传动也就带动了齿轮305进行转动,齿轮305固定套设于蜗杆306一端,蜗杆306两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103下部两端内壁上,蜗杆306同时啮合连接若干个涡轮307,每个涡轮307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308上,每个第二转轴308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103一侧内壁上,每个第二转轴308另一端设置有风扇叶309,从而当齿轮305转动后会使蜗杆306转动,蜗杆306带动所有涡轮307转动也就带动了所有设置于第二转轴308一端的风扇叶309转动,风扇叶309转动后带动空气产生气流,完成对电机的散热工作,所有风扇叶309驱动过程通过电机工作时转轴自然带动,不消耗其他能源,所以在使用时较为环保,也降低了使用时的成本,通过散热组件3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机工作时的温度,也就相对的提升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和图5,引风罩4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02位于第二安装腔103中的表面上与第一安装腔102连为一体且与通风槽104连通一端开口的形状大小一致,所以引风罩4的一端与通风槽104下端为密封设置,从而在导流过程中可以保证输送率,也就保证了风冷降温的效率,引风罩4另一端开口位于所有风扇叶309一侧且开口范围大于所有风扇叶309所组成的范围,所以所有风扇叶309转动时产生的气流都会由引风罩4的一端进入引风罩4内部受到导流由通风槽104进入第一安装腔102内部,最大化的接收气流,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工作原理:将电机转子、定子和一端带有凸块的转轴等核心结构安装在内壳2内部,此时转轴一端插合在套筒301内部,且转轴表面设置的凸块卡合在卡槽302中,使用螺栓穿过壳盖5表面设置的安装孔并将螺栓一端啮合安装进螺栓孔106中完成壳盖5的安装,当电机在工作时转轴转动会带动套筒301转动,通过传动带动若干个风扇叶309一起转动,风扇叶309转动产生的气流由引风罩4一端开口进入引风罩4,并通过引风罩4的导流进入第一安装腔102内部和内壳2之间的缝隙中,气流将吸收内壳2表面因电机工作产生的较高温度并由散热孔107排出外壳1,完成对电机的降温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壳分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两部分,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壳且内壳表面与第一安装腔内壁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第一安装腔一侧内壁设置有通风槽且通风槽底端边缘连通设置有引风罩的一端,所述引风罩整体位于第二安装腔内部且另一端开口位于散热组件一侧用于将散热组件运转时产生的气流输送至第一安装腔内壁和内壳表面之间的缝隙中,所述外壳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壳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两侧及一端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风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另一端表面及第一安装腔一端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螺栓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为通透圆筒型且一端固定安装于隔板一侧表面,所述内壳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转动安装于隔板表面设置的安装孔内,所述套筒为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形,所述套筒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卡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齿盘,所述齿盘位于第二安装腔内部并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一端,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上部一端内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与下方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套设于蜗杆一端,所述蜗杆两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下部两端内壁上,所述蜗杆同时啮合连接若干个涡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涡轮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上,每个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一侧内壁上,每个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设置有风扇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罩设置于第一安装腔位于第二安装腔中的表面上与第一安装腔连为一体且与通风槽连通一端开口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引风罩另一端开口位于所有风扇叶一侧且开口范围大于所有风扇叶所组成的范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顶部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CN202223159590.1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电机机壳 Active CN218788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9590.1U CN218788697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电机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9590.1U CN218788697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电机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8697U true CN218788697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5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9590.1U Active CN218788697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电机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8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80364U (zh) 一种可降噪散热的电机外壳
CN109301997B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机
CN11183512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
CN218788697U (zh) 一种电机机壳
CN21000749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
CN105827067B (zh) 一种磁矩阵无铁芯电动机的内腔通风散热系统装置
CN214255946U (zh) 一种高速电机
CN212137477U (zh)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11183621U (zh) 一种电机外壳的降噪散热结构
CN210111788U (zh) 一种高效的高压发电机风路
CN209217921U (zh) 自散热无刷直流电机
CN216904589U (zh) 一种导热型电机轴
CN208112432U (zh) 一种用于锯床的永磁直驱电机
CN21971827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交换机
CN218888242U (zh) 一种散热型电机
CN217831878U (zh) 风冷型车床电主轴
CN220319858U (zh) 一种双叶轴流风机及其应用的散热器组件
CN214755968U (zh)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的散热结构
CN217849107U (zh) 一种采用双风道冷却方式的发电机
CN218266507U (zh) 一种新型风机的散热系统
CN211296474U (zh) 高效散热式永磁电机外壳
CN216930684U (zh) 一种变频器用散热机构
CN212726742U (zh) 一种大型低压异步电动机散热装置
CN213484696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电子组件的旋转电机
CN21320605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外转子直驱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