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7408U - 反应管 - Google Patents
反应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87408U CN218787408U CN202222984414.5U CN202222984414U CN218787408U CN 218787408 U CN218787408 U CN 218787408U CN 202222984414 U CN202222984414 U CN 202222984414U CN 218787408 U CN218787408 U CN 2187874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pipe
- reaction
- inner pipe
- outer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管,包括:反应管主体;以及排废管,排废管包括内管以及外管,内管的第一端与反应管主体连接,且内管与反应管主体连通,外管套设于内管外,并与内管在内管的径向相间隔,外管的第一端延伸至内管的第一端,外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内管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管中,通过在内管外套接上外管,排废管形成双层结构,即使内管由于处在酸性环境而被腐蚀,外管也可继续保持排废功能,从而提高排废管的使用寿命。另外,当废气通过内管排出时,外管的温度相较于内管的温度更低,通过将密封圈套设在外管外,可以降低密封圈被损坏的风险,可靠性较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片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管。
背景技术
在光伏产业链中,光伏电池板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光伏电池板的生产品质一直是各家相关企业所注重的。在光伏电池板的制作过程中,硅片需要在石英反应管内完成扩散等工艺。其中,由于硅片扩散工艺存在酸性环境,会导致石英反应管尾部的排废管被过快地腐蚀,致使排废管的使用寿命较低。并且,从石英反应管尾部的排废管排出的废气为高温气体,容易对设置在排废管上的密封圈造成损坏,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靠性较佳、能够提高排废管的使用寿命的反应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反应管,包括:反应管主体;以及排废管,所述排废管包括内管以及外管,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连接,且所述内管与所述反应管主体连通,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并与所述内管在所述内管的径向相间隔,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内管的第一端,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内管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应管,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管中,硅片在反应管主体内反应时产生的废气通过内管排出。而通过在内管外套接上外管,排废管形成双层结构,即使内管由于处在酸性环境而被腐蚀,外管也可继续保持排废功能,从而提高排废管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在内管外套接上外管,并且使外管与内管在内管的径向相间隔,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可以供空气进入,而空气作为热的不良导体,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当废气通过内管排出时,外管的温度相较于内管的温度更低,通过将密封圈套设在外管外,可以降低密封圈被损坏的风险,可靠性较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和/或所述内管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一端密封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和/或所述内管的第一端焊接,形成在所述外管的第一端的焊条围绕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并将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之间的间隙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反应管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件沿所述外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件为点焊形成的焊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的外部设置有隔热支架,所述隔热支架用于供密封圈套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热支架包括环设于所述外管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套设于所述外管外,并与所述外管在所述外管的径向相间隔,所述隔热套用于供所述密封圈套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应管为石英反应管。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反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A线右侧结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
100、反应管;110、反应管主体;120、排废管;121、内管;122、外管;123、隔热支架;1231、连接部;1232、隔热套;124、连接部件;130、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的反应管100,包括反应管主体110以及排废管120。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反应管100为石英反应管。其中,反应管主体110的内部用于供硅片进行扩散工艺反应,而硅片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则由排废管120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硅片在反应过程中存在酸性环境,其中,排废管120的内部处于该酸性环境中。并且,硅片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为高温气体。
如图2、图3所示,排废管120包括内管121以及外管122,内管121的第一端与反应管主体110连接,且内管121与反应管主体110连通,外管122套设于内管121外,并与内管121在内管121的径向相间隔,且外管122的第一端延伸至内管121的第一端,外管122的第二端延伸至内管121的第二端。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管100中,硅片在反应管主体110内反应时产生的废气通过内管121排出。而通过在内管121外套接上外管122,排废管120形成双层结构,即使内管121由于处在酸性环境而被腐蚀,外管122也可继续保持排废功能,从而提高排废管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在内管121外套接上外管122,并且使外管122与内管121在内管121的径向相间隔,外管122与内管121之间的间隙可以供空气进入,而空气作为热的不良导体,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当废气通过内管121排出时,外管122的温度相较于内管121的温度更低,通过将密封圈套设在外管122外,可以降低密封圈被损坏的风险,可靠性较佳。
需要说明的是,排废管120远离反应管主体110的一端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该密封圈用于密封排废管120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处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排废管120也可以采用三层或三层以上的结构。
另外,外管122的第一端延伸至内管121的第一端,外管122的第二端延伸至内管121的第二端,如此,外管122可以尽量地将内管121全部套住,使得即使在内管121某一位置被腐蚀的情况下,废气还可以进入至外管122的内部通道,由外管122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外管122的第一端延伸至内管121的第一端可以是指,外管122的第一端与内管121的第一端平齐,也可以是指外管122的第一端稍凸出于内管121的第一端,也可以是指内管121的第一端稍凸出于外管122的第一端;外管122的第二端延伸至内管121的第二端可以是指,外管122的第二端与内管121的第二端平齐,也可以是指外管122的第二端稍凸出于内管121的第二端,也可以是指内管121的第二端稍凸出于外管122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外管122的第一端与反应管主体110和/或内管121的第一端连接,并使外管122的第一端与内管121的第一端密封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外管122的第一端与内管121的第一端密封配合是指,外管122的第一端与内管121的第一端之间的间隙被密封。如此,在内管121被腐蚀的情况下,内管121中的废气进入至外管122的内部,废气会通过外管122的第二端排出,不会通过外管122的第一端泄露,能够降低废气外泄而污染环境的风险。
具体地,外管122的第一端与反应管主体110和/或内管121的第一端焊接,形成在外管122的第一端的焊条围绕外管122的第一端,并将外管122的第一端与内管121的第一端之间的间隙密封。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管122的第一端与内管121的第一端也可以通过打胶的方式密封、固定。
进一步地,外管122的第二端与内管121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当废气进入内管121后,内管121的温度升高,会使得内管121与外管122之间的间隙内的空气温度升高,而空气温度升高后会膨胀通过排气间隙泄出,避免内管121和/或外管122被涨破。另外,在内管121被腐蚀的情况下,内管121中的废气进入至外管122的内部,并会通过排气间隙排出。
进一步地,反应管100还包括连接部件124,连接部件124设置于外管122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与内管121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之间。连接部件124用于起到连接外管122的第二端与内管121的第二端的作用,提高外管122安装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连接部件1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部件124沿外管122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外管122安装的可靠性,并且,每相邻两个连接部件124相间隔,可以避免外管122的第二端与内管121的第二端之间被封堵,以形成排气间隙。
具体地,连接部件124为点焊形成的焊点。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外管122的第二端的内壁与内管121的第二端外壁之间粘接垫块,利用垫块作用中间构件,实现外管122的第二端与内管121的第二端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管122的外部还设置有隔热支架123,隔热支架123用于供密封圈套设,隔热支架123用于进一步起到隔热效果,进一步降低密封圈被损坏的风险。
具体地,隔热支架123包括环设于外管122的连接部1231、以及与连接部1231连接的隔热套1232,隔热套1232套设于外管122外,并与外管122在外管122的径向相间隔,隔热套1232用于供密封圈套设。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反应管100还包括与反应管主体110连通的通气管130,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通气管130内的气体温度而获知反应管主体110内部环境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管100中,硅片在反应管主体110内反应时产生的废气通过内管121排出。而通过在内管121外套接上外管122,排废管120形成双层结构,即使内管121由于处在酸性环境而被腐蚀,外管122也可继续保持排废功能,从而提高排废管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在内管121外套接上外管122,并且使外管122与内管121在内管121的径向相间隔,外管122与内管121之间的间隙可以供空气进入,而空气作为热的不良导体,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当废气通过内管121排出时,外管122的温度相较于内管121的温度更低,通过将密封圈套设在外管122外,可以降低密封圈被损坏的风险,可靠性较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反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管主体;以及
排废管,所述排废管包括内管以及外管,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连接,且所述内管与所述反应管主体连通,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并与所述内管在所述内管的径向相间隔,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内管的第一端,所述外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内管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和/或所述内管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一端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应管主体和/或所述内管的第一端焊接,形成在所述外管的第一端的焊条围绕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并将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之间的间隙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排气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件沿所述外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为点焊形成的焊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外部设置有隔热支架,所述隔热支架用于供密封圈套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支架包括环设于所述外管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套设于所述外管外,并与所述外管在所述外管的径向相间隔,所述隔热套用于供所述密封圈套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为石英反应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84414.5U CN218787408U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反应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84414.5U CN218787408U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反应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87408U true CN218787408U (zh) | 2023-04-04 |
Family
ID=86501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84414.5U Active CN218787408U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反应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87408U (zh) |
-
2022
- 2022-11-09 CN CN202222984414.5U patent/CN2187874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040642A1 (en) | Sensor element and sensor | |
US9506899B2 (en) | Gas sensor | |
JPH1026037A (ja) | センサ取付ボス | |
CN218787408U (zh) | 反应管 | |
US8168346B2 (en) | Fuel cell stack structure | |
US20100183949A1 (en) | Fuel cell case | |
CN109693059A (zh) | 一种管道焊接背面充气保护装置 | |
CN212068683U (zh) | 一种双层立式石英管载体 | |
CN109612304B (zh) | 一种圆块石墨换热器及方法 | |
CN111394712A (zh) | 双层石英工艺室结构 | |
JP5047218B2 (ja) | センサ | |
CN211706730U (zh) | 一种高效制氢转化管 | |
CN103726913B (zh) | 一种汽车三元催化器总成及其制造封装工艺 | |
CN210006833U (zh) |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绝缘封接件 | |
CN215902886U (zh) | 一种焊接炉真空仓水冷机构 | |
CN210110718U (zh) | 一种应用于半导体废气处理设备的废气反应腔体 | |
CN219861692U (zh) | 炉管结构及扩散炉 | |
CN219772332U (zh) | 炉管及扩散炉 | |
KR20000051307A (ko) | 금속제 진공 이중용기의 밀봉방법 및 그 밀봉구조 | |
JP3660116B2 (ja) | ガスセンサ | |
CN218827679U (zh) | 电池包结构及车辆 | |
CN216972743U (zh) | 一种扩散掺杂设备用双层管式反应室 | |
CN218299943U (zh) | 水冷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7600917U (zh) | 一种硼扩散炉的炉口双密封装置 | |
CN212721078U (zh) | 冷却管的连通结构及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