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6222U - 伴热储罐 - Google Patents

伴热储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6222U
CN218786222U CN202223265106.3U CN202223265106U CN218786222U CN 218786222 U CN218786222 U CN 218786222U CN 202223265106 U CN202223265106 U CN 202223265106U CN 218786222 U CN218786222 U CN 218786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cing
annular
annular heat
heat
tr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651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新民
侯成亮
杨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Jinhai Xinke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Jinhai Xink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Jinhai Xink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Jinhai Xink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651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6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6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6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伴热储罐,包括罐体、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环形伴热体间隔套设在罐体的外侧壁上,加固体设置在相邻的两组环形伴热体之间,并环绕罐体的外侧壁的四周间隔设置,且加固体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组环形伴热体连接,与环形伴热体组合形成纵横交错的笼体,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与罐体的外侧壁相贴合,并与罐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可容纳流体介质通过的多个伴热腔室,且每个加固体的伴热腔室的两端和相邻的环形伴热体之间的伴热腔室均连通,形成多个导热通道,加热后的流体介质进入环形伴热体后,可通过多个导热通道进行流动,使罐体受热均匀,并且,环形伴热体与加固体相互连接可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罐体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伴热储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伴热储罐。
背景技术
储罐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储存容器,储罐在储存对甲酚、蜡油、重芳烃等具有高粘度或高凝固点的物料时,为保持其流动性,防止物料凝固,因此需要对储罐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储罐的加热方式一般采取在储罐内或储罐外壁设置加热盘管来实现加热,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984815U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储罐,通过将盘管呈螺旋状设置于储罐内,在盘管内通入热水对储罐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再例如授权公告号为 CN209582528U公开了一种储罐多层盘管加热装置,在罐体的外壁缠绕多层外盘管,通过外盘管与罐体侧壁接触进行导热。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将盘管设置在储罐内对物料进行加热过程中,储罐内的物料容易附着在盘管的侧壁上,不易清理,而且对盘管还会造成一定的腐蚀性,如发生泄漏还存在对储罐内的物料造成污染的风险,维护不方便,而设置在储罐外侧的盘管与储罐的侧壁接触面积小,导热效率低,并且,盘管一般都是采用单通道传送的方式,传热介质从盘管的首端通入后,再从尾端排出,存在储罐上端和下端受热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罐体受热均匀的伴热储罐。
一种伴热储罐,包括罐体、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所述环形伴热体为多组,间隔套设在罐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加固体为多个,设置在相邻的两组环形伴热体之间,并环绕罐体的外侧壁的四周间隔设置,且加固体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组环形伴热体连接,与环形伴热体组合形成纵横交错的环形加固笼体,所述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与罐体的外侧壁相贴合,并与罐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可容纳流体介质通过的多个伴热腔室,且每个加固体的伴热腔室的两端和相邻的环形伴热体之间的伴热腔室均连通,形成多个导热通道,所述环形伴热体上设置有与伴热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加热后的流体介质沿进液口进入环形伴热体后,可通过多个导热通道向出液口方向进行流动,使罐体受热均匀。
优选的,所述进液口位于顶端环形伴热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出液口位于底端环形伴热体的外侧壁上,与所述进液口相对设置,加热后的流体介质沿进液口进入顶端环形伴热体后,沿多个加固体的向底端的环形伴热体流动,以对罐体进行导热。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过滤器,以对出液口流出的流体进行过滤。
优选的,所述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内表面与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的外表面之间留有空隙,形成一个整体密封的保温腔室,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向外散发的热量通过空隙充斥在整个保温腔室中,避免热量流失的同时可对保温腔室中的罐体的外表面整体进行保温加热,使罐体受热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与罐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可容纳流体介质通过的伴热腔室,使加热后的流体介质直接与罐体的外侧壁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而且每个加固体的伴热腔室的两端和相邻的环形伴热体之间的伴热腔室均连通,形成纵横交错的多个通道的伴热腔室,并使导热效率高,加热后的流体介质沿进液口进入环形伴热体后,可通过多个加固体进行流动,使罐体受热均匀,并且,环形伴热体与加固体之间相互连接,组合形成纵横交错的环形伴热加固笼体,可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对罐体导热的同时,可对罐体进行加固,使罐体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加固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实用新型设有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罐体10、加固笼体20、环形伴热体21、加固体22、进液口23、出液口24、过滤器25、保温层26、伴热腔室27、保温腔室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请参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伴热储罐,包括罐体10、环形伴热体21和加固体22,所述环形伴热体21为多组,间隔套设在罐体10的外侧壁上,所述加固体22为多个,设置在相邻的两组环形伴热体21之间,并环绕罐体10的外侧壁的四周间隔设置,且加固体2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组环形伴热体21连接,与环形伴热体21组合形成纵横交错的环形加固笼体20,所述环形伴热体21和加固体22与罐体10的外侧壁相贴合,并与罐体1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可容纳流体介质通过的多个伴热腔室27,且每个加固体22的伴热腔室27的两端和相邻的环形伴热体21之间的伴热腔室27均连通,形成多个导热通道,所述环形伴热体21上设置有与伴热腔室27连通的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加热后的流体介质沿进液口23进入环形伴热体21后,可通过多个导热通道向出液口24方向进行流动,使罐体10受热均匀。
具体的,所述环形伴热体21和加固体22均为内侧开口的匚形槽体,其开口的一侧扣设在罐体10的外侧壁的表面,与罐体10的外侧壁密封焊接,环形伴热体21、加固体22和罐体10的外侧壁之间组合形成内部为空腔的多个伴热腔室27,且加固体22与罐体1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的伴热腔室27和环形伴热体21并与罐体1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的伴热腔室27相互连通,形成纵横交错的多个导热通道,加热后的流体介质沿进液口23进入环形伴热体21后,可通过多个通道向出液口24的方向进行流动,使罐体10的上端和下端受热均匀,并且,环形伴热体21与加固体22相互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环形加固笼体20,可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对罐体10导热的同时,可对罐体10进行加固,使罐体10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所述流体介质可采用水或者油,通过外部设置的锅炉或者油加热器进行加热后,通过设置循环泵输送到环形伴热体21内,对罐体10进行加热,也可采用向环形伴热体21内输入蒸汽,对罐体10进行加热。
请参看图2,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伴热体21为多组设置,进液口23位于顶端设置的环形伴热体21的外侧壁上,所述出液口24位于底端设置的环形伴热体21的外侧壁上,出液口24与进液口23对角设置,加热后的流体介质沿进液口23进入顶端环形伴热体21后,沿多个加固体22的向底端的环形伴热体21流动,以对罐体10进行导热。
请继续参看图2,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24上设置有过滤器25,在使用过程中,可对伴热腔室27内产生的碳酸钙或铁屑等杂质进行过滤,所述过滤器25为一种管道过滤器,主要由接管、筒体、滤篮、法兰、法兰盖及紧固件等组成,安装在出液口24的管道上能除去流体介质中的较大固体杂质,使压缩机、泵等仪表能正常工作和运转,达到稳定工艺过程,保障安全生产的作用。
请参看图4和图5,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形伴热体21和加固体22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层26,增加罐体10、环形伴热体21和加固体22的热利用率,所述保温层26采用聚乙烯保温材料制作,保温层26的内表面与环形伴热体21和加固体22的外表面之间留有空隙,形成一个整体密封的保温腔室28,环形伴热体21和加固体22向外散发的热量通过空隙充斥在整个保温腔室28中,避免热量流失的同时可对保温腔室28中的罐体10的外表面整体进行保温加热,使罐体10受热更加均匀。
本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通过环形伴热体21和加固体22环绕罐体10的外侧壁的四周纵横交错设置,形成环形的加固笼体20,将水或者油等流体介质进行加热后,通过设置循环泵输送到环形伴热体21内,对罐体10进行导热,加热后的流体介质沿进液口23进入环形伴热体21后,可通过多个通道进行流动,使罐体10的上端和下端受热均匀,并且,环形伴热体21与加固体22相互连接,形成笼状加固体22,可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对罐体10导热的同时,可对罐体10进行加固,使罐体10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伴热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所述环形伴热体为多组,间隔套设在罐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加固体为多个,设置在相邻的两组环形伴热体之间,并环绕罐体的外侧壁的四周间隔设置,且加固体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组环形伴热体连接,与环形伴热体组合形成纵横交错的环形加固笼体,所述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与罐体的外侧壁相贴合,并与罐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可容纳流体介质通过的多个伴热腔室,且每个加固体的伴热腔室的两端和相邻的环形伴热体之间的伴热腔室均连通,形成多个导热通道,所述环形伴热体上设置有与伴热腔室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加热后的流体介质沿进液口进入环形伴热体后,可通过多个导热通道向出液口方向进行流动,使罐体受热均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热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位于顶端环形伴热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出液口位于底端环形伴热体的外侧壁上,与所述进液口相对设置,加热后的流体介质沿进液口进入顶端环形伴热体后,沿多个加固体向底端的环形伴热体流动,以对罐体进行导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热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过滤器,以对出液口流出的流体进行过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热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伴热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内表面与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的外表面之间留有空隙,形成一个整体密封的保温腔室,环形伴热体和加固体向外散发的热量通过空隙充斥在整个保温腔室中,避免热量流失的同时可对保温腔室中的罐体的外表面整体进行保温加热,使罐体受热更加均匀。
CN202223265106.3U 2022-11-30 2022-11-30 伴热储罐 Active CN218786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5106.3U CN218786222U (zh) 2022-11-30 2022-11-30 伴热储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5106.3U CN218786222U (zh) 2022-11-30 2022-11-30 伴热储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6222U true CN218786222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65106.3U Active CN218786222U (zh) 2022-11-30 2022-11-30 伴热储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6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86222U (zh) 伴热储罐
CN212030299U (zh) 相变蓄热器换热管路并联结构
CN106345380B (zh) 一种化学反应装置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210796713U (zh) 聚合物熔融纺丝加工装置
CN218210150U (zh) 一种中深层地热大流量换热器
CN210570156U (zh) 一种多相变立体加热装置
CN102072678A (zh) 水浴式气化器
CN210441189U (zh) 直出式蒸汽锅炉
CN102798232A (zh) 一种分体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6989526U (zh) 二元冰蓄冰槽
CN206008675U (zh) 一种反应釜加热控制系统
CN206919726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
CN207180031U (zh) 一种化工液体原料保温装置
CN218504957U (zh) 一种可流动物质的溢流堰装置
KR200406049Y1 (ko) 동심 원통형 선박용 유류 가열기
CN219412752U (zh) 一种热油循环箱
CN212006850U (zh) 一种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装置
CN219414401U (zh) 氢气储存罐结构
CN211536544U (zh) 一种保持蒸发器热壁上下温度均衡的装置
CN217482989U (zh) 用于液体的石英在线加热装置
CN214620112U (zh) 一种膨胀槽
CN215327678U (zh) 一种油炸干燥装置
CN217155104U (zh) 自动补充式冷热熔盐储能设备
CN212253199U (zh) 内置介质补液结构的太阳能储热水箱
CN209802156U (zh) 一种多流程立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