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8679U - 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8679U
CN218778679U CN202223234836.7U CN202223234836U CN218778679U CN 218778679 U CN218778679 U CN 218778679U CN 202223234836 U CN202223234836 U CN 202223234836U CN 218778679 U CN218778679 U CN 218778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gear
gear
seat
transmission shaft
mai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48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洪琛
周如林
黄园月
赵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348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78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8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8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葫芦减速装置,包括:第一级减速组件,第一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主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第二级减速组件,第二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主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第一传动轴的轴心位置和第二主齿轮的轴心位置一致;第三级减速组件,第三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三主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第二传动轴的轴心位置和第三主齿轮的轴心位置一致。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葫芦减速装置具有可便于起吊重物和制造、降低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吊装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液压葫芦以采用大减速比的行星轮系为主,从减速的效果来说很好,但是采用这种行星轮系结构就要求所有的齿轮模数必须保持一致。实现了大的减速比的同时力矩也会相应比例的上升,为了保障低速大力矩齿轮的强度就要相应采用大模数的齿轮。并且由于是多个齿轮之间的啮合,对齿轮的制造精度要求也相应提高,使得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包括:
第一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一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主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主齿轮的模数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模数一致,所述第一主齿轮适于与驱动器相连;
第二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二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主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齿轮的模数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模数一致,所述第二主齿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相连以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可带动所述第二主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心位置和所述第二主齿轮的轴心位置一致;
第三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三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三主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主齿轮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主齿轮的模数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模数一致,所述第三主齿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连以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可带动所述第三主齿轮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心位置和所述第三主齿轮的轴心位置一致。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具有可便于起吊重物和制造、降低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主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主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中每一者的轴向都为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级减速组件还包括制动座,所述制动座设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与所述制动座的轴心位置一致;
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预设长度的第一螺纹,所述制动座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外周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以便所述制动座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具有贯穿其的安装孔;
所述制动座包括环形的座体和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座体的外周侧,所述座体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
第一减速组件还包括
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均为环状,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均套设在所述座体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座体外周侧;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摩擦片和所述挡板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座体上且将所述弹性件抵靠在所述第一摩擦片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减速组件还包括
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套设在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的两侧且邻近所述第一螺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还包括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
棘轮,所述棘轮环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所述棘轮的外周设有棘齿;
第三摩擦片和第四摩擦片,所述制动座、所述第三摩擦片、所述棘轮、所述第四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止动件的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
棘爪,所述棘爪位于与所述棘轮的外周侧且与所述棘齿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动件包括环形的止动座和环形的止动板,所述止动板设在所述止动座的外周侧,所述止动座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相连,所述第三摩擦片、所述棘轮、所述第四摩擦片套设在所述止动座的外周侧且与可相对所述止动座移动;
所述制动座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制动座的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三摩擦片、所述棘轮、所述第四摩擦片和所述止动板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第一主齿轮为外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为内齿轮;
所述第二主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所述第三主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所述第二主齿轮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所述第三主齿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数量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还包括
链轮座,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所述链轮座相连以便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可带动所述链轮座转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和所述链轮座的轴心位置一致,所述链轮座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环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齿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链轮座的两侧,所述链轮座的轴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壳体,所述第一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二级减速组件、第三级减速组件和所述制动组件均位于壳体内,所述第二传动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棘爪设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链轮座的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葫芦提升装置,包括
葫芦减速装置,所述葫芦减速装置为上述的葫芦减速装置;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葫芦减速装置的第一主齿轮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为乳化液马达;
所述葫芦减速装置包括链轮座和壳体,所述链轮座通过NCF型圆柱滚子轴承或NJ型圆柱滚子轴承可转动地设在壳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的半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的第一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的第二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的第三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链轮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葫芦减速装置100;
第一主齿轮1,第一从动齿轮2,第一传动轴3,第二主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第二传动轴6,第三主齿轮7,第三从动齿轮8,链轮座9,制动座10,座体101,挡板102,第一凸起部103,安装孔104,第一摩擦片11,第二摩擦片12,弹性件13,紧固件14,第一止动件15,第二止动件16,止动座161,止动板162,棘轮17,第三摩擦片18,第四摩擦片19,棘爪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100。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100包括第一级减速组件、第二级减速组件和第三级减速组件。
第一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主齿轮1和第一从动齿轮2。第一主齿轮1与第一从动齿轮2啮合,第一主齿轮1的模数与第一从动齿轮2的模数一致,第一主齿轮1适于与驱动器相连。
第二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3、第二主齿轮4和第二从动齿轮5。第二主齿轮4与第二从动齿轮5啮合,第二主齿轮4的模数与第二从动齿轮5的模数一致。第二主齿轮4通过第一传动轴3与第一从动齿轮2相连以便第一从动齿轮2可带动第二主齿轮4转动,第一从动齿轮2的轴心位置、第一传动轴3的轴心位置和第二主齿轮4的轴心位置一致。
第三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6、第三主齿轮7和第三从动齿轮8。第三主齿轮7与第三从动齿轮8啮合,第三主齿轮7的模数与第三从动齿轮8的模数一致。第三主齿轮7通过第二传动轴6与第二从动齿轮5相连以便第二从动齿轮5可带动第三主齿轮7转动,第二从动齿轮5的轴心位置、第二传动轴6的轴心位置和第三主齿轮7的轴心位置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100通过设置依次相连的第一级减速组件、第二级减速组件和第三级减速组件,从而可使得适于驱动器的第一主齿轮1可依次带动第一从动齿轮2、第一传动轴3、第二主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第二传动轴6、第三主齿轮7、第三从动齿轮8和链轮座9转动,经过三个减速组件后可实现较大的减速比并提高链轮座9转动的力矩,从而可使得起起重链安装在链轮座9后便于升降、起吊重物。
第一级减速组件和第二级减速组件通过第一传动轴3进行传动,第二级减速组件和第三级减速组件通过第二传动轴6进行传动。由此,可使得第一级减速组件、第二级减速组件、第三级减速组件中每一者的齿轮模数可与其他减速组件的齿数模数和变位系数不同,即第一级减速组件、第二级减速组件、第三级减速组件中的不同减速组件中的齿轮模数和变位系数可以不一致,从而使得设计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少、对传动系统的精度要求低,进而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制造各个减速组件中齿轮的模数和精度,以便满足使用要求且可降低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100具有可便于起吊重物和制造、降低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的优点。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100包括第一级减速组件、第二级减速组件、第三级减速组件、制动组件和链轮座9。
第一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主齿轮1、第一从动齿轮2、制动座10、第一摩擦片11、第二摩擦片12、弹性件13和紧固件14。第一主齿轮1、第一从动齿轮2、第一传动轴3、第二主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第二传动轴6、第三主齿轮7、第三从动齿轮8和链轮座9中每一者的轴向都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可以是左右方向,左右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所示。例如,第一主齿轮1、第一从动齿轮2、第一传动轴3、第二主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第二传动轴6、第三主齿轮7、第三从动齿轮8和链轮座9中每一者的轴向都为左右方向。
如图2所示,第一主齿轮1与第一从动齿轮2啮合,第一主齿轮1的模数与第一从动齿轮2的模数一致,第一主齿轮1适于与驱动器相连。具体地,第一主齿轮1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一从动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第一主齿轮1为外齿轮,第一从动齿轮2为内齿轮,第一主齿轮1位于第一从动齿轮2的内侧且与第一从动齿轮2的内齿轮啮合。驱动器通过转轴和第一主齿轮1相连以便带动第一主齿轮1转动。例如,驱动器可以是气动马达、电动马达、液压马达和乳化液马达。
如图1所示,制动座10设在第一从动齿轮2上,第一从动齿轮2的轴心位置与制动座10的轴心位置一致。具体地,第一从动齿轮2的轴心位置具有贯穿其的安装孔104。例如,安装孔104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一从动齿轮2的圆心。
制动座10包括环形的座体101和环形的挡板102,挡板102设在座体101的外周侧,座体101伸入安装孔104内,第一从动齿轮2与挡板102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均为环状,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均套设在座体101上。弹性件13可在第一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弹性件13位于座体101外周侧。
紧固件14、弹性件13、第一摩擦片11、第一从动齿轮2、第二摩擦片12和挡板102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紧固件14固定在座体101上且将弹性件13抵靠在第一摩擦片11上。由此,可使得制动座10和第一从动齿轮2固定相连。且紧固件14有一定的预紧力,可使得制动座10和第一从动齿轮2固定相连不会发生相对运动,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但是如果当起吊重物过载时会导致第一从动齿轮2与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发生相对滑动,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例如,弹性件13为碟簧,紧固件14为环形的锁紧螺母,紧固件14、弹性件13、第一摩擦片11、第一从动齿轮2、第二摩擦片12和挡板102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
如图1所示,第二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3、第二主齿轮4、第二从动齿轮5、第一止动件15和第二止动件16。
第二主齿轮4与第二从动齿轮5啮合,第二主齿轮4的模数与第二从动齿轮5的模数一致。第二主齿轮4通过第一传动轴3与第一从动齿轮2相连以便第一从动齿轮2可带动第二主齿轮4转动,第一从动齿轮2的轴心位置、第一传动轴3的轴心位置和第二主齿轮4的轴心位置一致。第一从动齿轮2和第二主齿轮4在第一传动轴3的轴向上位于链轮座9的两侧。例如,第一从动齿轮2位于第二主齿轮4左侧。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齿轮4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二从动齿轮5的分度圆直径。第二主齿轮4的数量为一个,第二从动齿轮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具体地,多个第二从动齿轮5位于第二主齿轮4的周侧且与第二主齿轮4啮合。由此,可使得第二主齿轮4与第二从动齿轮5传动更加稳定且可提高使用寿命。例如,第二从动齿轮5的数量为两个,第二主齿轮4位于第一传动轴3的右端且与第一传动轴3一体成型。
第一传动轴3的外周侧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预设长度的第一螺纹,制动座10套设在第一螺纹外周侧且具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以便制动座10与第一传动轴3螺纹连接。具体地,制动座10的座体101的轴心位置具有连接孔,第二螺纹位于连接孔内且与第一螺纹进行螺纹连接,以便制动座10可与第一传动轴3螺纹连接,进而可使得制动座10可与第一传动轴3在第一传动轴3的轴向上相对移动。
如图1所示,第一止动件15和第二止动件16套设在第一传动轴3的外周侧且与第一传动轴3固定相连,第一止动件15和第二止动件16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螺纹的两侧且邻近第一螺纹。也就是说,第一止动件15和第二止动件16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的两侧,且第一止动件15和第二止动件16可随着第一传动轴3转动。由此,可使得第一止动件15和第二止动件16可对与第一传动轴3螺纹连接的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进行限位。
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转动后可在第一传动轴3上移动,待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与第一止动件15抵接后,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继续转动且可带动第一传动轴3转动;或者,待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与第二止动件16抵接后,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继续转动且可带动第一传动轴3转动。
例如,第一止动件15为开槽螺母且固定在第一传动轴3的左端部,第一止动件15、制动座10和第二止动件16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均为多头螺纹。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顺时针转动以便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在第一方向上向第一止动件15(左方)移动,然后带动第一传动轴3顺时针转动;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逆时针转动以便座体101(第一从动齿轮2)在第一方向上向第二止动件16(右方)移动,然后带动第一传动轴3逆时针转动。
如图6所示,第三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6、第三主齿轮7和第三从动齿轮8。第三主齿轮7与第三从动齿轮8啮合,第三主齿轮7的模数与第三从动齿轮8的模数一致。第三主齿轮7通过第二传动轴6与第二从动齿轮5相连以便第二从动齿轮5可带动第三主齿轮7转动,第二从动齿轮5的轴心位置、第二传动轴6的轴心位置和第三主齿轮7的轴心位置一致。例如,第二传动轴6和第三主齿轮7一体成型,第二传动轴6伸入第二从动齿轮5且与第二从动齿轮5卡合,以便第二从动齿轮5带动第二传动轴6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主齿轮7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三从动齿轮8的分度圆直径。第三主齿轮7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三从动齿轮8的数量为一个。具体地,多个第三主齿轮7位于第三从动齿轮8的周侧且与第三从动齿轮8。由此,可使得第三主齿轮7和第三从动齿轮8传动更加稳定且可提高使用寿命。例如,第三主齿轮7的数量为两个。
第三从动齿轮8与链轮座9相连以便第三从动齿轮8可带动链轮座9转动,第三从动齿轮8的轴心位置和链轮座9的轴心位置一致,链轮座9与第三从动齿轮8环设在第一传动轴3的外周侧。具体地,链轮座9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外周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以便起重链缠绕在凹槽内。由此,可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100结构更加紧凑,且可使得链轮座9对第一传动轴3进行防护,从而可提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100的使用寿命。例如,第三从动齿轮8固设在链轮座9的右端部以便带动链轮座9转动。
如图1和图5所示,制动组件包括棘轮17、第三摩擦片18、第四摩擦片19和棘爪20。
棘轮17环设在第一传动轴3的外周侧,棘轮17的外周设有棘齿。制动座10、第三摩擦片18、棘轮17、第四摩擦片19和第二止动件16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
具体地,第二止动件16包括环形的止动座161和环形的止动板162,止动板162设在止动座161的外周侧。止动座161套设在第一传动轴3的外周侧且与第一传动轴3固定相连,第三摩擦片18、棘轮17、第四摩擦片19套设在止动座161的外周侧且与可相对止动座161移动(转动)。
制动座10(右侧)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凸起部103,制动座10的第一凸起部103、第三摩擦片18、棘轮17、第四摩擦片19和止动板162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由此,可使得第一凸起部103与止动板162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邻近时可使得第一凸起部103、第三摩擦片18、棘轮17、第四摩擦片19和止动板162夹紧,从而可使得棘轮17与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固定连接,以便棘轮17可与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一同转动。
棘爪20位于与棘轮17的外周侧且与棘齿配合。具体地,棘轮17沿一个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棘爪20不会止挡棘轮17,棘爪20沿另一个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棘爪20止挡棘轮17。在棘爪20止挡棘轮17时,若第三摩擦片18和第四摩擦片19夹紧棘轮17,棘轮17与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固定连接,则使得棘爪20可止挡棘轮17以及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若第三摩擦片18和第四摩擦片19没有夹紧棘轮17,棘轮17不与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固定连接,则使得棘爪20可止挡棘轮17且棘轮17与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相对转动。
由此,可使得在起重链快速下坠并带动链轮座9快速转动时(链轮座9作为动力源时),可带动第二止动件16在第一方向上向邻近第一凸起部103(制动座10)的方向移动,以便第三摩擦片18和第四摩擦片19夹紧棘轮17,使得棘轮17与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固定连接,进而使得棘爪20可止挡棘轮17以及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从而可使得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以及链轮座9停止转动,进而使得起重链停止下坠。例如,起重链自动下坠并带动链轮座9快速转动时,可带动第二止动件16向左移动,以便第三摩擦片18和第四摩擦片19夹紧棘轮17,使得棘轮17与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固定连接,进而使得棘爪20可止挡棘轮17以及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从而可使得第二止动件16(第二传动轴30)以及链轮座9停止转动,进而使得起重链停止下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100还包括壳体,第一级减速组件、第二级减速组件、第三级减速组件和制动组件均位于壳体内,第二传动轴6可转动地设在壳体的内壁面上,棘爪20设在壳体的内壁面上,链轮座9的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设在壳体内。链轮座9通过NCF型圆柱滚子轴承或NJ型圆柱滚子轴承可转动地设在壳体内。例如,壳体内设有板体,棘爪20和第二传动轴6设在壳体内的板体上,链轮座9的左右两端通过轴承(NCF或NJ型圆柱滚子轴承)可转动地设在壳体内,驱动器位于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葫芦提升装置,包括葫芦减速装置100和驱动器。葫芦减速装置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100,驱动器与葫芦减速装置100的第一主齿轮1相连。具体地,驱动器为乳化液马达。采用乳化液不可燃,所以相对于电动葫芦、液压葫芦等具有很好的防火、防爆功能,相对于气动葫芦承载能力更强,相对于手拉葫芦则能显著减少一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葫芦减速装置100适用于冶金、石油、煤矿等对防爆要求很高的场合。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葫芦提升装置具有可便于起吊重物和制造、降低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一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主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主齿轮的模数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模数一致,所述第一主齿轮适于与驱动器相连;
第二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二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主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齿轮的模数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模数一致,所述第二主齿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相连以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可带动所述第二主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心位置和所述第二主齿轮的轴心位置一致;
第三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三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三主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主齿轮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主齿轮的模数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模数一致,所述第三主齿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连以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可带动所述第三主齿轮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心位置和所述第三主齿轮的轴心位置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主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主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中每一者的轴向都为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级减速组件还包括制动座,所述制动座设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与所述制动座的轴心位置一致;
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预设长度的第一螺纹,所述制动座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外周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以便所述制动座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具有贯穿其的安装孔;
所述制动座包括环形的座体和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座体的外周侧,所述座体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
第一减速组件还包括
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均为环状,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均套设在所述座体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座体外周侧;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摩擦片和所述挡板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座体上且将所述弹性件抵靠在所述第一摩擦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减速组件还包括
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套设在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的两侧且邻近所述第一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
棘轮,所述棘轮环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所述棘轮的外周设有棘齿;
第三摩擦片和第四摩擦片,所述制动座、所述第三摩擦片、所述棘轮、所述第四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止动件的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
棘爪,所述棘爪位于与所述棘轮的外周侧且与所述棘齿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止动件包括环形的止动座和环形的止动板,所述止动板设在所述止动座的外周侧,所述止动座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相连,所述第三摩擦片、所述棘轮、所述第四摩擦片套设在所述止动座的外周侧且与可相对所述止动座移动;
所述制动座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制动座的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三摩擦片、所述棘轮、所述第四摩擦片和所述止动板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第一主齿轮为外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为内齿轮;
所述第二主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所述第三主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所述第二主齿轮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所述第三主齿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数量为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链轮座,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所述链轮座相连以便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可带动所述链轮座转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和所述链轮座的轴心位置一致,所述链轮座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环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齿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链轮座的两侧,所述链轮座的轴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壳体,所述第一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二级减速组件、第三级减速组件和所述制动组件均位于壳体内,所述第二传动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棘爪设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链轮座的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内。
9.一种葫芦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葫芦减速装置,所述葫芦减速装置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葫芦减速装置的第一主齿轮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器为乳化液马达;
所述葫芦减速装置包括链轮座和壳体,所述链轮座通过NCF型圆柱滚子轴承或NJ型圆柱滚子轴承可转动地设在壳体内。
CN202223234836.7U 2022-12-01 2022-12-01 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Active CN218778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4836.7U CN218778679U (zh) 2022-12-01 2022-12-01 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4836.7U CN218778679U (zh) 2022-12-01 2022-12-01 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8679U true CN218778679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1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4836.7U Active CN218778679U (zh) 2022-12-01 2022-12-01 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8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46937Y2 (ja) 自動車用電動ジャッキ
CN201309809Y (zh) 平面刹车的动力绞车装置
CN218778679U (zh) 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CN201309815Y (zh) 锥面刹车的动力绞车装置
CN107215794B (zh) 静音式绞车
CN210265711U (zh) 一种摆线轮减速器
CN101372263B (zh) 多功能少齿差行星机构绞车
CN205023789U (zh) 电动绞车刹车机构
JPH10167677A (ja) ウインチ装置
CN201401484Y (zh) 环面蜗杆传动回转式减速器
JPH0241514B2 (zh)
CN212744887U (zh) 一种齿轮减速机
JP2024504670A (ja) 巻上機
CN212202911U (zh) 电子驻车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344373Y (zh) 内装式螺纹驱动摩擦制动卷扬机
CN200954993Y (zh) 起重机载荷应急释放装置
CN200981801Y (zh) 电动绞车平面刹车装置
CN101936366A (zh) 一种组合双斜齿行星传动机构
CN101382181A (zh) 新型围栏型回转式减速器
CN201473242U (zh) 一种手动卷扬机
CN201133447Y (zh) 敞开型回转式减速器
KR100686582B1 (ko) 정, 역회전이 자유로운 윈치장치
CN214036613U (zh) 一种大增力快推进制动缸
CN218058245U (zh) 带手动插销式离合器的液压绞车
CN216129267U (zh) 一种组装式绞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