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7525U - 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7525U
CN218777525U CN202222435484.5U CN202222435484U CN218777525U CN 218777525 U CN218777525 U CN 218777525U CN 202222435484 U CN202222435484 U CN 202222435484U CN 218777525 U CN218777525 U CN 218777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rod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54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化新
齐昊
李慷
段耀祖
任向志
卢立东
朱亚东
王永祯
高永田
刘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354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77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7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7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属于工装技术领域,由底座、下支撑架、上支撑架、第一轴心杆、第二轴心杆以及驱动机构构成,下支撑架设置有两个,其对称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端;上支撑架设置有两个,其均对称设置于下支撑架的上侧,相邻的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一组伸缩机构,两组伸缩机构对称设置,伸缩机构用于联动两个上支撑架同步直线升降;平板向上移动起到支撑的作用,平板平面支撑,支撑面积更大,支撑效果更稳定。平板向下移动时能够缩小整体结构的体积,方便携带,丝杆与螺纹套螺纹连接的作用下,旋把停止转动时能够自锁,无需多余结构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
背景技术
工装又叫千斤顶,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现有技术中公开了有关千斤顶的专利文件,如申请号为CN20092023043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支架,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上,沿支架安装点处设置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为底座壁上部边缘冲压折弯而成;这样直接冲压折弯,工序简单,较为实用;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在支架安装处设置的加强肋,增强了底座整体的牢固性,解决了底座在支架安装处容易撕裂的问题,提高了剪式千斤顶的安全性、稳定性。
机械工装分小型和大型,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桥梁施工、机械维修等领域,如在动车组撒砂装置中常常需要使用到工装装置,撒砂装置是动车组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A所示,对撒砂装置进行合理的改善,可以改善车轮与轨道间接触面的工作环境,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车轮与轨道间的相对滑动,提高动车组运行的品质。撒砂装置安装托架由两部分构成,托架和安装臂,撒砂喷嘴固定在安装臂上,如图1B所示,托架和安装臂的组合方式是通过锯齿之间的啮合实现的,当调节撒砂喷嘴距轨面的距离时,需要用到调节工装,如图1C所示,将调节工装底部固定在轨面上,顶部固定在撒砂喷嘴上,转动工装上的调节旋钮,装置顶部慢慢抬起,此时安装臂的锯齿向上抬起,撒砂喷嘴距轨面的高度随之提高,达到了撒砂喷嘴高度调整的目的。
而现有的小型机械工装会设置有一个可升降的支撑点,在进行支撑工作时只能支撑一个点,导致支撑后可能结构不够稳定,容易发生倾斜晃动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装在进行支撑工作时只能支撑一个点,导致支撑后可能结构不够稳定,容易发生倾斜晃动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由底座、下支撑架、上支撑架、第一轴心杆、第二轴心杆以及驱动机构构成,所述下支撑架设置有两个,其对称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端;所述上支撑架设置有两个,其均对称设置于下支撑架的上侧,相邻的所述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一组伸缩机构,两组所述伸缩机构对称设置,所述伸缩机构用于联动两个上支撑架同步直线升降;所述第一轴心杆设置有两个,所述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的侧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轴心杆滑动连接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第一滑槽之间所述第二轴心杆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轴心杆固定连接于两个下支撑架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轴心杆固定连接于两个上支撑架之间;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其用于驱动上支撑架升降以实现支撑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组伸缩机构均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轴心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下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位于上侧的第一轴心杆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上支撑架,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的圆周表面,所述轴心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心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由轴架、丝杆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构成,所述轴架设置有两个,其均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端;所述丝杆组件转动设置于两个轴架之间,其用于带动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移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底座上,其用于驱动丝杆组件移动;所述丝杆组件包括丝杆、螺纹套和从动伞齿轮,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两个轴架之间,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于丝杆的圆周表面,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轴心杆设置有加固部,所述螺纹套固定连接于加固部的上端,所述从动伞齿轮固定连接于丝杆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轴心筒、安装轴、主动伞齿轮和旋把,所述轴心筒设置于底座的上端,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于轴心筒内,所述主动伞齿轮固定连接于安装轴的圆周表面,所述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相啮合,所述旋把固定连接于安装轴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使用时将底座放置在物体的下侧,转动旋把带动主动伞齿轮转动,在啮合的作用下带动从动伞齿轮转动,从动伞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套移动,螺纹套带动加固部移动,加固部带动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移动,在第一轴心杆移动过程中,两个第二连杆的一端随着第一轴心杆移动而移动,两个上支撑架随着第二连杆上下移动,最后带动平板升降一定的距离,平板向上移动起到支撑的作用,平板平面支撑,支撑面积更大,支撑效果更稳定。
2、本方案平板向下移动时能够缩小整体结构的体积,方便携带,丝杆与螺纹套螺纹连接的作用下,旋把停止转动时能够自锁,无需多余结构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A为撒砂装置示意图;
图1B为撒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工装在动车组撒砂装置使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交叉组件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结构图。
图中:1、底座;2、下支撑架;3、上支撑架;4、第一轴心杆;5、第一滑槽;6、第二轴心杆;7、平板;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轴心部; 11、轴架;12、丝杆;13、加固部;14、螺纹套;15、从动伞齿轮;16、轴心筒;17、安装轴;18、主动伞齿轮;19、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由底座1、下支撑架2、上支撑架3、第一轴心杆4、第二轴心杆6以及驱动机构构成,下支撑架2设置有两个,其对称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上支撑架3设置有两个,其均对称设置于下支撑架2的上侧,相邻的下支撑架2和上支撑架3之间均设置有一组伸缩机构,两组伸缩机构对称设置,伸缩机构用于联动两个上支撑架3同步直线升降;第一轴心杆4设置有两个,下支撑架2和上支撑架3的侧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两个第一轴心杆4滑动连接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第一滑槽 5之间;第二轴心杆6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二轴心杆6固定连接于两个下支撑架2之间,另一个第二轴心杆6固定连接于两个上支撑架3之间;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1上,其用于驱动上支撑架3升降以实现支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轴心杆4和第二轴心杆6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轴心杆4均可以滑动,在第一滑槽5的限制下移动一段距离,同时两个下支撑架2和两个上支撑架3在第一轴心杆4和第二轴心杆6的连接下分别构成一个整体,使用时将底座1放置在物体的下侧,转动旋把19带动主动伞齿轮18转动,在啮合的作用下带动从动伞齿轮15转动,从动伞齿轮15带动丝杆12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套14移动,螺纹套14带动加固部13 移动,加固部13带动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4移动,在第一轴心杆4移动过程中,两个第二连杆9的一端随着第一轴心杆4移动而移动,两个上支撑架3 随着第二连杆9上下移动,最后带动平板7升降一定的距离,平板7向上移动起到支撑的作用,平板7平面支撑,支撑面积更大,支撑效果更稳定,平板7向下移动时能够缩小整体结构的体积,方便携带,丝杆12与螺纹套14 螺纹连接的作用下,旋把19停止转动时能够自锁,无需多余结构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具体的,两组伸缩机构均包括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和轴心部10,第一连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下支撑架2,第一连杆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位于上侧的第一轴心杆4的圆周表面,第二连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上支撑架3,第二连杆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4的圆周表面,轴心部10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的中心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交叉设计,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基于轴心部10为中心相互转动,使得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能够对称移动,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移动的距离相同,上支撑架3能够平稳上下移动,实现平板7能够稳定升降,不会出现歪斜的情况,结构合理稳定性高。
具体的,驱动机构由轴架11、丝杆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构成,轴架11设置有两个,其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丝杆组件转动设置于两个轴架11之间,其用于带动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4移动;驱动组件设置于底座1上,其用于驱动丝杆组件移动;丝杆组件包括丝杆12、螺纹套14和从动伞齿轮 15,丝杆12转动连接于两个轴架11之间,螺纹套14螺纹连接于丝杆12的圆周表面,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4设置有加固部13,螺纹套14固定连接于加固部13的上端,从动伞齿轮15固定连接于丝杆12的一端;驱动组件包括轴心筒16、安装轴17、主动伞齿轮18和旋把19,轴心筒16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安装轴17转动连接于轴心筒16内,主动伞齿轮18固定连接于安装轴 17的圆周表面,主动伞齿轮18与从动伞齿轮15相啮合,旋把19固定连接于安装轴17的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安装轴17基于从动伞齿轮15为圆心转动,使用时转动旋把19带动安装轴17转动,安装轴17带动主动伞齿轮18 转动,在啮合的作用下主动伞齿轮18带动从动伞齿轮15转动,从而带动丝杆12转动,螺纹套14随着丝杆12转动移动,螺纹套14带动螺纹套14移动,最后带动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4移动,加固部13的设置,可以加固第一轴心杆4表面,防止支撑过程发生变形,提高稳定性,安装轴17与轴心筒16 可拆卸式设计,不使用时安装轴17可以与轴心筒16分离,方便携带。
具体的,上支撑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板7。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平板7的上端为平面,可以增大支撑面积。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底座1放置在物体的下侧,转动旋把19带动主动伞齿轮18转动,在啮合的作用下带动从动伞齿轮15转动,从动伞齿轮15带动丝杆12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套14移动,螺纹套14带动加固部13移动,加固部13带动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4移动,在第一轴心杆4移动过程中,两个第二连杆9的一端随着第一轴心杆4移动而移动,两个上支撑架3随着第二连杆9上下移动,最后带动平板7升降一定的距离,平板7向上移动起到支撑的作用,平板7平面支撑,支撑面积更大,支撑效果更稳定,平板7向下移动时能够缩小整体结构的体积,方便携带,丝杆12与螺纹套14螺纹连接的作用下,旋把19停止转动时能够自锁,无需多余结构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下支撑架(2),其设置有两个,其对称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
上支撑架(3),其设置有两个,其均对称设置于下支撑架(2)的上侧,相邻的所述下支撑架(2)和上支撑架(3)之间均设置有一组伸缩机构,两组所述伸缩机构对称设置,所述伸缩机构用于联动两个上支撑架(3)同步直线升降;
第一轴心杆(4),其设置有两个,所述下支撑架(2)和上支撑架(3)的侧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两个所述第一轴心杆(4)滑动连接于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第一滑槽(5)之间;
第二轴心杆(6),其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轴心杆(6)固定连接于两个下支撑架(2)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二轴心杆(6)固定连接于两个上支撑架(3)之间;
以及驱动机构,其设置于底座(1)上,其用于驱动上支撑架(3)升降以实现支撑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其特征在于,两组伸缩机构均包括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和轴心部(10),所述第一连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下支撑架(2),所述第一连杆(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位于上侧的第一轴心杆(4)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连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上支撑架(3),所述第二连杆(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4)的圆周表面,所述轴心部(10)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的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轴架(11),其设置有两个,其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
丝杆组件,其转动设置于两个轴架(11)之间,其用于带动位于下侧的第一轴心杆(4)移动;
以及驱动组件,其设置于底座(1)上,其用于驱动丝杆组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组件包括丝杆(12)、螺纹套(14)和从动伞齿轮(15),所述丝杆(12)转动连接于两个轴架(11)之间,所述螺纹套(14)螺纹连接于丝杆(12)的圆周表面,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轴心杆(4)设置有加固部(13),所述螺纹套(14)固定连接于加固部(13)的上端,所述从动伞齿轮(15)固定连接于丝杆(12)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轴心筒(16)、安装轴(17)、主动伞齿轮(18)和旋把(19),所述轴心筒(16)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所述安装轴(17)转动连接于轴心筒(16)内,所述主动伞齿轮(18)固定连接于安装轴(17)的圆周表面,所述主动伞齿轮(18)与从动伞齿轮(15)相啮合,所述旋把(19)固定连接于安装轴(17)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板(7)。
CN202222435484.5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 Active CN218777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5484.5U CN218777525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5484.5U CN218777525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7525U true CN218777525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1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5484.5U Active CN218777525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7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25796U (zh) 一种汽车维修辅助工具
CN218777525U (zh) 一种动车组撒砂高度调整用自锁式工装
CN209936124U (zh) 一种手动升降机构
CN212745558U (zh) 一种烧烤用环保型烟雾净化器
CN112854002A (zh) 一种桥梁施工安全支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316626A (zh) 一种电梯精确平层用感应器安装座
CN214090874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稳定型工程建筑施工架
CN20926118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施工平台
CN214531843U (zh) 一种爬架用升降装置
CN214022729U (zh) 铝合金轮毂整形装置
CN211906863U (zh) 一种壁挂式广告牌升降安装结构
CN208292272U (zh) 高压釜台车旋转装置
CN210884944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门型架
CN210561508U (zh) 板式无砟轨道精调系统
CN221019386U (zh) 一种升降可调的焊接滚轮架
CN213614883U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支撑架
CN220249890U (zh) 一种组装式路灯
CN219571839U (zh) 一种具有活动支架的led路灯
CN219920534U (zh) 一种升降桌结构
CN220432291U (zh) 一种便于稳定移动的升降平移机构
CN218669674U (zh) 一种风塔运输用加固装置
CN218522634U (zh) 一种隧道施工建设用钻机万向台架
CN220833996U (zh) 一种通过丝杆调节坡度升降的跑步机
CN214702316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建筑工地节能环保监测装置
CN220162997U (zh) 一种用于树脂砂轮生产的模具更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