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5393U - 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5393U
CN218775393U CN202223197902.8U CN202223197902U CN218775393U CN 218775393 U CN218775393 U CN 218775393U CN 202223197902 U CN202223197902 U CN 202223197902U CN 218775393 U CN218775393 U CN 218775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ox
pipeline
stock solution
box body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79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磊
陈德满
李弥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hengd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Xiongshunda Metal Plat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Xiongshunda Metal Plat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Xiongshunda Metal Plat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79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75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5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5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冷轧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储存箱体、设置在储存箱体底部的支脚、循环泵,所述储存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循环排料口,所述储存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循环进料口,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与储存箱体的循环排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与储存箱体的循环进料口连接;通过在第二管道上设置电加热管对乳化原液进行换热,洁净环保,相较于蒸汽加热设备,电加热管的体型非常小,易于安装配置,而且通电即可进行加热,工作效率高,便于根据管道温度和储存箱体的温度动态开启/关闭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冷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冷轧钢板一般采用乳化液进行工艺冷却和润滑,适宜的乳化液温度,对控制轧辊辊型,延长轧辊使用寿命、提高钢带轧制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情况中,生产乳化原液的厂家通过油罐车将乳化原液搬运至生产车间后,先将乳化原液泵送至储存箱中,当下游的乳化液循环系统需要补充乳化原液时,再从储存箱中泵送定量的乳化原液至乳化液循环系统中进行勾兑使用。众所周知,静置的乳化原液在25℃~40℃之间时,细菌会快速繁殖,极易引起乳化原液的腐败;如果温度偏高,不仅冷却能力变差,乳化原液也会发生明显的油水分离,造成润滑效果下降,甚至失效。因此需要对没有配置加热功能的储存箱进行改进,将乳化原液维持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如40℃-55℃),以备生产使用,现有专利(CN110314943A)提供了一种冷轧乳化液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主要通过蒸汽加热的方式对箱体中的乳化液进行加热,但配置蒸汽加热设备不仅成本高,管道还排布复杂,占地空间大。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旨在通过循环泵和电加热管对乳化原液进行循环加热,结构简单和改造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储存箱体、设置在储存箱体底部的支脚、循环泵,所述储存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循环排料口,所述储存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循环进料口,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与储存箱体的循环排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与储存箱体的循环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弯头段、第一竖管段、第二弯头段、横管段以及第二竖管段,所述第二竖管段与横管段的侧壁连通,所述横管段的一端与第二弯头段固接,另一端设有能够伸入横管段内腔中的电加热管,所述第二竖管段上设有用于感应管道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储存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储存箱体的体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循环泵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加热管包括法兰盘、多根设置在法兰盘上且沿其轴向延伸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伸入横管段的内腔中,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栓与横管段法兰连接,所有发热管的接电端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有发热管的接电端通过接电保护罩包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存箱体的内腔中设有可转动的搅拌圆盘,搅拌圆盘的轴向为储存箱体的前后方向,所述搅拌圆盘包括盘体和多个以圆周排布的方式排布在盘体上的搅板,当搅板位于最高点时,搅板呈倾斜状态并且所述储存箱体的循环进料口朝向该搅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存箱体的循环排料口位于储存箱体的左侧,所述搅拌圆盘位于储存箱体的右侧,所述储存箱体的循环进料口位于储存箱体的右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道与循环泵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口设有供料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存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送料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存箱体的外壁上设有保温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存箱体上设有爬梯,所述储存箱体的顶部开设有探入口,所述探入口通过翻盖密封。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通过电加热管对乳化原液进行换热,洁净环保,相较于蒸汽加热设备,电加热管的体型非常小,能够与第二管道配合安装,结构紧凑,易于安装拆卸,而且通电即可进行加热,工作效率高,便于根据管道温度和储存箱体的温度动态开启/关闭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非常适用于对没有配置循环加热功能的储存箱体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的左视图,图中虚线部分为搅拌圆盘和液位。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的主视图,图中虚线部分为电加热管的发热管。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储存箱体、11-支脚、12-循环排料口、13-循环进料口、14-送料阀门、15-供料阀门、16-爬梯、17-翻盖、2-循环泵、3-第一管道、4-第二管道、41-第一弯头段、42-第一竖管段、43-第二弯头段、44-横管段、45-第二竖管段、5-第三管道、6-电加热管、61-法兰盘、62-发热管、63-接电保护罩、71-第一温度传感器、72-第二温度传感器、8-电控箱、9-搅拌圆盘、91-盘体、92-搅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储存箱体1、设置在储存箱体1底部的支脚11、循环泵2,所述储存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循环排料口12,所述储存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循环进料口13,所述循环泵2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3与储存箱体1的循环排料口12连接,所述循环泵2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管道4和第三管道5与储存箱体1的循环进料口13连接,所述第二管道4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弯头段41、第一竖管段42、第二弯头段43、横管段44以及第二竖管段45,所述第二竖管段45与横管段44的侧壁连通,所述横管段44的一端与第二弯头段43固接,另一端设有能够伸入横管段44内腔中的电加热管6,所述第二竖管段45上设有用于感应管道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1;所述储存箱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储存箱体1的体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7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1、第二温度传感器72以及循环泵2与电控箱8电性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循环泵2从储存箱体1的底部抽取乳化原液,乳化原液依次经过第一管道3和循环泵2进入第二管道4中,电加热管6对乳化原液进行加热,加热后的乳化原液再经第三管道5向上泵送至储存箱体1的顶部,然后再回流至储存箱体1中,实现循环加热,使储存箱体1内的乳化原液维持在合适的温度区间。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2实时将温度信号反馈至电控箱8,当第二温度传感器72感应到储存箱体1的体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代表储存箱体1中的乳化原液温度过高,停止循环加热,即循环泵2和电加热管6停止工作,当第二温度传感器72感应到储存箱体1的体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循环加热开启;为了防止第二管道4内的乳化原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乳化原液失效,当第二温度传感器72感应到第二管道4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电控箱8控制电加热管6停止加热,第二管道4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电加热管6则加热工作,从而动态调整加热频率,可以理解的是,循环泵2带动乳化原液的循环流动也促进了储存箱体1中的乳化原液的流动性,减少乳化原液腐败的情况发生。
电加热管6通过电能对乳化原液进行换热,洁净环保,相较于蒸汽加热设备,电加热管6的体型非常小,易于安装配置,而且通电即可进行加热,工作效率高,便于根据管道温度和储存箱体1的温度动态开启/关闭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非常适用于对没有配置循环加热功能的储存箱体1进行改造。
所述电控箱8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中的控制器、控制按键以及相关控制电路。
可以理解为,第一管道3、第二管道4以及第三管道5均为循环输送管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72为测温计,第一温度传感器71为热电偶。
具体的,所述电加热管6包括法兰盘61、多根设置在法兰盘61上且沿其轴向延伸的发热管62;所述发热管62伸入横管段44的内腔中,所述法兰盘61通过螺栓与横管段44法兰连接,安装便利,便于后期维护。所有发热管62的接电端与电控箱8电性连接,电控箱8控制所有发热管62通电加热乳化原液。电加热管6的发热管62可以藏在循环输送管道中,配合巧妙,而且通电即可进行加热,工作效率高,便于根据管道温度和储存箱体1的温度动态开启/关闭加热。事实上,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加热管6可以从市场上直接选购,购置成本低,具体可采用川步公司提供的法兰工程加热管。
进一步的,所有发热管62的接电端通过接电保护罩63包围。接电保护罩63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够防止工作人员误触发热管62的接电端造成触电伤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箱体1的内腔中设有可转动的搅拌圆盘9,搅拌圆盘9的轴向为储存箱体1的前后方向,所述搅拌圆盘9包括盘体91和多个以圆周排布的方式排布在盘体91上的搅板92,当搅板92位于最高点时,搅板92呈倾斜状态并且所述储存箱体1的循环进料口13朝向该搅板92。从循环进料口13射出的乳化原液会冲击位于最上方的搅板92,巧妙地将乳化原液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而带动搅拌圆盘9转动,搅拌圆盘9搅动乳化原液,提高乳化原液的流动性,减少细菌繁殖。
当然,在储存箱体1的外部可以设置一个用于驱动搅拌圆盘9转动的手轮,摇动手轮,从而给搅拌圆盘9提供初始动能。
为了更均匀地带动储存箱体1各部分的乳化原液流动,形成较佳的循环路线,所述储存箱体1的循环排料口12位于储存箱体1的左侧,所述搅拌圆盘9位于储存箱体1的右侧,所述储存箱体1的循环进料口13位于储存箱体1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3与循环泵2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口设有供料阀门15。当储存箱体1中的乳化原液需要补充时,载有乳化原液的油罐车通过软管与供料阀门15连接,打开供料阀门15,然后泵送乳化原液至储存箱体1中。
所述储存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送料阀门14。送料阀门14通过管道与多个乳化液循环使用系统连接,在正常状态下,送料阀门14开启,每个乳化液循环使用系统上设置有流量泵,可补充设定的乳化原液至乳化液循环使用系统中。
优选的,所述储存箱体1上设有爬梯16,所述储存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探入口,所述探入口通过翻盖17密封。工作人员可通过爬梯16爬上储存箱体1的顶部,然后打开翻盖17,通过手电观察储存箱体1的内部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箱体、设置在储存箱体底部的支脚、循环泵,所述储存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循环排料口,所述储存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循环进料口,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管道与储存箱体的循环排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与储存箱体的循环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第一弯头段、第一竖管段、第二弯头段、横管段以及第二竖管段,所述第二竖管段与横管段的侧壁连通,所述横管段的一端与第二弯头段固接,另一端设有能够伸入横管段内腔中的电加热管,所述第二竖管段上设有用于感应管道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储存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储存箱体的体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循环泵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包括法兰盘、多根设置在法兰盘上且沿其轴向延伸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伸入横管段的内腔中,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栓与横管段法兰连接,所有发热管的接电端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发热管的接电端通过接电保护罩包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体的内腔中设有可转动的搅拌圆盘,搅拌圆盘的轴向为储存箱体的前后方向,所述搅拌圆盘包括盘体和多个以圆周排布的方式排布在盘体上的搅板,当搅板位于最高点时,搅板呈倾斜状态并且所述储存箱体的循环进料口朝向该搅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体的循环排料口位于储存箱体的左侧,所述搅拌圆盘位于储存箱体的右侧,所述储存箱体的循环进料口位于储存箱体的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循环泵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口设有供料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送料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体的外壁上设有保温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体上设有爬梯,所述储存箱体的顶部开设有探入口,所述探入口通过翻盖密封。
CN202223197902.8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 Active CN218775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7902.8U CN218775393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7902.8U CN218775393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5393U true CN218775393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11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7902.8U Active CN218775393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5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664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42977U (zh) 一种电池箱应用兼有散热及灭火功能的管路结构
CN201810502U (zh)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润滑系统
CN206259404U (zh) 电池包下壳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0373980U (zh) 一种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
CN218775393U (zh) 一种乳化原液温度控制系统
CN208694960U (zh) 一种乙二醇加氢反应的换热装置
CN204421248U (zh) 空调器
CN204794508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马达
CN1051398C (zh) 核反应堆系统的管系及管道布置方法
CN219370748U (zh) 一种塔筒内油浸式变压器装置
CN201674752U (zh) 变频控制柜的冷却装置及冷却系统
CN108401404A (zh) 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水冷散热装置
CN201294450Y (zh) 变流器用新型冷却装置
CN109209921B (zh) 一种水泵的温控调节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008521A (zh) 移动式防爆耐压气液加热设备
CN108988182B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用冷却装置
CN211501182U (zh) 一种燃气抢险车载式液压动力站
CN208604167U (zh) 一种双金属带锯条热处理使用的油淬火储油装置
CN208767676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具有高效水冷降温效果的变电柜
CN201945187U (zh) 一种改进的加料捣炉机
CN217844478U (zh) 一种异辛烷冷却器
CN205300274U (zh) 一种耐高温的电动锅炉
CN202547398U (zh) 一种真空熔炼炉用抽风机构
CN113531642B (zh) 一种能拼装能组合的大功率变频电磁采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9

Address after: No. 603, Genghe Avenue, Genghe Town, Gaomi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dormitory 2)

Patentee after: FOSHAN CHENGDE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599 in Sanzhou Park, Cangjiang Industrial Park, Hecheng street, Gaomi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XIONGSHUNDA METAL PLATE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