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2725U - 一种密封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2725U
CN218772725U CN202221860375.1U CN202221860375U CN218772725U CN 218772725 U CN218772725 U CN 218772725U CN 202221860375 U CN202221860375 U CN 202221860375U CN 218772725 U CN218772725 U CN 218772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ontroller
shell
storage tank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03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盼雷
曾诚
陈世哲
刘银超
孙子繁
景志康
明洋
谢坤
肖圣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Land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Land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Land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Land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603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72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2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2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控制器,包括:壳体、顶部控制板和底部板,所述壳体、所述顶部控制板与所述底部板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放置印制板;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顶部控制板处设置有沿所述壳体边延伸且朝向所述顶部控制板的第一防水储槽,用于存储外界流向所述空腔的水;所述第一防水储槽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排水口,用于将所述第一防水储槽中的水排至外界。该密封结构存储外界流入控制器空腔的水,并将其排至外界,实现了控制器外层防水。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使用控制器的使用过程中,有防水的需求,不能使印制板元器件进水受潮,因此需要对控制器进行密封。通常,控制器的密封采用榫槽结构配合的方式。这种榫槽结构配合方式对配合公差的要求较高,加工成本高,且这种单一结构配合方式的防水性能难以满足对防水要求较高的使用环境。
为实现控制器外层防水,设计一种密封控制器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控制器,包括:壳体、顶部控制板和底部板,所述壳体、所述顶部控制板与所述底部板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放置印制板;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顶部控制板处设置有沿所述壳体边延伸且朝向所述顶部控制板的第一防水储槽,用于存储外界流向所述空腔的水;所述第一防水储槽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排水口,用于将所述第一防水储槽中的水排至外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防水储槽的内侧,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顶部控制板处还设置有沿所述壳体边延伸且朝向所述顶部控制板的第一屏蔽凹槽,用于填充复合材料,以对所述空腔和外界进行电磁屏蔽和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靠近所述空腔的部分为电磁屏蔽材料,以对所述空腔和外界进行电磁屏蔽;所述屏蔽材料靠近外界的部分为密封材料,以对所述空腔进行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为空心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顶部控制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密封材料的尺寸大于所述电磁屏蔽材料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印制板包括第一印制板和第二印制板,所述第一印制板和所述第二印制板通过板间连接器连接通信;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顶部控制板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底部板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分别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印制板和所述第二印制板,所述第一印制板和所述第二印制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处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壳体边延伸且朝向所述顶部控制板的第二防水储槽,用于存储外界流向所述空腔的水;所述第二防水储槽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水口,用于将所述第二防水储槽中的水排出至外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侧面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空腔方向凹陷的第一减重凹槽和第二减重凹槽,用以减轻控制器的整体重量;所述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减重凹槽和所述第二减重凹槽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隔板屉,用于对所述第一印制板和所述第二印制板进行电磁屏蔽;所述隔板屉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处设置有沿所述隔板屉边延伸且朝向所述顶部控制板的第三防水储槽,用于存储外界流向所述空腔的水;所述第三防水储槽设置有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三排水口与所述第二防水储槽连通,以将所述第三防水储槽中的水经所述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二防水储槽,从所述第二排水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防水储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处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壳体边延伸的第二屏蔽凹槽,用于填充复合材料,以对所述第二空腔和外界进行电磁屏蔽和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定位环榫,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环榫相对应的定位环槽;所述定位环榫和所述定位环槽配合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控制器,通过在壳体靠近顶部控制板处设置沿壳体边延伸且朝向顶部控制板的第一防水储槽,能够存储外界流向控制器空腔的水,并通过第一防水储槽设置的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排水口将第一防水储槽中的水排至外界,防止外界水流入控制器空腔而使印制板元器件受潮。解决了榫槽防水结构对配合公差要求高,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控制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控制器的正视图;
图3是图2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3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C的放大图;
图6是图4D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控制器的复合材料的横截面图;
图8是图2E-E方向的剖面图;
图9是图4F-F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顶部控制板,3-底部板,4-第三排水口,5-屏蔽隔板, 6-第一分腔,7-第二分腔,8-第三分腔,9-印制板,10-第一分腔凹槽, 11-第二分腔凹槽,12-第一壳体,13-第二壳体,91-第一印制板,92- 第二印制板,14-板间连接器,15-定位环榫,16-定位环槽,41-第一空腔,42-第二空腔,17-第一屏蔽凹槽,18-第二屏蔽凹槽,19-隔板屉,22-第一防水储槽,23-第一排水口,24-第二防水储槽,25-第二排水口,26-第一减重凹槽,27-第二减重凹槽,20-第三防水储槽,21- 复合材料,28-密封材料,29-电磁屏蔽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实用新型,用于示例性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实用新型。另外,附图中的机构件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例如,可能对于其他结构件或区域而放大了附图中的一些结构件或区域的尺寸,以帮助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结构件或组件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或固有的属于结构件、组件上的其他机构件。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诸如“下面”、“下方”、“在…下”、“低”、“上方”、“在…上”、“高”等的空间关系术语用于使描述方便,以解释一个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的定位,表示除了与图中示出的那些取向不同的取向以外,这些术语旨在涵盖器件的不同取向。另外,例如“一个元件在另一个元件上/下”可以表示两个元件直接接触,也可以表示两个元件之间还具有其他元件。此外,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术语也用于描述各个元件、区、部分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并且不应被当作限制。类似的术语在描述通篇中表示类似的元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好的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控制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控制器的正视图;图3是图2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4C的放大图;图6 是图4D的放大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控制器的复合材料的横截面图;图8是图2E-E方向的剖面图;图9是图4F-F方向的剖面图。
如图1、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控制器,包括:壳体1、顶部控制板2和底部板3,壳体1、顶部控制板2与底部板3 连接形成空腔。空腔用于放置印制板9。壳体1靠近顶部控制板2处设置有沿壳体边延伸且朝向顶部控制板1的第一防水储槽22,用于存储外界流向空腔的水。第一防水储槽22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排水口23,用于将第一防水储槽22中的水排至外界。
具体地,控制器通常使用榫槽结构配合实现控制器壳体的密封,该种榫槽结构需要很高的配合公差,才能实现密封,即对控制器壳体提出了很高的装配工艺要求。若配合公差不能满足一定的标准,壳体之间或壳体与顶部控制板之间的连接不紧密,在控制器的实际使用或雨淋式防水试验中,外部的水或水汽会流入控制器空腔,使印制板元器件受潮或进水,从而影响控制器的精度等性能。
壳体与顶部控制板装配后,在控制器使用或雨淋式防水试验中,水汽会从壳体与顶部控制板之间的缝隙流入。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壳体靠近顶部控制板处设置沿壳体边延伸且朝向顶部控制板的第一防水储槽,能够存储外界流向控制器空腔的水,并通过第一防水储槽设置的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排水口将第一防水储槽中的水排至外界,实现了防止外界水流入控制器空腔而使印制板元器件受潮的目的。此外,这种密封控制器也解决了榫槽防水结构对配合公差精度要求高,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提高了控制器的防水效果,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壳体与底部板之间可以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若壳体与底部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为了防止外界水或水汽从壳体与底部板之间的缝隙流入控制器的空腔,底部板也可以设置如上的沿底部板边延伸且朝向顶部控制板的防水储槽。
进一步地,第一防水储槽沿其周向设置多个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排水口,能够将防水储槽中的水尽快排至外界,保证了壳体与顶部控制板之间的密封,从而保证了控制器的防水效果。
如图3和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一防水储槽22的内侧,壳体1靠近顶部控制板2处还设置有沿壳体边延伸且朝向顶部控制板的第一屏蔽凹槽17,用于填充复合材料21,以对空腔和外界进行电磁屏蔽和密封。
进一步地,复合材料可以为复合橡胶材料。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储槽和第一屏蔽凹槽,实现了对控制器的防水及防磁双密封。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复合材料靠近空腔的部分为电磁屏蔽材料29,以对空腔和外界进行电磁屏蔽。复合材料靠近外界的部分为密封材料28,以对空腔进行密封。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复合材料只在靠近空腔的部分设置为导电材料,实现了对空腔和外界的电磁屏蔽(如能够实现电磁屏蔽的橡胶材料),在靠近外界的部分设置密封材料(如能够实现密封的橡胶材料),能够在对控制器实现密封和电磁屏蔽的同时,降低成本。密封材料还可以是同时具备密封和防腐特性的材料。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采用复合材料进一步对控制器进行密封,进一步保证了控制器的防水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复合材料为空心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复合材料为空心结构,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控制器的装配成本。同时,在将壳体与顶部控制板进行装配时,复合材料在第一屏蔽凹槽中受到挤压,由于复合材料为两端密封的结构,在空心气体压强作用下,使复合材料在很小的压缩量下,即实现了对控制器的密封作用。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顶部控制板2的厚度方向上,密封材料的尺寸大于电磁屏蔽材料的尺寸。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在装配顶部控制板与壳体时,顶部控制板仅挤压密封材料部分,即能够满足控制器对屏蔽和密封的双重要求。该种结构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1、2、4和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壳体1 包括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印制板9包括第一印制板91和第二印制板92,第一印制板91和第二印制板92通过板间连接器14连接通信。第一壳体12和顶部控制板2形成第一空腔41,第二壳体13 和底部板3形成第二空腔42。第一空腔41和第二空腔42分别用于放置第一印制板91和第二印制板92,第一印制板91和第二印制板 92间隔设置。第二壳体13靠近第一壳体12处设置有沿第二壳体边延伸且朝向顶部控制板2的第二防水储槽24,用于存储外界流向空腔的水。第二防水储槽24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水口25,用于将第二防水储槽24中的水排出至外界。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是多屉控制器,每一层屉放置有实现不同功能的印制板。多屉控制器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第二防水储槽,实现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地,第二防水储槽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排水口。例如控制器壳体为长方体,第二防水储槽沿长方体上表面周向设置,第二防水储槽的每个边均设置有两个第二排水口,即第二防水储槽设置有 8个第二排水口。本申请的密封控制器,通过设置多个排水口,能够及时将第二防水储槽各边中的水排至外界,保证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从而保证了控制器的防水效果。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壳体12 的第一侧面和第二壳体13的第二侧面分别设置有向空腔方向凹陷的第一减重凹槽26和第二减重凹槽27,用以减轻控制器的整体重量。
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分别对应第一减重凹槽和第二减重凹槽设置。
以壳体为长方体形的控制器为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的第一壳体四个第一侧面、第二壳体有四个第二侧面。每个第一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重凹槽、每个第二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减重凹槽。每一个第一侧面除第一减重凹槽的部分构成回字形凸起,每一个第二侧面除第二减重凹槽的部分也构成回字形凸起。第一防水储槽的第一排水口、第二防水储槽的第二排水口分别设置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回字形结构处,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的出口分别朝向第一减重凹槽和第二减重凹槽方向。第一防水储槽和第二防水储槽中的水分别通过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的出口沿第一减重凹槽和第二减重凹槽的侧壁流出。
如图2、4和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壳体 12与第二壳体13之间设置有隔板屉19,用于对第一印制板91和第二印制板92进行电磁屏蔽。隔板屉19靠近第一壳体12处设置有沿隔板屉边延伸且朝向顶部控制板2的第三防水储槽20,用于存储外界流向空腔的水。第三防水储槽20设置有第三排水口4。第三排水口4与第二防水储槽24连通,以将第三防水储槽20中的水经第三排水口4、第二防水储槽24,从第二排水口25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通过将隔板屉设置的第三防水储槽的第三排水口与第二防水储槽连通,可以将流入隔板屉与第一壳体中水通过第二排水口直接排至外界。
同理,如前文所述,第三防水储槽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三排水口。
如图2和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二防水储槽 24的内侧,第二壳体13靠近第一壳体12处还设置有沿第二壳体边延伸的第二屏蔽凹槽18,用于填充复合材料,以对第二空腔42和外界进行电磁屏蔽和密封。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可以同时满足多层控制器对屏蔽和密封的双重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复合材料可以为复合橡胶材料。
如图2和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壳体12 设置有定位环榫15,第二壳体13设置有与定位环榫相对应的定位环槽16。定位环榫15和定位环槽16配合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3的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设置对应的定位环榫15和定位环槽16。当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接时,定位环榫卡入定位环槽;当拆卸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时,将定位环榫从定位环槽中拔出,从而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可插拔连接。定位环槽深度和定位环榫高度为负公差配合,保证了第一屏蔽凹槽和/ 或第二屏蔽凹槽中的复合材料被充分压缩,从而保证了控制器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控制器,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装配后,定位环榫和定位环槽之间会有配合间隙,在水汽环境中,水或水汽会进入配合间隙中。这种密封结构,通过设置有第一防水储槽和/或第二防水储槽,可以不需要要求定位环榫和定位环槽的配合精度,能够在满足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密封要求,降低了对定位环榫和定位环槽配合密封公差的要求,降低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定位装配难度、加工复杂度和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与顶部控制板之间也可以为定位环槽深度和定位环榫的配合结构。
如图6所示,同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隔板屉,第一壳体设置有定位环榫,隔板屉设置有与定位环榫相对应的定位环槽。定位环榫和定位环槽配合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与隔板屉的连接。相应地,隔板屉设置有定位环榫,第二壳体设置有与定位环榫相对应的定位环槽。定位环榫和定位环槽配合连接以实现隔板屉与第二壳体的连接。
如图3、4和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空腔可以为由屏蔽隔板5至少分割为第一分腔6、第二分腔7和第三分腔8的分腔结构。屏蔽隔板5包括第一屏蔽隔板51和第二屏蔽隔板52,第一屏蔽隔板51和第二屏蔽隔板52之间设置有印制板9。第一分腔6、第二分腔7和第三分腔8分别用于对应地设置印制板9的主控模块、第一电压设备驱动模块和第二电压设备动模块,以控制不同电压的设备(如电机)。第一屏蔽隔板51和第二屏蔽隔板52靠近印制板9处分别设置有沿其边沿延伸的第一分腔凹槽10和第二分腔凹槽11。第一分腔凹槽10和第二分腔凹槽11用于放置电磁屏蔽材料,以对第一分腔6、第二分腔和7第三分腔8进行电磁屏蔽。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腔、第二分腔和第三分腔分别用于对应地设置印制板的主控模块、第一电压设备驱动模块和第二电压设备动模块,以控制不同电压的设备(如电机)。例如,主控模块为5V电压的模块,主控模块驱动第一电压设备驱动模块,可以控制额定电压为27V 的电机。主控模块驱动第二电压设备驱动模块,可以控制额定电压为 250V的电机。实现了同一控制器控制不同电压电机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密封控制器,第一分腔、第二分腔和第三分腔的壳体部分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不对第一防水储槽、第二防水储槽、第三防水储槽、第一屏蔽凹槽、第二屏蔽凹槽、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的尺寸、形状、数量等作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可以彼此组合,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密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顶部控制板和底部板,所述壳体、所述顶部控制板与所述底部板连接形成空腔;
所述空腔用于放置印制板;
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顶部控制板处设置有沿所述壳体边延伸且朝向所述顶部控制板的第一防水储槽,用于存储外界流向所述空腔的水;
所述第一防水储槽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排水口,用于将所述第一防水储槽中的水排至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防水储槽的内侧,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顶部控制板处还设置有沿所述壳体边延伸且朝向所述顶部控制板的第一屏蔽凹槽,用于填充复合材料,以对所述空腔和外界进行电磁屏蔽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靠近所述空腔的部分为电磁屏蔽材料,以对所述空腔和外界进行电磁屏蔽;
所述复合材料靠近外界的部分为密封材料,以对所述空腔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空心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控制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密封材料的尺寸大于所述电磁屏蔽材料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印制板包括第一印制板和第二印制板,所述第一印制板和所述第二印制板通过板间连接器连接通信;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顶部控制板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底部板形成第二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分别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印制板和所述第二印制板,所述第一印制板和所述第二印制板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处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壳体边延伸且朝向所述顶部控制板的第二防水储槽,用于存储外界流向所述空腔的水;
所述第二防水储槽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水口,用于将所述第二防水储槽中的水排出至外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侧面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空腔方向凹陷的第一减重凹槽和第二减重凹槽,用以减轻控制器的整体重量;
所述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减重凹槽和所述第二减重凹槽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隔板屉,用于对所述第一印制板和所述第二印制板进行电磁屏蔽;
所述隔板屉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处设置有沿所述隔板屉边延伸且朝向所述顶部控制板的第三防水储槽,用于存储外界流向所述空腔的水;
所述第三防水储槽设置有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三排水口与所述第二防水储槽连通,以将所述第三防水储槽中的水经所述第三排水口、所述第二防水储槽,从所述第二排水口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防水储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处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壳体边延伸的第二屏蔽凹槽,用于填充复合材料,以对所述第二空腔和外界进行电磁屏蔽和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定位环榫,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环榫相对应的定位环槽;
所述定位环榫和所述定位环槽配合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
CN202221860375.1U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密封控制器 Active CN218772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0375.1U CN218772725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密封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0375.1U CN218772725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密封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2725U true CN218772725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1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0375.1U Active CN218772725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密封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2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72725U (zh) 一种密封控制器
CN219106329U (zh) 电池顶盖及电池
CN217610836U (zh) 地面清洁设备的供水装置和地面清洁设备
CN212625809U (zh) 电池的盖板以及电池
CN214848203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电容器和功率器件组件
CN211518918U (zh) 一种新型墨盒
CN209072351U (zh) 光伏逆变器壳体
CN112164816A (zh) 氢燃料电池盒及氢动力车
CN110001542B (zh) 整车控制器
CN217563627U (zh) 一种高精度贴片振荡器
CN212278116U (zh) 一种集成式整体散热dc-dc电源
CN220493484U (zh) 一种高效屏蔽的组装式电磁屏蔽外壳
CN206109833U (zh) 干衣机和干衣机的底座组件
CN216133907U (zh) 一种内穿式液冷电池包下箱体
CN208509428U (zh) 一种定位装置的安装壳和定位装置
CN210016750U (zh) 一种浴室用触摸控制器
CN210262023U (zh) 一种通用型电子筛制氧模块
CN220042025U (zh) 电池包
CN116759769B (zh) 电池单体、储能设备和用电系统
CN213959981U (zh) 一种变频器并机控制盒
CN201119119Y (zh) 印刷电路板盖孔结构
CN219421375U (zh) 一种驱动电源机箱
CN207992430U (zh) 一种多通道米波收发组件
CN212752818U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外壳
CN212231488U (zh) 路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