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1118U - 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1118U
CN218771118U CN202222175219.8U CN202222175219U CN218771118U CN 218771118 U CN218771118 U CN 218771118U CN 202222175219 U CN202222175219 U CN 202222175219U CN 218771118 U CN218771118 U CN 218771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art
wall
elbow
piec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52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方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ianji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ianji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ianji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ianji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52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71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1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1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包括第一线管以及通过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线管连接的第二线管;所述第一线管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线管包括设于其下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于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弹性连接件以及旋转传动件,所述弹性连接件和所述旋转传动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接线口的弯头,能够跟随线缆进行转动,具有灵活性,对线缆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了线缆过度弯折损坏,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机器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作为常用的工业生产装置之一,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寿命测试过程中,线缆在连接的接线口处的过度弯折或扭曲导致的线缆断裂,导致的线缆使用寿命过低,是影响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寿命的原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线缆在接线口处不被过度弯折损坏,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寿命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包括第一线管以及通过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线管连接的第二线管;所述第一线管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线管包括设于其下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于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弹性连接件以及旋转传动件,所述弹性连接件和所述旋转传动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并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所述弹性连接件两端分别连接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发条弹簧;所述弹性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通过卡槽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所述弹性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壁面后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的方向弯折;所述发条弹簧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的区域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旋转传动件包括旋转轴承;所述旋转传动件的外圈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所述旋转传动件的内圈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旋转传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对应面分别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线管呈弯折状,所述第二线管的折弯区域呈圆角过渡;所述第一线管与所述第二线管的内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对应区域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面上的凸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凸沿的对应区域上嵌设有弹性嵌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管还包括设于其下部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配合连接有第二紧固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母,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紧固件配合连接的螺纹。
优选地,所述第二线管未与所述第一线管的连接的端口上配合连接有帽盖;所述帽盖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线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接线口的弯头,所述第二线管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线管,使得所述弯头能够跟随线缆进行转动,保证了所述弯头的灵活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还设有所述弹性连接件和所述旋转传动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产生的扭矩作用,既能够对所述第二线管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防止线缆过度弯折损坏,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又能够在所述第二线管回转时为其提供回转力,保证了所述第二线管转动的流畅性,提升了弯头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接线口的弯头除了用于工业机器人的线缆接线口,也可应用于其他具有进出线接口结构的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的爆炸图
图3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弹性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线管、11为第一连接部、111为卡槽、12为第三连接部、13 为第二紧固件、2为第二线管、21为第二连接部、211为凸沿、22为帽盖、3为弹性连接件、31为第一紧固件、4为旋转传动件、5为弹性嵌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涉及方向的描述,所述上指的是远离接线口的方向,所述下指的是靠近接线口的方向;所述内指的是靠近线缆穿过的方向,所述外指的是远离线缆穿过的方向。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包括第一线管1以及通过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线管1连接的第二线管2;所述第一线管1包括设于其上部、并用于与所述第二线管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二线管2包括设于其下部、并用于与所述第一线管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21插入于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1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之间的弹性连接件3 以及旋转传动件4,所述弹性连接件3和所述旋转传动件4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外壁上。
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连接件3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外壁并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内壁上;所述弹性连接件3两端分别连接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内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外壁。
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连接件3包括发条弹簧;所述弹性连接件3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通过卡槽111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内壁上,所述弹性连接件3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置于所述卡槽111后折弯呈U型;所述弹性连接件3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壁面后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内壁的方向弯折;所述发条弹簧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内壁的区域通过第一紧固件3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作为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3可以选用扭簧。
所述旋转传动件4包括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圈和外圈,以及设于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珠;所述旋转传动件4的外圈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内壁上,所述旋转传动件的内圈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 的外壁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内壁与所述弹性连接件3和所述旋转传动件4对应区域上间隔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弹性连接件3的第一凹槽以及用于设置所述旋转传动件4的第二凹槽。
所述旋转传动件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对应面分别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旋转传动件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粘接的连接区域粘合固定。提升了所述旋转传动件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 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第一连接部11由所述第二连接部 21中脱出,保证了所述弯头的是使用稳定性。
所述第二线管2呈弯折状,所述第二线管2的折弯区域呈圆角过渡;所述第一线管1与所述第二线管2的内径相等。使得线缆在所述第二线管2中平滑穿过,防止了线缆在所述第二线管2中被折断。所述第二线管2的弯折角度为90-120°,所述第二线管2的弯折角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中不对所述第二线管2的弯折角度做具体限定。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相等应当做广义理解,既包括所述第一线管1与所述第二线管2的内径完全相等的情况,也包括所述第一线管1与所述第二线管2的内径相差0.1-0.5mm的情况。
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对应区域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上设有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端面上的凸沿211;即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端面对应的区域向所述第一连接部11 的内壁向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壁延伸;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凸沿211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壁面齐平,即所述凸沿211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径相等。
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端面与所述凸沿211的对应区域上嵌设有弹性嵌环 5,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弹性嵌环5的嵌槽;所述弹性嵌环5嵌设于所述嵌槽内,并由所述凸沿2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端面对应的平面压制胀紧于所述嵌槽内,以增加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 21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增加所述第一线管1和所述第二线管2的连接稳定性,保证了所述弯头的可靠性。
所述第一线管1还包括设于其下部的第三连接部12,所述第三连接部12上配合连接有第二紧固件13。所述第三连接部12上还可套设垫圈,以增加所述第三连接部12与接线口的连接牢固度。
所述第二紧固件13为螺母,所述第二紧固件13与所述第三连接部12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12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紧固件13配合连接的螺纹。使用时,所述第三连接部12插入线缆接口内,所述第三连接部12的上部搭接于所述线缆接口上,所述第二紧固件13设于所述线缆接口远离所述第三连接部 12上部的一面。所述第三连接部12和所述第二紧固件13的配合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线管1固定于所述线缆接口。
所述第二线管2未与所述第一线管1的连接的端口上配合连接有帽盖22;所述帽盖22上开设使得线缆穿过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线管2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帽盖22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帽盖22起到了防尘作用,防止了灰尘由所述第二线管2的端口进入到设备内部,避免了灰尘对设备运行的影响。作为优选地,所述帽盖22的外侧壁面上设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1在旋转时摩擦力,增加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之间的转动的流畅性,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对应的平面之间亦设置间隙。所述间隙的高度小于所述旋转传动件4的轴向厚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使用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所述第一线管1与接线口所在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二线管1的第二连接部21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平行方向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内;线缆自与接线口连接的第三连接部12穿入由所述帽盖22穿出,所述第二线管2呈弯折状使得线缆的转接角度与所述第二线管2的弯折角度匹配,初步对线缆的接口处起到保护作用。
当连接于线缆两端被牵动时,线缆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二线管2绕所述第二线管1进行转动,进而对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之间的弹性连接件3产生作用力,使得所述弹性连接件3产生拉动所述第二线管2 翻转的扭转力;当所述弹性连接件3被拉动至弹性极限后,扭转力最大,此时多数第二线管2转动至极限位置,所述第二线管2不会再随线缆进行转动,从而确保了线缆不会再受力继续弯折受损;
当线缆回转时,所述弹性连接件3产生的回转力,带动所述第二线管2自动回转,从而使线缆弯头转动更加顺畅,增加弯头活动的整体灵活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管以及通过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线管连接的第二线管;所述第一线管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线管包括设于其下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于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弹性连接件以及旋转传动件,所述弹性连接件和所述旋转传动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并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所述弹性连接件两端分别连接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发条弹簧;所述弹性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通过卡槽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所述弹性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壁面后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的方向弯折;所述发条弹簧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的区域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动件包括旋转轴承;所述旋转传动件的外圈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所述旋转传动件的内圈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对应面分别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管呈弯折状,所述第二线管的折弯区域呈圆角过渡;所述第一线管与所述第二线管的内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对应区域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搭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面上的凸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凸沿的对应区域上嵌设有弹性嵌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管还包括设于其下部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配合连接有第二紧固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母,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紧固件配合连接的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管未与所述第一线管的连接的端口上配合连接有帽盖;所述帽盖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线管的内径。
CN202222175219.8U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 Active CN218771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5219.8U CN218771118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5219.8U CN218771118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1118U true CN218771118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5219.8U Active CN218771118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1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71118U (zh) 一种用于线缆接线口的弯头
CN109352629A (zh) 工业机器人
CN203611261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管线结构及包括该管线结构的机器人手臂
CN205234411U (zh) 一种滚刷传动装置及除尘装置
CN106151314A (zh) 一种制动器
CN211333266U (zh) 工业机器人关节结构
CN109483592B (zh) 一种布线装置及机器人
CN213298703U (zh) 塞盘式钢索接头
CN201708489U (zh) 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
CN209478237U (zh) 一种scara机器人用管线接头
CN206937204U (zh) 用于装卸超声洁牙设备工作尖的限力扳手
CN212552214U (zh) 一种可旋转的可更换的焊接枪头
CN103307127B (zh) 轴连接装置
CN207104787U (zh) 用于装卸超声洁牙设备工作尖的限力扳手
CN207303847U (zh) 一种电线电缆穿弯曲护管装置
CN208749853U (zh) 一种管道疏通机扭矩保护传动机构
CN201786812U (zh) 一种可偏摆位移传感装置
CN110445301A (zh) 电动园艺工具机的驱动头结构
CN206416163U (zh) 内走线的六轴机器人及集成式设备
CN214409350U (zh) 一种地下管线探测夹钳
CN215862312U (zh) 密封堵头
CN219954004U (zh) 一种梅花式联轴器防撞击装置
CN217610913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及其减速箱
CN212775232U (zh) 耐磨高精度工业用传动轴
CN219907986U (zh) 一种雪尼尔纺纱机摆臂前锁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