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8489U - 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 - Google Patents

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08489U
CN201708489U CN2010201224134U CN201020122413U CN201708489U CN 201708489 U CN201708489 U CN 201708489U CN 2010201224134 U CN2010201224134 U CN 2010201224134U CN 201020122413 U CN201020122413 U CN 201020122413U CN 201708489 U CN201708489 U CN 201708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acking
ring
water proof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224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俊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C Industri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VC Industri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C Industrial Corp filed Critical AVC Industri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0201224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08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08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084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包含有一防水圈及一缆线固定头;该防水圈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上具有多个防水凸缘,该第二端面上具有一呈隆起状的定位防水凸部,该缆线固定头包含一连接环,该连接环更包含一挡止段及一自该挡止段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段,该第一连接段上具有一第一外螺纹,该挡止段上具有一抵接面,该抵接面包含一定位凹槽用以定位、防呆该定位防水凸部;因此,由该防水圈套置于该缆线固定头的第一连接段上,并可选择性地由该防水凸缘或由该定位防水凸部抵接于该抵接面上,再结合于一缆线外接的盒体以增加防水功效。

Description

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 
背景技术
由于电缆线容易受外力所拉扯,而极容易自固定头的连接位置的防水圈及固定箱体间变形位移,而产生渗水于箱体内部的情况。因此遂有业者研发一种可用于固定缆线的固定连接头,如中国专利第ZL200520015636.X号「一种改进的电缆线固定头结合结构」,主要具有一第一外盖、一握裹部、一防水牙环、一定位环、一连接环、一内扣圈、一弹性圈及一第二盖体,其主要利用握裹部对电缆线形成单一环状的夹持束紧作用,以利用此一夹持作用来达成固定电缆线及同时兼具防水的目的。 
然而,上述的公知结构所采用的防水圈一般仅是一种中通的O型橡胶环或橡胶垫片,该公知的橡胶环或橡胶垫片结合于缆线固定头及输出讯号装置或接收讯号装置(机盒或机板)间,有着密合度不佳及受拉、受压、变形的情形,容易有防水性不足的问题。 
再者,上述的结构利用一胶圈作为机板与固定头之间的被夹持物,但机板与胶圈抵接的端面为平直面,而固定头与胶圈抵接的端面亦为平直面,当该些胶圈与机板平直面散布有粉尘微粒时,由于微细的水滴每平方公分可以达数百万颗,所以公知胶圈在配合固定头锁紧于机板上时,该些水滴分子微粒很容易就渗入机板内部产生侵蚀危害。 
前述常用防水圈,最常见者的中通片状的橡胶环或稍具厚度的橡胶圈在结合于缆线固定头中间,一端抵顶于一挡止面,另一端在上述的固定头配合防水圈与机板的结合固定,由于常用固定头亦未有凹槽来配合防水圈定位或防呆,往往使用者使力旋转外盖过当超过压迫防水圈的受压力门槛值(threshold),将发生防水圈变形滑出固定位置而渗水。 
另外,上述公知固定头结构,由于组装该公知的防水圈过程中在未结合该 外盖的情形或使用者携带移动下,往往该防水圈不慎掉落,对使用者而言不便利,于工作效率易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圈,当该挡止段的抵接面散布有粉尘微粒时,该防水圈的防水凸缘能避开粉尘微粒间隙增进防水功效者,或当该防水圈与机板壁面散布有粉尘微粒时,该防水圈的防水凸缘能避开粉尘微粒间隙增进防水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圈配合缆线固定头,组构成特殊的定位、防呆的防水结构,利用上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中该缆线固定头连接环的挡止段的任一侧抵接面上凹陷有一定位凹槽,该防水圈的定位防水凸部嵌入于该定位凹槽中定位、防呆,该防水圈受上述的固定头结合一机盒或其他的结合固定方式而被迫紧在第一外螺纹或第二外螺纹的处,使用者用力过当结合该固定头旋转压迫该防水圈迫紧超过防水圈受力门槛值(threshold)时,该防水圈可在该定位凹槽中转动不会卡死,可防止防水圈迫紧变形滑出渗水缺点,亦同时具有防呆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该缆线固定头能对缆线或缆线与浪管进行双迫紧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包含有: 
一防水圈,该防水圈为一环体,沿其轴向界定出一第一端面及一位于该第一端面相背面的第二端面,且该第一端面上凸设有多个呈环状并以同心圆方式进行排列的防水凸缘,该第二端面上则凸设有一呈圆突状隆起的定位防水凸部。 
该防水圈结合一缆线固定头,该缆线固定头包含一连接环及一外盖,该连接环更包括一挡止段及一自该挡止段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段,该第一连接段上具有一第一外螺纹,该挡止段上具有一抵接面; 
该防水圈套置于该缆线固定头的第一连接段上,并由该防水凸缘或定位防水凸部抵接于该抵接面上。 
较佳地,该挡止段的抵接面上凹陷有一定位凹槽,该防水圈的定位防水凸部嵌入于该定位凹槽中。 
较佳地,所述的连接环更包含一卡槽,该卡槽位于所述的第一螺纹段或第二螺纹段与挡止段之间,在套入防水圈固定于该卡槽中则使用者携带该固定头 移动施工过程中该防水圈将不会掉落,必然对工作效率有所助益。 
较佳地,该缆线固定头更包含有一外盖、一夹爪、一迫紧圈,该外盖具有一轴向贯通的穿孔、一形成于该穿孔内壁面上的第一斜面及一形成于该穿孔内壁面上的内螺纹,该夹爪轴向贯穿有一贯孔,该夹爪于一端缘上具有一第二斜面,该贯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一迫紧凸部,该夹爪置于该外盖的穿孔中,并由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抵接。 
较佳地,该迫紧圈更包含一第一迫紧段及一第二迫紧段,并于轴向贯穿有一通孔,以由该通孔供一电缆线或同时供一电缆线及浪管穿入,该第一迫紧段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凹陷的颈部,该第二迫紧段的外周面上则形成有一第一斜锥面,该迫紧圈置于该夹爪的贯孔中,并由该颈部供该迫紧凸部嵌入。 
较佳地,该第二迫紧段往自由端缘逐渐缩减其外径及内径而呈锥状。 
较佳地,该连接环更包含一第二连接段及一第二斜锥面,该第二连接段具有一第二外螺纹,该第二外螺纹与外盖的内螺纹螺接,该第二斜锥面位于该连接环内侧,使该迫紧圈的第一斜锥面抵接于该连接环的第二斜锥面上;该迫紧圈的第一迫紧段及第二迫紧段同时束紧于电缆线上或由第一迫紧段及第二迫紧段分别束紧于浪管与电缆线上。 
较佳地,该迫紧圈于第二迫紧段的外周面上更环设有一凹陷的切槽,由该切槽位置将该第二迫紧段的端缘切除。 
较佳地,该迫紧圈于第一迫紧段的内壁面上更凸设有一沟部,以由该沟部嵌入于该浪管外周面的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防水圈套置于缆线固定头的第一连接段上,该防水圈再配合该固定头螺合锁紧于一机盒的螺孔内时,由该防水凸缘抵接于该挡止段的抵接面上受迫紧力,该缆线固定头旋转压迫该防水圈迫紧多数的防水凸缘;当该挡止段的抵接面散布有粉尘微粒时,该防水圈的防水凸缘能避开粉尘微粒间隙增进防水功效者,或当该防水圈与机板壁面散布有粉尘微粒时,该防水圈的防水凸缘能避开粉尘微粒间隙增进防水功效。 
该防水圈配合缆线固定头,组构成特殊的定位、防呆的防水结构,利用上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中该缆线固定头连接环的挡止段的任一侧抵接面上凹陷有一定位凹槽,该防水圈的定位防水凸部嵌入于该定位凹槽中定位、防呆,该防水圈受上述的固定头结合一机盒或其他的结合固定方式而被迫紧在第一外螺纹或第二外螺纹的处,使用者用力过当结合该固定头旋转压迫该防水圈 迫紧超过防水圈受力门槛值(threshold)时,该防水圈可在该定位凹槽中转动不会卡死,可防止防水圈迫紧变形滑出渗水缺点,亦同时具有防呆作用。 
该缆线固定头能对缆线或缆线与浪管进行双迫紧的功效。 
前述的情况如利用该防水圈结合该缆线固定头固定缆线在一机盒时,该机盒的具有内螺纹的螺孔螺接在固定头的第一连接段的外螺纹上,或机盒仅具内螺孔,则固定头的第一连接段的外螺纹穿套该螺孔中,并利用一螺环螺接该第一连接段的外螺纹上,并顶推该机板或机盒压迫该防水圈其防水效果与前述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圈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圈的第一端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圈的第二端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主要显示与电缆线组装时的状态; 
图7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主要显示与电缆线及浪管组装时的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主要显示与电缆线及浪管组装时的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 
图12为图11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13为图1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主要显示与电缆线及浪管组装时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较佳实施例: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100;防水圈10;第一端面11;防水凸缘111;第二端面12;定位防水凸部121;防水凸缘122;缆线固定头20;外盖21;穿孔211;第一斜面212;内螺纹213;夹爪22;爪部221;贯孔222; 第二斜面223;迫紧凸部224;迫紧圈23;第一迫紧段231;第二迫紧段232;通孔233;颈部234;第一斜锥面235;切槽236;连接环24;第二斜锥面241;第一连接段242;第二连接段243;挡止段244;第一外螺纹245;抵接面246;第二外螺纹247;浪管97;电缆线99; 
第二较佳实施例: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300;防水圈10;定位凸部121;缆线固定头20;连接环24;第一连接段242;挡止段244;第一外螺纹245;抵接面246;定位凹槽248;卡槽249;机盒96;螺孔961; 
第三较佳实施例: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200;防水圈10;缆线固定头20;迫紧圈23;第一迫紧段231;沟部237;浪管97;电缆线9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圈可以配合各种不同结构的缆线固定头固定缆线在不同的固定物上。为使贵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100,其主要包含有一防水圈10及一缆线固定头20,其中: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3,该防水圈10为一环体,以弹性材所制成,如橡胶或硅胶材质,可沿其轴向界定出一第一端面11及一位于该第一端面11相背面的第二端面12,且该第一端面11上凸设有多数呈环状并以同心圆方式进行排列的防水凸缘111,该第二端面12上则凸设有一呈圆突状隆起的定位防水凸部121,所述的第二端面12更包含至少一防水凸缘122,该防水凸缘122呈圆突状隆起环绕在该防水凸部121的侧边。 
请参阅图4及图7,该缆线固定头20包含一外盖21、一夹爪22、一迫紧圈23及一连接环24,该连接环24更包含一挡止段244及一沿其轴向自该挡止段244一端凸伸的第一连接段242,及一第二斜锥面241,该第二斜锥面241形成于该连接环24内侧,而相对于该第一连接段242的另一端形成有一第二连接段243,并于该第一连接段242上形成有一第一外螺纹245,且该第一连接段242的外径小于该挡止段244的外径,使于该挡止段244邻接该第一连接段242的端面上形成有一抵接面246;该第二连接段243上形成有一第二外螺纹247。 
是以,实际使用时,将该防水圈10穿套于该缆线固定头20的第一连接段242上(即将该第一连接段穿入于该防水圈的轴向内部),并使该防水圈10的 第一端面11朝向该挡止段244的抵接面246。如此一来,当该第一连接段242上的第一外螺纹245与一机盒的螺孔穿套螺合,由该防水凸缘111与抵接面246进行紧迫的抵接,该防水凸缘111可以避开机盒壁面的粉尘微粒防止水分子由粉尘间隙渗入该机盒内。 
上述的防水圈10,其中第一端面上设有多数防水凸缘111,及第二端面12具有定位凸部121,及利用弹性材料的O型环形状设计,因此,弹性变形能力更佳足以克服外力过当的扭转压迫破坏,而解决常用的防水垫片或防水垫圈的弹性变形能力不足的缺憾。 
所述固定头结构更包含一卡槽249,该卡槽249位于所述的第一螺纹段242或第二螺纹243段与挡止段24之间,在套入防水圈10固定于该卡槽249中则使用者携带该固定头20移动施工过程中该防水圈10将不会掉落,必然对工作效率有所助益。 
请参阅图4、图7及图8,上述的缆线固定头20的外盖21,更包含一轴向贯通的穿孔211、一形成于该穿孔211内壁面上的第一斜面212及一形成于该穿孔211内壁面上的内螺纹213。 
该夹爪22,为一中空体,具有多个爪部221,该夹爪22轴向贯穿有一贯孔222,该夹爪22于该爪部221的一外端缘上具有一第二斜面223,而于该贯孔222对应于该爪部22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一环状的迫紧凸部224。 
该迫紧圈23,由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材质所制成,如橡胶材质。该迫紧圈23由一第一迫紧段231及一第二迫紧段232所一体连接而成,并于轴向贯穿有一通孔233,且该第二迫紧段232往自由端缘逐渐缩减其外径及内径而呈锥状,该第一迫紧段23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环状凹陷的颈部234,该第二迫紧段232的外周面上则形成有一第一斜锥面235。 
是以,该迫紧圈23的第一迫紧段231穿入于该夹爪22的贯孔222中,并使该夹爪22的迫紧凸部224嵌入于该迫紧圈23的颈部234内,再将该迫紧圈23的第二迫紧段232穿入于该连接环24的内部,并由该连接环24的第二外螺纹247与该外盖21的内螺纹213螺接,使该夹爪22的第二斜面223位于对应该外盖21第一斜面212的相对位置上,而该迫紧圈23的第一斜锥面235则位于对应该连接环24的第二斜锥面241相对位置上。 
由此,如图6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与一电缆线99连接时,则将该电缆线99由外盖21的穿孔211穿入,使电缆线99穿经于该迫紧圈23的通孔233内,而 欲紧固该电缆线99时,则将该外盖21加以旋紧(即将该外盖21往连接环24的方向旋入),使该外盖21的第一斜面212开始抵压该夹爪22的第二斜面223,而使该迫紧圈23的第一迫紧段231开始呈束紧状态,并使该迫紧圈23受力的位置产生形变,即位于该第一迫紧段231的颈部234内壁面开始形变而束紧于该电缆线99上,而形成对电缆线99迫紧的第一迫紧区域,当外盖21旋紧的同时,该迫紧圈23第二迫紧段232的第一斜锥面235则受该连接环24的第二斜锥面241所压迫而产生形变束紧于该电缆线99上,进而形成对电缆线99迫紧的第二迫紧区域。 
使得电缆线99同时受到迫紧圈23的第一迫紧段231及第二迫紧段232的压迫,而能达到双迫紧的功效,以防止电缆线有受外力作用拉扯而松脱的情况。 
请参阅图7,当本实用新型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100欲与一套接有浪管97的电缆线99连接时,其同样将电缆线99穿入至迫紧圈23的通孔233中,并使电缆线99外露(不受浪管包覆)的部份位于第二迫紧段232中,而浪管97则位在第一迫紧段231中,使当该第一迫紧段231及第二迫紧段232开始受力而变形时,则会由该第一迫紧段231紧固束紧于该浪管97上,而该第二迫紧段232则紧固束紧于该电缆线99上,而能同样达成双迫紧的态样,其差异仅在于分别迫紧于浪管及电缆线上,而非双迫紧于电缆线上,但同样可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请参阅图8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300,其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有一防水圈10及一缆线固定头20,然而,其主要的差异在于: 
本实施例的连接环24挡止段244的抵接面246上,更凹陷有一定位凹槽248;而将该防水圈10的定位凸部121朝向该定位凹槽248,以由该定位凹槽248供该防水圈10的定位防水凸部121嵌入,前述的情况如利用该防水圈10结合该缆线固定头20固定缆线在一机盒96时,该机盒96的具有内螺纹的螺孔961螺接在固定头20的第一连接段242的外螺纹245上,并顶推该机盒96压迫该防水圈10其防水效果与前述相同,而该防水圈10的防水凸缘111则抵接于机盒96上,不仅能使连接环24与机盒96间的紧掣效果更佳,且该防水圈10的定位防水凸部121嵌入于该定位凹槽248中定位、防呆,该防水圈10受上述的机盒96的一螺孔961螺接在第一外螺纹242,而旋转压迫该防水圈10迫紧超过该防水圈受力门槛值(threshold)时,该防水圈10可转动不会卡死,可防止防水圈10 迫紧变形过度滑出,产生渗水缺点亦同时具有防呆作用;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端面12更包含至少一防水凸缘122形成在防水凸部121的一侧边,该防水凸缘122可以协助第二端面12与该机盒壁面结合处,可以避开机盒壁面的粉尘微粒防止水分子由粉尘间隙渗入该机盒内,增加防水效果。 
上述的浪管97,应广义的被解释,不应只局限一种结构或材料,而应同时包含例如螺旋状的蛇管、一般等间距隔的浪管,并包含金属、塑胶或橡胶材质等。 
请参阅图11至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200,其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包含有一防水圈10及一缆线固定头20,然而其主要的差异在于: 
本实施例于缆线固定头20的迫紧圈23的第一迫紧段231的内壁面上更环凸设有一沟部237,使电缆线99与浪管97穿入时,可由该沟部237嵌入于该浪管97外周面所形成的凹槽中,使迫紧浪管97的固定效果更佳。 
上述的迫紧圈23,于第二迫紧段232的外周面上更环设有一凹陷的切槽236,使当欲对一较大直径的电缆线进行连接迫紧时,可由该切槽236位置将该第二迫紧段232的端缘切除,以利对大直径的电缆线进行双迫紧的功效。然而其切除的区域大小,可依实际的电缆线直径而定。 
唯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防水圈,该防水圈为一环体,沿其轴向界定出一第一端面及一位于该第一端面相背面的第二端面,且该第一端面上凸设有多个呈环状并以同心圆方式进行排列的防水凸缘,该第二端面上则凸设有一呈圆突状隆起的定位防水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特征在于,该防水圈结合一缆线固定头,该缆线固定头包含一连接环,该连接环更包括一挡止段及一自该挡止段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段,该第一连接段上具有一第一外螺纹,该挡止段上具有一抵接面;
该防水圈套置于该缆线固定头的第一连接段上,并由该防水凸缘或定位防水凸部抵接于该抵接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特征在于,该挡止段的抵接面上凹陷有一定位凹槽,该防水圈的定位防水凸部嵌入于该定位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环更包含一卡槽,该卡槽位于所述的第一外螺纹与挡止段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特征在于,该缆线固定头更包含有一外盖、一夹爪、一迫紧圈,该外盖具有一轴向贯通的穿孔、一形成于该穿孔内壁面上的第一斜面及一形成于该穿孔内壁面上的内螺纹,该夹爪轴向贯穿有一贯孔,该夹爪于一端缘上具有一第二斜面,该贯孔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一迫紧凸部,该夹爪置于该外盖的穿孔中,并由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特征在于,该迫紧圈更包含一第一迫紧段及一第二迫紧段,并于轴向贯穿有一通孔,以由该通孔供一电缆线或同时供一电缆线及浪管穿入,该第一迫紧段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凹陷的颈部,该第二迫紧段的外周面上则形成有一第一斜锥面,该迫紧圈置于该夹爪的贯孔中,并由该颈部供该迫紧凸部嵌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迫紧段往自由端缘逐渐缩减其外径及内径而呈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环更包含一第二连接段及一第二斜锥面,该第二连接段具有一第二外螺纹,该第二 外螺纹与外盖的内螺纹螺接,该第二斜锥面位于该连接环内侧,使该迫紧圈的第一斜锥面抵接于该连接环的第二斜锥面上;该迫紧圈的第一迫紧段及第二迫紧段同时束紧于电缆线上或由第一迫紧段及第二迫紧段分别束紧于浪管与电缆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特征在于,该迫紧圈于第二迫紧段的外周面上更环设有一凹陷的切槽,由该切槽位置将该第二迫紧段的端缘切除。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其特征在于,该迫紧圈于第一迫紧段的内壁面上更凸设有一沟部,以由该沟部嵌入于该浪管外周面的凹槽中。 
CN2010201224134U 2010-02-09 2010-02-09 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8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24134U CN201708489U (zh) 2010-02-09 2010-02-09 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224134U CN201708489U (zh) 2010-02-09 2010-02-09 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08489U true CN201708489U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45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2241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8489U (zh) 2010-02-09 2010-02-09 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0848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9496A1 (zh) * 2012-04-23 2013-10-31 乐清市信达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bsp防水电缆接头
CN107182182A (zh) * 2016-03-11 2017-09-19 车王电子(宁波)有限公司 电子控制盒及其密封环
CN111674342A (zh) * 2019-03-11 2020-09-1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树脂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9496A1 (zh) * 2012-04-23 2013-10-31 乐清市信达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bsp防水电缆接头
CN107182182A (zh) * 2016-03-11 2017-09-19 车王电子(宁波)有限公司 电子控制盒及其密封环
CN107182182B (zh) * 2016-03-11 2019-11-08 车王电子(宁波)有限公司 电子控制盒
CN111674342A (zh) * 2019-03-11 2020-09-1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树脂结构
CN111674342B (zh) * 2019-03-11 2023-02-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树脂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3317Y (zh) 一种设置在电箱上的电缆线护套
CN201708489U (zh) 防水圈与缆线固定头
CA2482469A1 (en) Tank fitting and method of use
CA2496397A1 (en) Connection of a hose clamp and a hose
CN201708490U (zh) 双迫紧式电缆与浪管防水固定头
EP1959167A3 (en) Injection-molded resin face gear
KR200447693Y1 (ko) 조립식 물탱크용 수밀구조를 갖는 체결구
CN201669639U (zh) 可拆卸的棘轮扳手
CN201487399U (zh) 棘抱式电缆进出线密封装置
CN201774216U (zh) 对电缆与浪管双迫紧的防水固定头
CN201428883Y (zh) 软管与软管连接接头
KR200178047Y1 (ko) 결착력이 증대되는 파이프 연결구조
CN201461649U (zh) 一种简易膨胀螺丝
CN205591638U (zh) 用于篷房的钢铝型材
CN201322031Y (zh) 六角带垫片螺钉
CN205118237U (zh) 沟槽式管接头防粘连胶圈
CN212200609U (zh) 一种水龙头高脚帽
CN203736139U (zh) 一种拖把底盘及具有该底盘的拖把
CN201007348Y (zh) 锥螺孔辅助密封装置
CN202889074U (zh) 接线盒
CN211073383U (zh) 一种耐候型复合塑胶壳体
CN206259552U (zh) 一种防水组件
CN202231216U (zh) 带锁紧金属软管的电缆连接器
CN203166452U (zh) 一种弹簧式结构电缆接头
CN103343768A (zh) 弹性止动螺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