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9816U -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9816U
CN218769816U CN202223378001.9U CN202223378001U CN218769816U CN 218769816 U CN218769816 U CN 218769816U CN 202223378001 U CN202223378001 U CN 202223378001U CN 218769816 U CN218769816 U CN 218769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liquid cooling
end plate
plate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80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祖云
曾勇
邓善庆
李德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80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9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9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9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大面,若干个电池单体沿前后方向分布;模组箱体具有端板件及侧板件,端板件与侧板件连接,以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腔,端板件具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型腔,且端板件设于电池单体的输出极处,以用于电池单体的导热。端板件设置有型腔,使得电池单体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仅能够通过电池单体的大面将热量散热出去,也能够通过端板件的型腔进行导热,这样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使得电池单体在大倍率充放电的时候,不至于温度上升很高,提高了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由于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的主要选择。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热量,然后逐渐扩散传递至电池外部,导致电池整体的温度过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风冷或水冷的外部冷却方式对锂离子电池壳体进行冷却,将电池壳体的热量带走,达到对电池降温的效果。但是,电池内部的热量由于无法快速扩散,而导致出现持续堆积热量的情况发生,造成电池内部温度过高,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能够大大增加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大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大面进行连接,以使得若干个所述电池单体沿前后方向分布;模组箱体,具有端板件及侧板件,所述端板件与所述侧板件连接,以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单体的容纳腔,所述侧板件设于所述大面处,所述端板件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分布的型腔,且所述端板件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的输出极处,以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导热。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电池单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输出极,且若干个电池单体沿前后方向分布,当将若干个电池单体设置于模组箱体的容纳腔内时,其侧板件位于电池单体的大面处,端板件位于电池单体的输出极处,且端板件设置有型腔,使得电池单体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仅能够通过电池单体的大面将热量散热出去,也能够通过端板件的型腔进行导热,这样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使得电池单体在大倍率充放电的时候,不至于温度上升很高,提高了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件包括端板本体、上盖板及下盖板,所述上盖板连接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上侧,所述下盖板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下侧,以使得所述端板本体、所述上盖板及所述下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型腔,所述上盖板设置有与所述型腔连通的盖板进水口及盖板出水口,且所述盖板进水口与所述盖板出水口的高度均不高于所述端板本体的高度。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上盖板及下盖板均连接于端板本体上,以围合形成用于对电池单体进行导热的型腔,且上盖板上设置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不高于端板本体的上端,使得电池模组在进行组成形成动力电池包后,进水口及出水口不会占用动力电池包沿上下方向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也方便对型腔内的冷却液进行管理,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上下方向分布,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型腔的外缘。通过在端板本体上设置安装孔,使得电池模组在进行组装时,能够实现电池模组之间的叠放,有利于动力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电池模组更加稳固,提高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板件的前后两侧均沿靠近所述电池单体的方向凹陷设置有避让口,所述侧板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避让口适配的延伸板。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端板件上设置避让口,侧板件设置有与避让口适配的延伸板,有利于侧板件与端板件的固定连接,使得模组箱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同时也保证了若干电池单体连接于模组箱体的容纳腔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汇流部件,所述汇流部件配置于所述端板件与所述电池单体之间,以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的输出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汇流部件包括安装支架及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远离所述电池单体的一侧,且所述汇流排具有与所述输出极穿设的连接口。通过将汇流排设置于安装支架上,且安装支架位于汇流排与电池单体之间,其不仅能够起到绝缘防护的作用,也能保证汇流排与电池单体的输出极正常连接,从而实现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有利于电池模组的充放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汇流部件与所述端板件之间。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通过将第一导热件设置于汇流部件与端板之间,使得电池单体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缠身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导热件将其热量传递给端板件,进而端板件的型腔将热量带走,实现对电池单体的导热,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避免出现电池单体温升很高的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液冷板,其具有液冷腔;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液冷板,以通过所述液冷腔内的冷却液进行导热。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液冷板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上端,使得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其一部分通过第一导热件传递给端板件,并通过端板件型腔的冷却液进行导热,另一部分热量可以传递至液冷板,液冷板对其进行导热,以此在端板件及液冷板的配合下,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避免出现电池单体温升很高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的上端设置有液冷进水口及液冷出水口,其下端设置有连接管口,所述液冷进水口、所述液冷出水口及所述连接管口均与所述液冷腔连通,且所述连接管口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型腔连通。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液冷板上设置液冷进水口、液冷出水口及连接管口,连接管口与端板件的型腔进行连通,使得冷却液从液冷进水口进入到液冷腔,随后通过连接管口进入至端板件的型腔内,完成对电池单体的导热,最后从液冷出水口排出,实现对电池单体不同位置的导热,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腔包括第一液冷子腔及第二液冷子腔,所述第一液冷子腔与所述第二液冷子腔连通于所述液冷板的同侧,且所述第一液冷子腔上设置有所述液冷进水口,所述第二液冷子腔上设置有所述液冷出水口。通过将液冷腔设置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液冷子腔及第二液冷子腔,且第一液冷子腔上设置有液冷进水口,第二液冷子腔设置有液冷出水口,能够保证冷却液在液冷腔内的流通,从而实现对电池单体导热,同时也方便液冷板的管路设置,有利于对液冷板的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配置于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二导热件设置于液冷板与电池模组之间,使得电池模组在进行充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其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二导热件传递至液冷板,另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导热件传递至端板件,进而实现了电池单体不同位置的导热,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的换热效率,避免出现电池单体温升很高的情况。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因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端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端板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汇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汇流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汇流结构与电池单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第一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A-A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0的B-B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液冷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液冷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液冷板与端板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池模组;100、电池单体;101、输出极;102、侧封边;200、模组箱体;201、端板件;2011、端板本体;2012、上盖板;2013、下盖板;2014、盖板进水口;2015、盖板出水口;2016、安装孔;2017、避让口;2018、型腔;202、侧板件;2021、延伸板;300、汇流部件;301、汇流排;302、安装支架;400、第一导热件;20、液冷板;2000、液冷腔;2001、第一液冷子腔;2002、第二液冷子腔;21、液冷进水口;22、液冷出水口;203、连接管口;204、第二导热件;205、电池壳体;206、底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使用者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锂离子电池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锂离子被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电动车、船舶、飞机等电源设备上,然而锂离子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锂离子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电池的放电效率降低、循环使用寿命也会降低,严重时还会发出热失控等严重的安全事故,这是制约锂电池发展的重要因素。
锂电池模块运行中的最大温度和均温性是影响整个电池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方面,如果电池温度超出极限温度会使电池性能急速下降,甚至会引起电池破裂和爆炸。另一方面,电池组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会使得电池工作效率降低和循环使用的寿命减少。因此,动力锂电池组需要采用合适的冷却装置确保电池高效稳定的运行。
然而,在相关的技术中,对于电池包的冷却,大部分都是对电池壳体进行冷却,这样就会导致换热效率低,导致电池出现持续堆积热量的情况发生。
鉴于此,如图1-图3所示,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0,包括:电池单体100及模组箱体200,所述电池单体100设置于所述模组箱体200内,所述电池单体100设置有输出极101,且所述模组箱体200设置有型腔2018,所述型腔2018位于所述电池单体100靠近所述输出极101的一侧,使得电池单体100进行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输出极101传递给所述模组箱体200,冷却液在所述型腔2018流通后,实现对电池单体100的导热。
具体而言,若干电池单体100,所述电池单体100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大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100的大面进行连接,以使得若干个所述电池单体100沿前后方向分布;模组箱体200,具有端板件201及侧板件202,所述端板件201与所述侧板件202连接,以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单体100的容纳腔,所述侧板件202设于所述大面处,所述端板件201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分布的型腔2018,且所述端板件201设于所述电池单体100的输出极101处,以用于所述电池单体100的导热。
示例性的,所述电池单体100的长度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100的大面之间可设置有泡棉,其中所述泡棉上涂覆有双面胶等,以用于与所述大面形成固定,从而实现了若干个所述电池单体100进行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后,能够增强该整体结构的刚度及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池单体100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所述大面,所述电池单体10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输出极101,所述输出极101可凸设于所述电池单体100的表面,以使得所述电池单体100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输出极101传递给所述端板件201,也即是所述端板件201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100的左侧及右侧,所述侧板件202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100的前侧及后侧。
其中电池单体100可以是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单体100、锂离子一次电池单体100、锂硫电池单体100、钠锂离子电池单体100、钠离子电池单体100或镁离子电池单体100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电池单体100包括电极组件和电解质,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件。电池单体100主要依靠金属离子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移动来工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正极集流体包括正极集流部和凸出于正极集流部的正极极耳,正极集流部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极耳的至少部分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负极集流体包括负极集流部和凸出于负极集流部的负极极耳,负极集流部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极耳的至少部分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或硅等。隔离件的材质可以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等。
示例性的,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件,隔离件用于将正极片和负极片隔开。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极性相反。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件均为带状结构,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件卷绕为一体并形成卷绕结构。卷绕结构可以是圆柱状结构、扁平状结构或其它形状的结构。从电极组件的外形看,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凸出于主体部。正极耳为正极片的未涂覆活性物质层的部分,负极耳为负极片的未涂覆活性物质层的部分。正极耳和负极耳用于将主体部中的电流引出。
可选地,正极耳环绕电极组件的中心轴卷绕为多圈,正极耳包括多圈极耳层。在卷绕完成后,正极耳大体为柱体状,相邻的两圈极耳层之间留有缝隙。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正极耳进行处理,以减小极耳层间的缝隙,便于正极耳与其它导电结构连接。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对正极耳进行揉平处理,以使正极耳的远离主体部的端部区域收拢、集合在一起;揉平处理在正极耳远离主体部的一端形成致密的端面,减小极耳层间的缝隙,便于正极耳与其它导电结构连接。可替代地,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在相邻的两圈极耳层之间填充导电材料,以减小极耳层间的缝隙。
可选地,负极耳环绕电极组件的中心轴卷绕为多圈,负极包括多圈极耳层。示例性地,负极耳也经过了揉平处理,以减小负极耳的极耳层间的缝隙。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电池单体10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输出极101,且若干个电池单体100沿前后方向分布,当将若干个电池单体100设置于模组箱体200的容纳腔内时,其侧板件202位于电池单体100的大面处,端板件201位于电池单体100的输出极101处,且端板件201设置有型腔2018,使得电池单体100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仅能够通过电池单体100的大面将热量散热出去,也能够通过端板件201的型腔2018进行导热,这样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100的换热效率,使得电池单体100在大倍率充放电的时候,不至于温度上升很高,提高了电池单体100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端板件201包括端板本体2011、上盖板2012及下盖板2013,所述上盖板2012连接于所述端板本体2011的上侧,所述下盖板2013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2011的下侧,以使得所述端板本体2011、所述上盖板2012及所述下盖板2013围合形成所述型腔2018,所述上盖板2012设置有与所述型腔2018连通的盖板进水口2014及盖板出水口2015,且所述盖板进水口2014与所述盖板出水口2015的高度均不高于所述端板本体2011的高度。示例性的,所述上盖板2012及所述下盖板2013均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端板本体2011上,所述上盖板2012的上端高度低于所述端板本体2011的上端高度,且所述盖板进水口2014及所述盖板出水口2015凸设于所述上盖板2012的上端,通过所述盖板进水口2014及所述盖板出水口2015可实现单独对所述电池单体100进行导热,也可以是将所述盖板进水口2014及所述盖板出水口2015与动力电池包的液冷板20的连接管口203进行连接,可简化管路的设置,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方便对所述端板件201及所述液冷板20的管理。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上盖板2012及下盖板2013均连接于端板本体2011上,以围合形成用于对电池单体100进行导热的型腔2018,且上盖板2012上设置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不高于端板本体2011的上端,使得电池模组10在进行组成形成动力电池包后,进水口及出水口不会占用动力电池包沿上下方向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也方便对型腔2018内的冷却液进行管理,提高散热效率。
请再参照图5,所述端板本体2011上还设置有安装孔2016,所述安装孔2016沿上下方向分布,且所述安装孔2016位于所述型腔2018的外缘。通过在端板本体2011上设置安装孔2016,使得电池模组10在进行组装时,能够实现电池模组10之间的叠放,也即是所述电池模组10可进行上下方向的叠放,且所述上下方向上的电池模组10可以通过将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安装孔2016,进而实现所述电池模组10之间的固定,有利于动力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电池模组10更加稳固,提高安全性。
请再参照图1及图4,所述端板件201的前后两侧均沿靠近所述电池单体100的方向凹陷设置有避让口2017,所述侧板件20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避让口2017适配的延伸板2021,具体而言,所述延伸板2021可以采用激光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避让口2017,且所述延伸板2021的厚度可设置成与所述避让口2017的凹陷尺寸相同,可保证所述延伸板2021的表面与所述端板件201的表面平齐,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端板件201上设置避让口2017,侧板件202设置有与避让口2017适配的延伸板2021,有利于侧板件202与端板件201的固定连接,使得模组箱体200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同时也保证了若干电池单体100连接于模组箱体200的容纳腔的安全性。
如图6-图8所示,所述电池模组10还包括汇流部件300,所述汇流部件300配置于所述端板件201与所述电池单体100之间,以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100的输出极101连接。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10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串联或者并联等,所述汇流部件300包括安装支架302及汇流排301,所述汇流排301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302远离所述电池单体100的一侧,且所述汇流排301具有与所述输出极101穿设的连接口。示例性的,所述汇流排301沿所述上下方向设置有所述连接口,且沿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连接口可设置有若干个,当所述输出极101与所述汇流排301连接时,首先所述输出极101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支架302及所述连接口后,再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得所述输出极101与所述汇流排301形成连接,完成所述电池单体100之间的串并联。
通过将汇流排301设置于安装支架302上,且安装支架302位于汇流排301与电池单体100之间,其不仅能够起到绝缘防护的作用,也能保证汇流排301与电池单体100的输出极101正常连接,从而实现电池单体100之间的连接,有利于电池模组10的充放电。
如图9所示,所述电池模组10还包括第一导热件400,所述第一导热件400设置于所述汇流部件300与所述端板件201之间。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导热件400可以是导热垫,也可以是导热胶,通过将第一导热件400设置于汇流部件300与端板之间,使得电池单体100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缠身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导热件400将其热量传递给端板件201,进而端板件201的型腔2018将热量带走,实现对电池单体100的导热,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100的换热效率,避免出现电池单体100温升很高的情况。
如图10-图14所示,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液冷板20,其具有液冷腔2000;和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10,所述电池模组10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液冷板20,以通过所述液冷腔2000内的冷却液进行导热。示例性的,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电池壳体205,所述电池壳体205具有一装配腔,所述装配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若干所述电池模组10,若干所述电池模组10之间可进行串联,且所述电池壳体205可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10进行支撑,也即是,所述装配腔的内缘设置成支撑板,所述电池模组10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以对所述电池模组10形成支撑,其中所述液冷板20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205的上端,所述电池壳体205的下端还可设置有底护板206,以形成封闭的装配腔。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液冷板20设置于电池模组10的上端,使得电池模组10在充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其一部分通过第一导热件400传递给端板件201,并通过端板件201型腔2018的冷却液进行导热,另一部分热量可以传递至液冷板20,液冷板20对其进行导热,以此在端板件201及液冷板20的配合下,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100的换热效率,避免出现电池单体100温升很高的情况。
如图15-图18所示,所述液冷板20的上端设置有液冷进水口21及液冷出水口22,其下端设置有连接管口203,所述液冷进水口21、所述液冷出水口22及所述连接管口203均与所述液冷腔2000连通,所述液冷进水口21与所述液冷出水口22可设置于所述液冷板20的同侧,也可设置于所述液冷板20相对的两侧,且所述连接管口203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池模组10的型腔2018连通,也即是一个所述端板件201的型腔2018对应两个所述连接管口203,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口203与所述盖板进水口2014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管口203与所述盖板出水口2015连接。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液冷板20上设置液冷进水口21、液冷出水口22及连接管口203,连接管口203与端板件201的型腔2018进行连通,使得冷却液从液冷进水口21进入到液冷腔2000,随后通过连接管口203进入至端板件201的型腔2018内,完成对电池单体100的导热,最后从液冷出水口22排出,实现对电池单体100不同位置的导热,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100的换热效率。
如图15所示,所述液冷腔2000室包括第一液冷子腔2001及第二液冷子腔2002,所述第一液冷子腔2001与所述第二液冷子腔2002连通于所述液冷板20的同侧,且所述第一液冷子腔2001上设置有所述液冷进水口21,所述第二液冷子腔2002上设置有所述液冷出水口22,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冷子腔2001及所述第二液冷子腔2002可设置有多个,其具体的数量可根据所述电池模组10的数量进行设定,在此不一一赘述。通过将液冷腔2000室设置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液冷子腔2001及第二液冷子腔2002,且第一液冷子腔2001上设置有液冷进水口21,第二液冷子腔2002设置有液冷出水口22,能够保证冷却液在液冷腔2000室内的流通,从而实现对电池单体100导热,同时也方便液冷板20的管路设置,有利于对液冷板20的管理。
如图12及图19所示,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第二导热件204,所述第二导热件204配置于所述液冷板20与所述电池模组10之间。所述第二导热件204可以是导热胶,也可以是导热件,其中第二导热件204设置于液冷板20与电池模组10之间,所述电池单体100的上端设置有侧封边102,使得电池模组10在进行充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其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侧封边102传递至第二导热件204,然后所述第二导热件204再传递至液冷板20;另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导热件400传递至端板件201,进而实现了电池单体100不同位置的导热,大大增加了电池单体100的换热效率,避免出现电池单体100温升很高的情况。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用电装置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装置不做特殊限制。以车辆为例,车辆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和马达,控制器用来控制动力电池包为马达供电,例如,用于车辆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因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使用者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大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的大面进行连接,以使得若干个所述电池单体沿前后方向分布;
模组箱体,具有端板件及侧板件,所述端板件与所述侧板件连接,以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单体的容纳腔,所述侧板件设于所述大面处,所述端板件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分布的型腔,且所述端板件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的输出极处,以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导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件包括端板本体、上盖板及下盖板,所述上盖板连接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上侧,所述下盖板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下侧,以使得所述端板本体、所述上盖板及所述下盖板围合形成所述型腔,所述上盖板设置有与所述型腔连通的盖板进水口及盖板出水口,且所述盖板进水口与所述盖板出水口的高度均不高于所述端板本体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上下方向分布,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型腔的外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件的前后两侧均沿靠近所述电池单体的方向凹陷设置有避让口,所述侧板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避让口适配的延伸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汇流部件,所述汇流部件配置于所述端板件与所述电池单体之间,以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的输出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部件包括安装支架及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远离所述电池单体的一侧,且所述汇流排具有与所述输出极穿设的连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汇流部件与所述端板件之间。
8.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冷板,其具有液冷腔;和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液冷板,以通过所述液冷腔内的冷却液进行导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的上端设置有液冷进水口及液冷出水口,其下端设置有连接管口,所述液冷进水口、所述液冷出水口及所述连接管口均与所述液冷腔连通,且所述连接管口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型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腔包括第一液冷子腔及第二液冷子腔,所述第一液冷子腔与所述第二液冷子腔连通于所述液冷板的同侧,且所述第一液冷子腔上设置有所述液冷进水口,所述第二液冷子腔上设置有所述液冷出水口。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配置于所述液冷板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
12.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
CN202223378001.9U 2022-12-14 2022-12-14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18769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8001.9U CN218769816U (zh) 2022-12-14 2022-12-14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8001.9U CN218769816U (zh) 2022-12-14 2022-12-14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9816U true CN218769816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8001.9U Active CN218769816U (zh) 2022-12-14 2022-12-14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9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85569U (zh) 电池的热管理部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6720071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720070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KR20230015325A (ko) 엔드캡 조립체, 전지 셀, 전지 및 전지를 사용하는 장치
US20240283109A1 (en) Battery cel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CN115513586A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9642940U (zh) 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115663346A (zh) 电池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586161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414770U (zh) 电池包及电池舱
CN218769816U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648031U (zh) 电池单体、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586102U (zh) 电池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116053675A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20652234U (zh) 集成梁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827431U (zh) 电池壳体、动力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1632686U (zh) 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219017752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334052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21427876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21427848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895667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7182280U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8648084U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7485575U (zh) 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