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9181U - 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9181U
CN218769181U CN202223191673.9U CN202223191673U CN218769181U CN 218769181 U CN218769181 U CN 218769181U CN 202223191673 U CN202223191673 U CN 202223191673U CN 218769181 U CN218769181 U CN 218769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ssembly
moving contact
movable contact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16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远刚
陈备军
刘铭宏
陈晓姣
周杰
覃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Relianc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Relianc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Relianc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Relianc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16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9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9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9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包括方轴、前固定组件、后固定组件和若干触头盒组件,若干触头盒组件以堆叠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若干触头盒组件位于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之间且通过贯穿触头盒组件、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的拉杆与拉杆螺钉配合后形成一整体式结构;方轴穿过触头盒组件后转动安装在前固定组件上,触头盒组件包括触头盒和安装在触头盒内的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电弧屏蔽罩和磁钢,动触头组件能够相对于静触头组件发生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的使用中具有灭弧效果好的优点,磁吹作用驱动电弧朝着电弧屏蔽罩运动,电弧对触头盒侵蚀作用降低;提高了灭弧效果,延长了开关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电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
背景技术
辅助开关作为高压开关设备辅助和控制回路组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配置于高压或中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力设备中,安装在操作机构箱内部,作为二次控制回路的分闸、合闸、信号控制以及联锁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组合开关和转换开关使用。现有的辅助开关对直流负载的开断能力低,尤其是在高电感分量的直流负载回路中,电弧燃弧时间长,熄弧困难,触点烧蚀严重,电弧对绝缘材料的侵蚀作用强,开关的寿命低。感性负载回路中电感量越高,回路中储存的磁场能量越大,在开关分断的瞬间磁场能量通过电弧燃弧的方式在开关触点间释放,故感性负载回路的分断对开关触点的烧蚀严重,分断的电流低,开关的寿命低。
现有的技术中为了提高分断能力,也采用磁场灭弧的方式加速电弧熄灭提高分断能力;由于负载电流大以及感性负载回路中电感分量高的条件下,电弧长度大燃弧时间长,在磁场的作用下,虽然能够降低对触点的烧蚀程度,但是电弧移动到触头盒区域对绝缘材料造成烧蚀,降低了开关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其在实际的使用中具有灭弧效果好,电弧冷却作用强的优点,磁吹作用驱动电弧朝着电弧屏蔽罩运动,电弧对触头盒侵蚀作用降低;燃弧时间短,提高了灭弧效果,延长了开关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包括方轴、前固定组件、后固定组件和若干触头盒组件,若干触头盒组件以堆叠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若干触头盒组件位于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之间且通过贯穿触头盒组件、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的拉杆与拉杆螺钉配合后形成一整体式结构;
其中,方轴穿过触头盒组件后转动安装在前固定组件上,触头盒组件包括触头盒和安装在触头盒内的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电弧屏蔽罩和磁钢,动触头组件能够相对于静触头组件发生往复运动,从而使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之间发生分离或接触,所述的磁钢分别置于动触头座的左右两侧的方型腔体内部,两侧的磁钢的磁力线方向为垂直与触头盒平面向外;在磁场的驱动力作用下,左侧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弧横向向左侧运动到电弧屏蔽罩表面,右侧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弧横向向右侧运动到电弧屏蔽罩表面;
触头盒内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方轴配合,凸轮用于驱动动触头座移动,进而使得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之间发生分离或接触。
其中,前固定组件包括前安装板和前挡板,前安装板和前挡板通过压铆螺钉连接在一起,拉杆穿过前安装板和前挡板后与拉杆螺钉连接,方轴与前安装板固定连接;后固定组件包括后安装板和后挡板,后安装板和后挡板通过压铆螺钉连接在一起,且拉杆穿过后安装板和后挡板后与拉杆螺钉连接,进而将触头盒组件进行夹装固定。
进一步优化,电弧屏蔽罩在两侧设置有第一折弯与第二折弯,用于同触头盒上设置的限位块配合安装,在中间部位设置一个或多个圆弧曲面用于增大面积,并在其内部形成反射区冷却电弧。
其中,电弧屏蔽罩对称安装在磁钢与动触头座之间并靠近磁钢处,所述的电弧屏蔽罩材料为非铁磁性金属片。
其中,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动触片、锥形弹簧,动触片通过在其片体两端开孔的方式安装所述动触头,并且所述动触片卡接在动触头座上,使得所述动触头能够跟随动触头座进行定向往复运动,并且所述动触头座通过在动触头座凹槽内设置动触头座支撑凸台的方式来改变所述动触片与所述动触头座的连接形态以及所述动触头座对所述动触片的支撑情况,动触头尾部穿过动触片上的通孔,锥形弹簧小径一端与动触头尾部铆接固定在一起;动触头座在触头盒内部往复直线运动,动触头座在凸轮的顶升以及锥形弹簧回复力作用下带着动触头组件往复直线运动,驱动动触头、静触头接触与分离,实现回路的接通与断开。
进一步限定,动触片设置有限位缺口,防止动触头与静触头产生接触偏移。
其中,在动触片中心位置设置U型加强筋,防止锥形弹簧与动触头座产生的杠杆作用力而发生弯曲。
进一步优化,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片和静触头,静触头与静触片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控制方法,在使用时,动触头座的左右两侧的方型腔体内部设置磁钢,且在磁钢于触头座之间设置电弧屏蔽罩,通过方轴控制凸轮发生旋转的方式来驱动所述动触头座带动动触头组件发生定向运动,从而在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发生分离时,两者之间形成的电弧与磁力线相交,进而驱动构造电弧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使得电弧通过延长运动路径以及与所述电弧屏蔽罩接触的方式完成灭弧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转动方轴来实现对凸轮的驱动,使得凸轮转动进而使得动触头座移动,从而使得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之间发生分离或接触实现电路的导通;同时,在磁钢及电弧屏蔽罩的作用下,磁吹作用驱动电弧朝着电弧屏蔽罩运动,电弧对触头盒侵蚀作用降低,燃弧时间短,提高了灭弧效果,延长了开关寿命。此外该辅助开关结构简单、占用厚度方向的空间少、开关回路数量选择灵活,可靠性高;具有灭弧效果好,电弧冷却作用强的优点。
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缩短燃弧时间,加速电弧熄灭,降低电弧对触头烧蚀。同时在磁钢磁场的作用下,电弧将发生偏移,使电弧的弧根运动到动静触头接触的工作区域之外,烧蚀区域在触点工作区域外部,动静触头接触时因触点工作区域的烧蚀程度低,接触电阻小,触点的寿命增长;此外,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在分离与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相对滑移,能够去除触点表面的污染物,进一步的保证开关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开关方轴轴向限位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开关触头盒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动触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动触头组件投影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触头盒组件内部元件分合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触头盒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开关触点系统结构、磁力线分布与电弧运动位置关系图。
附图标记:
1-方轴,101-安装部,2-前安装板,201-前安装板通孔,202-前安装板轴孔,203-沉头孔;3-前挡板,301-通孔,302-前挡板轴孔;
4-触头盒组件,41-动触头组件,411-锥形弹簧,412-动触片,413-动触头,4121-限位缺口,4122-U型加强筋,4123-动触头通孔,42-接线装置,43-静触头组件,431-静触片,432-静触头,44-动触头座,441-倾斜面,442-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3-圆弧凸台,45-凸轮,46-磁钢,47-电弧屏蔽罩,471-第一折弯,472-圆弧曲面,473-第二折弯,48-触头盒,481-限位块,482-V型缺口,483-方形腔体,484-滑行槽,485-圆形腔体,486-拉杆通孔,487-电流方向符号;
5-后挡板,6-后安装板,601-后安装板通孔,602-沉头孔,7-压铆螺钉,8-拉杆螺钉,9-锥形防松垫片,10-E型卡圈,11-轴套,12—拉杆,13-电弧示意,14-电流方向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看图1-图9,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包括方轴1、前固定组件、后固定组件和若干触头盒组件4,若干触头盒组件4以堆叠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若干触头盒组件4位于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之间且通过贯穿触头盒组件4、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的拉杆12与拉杆螺钉8配合后形成一整体式结构;
其中,方轴1穿过触头盒组件4后转动安装在前固定组件上,触头盒组件4包括触头盒48和安装在触头盒48内的动触头组件41、静触头组件43、电弧屏蔽罩47和磁钢46,动触头组件41能够相对于静触头组件43发生往复运动,从而使动触头组件41与静触头组件43之间发生分离或接触,所述的磁钢46分别置于动触头座44的左右两侧的方型腔体内部,两侧的磁钢46的磁力线方向为垂直与触头盒48平面向外;在磁场的驱动力作用下,左侧动、静触头413、432之间的电弧横向向左侧运动到电弧屏蔽罩47表面,右侧动、静触头413、432之间的电弧横向向右侧运动到电弧屏蔽罩47表面;
触头盒48内设置有凸轮45,所述凸轮45与方轴1配合,凸轮45用于驱动动触头座44移动,进而使得动触头组件41与静触头组件43之间发生分离或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转动方轴1来实现对凸轮45的驱动,使得凸轮45转动进而使得动触头座44移动,从而使得动触头组件41与静触头组件43之间发生分离或接触实现电路的导通;同时,在磁钢46及电弧屏蔽罩47的作用下,磁吹作用驱动电弧朝着电弧屏蔽罩47运动,电弧对触头盒48侵蚀作用降低,燃弧时间短,提高了灭弧效果,延长了开关寿命。此外该辅助开关结构简单、占用厚度方向的空间少、开关回路数量选择灵活,可靠性高;具有灭弧效果好,电弧冷却作用强的优点。
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缩短燃弧时间,加速电弧熄灭,降低电弧对触头烧蚀。同时在磁钢46磁场的作用下,电弧将发生偏移,使电弧的弧根运动到动、静触头413、432接触的工作区域之外,烧蚀区域在触点工作区域外部,动、静触头413、432接触时因触点工作区域的烧蚀程度低,接触电阻小,触点的寿命增长;此外,动触头组件41与静触头组件43在分离与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相对滑移,能够去除触点表面的污染物,进一步的保证开关的可靠性。
其中,前固定组件包括前安装板2和前挡板3,前安装板2和前挡板3通过压铆螺钉7连接在一起,拉杆12穿过前安装板2和前挡板3后与拉杆螺钉8连接,方轴1与前安装板2固定连接;后固定组件包括后安装板6和后挡板5,后安装板6和后挡板5通过压铆螺钉7连接在一起,且拉杆12穿过后安装板6和后挡板后与拉杆螺钉8连接,进而将触头盒组件4进行夹装固定。
后挡板5上设置有后安装板通孔601和后沉头孔602。
在实际的使用中,前安装板2上设置有前安装板通孔201和前安装板轴孔202,前挡板3上设置有前挡板轴孔302;
进一步优化,电弧屏蔽罩47在两侧设置有第一折弯471与第二折弯473,用于同触头盒48上设置的限位块481配合安装,在中间部位设置一个或多个圆弧曲面472用于增大面积,并在其内部形成反射区冷却电弧。
其中,电弧屏蔽罩47对称安装在磁钢46与动触头座44之间并靠近磁钢46处,所述的电弧屏蔽罩47材料为非铁磁性金属片。
进一步优化,动触头组件41包括动触头、动触片412、锥形弹簧411,动触片412通过在其片体两端开孔的方式安装所述动触头,并且所述动触片412卡接在动触头座44上,使得所述动触头能够跟随动触头座44进行定向往复运动,并且所述动触头座44通过在动触头座44凹槽内设置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的方式来改变所述动触片412与所述动触头座44的连接形态以及所述动触头座44对所述动触片412的支撑情况,动触头413尾部穿过动触片412上的通孔301,锥形弹簧411小径一端与动触头413尾部铆接固定在一起;动触头座44在触头盒48内部往复直线运动,动触头座44在凸轮45的顶升以及锥形弹簧411回复力作用下带着动触头组件41往复直线运动,驱动动触头413、静触头432接触与分离,实现回路的接通与断开。
动触片412上设置有动触头通孔4123,动触头通孔4123用于安装动触头。
其中,动触片412设置有限位缺口4121,防止动触头413与接触偏移。
其中,在动触片412中心位置设置U型加强筋4122,防止锥形弹簧411与动触头座44产生的杠杆作用力而发生弯曲。
进一步优化,静触头组件43包括静触片431和静触头432,动触头413与静触片431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另外,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控制方法,在使用时,动触头座44的左右两侧的方型腔体内部设置磁钢46,且在磁钢46于触头座之间设置电弧屏蔽罩47,通过方轴1控制凸轮45发生旋转的方式来驱动所述动触头座44带动动触头组件41发生定向运动,从而在动触头组件41与静触头组件43发生分离时,两者之间形成的电弧与磁力线相交,进而驱动构造电弧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使得电弧通过延长运动路径以及与所述电弧屏蔽罩47接触的方式完成灭弧处理。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案例来进一步来本实用新型。
案例1
本案例提出了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包括方轴1、前安装板2、前挡板3、后挡板5、后安装板6、拉杆12、拉杆螺钉8、触头盒组件4;所述触头盒组件4由一层或多层前后堆叠在一起,通过拉杆12和拉杆螺钉8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触头盒组件4由动触头组件41,静触头组件43,凸轮45,磁钢46,电弧屏蔽罩47,触头盒48,接线装置42构成;
其中,触头盒48对称设计,在上下两侧设置有滑行槽484,静触头组件43,动触头座44,动触头组件41,接线装置42分别安装在触头盒48上下两侧,在触头盒48中心设置有圆形腔体485用于安装凸轮45,共用同一个凸轮45驱动动触头座44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触头盒48外轮廓上下两侧对称的设置电流方向符号487(+、﹣),用于指示外部直流电接线方向。
进一步的,在磁场的驱动力作用下,左侧动、静触头413、432之间的电弧横向向左侧运动到电弧屏蔽罩47表面,右侧动、静触头413、432之间的电弧横向向右侧运动到电弧屏蔽罩47表面,由楞次定律可知。
所述的电弧屏蔽罩47用于冷却电弧,,电弧屏蔽罩47在两侧设置有第一折弯471与第二折弯473,用于同触头盒48限位块481配合安装,在中间部位设置一个或多个圆弧曲面472用于增大面积,并在其内部形成反射区,冷却电弧;
进一步的,所示的电弧屏蔽罩47对称安装在磁钢46与动触头座44之间并靠近磁钢46处,所述的电弧屏蔽罩47材料为非铁磁性金属片,优选的是非铁磁性的不锈钢片。
所述的动触头组件41包括锥形弹簧411,动触片412和动触头413,动触头413尾部穿过动触片412通孔301,锥形弹簧411小径一端与动触头413尾部铆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动触头座44在触头盒48内部往复直线运动,动触头座44在凸轮45的顶升以及锥形弹簧411回复力作用下带着动触头组件41往复直线运动,驱动动触头413、静触头432接触与分离,实现回路的接通与断开。
所述动触片412设置有限位缺口4121,防止动触头413与静触头432产生接触偏移;
进一步的,在动触片412中心位置设置U型加强筋4122,防止锥形弹簧411与动触头座44产生的杠杆作用力而发生弯曲。
所述静触头组件43包括静触片431和静触头432,静触头413与静触片431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座44设置有与动触片412接触的倾斜面441结构,动触头座44推动动触片412往复运动过程中,动触头413与静触头432接触与分离时,表面产生相对滑移运动,该作用有利于动触头413,静触头432表面污渍的去除。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座44两侧面设置有凸起的支撑凸台,防止动触片412受力发生弯曲;
动触头座44前端设置有圆弧凸台443,圆弧凸台443与凸轮45轮廓面与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触头盒48上下两侧还设置有V型缺口482用于锥形弹簧411卡位,使锥形弹簧411前端产生倾覆力保证动触头413、静触头432之间产品相对滑移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线装置42于外部导线的连接。
所述方轴11上设置环形槽特征,在环形槽特征部位安装E型卡圈10,进一步的,在E型卡圈10下安装轴套11,其功能防止方轴1发生轴向串动。
方轴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轴套11的安装部101.
所述的前安装板2与后安装板6设置压铆通孔301,能够以最小的厚度尺寸满足开关的连接与安装功能。
进一步的,压铆螺钉7通过压力机铆接在金属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安装板上的沉头孔203用于安装沉头的拉杆螺钉8以及锥形防松垫片9。
所述的前安装板2还开设有方轴1通孔301。
所述的前挡板3开设有前挡板3通孔301,其特征在于通孔301的直径略大于E型卡圈10外径,E型卡圈10位于前挡板3通孔301圆的内部,防止方轴1在外力的作用下E型卡圈10径向方向脱落。
其中,所述的触头盒48开设有拉杆12通孔486,所述的前挡板3开设有通孔301,所述的后挡板开设有通孔301,所述的前安装板2设置有安装板沉头孔203,所述的后安装板6设置有安装板沉头孔203,其特征在于所有结构孔的位置相同。
图中附图标记14为电流方向示意。
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其开断直流感性负载能力强,灭弧效果好,电弧冷却作用强;磁吹作用驱动电弧朝着电弧屏蔽罩47运动,电弧对触头盒48侵蚀作用降低;燃弧时间短,提高了灭弧效果,延长了开关寿命。此外该辅助开关结构简单、占用厚度方向的空间少、开关回路数量选择灵活,可靠性高。
案例2
本案例主要是公开了触头盒组件4的具体结构,触头盒组件4包括触头盒48和安装在触头盒48内的动触头组件41、静触头组件43、电弧屏蔽罩47、磁钢46、紧固螺钉、压线框、动触头座44、凸轮45和电弧屏蔽罩47。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触头盒48所限定的盒状绝缘腔室内根据装配需求在不同的区域设置有动触头组件41、紧固螺钉、压线框、静触头组件43、动触头座44、凸轮45、磁钢46和电弧屏蔽罩47。
静触头组件43、磁钢46和电弧屏蔽罩47固定设置在触头盒48的腔室内部。
动触头组件41、动触头座44可以相对于静触头组件43在设定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并且动触头座44远离动触头组件41的一端与凸轮45的环形轮廓始终保持接触。
静触头组件43通过紧固螺钉和压线框与外部导线连接成电气回路。
动触头组件41与动触头座44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组装,并且动触头组件41能够在跟随动触头座44进行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相对位置的改变,从而使动触头组件41与静触头组件43的接触过程中发生相对滑移,有利于去除触点表面的由于电弧烧灼所产生的污渍。
优选地,动触头组件41包括复位弹力件、动触头和动触片412。在动触片412上开设有用于铆接动触头的圆孔,并且动触头插入动触片412的圆孔内的一端还通过铆接的方式与复位弹力件的一端连接,从而使复位弹力件、动触头和动触片412构成一个整体。
优选地,动触头插入动触片412的圆孔内,从而使动触头组件41在复位弹力件的驱动作用下与静触头组件43接触。
进一步优选地,复位弹力件远离动触头的一端还与触头盒48的腔室内壁连接,从而在动触头组件41与触头盒48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复位弹力件依据其被压缩情况而为动触头提供大小变化的回复驱动作用力。
优选地,复位弹力件可以是锥形弹簧,也可以是中间大两端小的圆鼓状弹簧,并且锥形弹簧的小径端与动触头连接,从而使锥形弹簧411在提供回复作用力的情况下,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动触头发生运动时的平衡性,避免动触头定向移动过程中出现摇晃的问题。
优选地,动触片412的中段开设有与动触头座44的动触头座44凹槽相适配的限位缺口4121,使得动触片412在复位弹力件的作用下被限制在动触头座44凹槽中。
优选地,动触片412按照能够增强其在复位弹力件和动触头座44凹槽的双重驱动作用力下的抗变形强度的方式在远离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的表面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加强筋可以选用横截面呈U型的加强筋,使得加强筋能够更好地维持动触片412在受力运动过程中的片体形状。
其中,静触头组件43包括静触片431和静触头。静触片431与静触头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静触片431被固定在触头盒48的内部,并且两组静触片431是在触头盒48的腔室内沿着腔室的一条轴线对称分布的,并且同组的两个静触片431也是在触头盒48的腔室内沿另一条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地,上述两条轴线相互垂直。
优选地,静触片431按照静触头的轴线能够与复位弹力件的轴线重合的方式在其置于绝缘体所限定的动触头组件411的运动空间内的片体上铆接静触头,使得动触头沿复位弹力件的轴线发生往复运动时,动触头能够周期性地与静触头发生接触。
优选地,静触片431远离静触头的部分片体通过弯折处理以被限位设置在触头盒48的腔室中,并且使得静触片431被弯折区域能够通过紧固螺钉、压线框与外部导线进行连接,以构成电气回路。
优选地,同组的两个静触片431是分别设置在两个静触片431上的静触头同时与在同一个动触片412上的两个动触头发生接触时形成完整回路。
当动触片412继续运动而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发生分离时,回路断开。
在动触头座4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动触片412的动触头座44凹槽;动触头座44凹槽的槽底固定设置有能够限定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开时动触片412与动触头座44之间连接形态的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
优选地,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将其与动触片412发生接触的端面限定为一个存在倾斜角度的倾斜面441,从而动触片412依据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所限定的倾斜面441的倾斜角度和复位弹力件的回复作用力而使其片体平面与动触头座44的轴线成设定夹角的方式与动触头座44活动卡接。
进一步优选地,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时,动触片412在动触头座44凹槽内保持与倾斜面441相同的倾斜角度。
优选地,设定夹角可以是指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发生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动触片412与动触头座44的轴线的夹角在0°与倾斜面441的倾斜角的角度值之间发生变动。
优选地,动触片412是将开设有限位缺口4121的中段片体卡入动触头座44凹槽中,并且动触头座44凹槽内镶嵌安装有将其槽壁与动触片412分隔开的触头盒48,使得动触片412内存在电流时,电流不会传输至动触头座44。
优选地,动触头能够跟随动触头座44进行定向往复运动,并且动触片412根据其所受到的顶升作用力、回复作用力以及倾斜面441所提供的支撑力的参数变化而改变动触片412与动触头座44的连接形态以及动触头座44对动触片412的支撑情况。
优选地,连接形态是指在动触头座44和复位弹力件的共同作用力下限定动触片412呈现一个倾斜状态,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发生接触和分离过程中会存在一个相对滑动,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滑动摩擦能够去除动触头与静触头表面的污渍。
支撑情况是指动触片412可以进行在初始状态时保持一个与倾斜面441贴合的状态,当动触头与静触头发生接触时,动触头的受力分布情况发生变化,动触片412与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的接触情况也发生改变,从而促使动触头相对于静触头发生偏转,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出现滑动摩擦。此外,动触头支撑凸台还能够增大动触片412与动触头座44凹槽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对动触片412的支撑效果,使得动触片412的受力面积更大,作用力更分散,延长使用过程中的形态稳定性。
优选地,动触头座44远离动触头组件41的一端与凸轮45接触式连接,使得动触头座44能够跟随凸轮45的外轮廓的起伏而在其轴向上发生往复平移。
进一步优选地,凸轮45是通过旋转的方式来推动动触头座44发生直线运动,并且动触头座44在复位弹力件的回复作用下保持与凸轮45的接触状态。
在动触片412与静触片431的长度方向上布设有至少一个磁钢46,使得磁钢46所形成的磁力线方向至少部分与动触头与静触头发生分离时的电流方向相交,从而驱动分离过程产生的电弧发生偏移。
在动触片412与静触片4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冷却电弧的电弧屏蔽罩47。
优选地,磁钢46能够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分离过程产生的电弧发生偏移,使得电弧被牵引到电弧屏蔽罩47上进行灭弧处理,减小了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分离后的一定时间和一定间距范围内始终保持通过电弧进行连接的状态保持时长,缩短燃弧时间,加速电弧熄灭,降低电弧对触头烧蚀。此外,电弧屏蔽罩47能够避免电弧对触头盒48所形成的腔室内壁的伤害,延长触头盒48所形成的盒体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在动触头组件41在复位弹力件的回复作用下向静触头组件43靠近时,复位弹力件先压迫动触片412与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的较高一侧接触时,较高一侧提供为动触片412的部分边缘片体提供一个稳定支撑力,使得动触片412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受到一个支撑力,从而保持与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但是动触片412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与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的较低一侧还存在一定的间隙,此时动触片412在复位弹力件的回复作用力下发生绕其与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的接触位置进行一定夹角范围的转动,使得动触片412以与倾斜面441相同的倾斜角度抵靠在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上,此时复位弹力件的轴线不垂直于动触片412所限定的平面,故动触片412所受回复作用力不均匀分布。
当动触头与静触头发生接触的过程中,随着动触片412不再受到动触头座支撑凸台442所提供的支撑力,此时,动触头所受的静触头的支撑力逐渐增大,直至与复位弹力件的回复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此时,动触片412逐渐与倾斜面441之间发生至少分布分离,使得动触片412所在平面垂直于复位弹力件的轴线方向。
在此过程中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点会发生相对变动,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出现相对滑动,从而以滑动摩擦的方式去除了动触头与静触头相互接触的表面区域的污染物。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方轴、前固定组件、后固定组件和若干触头盒组件,若干触头盒组件以堆叠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若干触头盒组件位于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之间且通过贯穿触头盒组件、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的拉杆与拉杆螺钉配合后形成一整体式结构;
其中,方轴穿过触头盒组件后转动安装在前固定组件上,触头盒组件包括触头盒和安装在触头盒内的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电弧屏蔽罩和磁钢,动触头组件能够相对于静触头组件发生往复运动,从而使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之间发生分离或接触,所述的磁钢分别置于动触头座的左右两侧的方型腔体内部,两侧的磁钢的磁力线方向为垂直于触头盒平面向外;在磁场的驱动力作用下,左侧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弧横向向左侧运动到电弧屏蔽罩表面,右侧动静触头之间的电弧横向向右侧运动到电弧屏蔽罩表面;
触头盒内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方轴配合,凸轮用于驱动动触头座移动,进而使得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之间发生分离或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前固定组件包括前安装板和前挡板,前安装板和前挡板通过压铆螺钉连接在一起,拉杆穿过前安装板和前挡板后与拉杆螺钉连接,方轴与前安装板固定连接;后固定组件包括后安装板和后挡板,后安装板和后挡板通过压铆螺钉连接在一起,且拉杆穿过后安装板和后挡板后与拉杆螺钉连接,进而将触头盒组件进行夹装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电弧屏蔽罩在两侧设置有第一折弯与第二折弯,用于同触头盒上设置的限位块配合安装,在中间部位设置一个或多个圆弧曲面用于增大面积,并在其内部形成反射区冷却电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电弧屏蔽罩对称安装在磁钢与动触头座之间并靠近磁钢处,所述的电弧屏蔽罩材料为非铁磁性金属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动触片、锥形弹簧,动触片通过在其片体两端开孔的方式安装所述动触头,并且所述动触片卡接在动触头座上,使得所述动触头能够跟随动触头座进行定向往复运动,并且所述动触头座通过在动触头座凹槽内设置动触头座支撑凸台的方式来改变所述动触片与所述动触头座的连接形态以及所述动触头座对所述动触片的支撑情况,动触头尾部穿过动触片上的通孔,锥形弹簧小径一端与动触头尾部铆接固定在一起;动触头座在触头盒内部往复直线运动,动触头座在凸轮的顶升以及锥形弹簧回复力作用下带着动触头组件往复直线运动,驱动动触头、静触头接触与分离,实现回路的接通与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动触片设置有限位缺口,防止动触头与静触头产生接触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动触片中心位置设置U型加强筋,防止锥形弹簧与动触头座产生的杠杆作用力而发生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片和静触头,静触头与静触片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CN202223191673.9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 Active CN218769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1673.9U CN21876918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1673.9U CN21876918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9181U true CN218769181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7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1673.9U Active CN21876918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9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1250B2 (ja) 真空絶縁スイッチ及び真空絶縁スイッチギヤ
EP4160647A1 (en) Relay
US9082563B2 (en) Power breaker
CN218769181U (zh) 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
CN112614730B (zh) 双动灭弧室传动结构
US5761025A (en) Low cost power switchgear
CN115863084A (zh) 一种直流高分断磁吹灭弧的辅助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N1272817C (zh) 包括真空盒的断电和切断开关装置
CN109920704A (zh) 抗洛仑兹力继电器
CN210073731U (zh) 一种螺管式接触器的接线柱结构
CN214378215U (zh) 一种双动灭弧室传动结构
US11264183B2 (en) Spring loaded auxiliary contact system for bus transfer switching in a center break switch
CN115831633A (zh) 一种凸轮开关的触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72093B (zh) 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
CN101996828B (zh) 具有用于减少摩擦的结构的气体绝缘断路器
CN211980547U (zh) 触头机构和开关电器
CN218676817U (zh) 一种凸轮开关的触点系统
CN218602296U (zh) 一种自励磁型磁吹结构
CN109449054A (zh) 一种提高短时耐受电流能力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系统
CN104737259A (zh) 用于开关设备的电组件和相关的开关设备
CN217035552U (zh) 一种磁钢灭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1294988U (zh) 一种辅助触点单元结构
CN114429882B (zh) 一种双动开关装置
CN219497670U (zh) 继电器
CN214624915U (zh) 一种搭载有动触头弹片的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