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2093B - 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2093B
CN115172093B CN202211094793.9A CN202211094793A CN115172093B CN 115172093 B CN115172093 B CN 115172093B CN 202211094793 A CN202211094793 A CN 202211094793A CN 115172093 B CN115172093 B CN 1151720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oving contact
conductive
contact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47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2093A (zh
Inventor
欧阳道生
蒋志龙
胡昀实
苏轶群
耿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ianan Smart Gr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ianan Smart Gr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ianan Smart Gr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ianan Smart Gr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47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2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2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2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2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2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28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3/38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electro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2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electrodynamic repul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28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electro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1/00Air-break switches for high tension without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28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3/285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electro-dynamic repulsion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并适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杆;静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并适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杆;电磁弹射组件,所述电磁弹射组件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并适于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动触头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实现合闸或分闸。具有结构简单,布置紧凑,控制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高压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主要用于3kV以上高压电路的开断和关合,常用的高压开关包括有真空断路器、油断路器和六氟化硫(SF6)断路器等。由于高压开关使用在高压电路,三种断路器在对电路进行开断和关合时均需要动作快速,以降低燃弧时长;同时,三种断路器分别采用真空、油液和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灭弧介质,以减少电弧的产生。
以真空断路器为例,通常包括真空灭弧室、操作机构、储能机构和联动机构,真空灭弧室内具有动触头和静触头,联动机构连接动触头和储能机构,以及操作机构和储能机构,操作机构的动作,可以通过联动机构将储能机构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触头的动能,以实现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快速分合闸。可以看到,要实现断路器的快速动作,需要设置操作机构、储能机构和联动机构,其结构相对复杂,基于上述复杂结构,其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均相对有限。而且真空灭弧室需要保证真空,其制造成本较高且对使用环境有一定要求。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高压开关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置紧凑,控制方便,安全可靠的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包括:
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
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并适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杆;
静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并适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杆;
电磁弹射组件,所述电磁弹射组件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并适于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动触头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实现合闸或分闸。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弹射组件包括驱动底座、绝缘弹架、导电弹杆,所述驱动底座上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绝缘弹架上设置有永磁弹块;所述驱动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所述导电弹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绝缘弹架上,所述绝缘弹架和/或所述导电弹杆滑动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上,所述导电弹杆前端电性并固定连接所述动触头组件,所述导电弹杆后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杆;所述电磁线圈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永磁弹块位于所述电磁线圈内,所述电磁线圈正向通电适于驱动所述永磁弹块向前弹射,并驱动所述绝缘弹架、所述导电弹杆和所述动触头组件靠近所述静触头组件实现合闸,所述电磁线圈反向通电适于驱动所述永磁弹块向后弹射,并驱动所述绝缘弹架、所述导电弹杆和所述动触头组件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实现分闸。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底座上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电磁线圈内固定设置有线性导管,所述绝缘弹架包括连接杆,所述永磁弹块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限位轨道、所述线性导管、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导电弹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电弹杆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轨道内,所述连接杆适于穿过所述线性导管,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线性导管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圈具有两组且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具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绝缘弹架还包括两个前后布置的安装座,两根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两侧并构成矩形框架,所述导电弹杆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适于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导电套和静触头,所述静触头设置于所述导电套内;合闸过程中,所述动触头组件适于先接触所述导电套并保持电性连接,所述动触头组件适于后接触所述静触头并保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静触头滑动设置于所述导电套上,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导电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适于迫使所述静触头靠近所述动触头组件;合闸过程中,所述动触头组件适于接触并推动所述静触头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进行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抵触滑块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抵触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动触头上,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抵触滑块之间并适于迫使所述抵触滑块向外滑动;合闸过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适于推动所述抵触滑块接触所述导电套内壁并保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套内壁还设置有限位环;合闸过程中,所述抵触滑块适于向内滑动并越过所述限位环,所述动触头接触并推动所述静触头滑动到位后,所述第二弹性件推动所述抵触滑块向外滑动并抵触所述限位环,进而限制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滑动,使得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保持电性连接;分闸过程中,所述电磁弹射组件适于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动触头滑动,进而驱动所述抵触滑块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向内滑动,进而脱离所述限位环的限制,使得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滑块前端具有导向斜面,合闸过程中,所述导向斜面适于抵触所述导电套后端面或所述限位环后端面,并迫使所述抵触滑块向内滑动;所述抵触滑块后端具有第一限位斜面,所述限位环前端具有第二限位斜面,合闸到位后,所述第二限位斜面紧贴所述第一限位斜面并提供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力方向相反的自锁力,分闸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斜面适于沿着所述第二限位斜面滑动,并迫使所述抵触滑块向内滑动。
进一步的,分闸时,所述动触头组件和所述静触头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L大于对应额定电压等级下导体间的空气绝缘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方案的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采用直动式分合闸方式,是可以采用电磁弹射组件进行驱动的前提,而电磁弹射驱动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电磁弹射组件可以瞬间产生较大的电磁力,使得动触头组件具有足够的加速度,保证分合闸速度,降低燃弧时长,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电磁弹射组件可以代替现有开关装置内复杂的机械操作机构、储能机构和联动机构,使得开关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3)电磁弹射组件可以通过调整额度电压,进而改变电磁力的大小及加速度的大小,从而获得不同的分合闸速度,以提高其适用性。
其次,现有开关装置由于空间及机械机构的限制,动触头的行程有限,也即分闸时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距离较小,基本不能达到对应额定电压等级下导体间的空气绝缘距离,需要设置真空灭弧室或充填六氟化硫等方式来增加绝缘性能,导致开关装置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增加。而本方案的电磁弹射组件则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设计较大的行程,以增大分闸时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之间的距离,当该距离大于对应额定电压等级下导体间的空气绝缘距离时,开关装置就可以在空气中绝缘,降低了开关装置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的开关装置可以作为断路器使用,也可以作为隔离开关使用,甚至在组合式断路器中同时作为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分闸状态时的半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合闸状态时的半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合闸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合闸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合闸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合闸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合闸步骤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合闸步骤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动触头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抵触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静触头组件的半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磁弹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磁弹射组件的半剖视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磁弹射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驱动底座的爆炸视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磁线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中:1、绝缘座;2、第一导电杆;3、第二导电杆;4、动触头组件;41、动触头;42、抵触滑块;43、第二弹性件;421、导向斜面;422、第一限位斜面;5、静触头组件;51、静触头;52、导电套;53、第一弹性件;54、限位环;541、第二限位斜面;6、电磁弹射组件;61、驱动底座;62、绝缘弹架;63、导电弹杆;611、电磁线圈;612、限位轨道;613、线性导管;621、永磁弹块;622、连接杆;623、安装座;631、固定法兰;601、驱动电源;602、控制系统;603、驱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 “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至图19所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
绝缘座1,绝缘座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杆2和第二导电杆3;一方面绝缘座1作为安装基座,用于安装其他组件,并可以一体安装开关柜内,另一方面绝缘座1作为绝缘件,使得三相之间具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动触头组件4,动触头组件4活动设置于绝缘座1内并适于电性连接第一导电杆2;第一导电杆2一般连接进线端。
静触头组件5,静触头组件5设置于绝缘座1内并适于电性连接第二导电杆3;第二导电杆3一般连接出线端。
电磁弹射组件6,电磁弹射组件6设置于绝缘座1内并适于驱动动触头组件4运动,使得动触头组件4靠近或远离静触头组件5实现合闸或分闸。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动触头组件4和静触头组件5是直动式分合闸方式,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类似真空开关管中的动静触头。本实施例的关键之处在于采用了电磁弹射组件6对静触头组件5进行线性驱动,而电磁弹射驱动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电磁弹射组件6可以瞬间产生较大的电磁力,使得动触头组件4具有足够的加速度,保证分合闸速度,降低燃弧时长,提高开关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电磁弹射组件6可以代替现有开关装置内复杂的机械操作机构、储能机构和联动机构,使得开关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3)电磁弹射组件6可以通过调整额度电压,进而改变电磁力的大小及加速度的大小,从而获得不同的分合闸速度,以提高其适用性。
(4)电磁弹射组件6可以设计较大的行程,以增大分闸时动触头组件4和静触头组件5之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分闸时,设计动触头组件4和静触头组件5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L大于对应额定电压等级下导体间的空气绝缘距离,此时开关装置就可以在空气中绝缘,避免采用真空或六氟化硫气体进行绝缘,降低了开关装置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增加。例如在10kV的电压等级下,根据国标设计其空气绝缘距离为125mm,因此本实例设计L=130mm,以满足空气绝缘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弹射组件6的工作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常识,故不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描述,但这并妨碍其成为本申请隐含的技术特征。
如图14至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磁弹射组件6包括驱动底座61、绝缘弹架62、导电弹杆63,驱动底座61上设置有电磁线圈611,绝缘弹架62上设置有永磁弹块621;驱动底座61固定设置于绝缘座1内,导电弹杆63固定设置于绝缘弹架62上,绝缘弹架62和/或导电弹杆63滑动设置于驱动底座61上,导电弹杆63前端电性并固定连接动触头组件4,导电弹杆63后端电性连接第一导电杆2;电磁线圈611沿前后方向延伸,永磁弹块621位于电磁线圈611内,电磁线圈611正向通电适于驱动永磁弹块621向前弹射,并驱动绝缘弹架62、导电弹杆63和动触头组件4靠近静触头组件5实现合闸,电磁线圈611反向通电适于驱动永磁弹块621向后弹射,并驱动绝缘弹架62、导电弹杆63和动触头组件4远离静触头组件5实现分闸。
其中绝缘弹架62采用绝缘材质制造而成,优选工程塑料,需要满足高强度、高耐磨性和绝缘性能的要求。导电弹杆63和动触头组件4都是高压带电体,因此绝缘弹架62的绝缘隔绝功能尤为重要,可以避免高压带电体对电磁线圈611造成过大的电磁干扰。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磁线圈611优选采用多级线圈环氧树脂浇注成型的结构,多级线圈可以实现多级加速,以获得更大更平稳的电磁加速度,环氧树脂具有更好的绝缘性能,以进一步避免高压带电体对电磁线圈611造成过大的电磁干扰。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包括动触头组件4和静触头组件5构成的一次线路图,以及电磁线圈611、驱动电源601、控制系统602和驱动开关603构成的二次线路图;上述电气原理图仅为示例,不代表实际接线方式;另外,本实施例的一次和二次电气工作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常识,故不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描述,但这并妨碍其成为本申请隐含的技术特征。
还值得一提的是,从图19中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电磁弹射组件6优选采用直流供电,便于改变电流方向。当然,本实施例不排除交流供电方式,其接线方式和工作原理也均为公知常识,故本实施例不作深入描述。
进一步具体的,如图15和图17所示,驱动底座61上设置有限位轨道612,电磁线圈611内固定设置有线性导管613,绝缘弹架62包括连接杆622,永磁弹块621固定设置于连接杆622上,限位轨道612、线性导管613、连接杆622和导电弹杆63相互平行设置,导电弹杆63滑动设置于限位轨道612内,连接杆622适于穿过线性导管613,且连接杆622和线性导管613之间具有间隙S。首先,电磁线圈611处结构比较精密,因此不适合与绝缘弹架62进行滑动连接;而导电弹杆63采用导电金属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限位轨道612处也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适合进行滑动连接。线性导管613的设置用于保护电磁线圈611,一方面增加电磁线圈611位置的绝缘性能,另一方面在连接杆622和线性导管613之间设置间隙,可以避免对电磁线圈611造成过大的震动影响。
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电磁线圈611具有两组且平行设置,连接杆622具有两根且平行设置,绝缘弹架62还包括两个前后布置的安装座623,两根连接杆622固定设置于安装座623两侧并构成矩形框架,导电弹杆63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法兰631,固定法兰631适于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安装座623上。其中导电弹杆63采用分段设置,方便安装。双线圈的设置一方面使得电磁弹射组件6可以提供更大的电磁驱动力,另一方面使得绝缘弹架62、导电弹杆63和动触头组件4滑动更加平稳。
更进一步的,如图5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还对动触头组件4和静触头组件5进行改进,动触头组件4的具体结构如图11所示,包括动触头41、抵触滑块42和第二弹性件43,静触头组件5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静触头51、导电套52和第一弹性件53。
动触头组件4和静触头组件5的具体连接关系和运动方式如下:静触头51设置于导电套52内,合闸过程中,动触头组件4适于先接触导电套52并保持电性连接,动触头组件4适于后接触静触头51并保持电性连接;进一步静触头51滑动设置于导电套52上,第一弹性件53适于迫使静触头51靠近动触头组件4;合闸过程中,动触头组件4适于接触并推动静触头51克服第一弹性件53的弹力进行滑动;抵触滑块42滑动设置于动触头41上,第二弹性件43设置于动触头41和抵触滑块42之间并适于迫使抵触滑块42向外滑动;合闸过程中,第二弹性件43适于推动抵触滑块42接触导电套52内壁并保持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动触头组件4和静触头组件5的具体结构、连接关系和运动方式,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分合闸过程中动触头组件4和静触头组件5在即将接触或即将分离时必然会产生电弧,在合闸时动触头组件4先接触导电套52而后接触静触头51,使得电弧在导电套52和动触头组件4之间产生,在分闸时动触头组件4分离静触头51后分离导电套52,电弧同样智能在导电套52和动触头组件4之间产生。可以预见的是,在分闸过程中,电磨蚀基本只在导电套52和动触头组件4上发生,又因为静触头51的后端面和动触头组件4的前端面(实际为动触头41的前端面)是合闸时的主接触面,而两个端面基本不会遭到电磨蚀,使得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
(2)抵触滑块42突出并可伸缩的设置在动触头41上,使得动触头组件4上的电磨蚀会更集中在抵触滑块42,又由于第二弹性件43的设置,使得抵触滑块42和导电套52可以进行自适应接触,即使在电磨蚀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接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3)静触头51和第一弹性件53的配合设置,一方面在合闸过程中提供动触头组件4弹射撞击时的缓冲力,另一方面在合闸状态下提供静触头51和动触头41之间的保持力,还一方面在开始分闸时配合电磁弹射组件6提供动触头组件4运动的初始加速度。
可以预见的是,在合闸状态下,静触头51和动触头41之间需要足够的保持力,才能保证良好的电导性,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线圈611或额外设置的线圈可以持续正向通电,利用电磁铁原理,实现与永磁弹块621磁力相斥,以配合第一弹性件53提供保持力。但是,这势必会造成电力的浪费,还存在断电的安全隐患。为此,本实施例设置了自锁机构,在合闸时可以锁定动触头组件4,分闸时又可以解锁动触头组件4。
如图10至图13所示,自锁机构主要由抵触滑块42和设置于导电套52内的限位环54组成,并由第一弹性件53提供保持力,第二弹性件43提供自锁力。其工作原理如下:合闸过程中,抵触滑块42适于向内滑动并越过限位环54,动触头41接触并推动静触头51滑动到位后,第二弹性件43推动抵触滑块42向外滑动并抵触限位环54,进而限制动触头41和静触头51滑动,使得动触头41和静触头51保持电性连接;分闸过程中,电磁弹射组件6适于配合第一弹性件53驱动动触头41滑动,进而驱动抵触滑块42克服第二弹性件43的弹力向内滑动,进而脱离限位环54的限制,使得动触头41和静触头51分离。
显然的,合闸时第二弹性件43提供在前后方向上的自锁力需大于第一弹性件53提供的保持力,而分闸时第一弹性件53提供的弹力加上电磁弹射组件6提供的电磁力将远大于第二弹性件43提供在前后方向上的自锁力。
额外的,本实施例中动触头41接触并推动静触头51滑动的同时,抵触滑块42开始接触限位环54,使得抵触滑块42配合第二弹性件43也能对动触头41起到缓冲作用。
在具体结构上,如图12所示,抵触滑块42前端具有导向斜面421,如图6和图8所示,合闸过程中,导向斜面421适于抵触导电套52后端面或限位环54后端面,并迫使抵触滑块42向内滑动;如图12所示,抵触滑块42后端具有第一限位斜面422,限位环54前端具有第二限位斜面541,如图10所示,合闸到位后,第二限位斜面541紧贴第一限位斜面422并提供与第一弹性件53弹力方向相反的自锁力,分闸过程中,第一限位斜面422适于沿着第二限位斜面541滑动,并迫使抵触滑块42向内滑动。
基于上述动触头组件4和静触头组件5,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在合闸过程中具有以下动作步骤:
如图5所示,在分闸状态或合闸初始阶段,第二弹性件43迫使抵触滑块42运动至动触头41的最外侧;如图6所示,动触头41开始进入导电套52,抵触滑块42前端面抵触导电套52后端面并开始向内滑动;如图7所示,动触头41完全进入导电套52,抵触滑块42在第二弹性件43的作用下始终抵触导电套52内壁并保持电性连接;如图8所示,动触头41接触并推动静触头51滑动,抵触滑块42前端面开始接触限位环54后端面并开始向内滑动;如图9所示,动触头41持续推动静触头51滑动,抵触滑块42越过限位环54并开始向外滑动;如图10所示,合闸到位,限位环54前端面抵触抵触滑块42的后端面,使得动触头41和静触头51保持电性连接。
显然的,分闸过程与合闸过程相反,本申请不再具体描述。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
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并适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杆;
静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并适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杆;
电磁弹射组件,所述电磁弹射组件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并适于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动触头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实现合闸或分闸;
所述电磁弹射组件包括驱动底座、绝缘弹架、导电弹杆,所述驱动底座上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绝缘弹架上设置有永磁弹块;所述驱动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绝缘座内,所述导电弹杆固定设置于所述绝缘弹架上,所述绝缘弹架和/或所述导电弹杆滑动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上,所述导电弹杆前端电性并固定连接所述动触头组件,所述导电弹杆后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杆;所述电磁线圈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永磁弹块位于所述电磁线圈内,所述电磁线圈正向通电适于驱动所述永磁弹块向前弹射,并驱动所述绝缘弹架、所述导电弹杆和所述动触头组件靠近所述静触头组件实现合闸,所述电磁线圈反向通电适于驱动所述永磁弹块向后弹射,并驱动所述绝缘弹架、所述导电弹杆和所述动触头组件远离所述静触头组件实现分闸;
所述驱动底座上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电磁线圈内固定设置有线性导管,所述绝缘弹架包括连接杆,所述永磁弹块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限位轨道、所述线性导管、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导电弹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电弹杆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轨道内,所述连接杆适于穿过所述线性导管,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线性导管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电磁线圈具有两组且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具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绝缘弹架还包括两个前后布置的安装座,两根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两侧并构成矩形框架,所述导电弹杆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适于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导电套和静触头,所述静触头设置于所述导电套内;合闸过程中,所述动触头组件适于先接触所述导电套并保持电性连接,所述动触头组件适于后接触所述静触头并保持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滑动设置于所述导电套上,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导电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适于迫使所述静触头靠近所述动触头组件;合闸过程中,所述动触头组件适于接触并推动所述静触头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进行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抵触滑块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抵触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动触头上,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抵触滑块之间并适于迫使所述抵触滑块向外滑动;合闸过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适于推动所述抵触滑块接触所述导电套内壁并保持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套内壁还设置有限位环;合闸过程中,所述抵触滑块适于向内滑动并越过所述限位环,所述动触头接触并推动所述静触头滑动到位后,所述第二弹性件推动所述抵触滑块向外滑动并抵触所述限位环,进而限制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滑动,使得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保持电性连接;分闸过程中,所述电磁弹射组件适于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动触头滑动,进而驱动所述抵触滑块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向内滑动,进而脱离所述限位环的限制,使得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滑块前端具有导向斜面,合闸过程中,所述导向斜面适于抵触所述导电套后端面或所述限位环后端面,并迫使所述抵触滑块向内滑动;所述抵触滑块后端具有第一限位斜面,所述限位环前端具有第二限位斜面,合闸到位后,所述第二限位斜面紧贴所述第一限位斜面并提供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力方向相反的自锁力,分闸过程中,所述第一限位斜面适于沿着所述第二限位斜面滑动,并迫使所述抵触滑块向内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闸时,所述动触头组件和所述静触头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L大于对应额定电压等级下导体间的空气绝缘距离。
CN202211094793.9A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 Active CN115172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4793.9A CN115172093B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4793.9A CN115172093B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2093A CN115172093A (zh) 2022-10-11
CN115172093B true CN115172093B (zh) 2022-11-11

Family

ID=8348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4793.9A Active CN115172093B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209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56269U (zh) * 2011-04-12 2011-08-31 浙宝开关(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永磁真空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7653A (en) * 1965-04-16 1968-03-27 Gen Electric Improvements in electric arc control
CN100530467C (zh) * 2007-08-20 2009-08-19 北京交通大学 单稳态自锁式变气隙永磁操动机构
CN101425733A (zh) * 2008-08-07 2009-05-06 上海交通大学 电磁永磁复合驱动装置
CN102280304B (zh) * 2011-06-17 2013-11-27 孟越峰 动触头组件及其应用动触头组件的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
EP2736059A1 (en) * 2012-11-23 2014-05-28 Alstom Technology Ltd Power switching apparatus
CN104715962B (zh) * 2015-03-13 2016-11-23 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灭弧室及其筒体
CN105977094B (zh) * 2016-07-14 2018-11-09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弹跳插接式真空灭弧室
CN108320998B (zh) * 2018-03-27 2020-08-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具有单向合分电极结构的开关及其驱动方法
CN109243905A (zh) * 2018-08-28 2019-01-18 广东科技学院 一种隔离开关装置
CN210722869U (zh) * 2019-10-01 2020-06-09 孙辛一龙 一种新型真空断路器
CN110911217A (zh) * 2019-11-26 2020-03-24 深圳市安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连接的新型真空开关管
CN112635239B (zh) * 2020-12-01 2023-05-12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真空灭弧室及真空灭弧室装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56269U (zh) * 2011-04-12 2011-08-31 浙宝开关(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永磁真空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2093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74428A1 (en) Circuit-breaker with a common housing
US9818562B2 (en) Switch
US20200411259A1 (en) Circuit breaker for isolating an electrical circuit
EP3223293B1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arc chamber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circuit protection method
CN116798804A (zh) 一种中压快速机械开关及分合闸方法
CN113675048A (zh) 一种永磁体与弹簧双向保持机构
CN115172093B (zh) 一种电磁弹射快速开关装置
CN110875162A (zh) 基于电磁斥力机构的机械快速开关
CN110752102A (zh) 一种双向永磁保持机构
CN114420513B (zh) 一种柔性快速断路器驱动机构
CN204144175U (zh) 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20065545U (zh) 电气化铁道户外全绝缘断路器
CN116525351B (zh) 一种短励磁高速真空开合装置
CN211150348U (zh) 一种双向永磁保持机构
CN219873234U (zh) 一种灭弧装置以及接触器
EP2682974A1 (en) Pushrod assembly for a medium voltage vacuum circuit breaker
CN220731405U (zh) 一种中压快速机械开关
CN220710183U (zh) 一种用于gis气体绝缘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
RU208138U1 (ru) Контактор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й быстродействующий
CN212516945U (zh) 一种具有电动力补偿功能的触头单元
US3750061A (en) High-speed switch device
CN214505376U (zh) 一种断路器分合闸防反弹电路
CN219163280U (zh) 一种具有抵抗大电流能力的接触器
CN111508779B (zh) 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接触器及方法
CN117457453B (zh) 断路器的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