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3724U - 空调外机壳体和空调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外机壳体和空调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3724U
CN218763724U CN202221743649.9U CN202221743649U CN218763724U CN 218763724 U CN218763724 U CN 218763724U CN 202221743649 U CN202221743649 U CN 202221743649U CN 218763724 U CN218763724 U CN 218763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motor
connecting plate
heat dissipation
contro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36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付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36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3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3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3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外机壳体和空调外机,该空调外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壳体本体形成有第一安装壁;电机支架,设置在安装空间内,连接于第一安装壁;电控盒,连接于电机支架。其中,安装空间用于容纳空调外机的零部件,保证零部件能够正常工作,将电控盒连接于电机支架,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固定电控盒的安装支架,降低设计难度,节省加工成本,并且减少了安装电控盒所占用安装空间的体积,使得安装空间内其他零部件的位置排布更加合理,提高安装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空调外机壳体和空调外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空调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壳体和空调外机。
背景技术
目前技术中,空调外机的壳体内需要单独设置电控盒的安装支架,以将电控盒安装于空调外机,安装支架的结构需要单独设计,提高设计难度,且安装支架占用了空调外机的安装空间,容易对压缩机等零件造成干涉,影响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壳体。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外机壳体,包括:
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壳体本体形成有第一安装壁;
电机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壁;
电控盒,连接于所述电机支架。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用于安装电机;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端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壁,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连接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具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壁;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壁为面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连接板为一体化结构。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盒包括:
槽体,所述槽体安装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槽体用于连接电路板,所述槽体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口;
散热件,部分所述散热件穿过所述散热口。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槽体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朝向所述槽体内部,所述凹陷部和所述槽体的内壁围设形成所述散热口;所述凹陷部靠近所述槽体内部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连接板抵接于所述凹陷部远离所述槽体内部的一端。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件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穿过所述散热口,用于抵接所述电路板;
翅片,连接于所述基板,至少部分翅片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散热口外部伸出。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翅片伸出所述散热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40mm。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翅片有多个,多个所述翅片间隔排布于所述基板,相邻的所述翅片间隙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朝向所述支架本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盒还包括:
盖板,盖设于所述槽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任意位置和所述壳体本体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mm。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外机,包括: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
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
叶片,插接于所述电机;
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控盒内;
冷凝器,连接于所述空调外机壳体,所述电机支架连接于所述冷凝器。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电控盒的散热件在所述叶片上的正投影长度为5mm至10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外机壳体设置有壳体本体、电机支架和电控盒,其中,壳体本体的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用于容纳空调外机的零部件,并通过壳体本体对零部件进行保护,保证零部件能够正常工作,进而降低空调外机的维修维护成本,延长空调外机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壳体本体形成有第一安装壁,进而在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电机的情况下,利于提高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将电控盒连接于电机支架,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固定电控盒的安装支架,降低设计难度,节省加工成本,并且减少了安装电控盒所占用安装空间的体积,使得安装空间内其他零部件的位置排布更加合理,避免发生干涉,提高空调外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安装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外机壳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控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控盒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外机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外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机支架的一个方向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机支架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性结构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壳体本体,110电机支架,120电控盒;200压缩机,210电路板,220电机,230叶片,240冷凝器;
101第一安装壁,111支架本体,112连接板,113弯折段,121槽体,122散热件,123凹陷部,124盖板;
1221基板,1222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外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00,上述壳体本体100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上述壳体本体100形成有第一安装壁101;电机支架110,设置在上述安装空间内,连接于上述第一安装壁101;电控盒120,连接于上述电机支架1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外机壳体设置有壳体本体100、电机支架110和电控盒120,其中,壳体本体100的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用于容纳空调外机的零部件,并通过壳体本体100对零部件进行保护,保证零部件能够正常工作,进而降低空调外机的维修维护成本,延长空调外机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壳体本体100形成有第一安装壁101,将电机支架110连接于第一安装壁101处,通过第一安装壁101将电机支架110固定于安装空间内,提高电机支架110的安装稳定性,进而在电机支架110上安装有电机220的情况下,利于提高电机220的运行稳定性。将电控盒120连接于电机支架110,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固定电控盒120的安装支架,从而无需设计安装支架的结构,以及考虑安装支架在安装空间内的位置,降低了设计难度,并且无需加工安装支架,节省了加工成本,减少了安装电控盒120所占用安装空间的体积,使得安装空间内其他零部件的位置排布更加合理,避免发生干涉,提高空调外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安装空间的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外机的其它零部件可以为但不限于电机220、风扇、冷凝器240、压缩机200、电器盒以及供制冷介质流通的管道及管道元件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第一安装壁101对电机支架110进行结构支撑,实现了仅需通过壳体本体100的一个面即可完成对电机支架110进行结构支撑,无需将电机支架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本体100的相对两侧,能够降低电机支架110两端的距离,提高电机支架110的抗弯刚度,进而能够降低电机支架110的振动位移,提高了电机支架11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对电机220的可靠支撑,保证电机220能够稳定运转。同时,由于缩短了电机支架110两端的距离,减少了电机支架110制作过程中总材料使用量,降低了电机支架110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图4、图6和图7所示,上述电机支架110包括:支架本体111,上述支架本体111设置在上述安装空间内,用于安装电机220;连接板112,上述连接板112的一端连接于上述支架本体111的端面,另一端连接于上述第一安装壁101,上述电控盒120安装于上述连接板112。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支架110设置有支架本体111和连接板112,其中,支架本体111上设置有电机220安装位,可将电机220连接到支架本体111上,连接板112的一端连接于支架本体111的端面,连接板1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壁101,以此将电机支架110固定于安装空间内,通过设置连接板112连接于第一安装壁101,实现了仅需通过第一安装壁101即可完成对电机支架110整体结构的支撑,无需将电机支架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本体100的相对两侧,能够降低电机支架110两端的距离,提高电机支架110的抗弯刚度,进而能够降低电机支架110的振动位移,提高了电机支架11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对电机220的可靠支撑,保证电机220能够稳定运转。
连接板112和距离其最近的壳体本体10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将电控盒120连接至连接板112,且电控盒120位于容纳空间内,通过连接板112对电控盒120结构支撑,无需额外设置电控盒120的安装支架,节省了加工成本,减少了安装电控盒120所占用安装空间的体积,使得安装空间内其他零部件的位置排布更加合理,避免发生干涉,提高空调外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安装空间的利用率。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连接板112的另一端具有弯折段113,上述弯折段113连接于上述第一安装壁101;其中,上述第一安装壁101为面板。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板112靠近第一安装壁101的一端设置有折弯部,通过将折弯部贴合于第一安装壁101,提高连接板112和第一安装壁10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电机支架110和第一安装壁101的连接紧固程度,折弯部可根据安装空间内的设置选择朝向壳体本体100的顶板或壳体本体100的底板。
第一安装壁101可选为面板,将折弯部贴合于面板,且支架本体111相对于第一安装壁101设置,连接板112垂直于第一安装壁101,且连接板112可根据安装空间内其余零部件的位置选择位于靠近顶板的一端或位于靠近底板的一端。
为了保证压缩机200具有较好的工作环境以稳定可靠的工作,可将压缩机200连接于壳体本体100的底板,并且通过底板对压缩机200支撑,无需额外设置支撑结构,进一步地提高安装空间利用率,简化空调外机结构。此时,连接板112靠近于壳体本体100顶板,可将电控盒120容纳于顶板和连接板112之间的容纳空间内,且通过连接板112对电控盒120进行固定,合理的利用了安装空间。且压缩机200不必连接于壳体本体100的左右两侧,从而可在保证面板处的网罩不会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的前提下,增加网罩的长度尺寸,提高通风面积,保证通风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支架本体111和上述连接板112为一体化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支架本体111和连接板112可通过一体化加工成型的方式加工,以保证支架本体111和连接板112的结构强度,减少加工零件的数量,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电控盒120包括:槽体121,上述槽体121安装于上述连接板112,上述槽体121用于连接电路板210,上述槽体121靠近上述连接板112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口;散热件122,部分上述散热件122穿过上述散热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控盒120设置有槽体121和散热件122。其中,槽体121用于支撑电路板210,且槽体121的底部连接于连接板112,以此通过连接板112对槽体121进行支撑,并且在槽体121靠近连接板112的一侧还开设有散热口,将部分散热件122穿过散热口抵接于电路板210,以对电路板210进行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散热件122可位于空调外机轴流风扇形成的流道内,电路板210上设置有发热元器件,在工作时会发出大量的热量,通过散热件122吸收发热元器件发出的热量,并通过轴流风扇吹出的风带走散热件122的热量,从而保证对发热元器件持续的散热,保证能够正常工作,提高工作稳定性。
示例性的,在压缩机200连接于壳体本体100的底板,且电机支架110的连接板112位于靠近于壳体本体100的顶板处的情况下,槽体121的槽底朝向轴流风扇,且散热口的开口方向朝向轴流风扇,以此保证部分散热件122位于流道内,确保散热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槽体121靠近上述连接板112的一侧形成有凹陷部123,上述凹陷部123的凹陷方向朝向上述槽体121内部,上述凹陷部123和上述槽体121的内壁围设形成上述散热口;上述凹陷部123靠近上述槽体121内部的一端用于连接上述电路板210,上述连接板112抵接于上述凹陷部123远离上述槽体121内部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槽体121靠近连接板112的一侧形成有凹陷部123,且凹陷部123的凹陷方向朝向槽体121内部,从而可将电路板210抵接于凹陷部123位于槽体121内部的一端,将连接板112抵接于凹陷部123远离槽体121内部的一端,且通过凹陷部123的侧壁对槽体121和连接板112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限制,保证连接板112和槽体121的连接稳定。通过设置凹陷部123,一方面实现了对电路板210的支撑,另一方面实现了将槽体121卡接于连接板112,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安装方便,提高装配效率。
凹陷部123和槽体121的内壁围设出散热口,将散热件122插入散热口内并抵接于电路板210,保证部分散热件122伸出散热口,并位于轴流风扇形成的流道内,保证散热件122的散热效果。如此设置,由于仅通过连接板112卡接于凹陷部123即可完成对电控盒120的固定,槽体121靠近连接板112一侧的剩余部位均可开设散热口,可设置更多的散热件122抵接于电路板210,以对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保证发热元器件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维护成本。
示例性的,凹陷部123可位于槽体121靠近连接板112一侧的中间位置,通过凹陷部123和槽体121的内壁围设出两个散热口,分别位于凹陷部123的两侧。在两个散热口内分别插入散热件122,以对电路板210上的发热元器件均匀地散热,保证散热效果。并且散热件122可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于散热口,安装简单,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散热件122包括:基板1221,上述基板1221穿过上述散热口,用于抵接上述电路板210;翅片1222,连接于上述基板1221,至少部分翅片1222从上述基板1221朝向上述散热口外部伸出。
可以理解的是,散热件122设置有基板1221和翅片1222,其中,基板1221穿过散热口并抵接于电路板210,翅片1222连接于基板1221,并且部分翅片1222伸出散热口位于轴流风扇形成的流道内,在空调外机工作的情况下,电控盒120内的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电路板210传递至基板1221,再通过基板1221传递至翅片1222,通过轴流风扇吹出的风带走翅片1222的热量,从而保证对发热元器件持续的散热,保证能够正常工作,提高工作稳定性。
翅片1222可选用铝材制成,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减少了铜材的使用,降低成本。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翅片1222伸出上述散热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40mm。
可以理解的是,当翅片1222伸出散热口的长度小于40mm的情况下,翅片1222位于轴流风扇形成的流道内的面积过小,散热效果较差,因此将翅片1222伸出散热口的长度设定为大于或等于40mm,保证翅片1222有足够面积位于流道内,提高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述翅片1222有多个,多个上述翅片1222间隔排布于上述基板1221,相邻的上述翅片1222间隙形成有风道,上述风道朝向上述支架本体111。
可以理解的是,翅片1222的数量可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翅片1222间隔排布在基板1221上,相邻的翅片1222的间隙形成有风道,轴流风扇的风会流经风道,以带走翅片1222的热量。进一步地,风道朝向支架本体111,具体地,空调外机的轴流风扇吹出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为从冷凝器240朝向面板的通风口,以对冷凝器240进行散热,风道与流道相交,以增大气流与翅片1222的接触面积,保证散热效果。在风道垂直于流道的情况下,气流与翅片1222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散热效果最好,散热效率最高。
每相邻的两个翅片1222间隙相等,使得每个风道尺寸相同,散热更加均匀。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电控盒120还包括:盖板124,盖设于上述槽体121。
可以理解的是,电控盒120还设置有盖板124,盖板124盖设于槽体121的开口处,通过盖板124对槽体121内部空间进行封盖,以对电路板210以及电控盒120内其余零部件进行保护,避免异物进入电控盒120内,影响零部件正常工作,延长电控盒120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更换次数。
示例性的,槽体121的侧面可设置有扣位,盖板124设置有卡扣,通过卡扣卡接于扣位的方式将盖板124连接于槽体121,便于盖板124的安装拆卸,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盖板124上任意位置和上述壳体本体100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mm。
可以理解的是,盖板124和壳体本体100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mm。如此设置,避免盖板124和壳体本体100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安装不便,壳体本体100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盖板124和壳体本体100之间的间隙进行缓冲,减少电控盒120受到的冲击,提高对电控盒120内的零部件的保护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外机,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压缩机200,设置于上述安装空间内;电机220,设置于上述电机支架110;叶片230,插接于所述电机220;电路板210,设置在上述电控盒120内;冷凝器240,连接于上述空调外机壳体,上述电机支架110连接于上述冷凝器240。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外机设置有压缩机200、电机220、叶片230、电路板210和冷凝器240,其中,压缩机200设置在安装空间内,冷凝器240连接于壳体本体100,且位于面板相对一侧,电机220连接于电机支架110,且电机220的径向方向设置有叶片230,电机220旋转可带动叶片230转动,电机220位于冷凝器240和壳体本体100的面板之间,电机220带动叶片230转动可产生轴流风,以将冷凝器240的热量从面板的通风口散出。
电机支架110连接于冷凝器240,通过冷凝器240进一步对电机支架110进行固定,保证电机220能稳定运行,减少振动。
示例性的,压缩机200位于壳体本体100的底板处,电机支架110设置有挂钩,挂钩连接于冷凝器240,且电机支架110的连接板112靠近于壳体本体100的顶板处,且连接板112的弯折段113贴合于壳体本体100的面板,以此将电机支架110固定于安装空间内,电控盒120通过凹陷部123卡接于连接板112,使得电控盒120靠近于壳体本体100的顶板,如此设置,安装空间两侧的剩余空间较大,可增大面板通风口以及网罩的长度尺寸,从而提高空调外机的通风面积,提高通风效率,保证空调外机稳定可靠的持续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外机,由于包括了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任一项提出的空调外机壳体,因此具备上述空调外机壳体的全部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电控盒120位于上述冷凝器240和上述电机220之间,上述电控盒120的散热件122在上述叶片230上的正投影长度为5mm至10mm。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控盒120固定于连接板112的情况下,电控盒120位于冷凝器240和电机220之间,且散热件122的翅片1222在叶片230上的正投影长度为5mm至10mm。如散热件122的翅片1222在叶片230上的正投影长度小于5mm,会导致翅片1222和气流的接触面积过小,散热效率较低的情况发生,如散热件122的翅片1222在叶片230上的正投影长度大于10mm,会导致翅片1222过长,影响流道内气流的流道较大,且容易与叶片230发生干涉,导致碰撞损毁的情况发生。如此设置,尽可能减少了电控盒120的槽体121位于流道内的面积,避免影响流道内气流的流动的同时,提高了翅片1222和流道内气流的接触面积,能够通过翅片1222快速地对电控盒120内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提高了翅片1222的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本体(100),所述壳体本体(100)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壳体本体(100)形成有第一安装壁(101);
电机支架(110),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壁(101);
电控盒(120),连接于所述电机支架(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110)包括:
支架本体(111),所述支架本体(111)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用于安装电机(220);
连接板(112),所述连接板(1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111)的端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壁(101),所述电控盒(120)安装于所述连接板(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112)的另一端具有弯折段(113),所述弯折段(113)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壁(101);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壁(101)为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本体(111)和所述连接板(112)为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120)包括:
槽体(121),所述槽体(121)安装于所述连接板(112),所述槽体(121)用于连接电路板,所述槽体(121)靠近所述连接板(112)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口;
散热件(122),部分所述散热件(122)穿过所述散热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体(121)靠近所述连接板(112)的一侧形成有凹陷部(123),所述凹陷部(123)的凹陷方向朝向所述槽体(121)内部,所述凹陷部(123)和所述槽体(121)的内壁围设形成所述散热口;
所述凹陷部(123)靠近所述槽体(121)内部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连接板(112)抵接于所述凹陷部(123)远离所述槽体(121)内部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122)包括:
基板(1221),所述基板(1221)穿过所述散热口,用于抵接所述电路板;
翅片(1222),连接于所述基板(1221),至少部分翅片(1222)从所述基板(1221)朝向所述散热口外部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1222)伸出所述散热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4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1222)有多个,多个所述翅片(1222)间隔排布于所述基板(1221),相邻的所述翅片(1222)间隙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朝向所述支架本体(11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120)还包括:
盖板(124),盖设于所述槽体(1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124)上任意位置和所述壳体本体(100)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mm。
12.一种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壳体;
压缩机(200),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电机(220),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110);
叶片(230),插接于所述电机(220);
电路板(210),设置在所述电控盒(120)内;
冷凝器(240),连接于所述空调外机壳体,所述电机支架(110)连接于所述冷凝器(24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盒(120)位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电机(220)之间,所述电控盒(120)的散热件(122)在所述叶片上的正投影长度为5mm至10mm。
CN202221743649.9U 2022-07-06 2022-07-06 空调外机壳体和空调外机 Active CN218763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3649.9U CN218763724U (zh) 2022-07-06 2022-07-06 空调外机壳体和空调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3649.9U CN218763724U (zh) 2022-07-06 2022-07-06 空调外机壳体和空调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3724U true CN218763724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8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3649.9U Active CN218763724U (zh) 2022-07-06 2022-07-06 空调外机壳体和空调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3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59777B2 (ja) 室外ユニット
CN211476125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8763724U (zh) 空调外机壳体和空调外机
EP3686500B1 (en) Heat exchange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WO2016088748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7685389U (zh) 空调室内机
JP2019178802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8096244U (zh) 空调室内机
USRE38382E1 (en) Heat sink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215991691U (zh) 风冷散热显示器
CN212157397U (zh) 空调器
CN217685395U (zh) 空调室内机
EP4321810A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7303013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组的支架组件、空调室外机组和空调器
JP2021042874A (ja) ダク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装ユニット
CN217445724U (zh) 一种机箱及电气设备
CN219202258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及其计算机设备
CN212879140U (zh) 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及吸尘器
CN217423456U (zh) 室外机壳体结构及室外机
JP3807353B2 (ja) 室外機の電装品ユニットおよび室外機
CN215817748U (zh) 风机安装组件和空调器
CN216346718U (zh) 空调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
CN218257706U (zh) 热管理装置
JP2019178803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7082741U (zh) 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