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3641U - 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3641U
CN218763641U CN202222652871.4U CN202222652871U CN218763641U CN 218763641 U CN218763641 U CN 218763641U CN 202222652871 U CN202222652871 U CN 202222652871U CN 218763641 U CN218763641 U CN 218763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water
waste heat
water tank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28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亮
朱海啸
李如涛
李儒全
刘准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m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m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m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m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28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3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3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3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热水炉,用于对水进行加热,使水达到预定温度;热水泵,将热水炉内的热水抽出,供应给热能利用工位;热能利用工位,对来自于热水炉的热水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设有尾气换热器,所述尾气换热器的进口接喷粉线尾气管,所述尾气换热器的出口与外界相通;所述换热器出来的余热水通过管道进入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被加热后,再回到热水炉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充分利用喷粉线尾气余热的优点。

Description

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件的表面往往需要涂一层保护层,传统的方法是工件表面进行喷漆,但是,喷漆过程存在污染比较严重问题。为了解决喷漆线污染的问题,喷粉线随之而生,喷粉线是在工件表面静电喷粉,粉末吸附在工件表面,经过高温炉200°左右固化,就会像油漆一样粘在工件表面,这样,就基本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现有的喷粉线设备中包括有烘箱和热源系统,烘箱和热源系统都会产生尾气,统称为喷粉线尾气。喷粉线尾气是具有一定余热的,不能直接对外排放,因此,现在技术中是将喷粉线尾气引入喷淋塔对尾气冷却后,再排入大气。
这种方式,对喷粉线尾气的余热不仅没有充分利用,而且还要增加喷淋塔来冷却喷粉线尾气的余热,增加了冷却喷粉线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喷粉线尾气余热的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
热水炉,用于对水进行加热,使水达到预定温度;
热水泵,将热水炉内的热水抽出,供应给热能利用工位;
热能利用工位,对来自于热水炉的热水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设有尾气换热器,所述尾气换热器的进口接喷粉线尾气管,所述尾气换热器的出口与外界相通;
所述换热器出来的余热水通过管道进入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被加热后,再回到热水炉循环利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补水的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的出水管与所述热水炉的补水口连接,所述膨胀水箱的进水管与水源连接,在所述膨胀水箱内,所述进水管的出口设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保证所述膨胀水箱内的水位与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的水位在同一平面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 在所述膨胀水箱的外侧还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下端通过阀门与所述膨胀水箱的底部内腔相通,所述溢流管的上端通过溢流出水管与所述膨胀水箱的上部空间相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 所述尾气换热器是板式热交换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 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并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设有尾气换热器,所述尾气换热器的进口接喷粉线尾气管,所述尾气换热器的出口与外界相通;所述换热器出来的余热水通过管道进入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被加热后,再回到热水炉循环利用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喷粉线尾气余热,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图1揭示的是一种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
热水炉1,用于对水进行加热,使水达到预定温度;
热水泵2,将热水炉1内的热水抽出,供应给热能利用工位3;
热能利用工位3,对来自于热水炉1的热水通过换热器31进行热交换;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能利用工位3包括三个工位,分别是热水洗槽32、预脱脂槽33和主脱脂槽34,均是用于对执水器内胆表面进行清洗的工位;
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内设有尾气换热器41,所述尾气换热器41的进口411接喷粉线尾气管,所述尾气换热器41的出口412与外界相通;
所述换热器31出来的余热水通过管道311进入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内,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内被加热后,再回到热水炉1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并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设有尾气换热器,所述尾气换热器的进口接喷粉线尾气管,所述尾气换热器的出口与外界相通;所述换热器出来的余热水通过管道进入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内被加热后,再回到热水炉循环利用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喷粉线尾气余热,达到节能的目的。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补水的膨胀水箱5,所述膨胀水箱5的出水管51与所述热水炉1的补水口11连接,所述膨胀水箱5的进水管52与水源连接,在所述膨胀水箱5内,所述进水管52的出口设有浮球阀53,所述浮球阀53保证所述膨胀水箱5内的水位与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的水位在同一平面内(即水位线7在同一水平面内)。 设置了膨胀水箱5可以对热水炉1进行自动补水,以防热水炉1因缺水而干烧。
优选的, 在所述膨胀水箱5的外侧还设有溢流管54,所述溢流管54的下端通过阀门55与所述膨胀水箱5的底部内腔相通,所述溢流管54的上端通过溢流出水管56与所述膨胀水箱5的上部空间相通。
优选的, 所述尾气换热器41是板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效果好的优点。
优选的, 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
热水炉(1),用于对水进行加热,使水达到预定温度;
热水泵(2),将热水炉(1)内的热水抽出,供应给热能利用工位(3);
热能利用工位(3),对来自于热水炉(1)的热水通过换热器(31)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内设有尾气换热器(41),所述尾气换热器(41)的进口(411)接喷粉线尾气管,所述尾气换热器(41)的出口(412)与外界相通;
所述换热器(31)出来的余热水通过管道(311)进入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内,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内被加热后,再回到热水炉(1)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补水的膨胀水箱(5),所述膨胀水箱(5)的出水管(51)与所述热水炉(1)的补水口(11)连接,所述膨胀水箱(5)的进水管(52)与水源连接,在所述膨胀水箱(5)内,所述进水管(52)的出口设有浮球阀(53),所述浮球阀(53)保证所述膨胀水箱(5)内的水位与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的水位在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膨胀水箱(5)的外侧还设有溢流管(54),所述溢流管(54)的下端通过阀门(55)与所述膨胀水箱(5)的底部内腔相通,所述溢流管(54)的上端通过溢流出水管(56)与所述膨胀水箱(5)的上部空间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气换热器(41)是板式热交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尾气余热利用换热水箱(4)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42)。
CN202222652871.4U 2022-10-10 2022-10-10 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Active CN218763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2871.4U CN218763641U (zh) 2022-10-10 2022-10-10 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2871.4U CN218763641U (zh) 2022-10-10 2022-10-10 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3641U true CN218763641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8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2871.4U Active CN218763641U (zh) 2022-10-10 2022-10-10 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3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1406U (zh) 一种自动除水垢太阳能热水器
CN111534776A (zh) 节能环保型热镀锌生产系统
CN218763641U (zh) 喷粉线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02758238A (zh) 一种大型件电泳装置及其电泳工艺
CN211626166U (zh) 一种高温废气处理用换热装置
CN211527119U (zh) 工业炉烟气余热回收蓄热热水供热系统
CN203061402U (zh) 一种汽车涂装热能回收系统
CN107238285A (zh) 一种回转窑表面的冷却循环系统
CN206989741U (zh) 一种化工用冷却塔
CN205833445U (zh) 一种自动化绿色涂装前处理系统
CN212451586U (zh) 热镀锌余热利用装置
CN209672910U (zh) 一种基于染色废水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2087501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件防腐漆层的烘干装置
CN208952724U (zh) 一种焦炉煤气换热冷却系统
CN219829606U (zh) 一种混合热源节能装置
CN206274207U (zh) 用于涂装生产作业的热水循环系统
CN206531080U (zh) 一种余热锅炉排烟温度循环控制系统
CN216370129U (zh) 金属工件加工用逐级降温喷淋冷却装置
CN216205518U (zh) 一种钢管热镀锌烟气梯级利用设备
CN206422744U (zh) 一种附带水冷结构的集成太阳能电池板
CN206208056U (zh) 双重逆流处理高温废气的干法冷却装置
CN206222690U (zh) 一种饮用水加热炉
CN219279960U (zh) 一种连续加热冷却炉
CN213172476U (zh) 一种气淬真空炉集成封闭冷却系统
CN214407054U (zh) 一种电厂双曲线冷却塔节能环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