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9057U - 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49057U
CN218749057U CN202223135220.4U CN202223135220U CN218749057U CN 218749057 U CN218749057 U CN 218749057U CN 202223135220 U CN202223135220 U CN 202223135220U CN 218749057 U CN218749057 U CN 218749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hole
locking
protrusion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352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远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352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49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49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49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其中,模具锁合机构,包括:第一锁合组件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模具相连的第一连接部,第一锁合组件的第二端具有第一抵推部和抬升部;第二锁合组件包括锁合块、第一插合结构和第二插合结构,锁合块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插合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第二插合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三锁合组件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三模具相连的第二连接部,第三锁合组件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在开模的时候各个分模具不可控,震落产品的问题。

Description

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锁合机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背景技术
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统称为模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所需要生产的零部件越来越复杂,模具的设计同样越来越复杂,通常由多个模块配合模具斜顶配合工作。
现有的模具通常由多个分模具组合形成产品的注塑腔体,模具的各个分模具之间通过模具锁合机构进行连接,开模时,各个分模具通过弹簧进行分离,弹簧的作用力会导致分模具之间的分离速度较快,震落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在开模的时候各个分模具不可控,震落产品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具锁合机构,包括:第一锁合组件,第一锁合组件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模具相连的第一连接部,第一锁合组件的第二端具有第一抵推部和抬升部;第二锁合组件,第二锁合组件包括锁合块、第一插合结构和第二插合结构,锁合块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插合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第二插合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三锁合组件,第三锁合组件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三模具相连的第二连接部,第三锁合组件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向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插合结构远离第二模具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插合结构远离第二模具的一侧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凹槽贯通锁合块的第二方向,第一锁合组件部分可移动地位于第二凹槽内,第一锁合组件位于第二锁合组件的远离第二模具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插合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插合块和第一插销,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分通孔和第二分通孔,第一分通孔靠近第二模具的一侧,第一分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分通孔的直径,第一插合块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分通孔内,第一插销穿过第一插合块并与第二模具相配合,第一弹性件抵顶在第二模具和第一插合块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插合块包括第一插合块主体和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位于第一插合块主体的远离第二模具的一端,第一凸起与第一抵推部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插合块还包括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位于第一插合块主体的远离第二模具的一端,第二凸起与第一凹槽的上边沿相卡合。
进一步地,第二插合结构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插合块和第二插销,第二通孔包括第三分通孔和第四分通孔,第三分通孔靠近第二模具的一侧,第三分通孔的直径小于第四分通孔的直径,第二插合块可移动地设置在第四分通孔内,第二插销穿过第二插合块并与第二模具相配合,第二弹性件抵顶在第二模具和第二插合块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插合块包括第二插合块主体和第三凸起,第三凸起位于第二插合块主体的两侧,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在沿第一方向的投影,第三凸起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第一锁合组件包括第二抵推部,第二抵推部位于第一凹槽内,在沿第一方向的投影,第三凸起与第二抵推部相交叠。
进一步地,第三凸起的靠近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具有与第二抵推部相互配合的倾斜面。
进一步地,第二锁合组件还包括限位销,锁合块具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通孔,第一插合块主体和第二插合块主体上均设置有限位长孔,限位长孔的延伸方向为靠近至远离第一模具的方向,第一限位销插设在通孔和限位长孔内。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和模具锁合机构,模具锁合机构与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相配合,模具锁合机构为上述的模具锁合机构。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模具锁合机构对模具锁合的时候,第一锁合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模具相连,第一锁合组件部分位于第二锁合组件的第二凹槽内,第三锁合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三模具相连,第一插合结构的第一端与第一凹槽的上边沿相卡合,第一插合结构和第二插合结构均插入第二模具内,这样就实现了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三模具的锁合。模具解锁的时候,向上提升第一模具,第一模具带动第一锁合组件向上运动,第一锁合组件的第一抵推部抵推第一插合结构,这样第一插合结构向第二模具内运动,第一插合结构脱离第一凹槽的上边沿,第一锁合组件的抬升部托升第二插合结构使得第二模具脱离第三模具。这样避免了第二模具与第三模具之间的分离不可控而导致产品震落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在开模的时候各个分模具不可控,震落产品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具锁合机构的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模具锁合机构的第三锁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模具锁合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模具锁合机构的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模具锁合机构的第二锁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锁合组件;11、第一抵推部;12、抬升部;20、第二锁合组件;21、锁合块;22、第一插合结构;221、第一凸起;222、第二凸起;23、第二插合结构;231、第三凸起;24、限位销;25、限位长孔;30、第三锁合组件;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3、第二抵推部;100、第一模具;200、第二模具;300、第三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具锁合机构包括:第一锁合组件10、第二锁合组件20和第三锁合组件30。第一锁合组件10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模具100相连的第一连接部,第一锁合组件10的第二端具有第一抵推部11和抬升部12。第二锁合组件20包括锁合块21、第一插合结构22和第二插合结构23,锁合块21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插合结构2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第二插合结构23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三锁合组件30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三模具300相连的第二连接部,第三锁合组件30具有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
第一凹槽31向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插合结构22远离第二模具200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31内,第二插合结构23远离第二模具200的一侧位于第一凹槽31内,第二凹槽32贯通锁合块21的第二方向,第一锁合组件10部分可移动地位于第二凹槽32内,第一锁合组件位于第二锁合组件的远离第二模具200的一侧。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模具锁合机构对模具锁合的时候,第一锁合组件10的第一端与第一模具100相连,第一锁合组件10部分位于第二锁合组件20的第二凹槽32内,第三锁合组件30的第一端与第三模具300相连,第一插合结构22的第一端与第一凹槽31的上边沿相卡合,第一插合结构22和第二插合结构23均插入第二模具200内,这样就实现了第一模具100、第二模具200和第三模具300的锁合。模具解锁的时候,向上提升第一模具100,第一模具100带动第一锁合组件10向上运动,第一锁合组件10的第一抵推部11抵推第一插合结构22,这样第一插合结构22向第二模具200内运动,第一插合结构22脱离第一凹槽31的上边沿,第一锁合组件10的抬升部托升第二插合结构23使得第二模具200脱离第三模具300。这样避免了第二模具200与第三模具300之间的分离不可控而导致产品震落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在开模的时候各个分模具不可控,震落产品的问题。
如图2所示,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从图中表示为左右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方向,从图中表示为上下方向。第二插合结构23远离第二模具200的一侧可与抬升部12相贴合,进而保证抬升部12对第二模具200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均朝向模具的一侧,第二凹槽32较第一凹槽31深,第一锁合组件10较第二锁合组件20远离第二模具200。第一凹槽31靠近第三锁合组件30的第二端。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插合结构22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插合块和第一插销,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分通孔和第二分通孔,第一分通孔靠近第二模具200的一侧,第一分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分通孔的直径,第一插合块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分通孔内,第一插销穿过第一插合块并与第二模具200相配合,第一弹性件抵顶在第二模具200和第一插合块之间。上述结构紧凑,占用体积较小。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插销的周向外侧。第一抵推部11抵推第一插合块的时候大于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不在抵压的时候,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抵压第一插合块进入第一凹槽31,实现了自动的锁定。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插合块包括第一插合块主体和第一凸起221,第一凸起221位于第一插合块主体的远离第二模具200的一端,第一凸起221与第一抵推部11配合。当需要开模的时候,通过第一抵推部11对第一凸起221进行抵推,这样操作方便。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合组件10为长杆状结构,长杆状结构为长方体进行加工的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32、第一抵推部11等结构,这样的结构紧凑,占用体积较小,操作方便。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插合块还包括第二凸起222,第二凸起222位于第一插合块主体的远离第二模具200的一端,第二凸起222与第一凹槽31的上边沿相卡合。第二凸起222的设置方便,第一锁合组件10施加作用力。第二凸起222为两个,第一凸起221位于两个第二凸起222的中间位置,第一凸起221的远离第一插合块主体的一侧均具有倾斜面,这样第一抵推部11容易与第一凸起221配合抵推,第一抵推部11抵推第一凸起221向靠近第二模具200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凸起222向靠近第二模具200的方向移动,这样第二凸起222脱离第一凹槽31的上边缘的卡合,实现了解锁。第二凸起222的远离第一插合块主体的一侧的下部具有倾斜面,这样第二凸起222容易滑入第一凹槽31,并与第一凹槽31相卡合不容易脱离。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插合结构23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插合块和第二插销,第二通孔包括第三分通孔和第四分通孔,第三分通孔靠近第二模具200的一侧,第三分通孔的直径小于第四分通孔的直径,第二插合块可移动地设置在第四分通孔内,第二插销穿过第二插合块并与第二模具200相配合,第二弹性件抵顶在第二模具200和第二插合块之间。上述结构实现了自动复位,其作用和第一插合结构22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插合块包括第二插合块主体和第三凸起231,第三凸起231位于第二插合块主体的两侧,第一凸起221和第三凸起231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间隙。第一凸起221和第三凸起231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间隙,这样第一锁合组件10可以有效地避开第三凸起231与第一凸起221相作用,第三凸起231可以与抬升部12作用,抬升部12为台阶。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沿第一方向的投影,第三凸起23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之间,第一锁合组件包括第二抵推部33,第二抵推部33位于第一凹槽31内,在沿第一方向的投影,第三凸起231与第二抵推部33相交叠。这样便于第二抵推部33错开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对第三凸起231发生作用力。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三凸起231的靠近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具有与第二抵推部33相互配合的倾斜面。上述结构作用比较平缓,不容易发生卡死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抵推部11也具有倾斜面。第二抵推部33、第一凹槽31的凸沿、第一抵推部11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也是有要求的,这样当第二抵推部33抵推第三凸起231后,第一插合块可以挂在第三锁合组件30上。第一抵推部11抵推第一插合结构22后,抬升部12与第二插合结构23配合。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锁合组件20还包括限位销24,锁合块21具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通孔,第一插合块主体和第二插合块主体上均设置有限位长孔25,限位长孔25的延伸方向为靠近至远离第一模具100的方向,限位销24插设在通孔和限位长孔25内。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一插合块主体和第二插合块主体的移动超出限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00、第二模具200、第三模具300和模具锁合机构,模具锁合机构与第一模具100、第二模具200和第三模具300相配合,模具锁合机构为上述的模具锁合机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锁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锁合组件(10),所述第一锁合组件(10)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模具(100)相连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锁合组件(10)的第二端具有第一抵推部(11)和抬升部(12);
第二锁合组件(20),所述第二锁合组件(20)包括锁合块(21)、第一插合结构(22)和第二插合结构(23),所述锁合块(21)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插合结构(2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插合结构(2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第三锁合组件(30),所述第三锁合组件(30)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三模具(300)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锁合组件(30)具有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
所述第一凹槽(31)向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插合结构(22)远离第二模具(20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内,所述第二插合结构(23)远离所述第二模具(200)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内,所述第二凹槽(32)贯通所述锁合块(21)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锁合组件(10)部分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2)内,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的远离第二模具(20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锁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合结构(22)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插合块和第一插销,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分通孔和第二分通孔,所述第一分通孔靠近所述第二模具(200)的一侧,所述第一分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分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插合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通孔内,所述第一插销穿过所述第一插合块并与所述第二模具(200)相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抵顶在所述第二模具(200)和所述第一插合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锁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合块包括第一插合块主体和第一凸起(221),所述第一凸起(221)位于所述第一插合块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模具(200)的一端,所述第一凸起(221)与所述第一抵推部(1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锁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合块还包括第二凸起(222),所述第二凸起(222)位于所述第一插合块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二模具(200)的一端,所述第二凸起(222)与所述第一凹槽(31)的上边沿相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锁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合结构(23)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插合块和第二插销,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三分通孔和第四分通孔,所述第三分通孔靠近所述第二模具(200)的一侧,所述第三分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分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插合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四分通孔内,所述第二插销穿过所述第二插合块并与所述第二模具(200)相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抵顶在所述第二模具(200)和所述第二插合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锁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合块包括第二插合块主体和第三凸起(231),所述第三凸起(231)位于所述第二插合块主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凸起(221)和所述第三凸起(231)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锁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三凸起(23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凸起(221)和所述第二凸起(222)之间,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包括第二抵推部(33),所述第二抵推部(33)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内,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三凸起(231)与所述第二抵推部(33)相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锁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231)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抵推部(33)相互配合的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锁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20)还包括限位销(24),所述锁合块(21)具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一插合块主体和所述第二插合块主体上均设置有限位长孔(25),所述限位长孔(25)的延伸方向为靠近至远离所述第一模具(100)的方向,所述限位销(24)插设在所述通孔和所述限位长孔(25)内。
10.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100)、第二模具(200)、第三模具(300)和模具锁合机构,所述模具锁合机构与所述第一模具(100)、所述第二模具(200)和所述第三模具(300)相配合,所述模具锁合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锁合机构。
CN202223135220.4U 2022-11-24 2022-11-24 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Active CN218749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5220.4U CN218749057U (zh) 2022-11-24 2022-11-24 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5220.4U CN218749057U (zh) 2022-11-24 2022-11-24 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49057U true CN218749057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5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35220.4U Active CN218749057U (zh) 2022-11-24 2022-11-24 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49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18991B1 (en) Molding device for making a connector
US6609903B2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a connector
CN218749057U (zh) 模具锁合机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CN113478758B (zh) 一种利用滑块脱倒扣的汽车注塑件模具及注塑机
JP7128558B2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成形用金型
JP6717508B1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のロック解除治具
CN212528564U (zh) 一种塑料模具延时抽芯机构以及具有其的模具
CN110900963B (zh) 一种注塑模具
KR20090051645A (ko) 금형조립체
CN211105387U (zh) 一种斜销退出装置
CN109366905B (zh) 一种侧抽芯机构及注塑系统
DE102004061887A1 (de) Verbinder
CN213830166U (zh) 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14163888U (zh) 前模爆炸式行位嵌套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8857586U (zh) 抽芯结构及模具
CN201700113U (zh) 电子产品
CN210061856U (zh) 一种模具扣位脱模结构
CN211165080U (zh) 一种成型模具
CN215472778U (zh) 一种模具顺序合模用锁模机构
CN218366167U (zh) 模具
CN215919045U (zh) 一种变速箱后壳模架
CN213137664U (zh) 脱模装置
CN211661457U (zh) 自动装配设备
CN211363332U (zh) 母模斜顶机构
CN219768128U (zh) 鱼嘴勾的工装模具装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