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8822U - 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48822U CN218748822U CN202222283281.9U CN202222283281U CN218748822U CN 218748822 U CN218748822 U CN 218748822U CN 202222283281 U CN202222283281 U CN 202222283281U CN 218748822 U CN218748822 U CN 2187488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mould
- spacing post
- wall
- lim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37 moulding (plasti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包括底模具,所述底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底模具的顶部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柱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的顶部贯穿上模具和限位孔并延伸至上模具的外侧。通过设置底模具、上模具、限位柱、活动槽、限位孔、活动机构、转盘、连接杆、平行板、槽孔、复位机构、推进杆、扭簧、转动器和滑行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使用者不方便对限位柱进行固定作用,使用者对限位柱进行固定都是进行手动固定,也浪费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使用者在需要对塑料件进行加工生产时,在生产塑料件的的过程中使用者会需要使用到模具对其进行加工,现有的塑料件生产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使顶盖与底座进行固定连接,因现有的固定方式往往是通过人力手动固定,在拆除时,也要通过人力进行打开,比较耗费力气,长时间的使用,会让使用者感到疲倦劳累,没有一个能够快速让顶盖与底座拆装的装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使用者不方便对限位柱进行固定作用,使用者对限位柱进行固定都是进行手动固定,也浪费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不方便使用者使用,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具备拼接便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使用者不方便对限位柱进行固定作用,使用者对限位柱进行固定都是进行手动固定,也浪费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包括底模具,所述底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底模具顶部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柱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的顶部贯穿上模具和限位孔并延伸至上模具的外侧,所述活动槽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柱配合使用的活动机构,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开设有与活动机构配合使用的槽孔,所述活动槽内壁的前侧开设有与复位机构配合使用的滑行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与槽孔配合使用的平行板,所述平行板靠近滑行孔的一侧穿过滑行孔并延伸至活动槽的外侧,所述转盘与复位机构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推进杆,所述推进杆的表面套设有扭簧,所述推进杆的前侧贯穿滑行孔并固定连接有转动器,所述推进杆的前侧与转盘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底部与底模具接触,所述限位柱靠近限位孔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孔内壁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转轴与平行板和转盘活动连接,所述平行板靠近槽孔内壁的一侧与槽孔的内壁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扭簧的前侧与后侧分别与转盘和滑行孔固定连接,所述推进杆靠近滑行孔内壁的一侧与滑行孔内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模具、上模具、限位柱、活动槽、限位孔、活动机构、转盘、连接杆、平行板、槽孔、复位机构、推进杆、扭簧、转动器和滑行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使用者不方便对限位柱进行固定作用,使用者对限位柱进行固定都是进行手动固定,也浪费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不方便使用者使用,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具备拼接便捷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机构,能够对限位柱进行限位作用,防止限位柱移动影响对上模具的定位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复位机构,能够对推进杆进行调节,并起到复位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柱和限位孔,能够对上模具进行限位作用。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杆,能够对平行板起到带动作用,通过设置平行板和槽孔,可以对限位柱进行限位作用。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进杆,能够对转盘进行推动,通过设置扭簧,可以使推进杆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机构的前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机构的俯视图。
图中:1、底模具;2、上模具;3、限位柱;4、活动槽;5、限位孔;6、活动机构;601、转盘;602、连接杆;603、平行板;7、复位机构;701、推进杆;702、扭簧;703、转动器;8、滑行孔;9、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包括底模具1,底模具1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2,底模具1顶部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上模具2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4,活动槽4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柱3配合使用的限位孔5,限位柱3的顶部贯穿上模具2和限位孔5并延伸至上模具2的外侧,活动槽4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柱3配合使用的活动机构6,限位柱3的表面开设有与活动机构6配合使用的槽孔9,活动槽4内壁的前侧开设有与复位机构7配合使用的滑行孔8。
参考图2,活动机构6包括转盘601,转盘60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602,连接杆602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与槽孔9配合使用的平行板603,平行板603靠近滑行孔8的一侧穿过滑行孔8并延伸至活动槽4的外侧,转盘601与复位机构7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活动机构6,能够对限位柱3进行限位作用,防止限位柱3移动影响对上模具2的定位效果。
参考图2和图3,复位机构7包括推进杆701,推进杆701的表面套设有扭簧702,推进杆701的前侧贯穿滑行孔8并固定连接有转动器703,推进杆701的前侧与转盘601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复位机构7,能够对推进杆701进行调节,并起到复位的作用。
参考图1,上模具2的底部与底模具1接触,限位柱3靠近限位孔5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孔5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柱3和限位孔5,能够对上模具2进行限位作用。
参考图2,连接杆602通过转轴与平行板603和转盘601活动连接,平行板603靠近槽孔9内壁的一侧与槽孔9的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杆602,能够对平行板603起到带动作用,通过设置平行板603和槽孔9,可以对限位柱3进行限位作用。
参考图2和图3,扭簧702的前侧与后侧分别与转盘601和滑行孔8固定连接,推进杆701靠近滑行孔8内壁的一侧与滑行孔8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推进杆701,能够对转盘601进行推动,通过设置扭簧702,可以使推进杆701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转动器703对推进杆701进行转动并对扭簧702进行扭转,推进杆701对转盘601进行转动操作,转盘601在转动时带动连接杆602,连接杆602带动平行板603进行移动,然后将上模具2放置在底模具1的顶部,限位柱3进入限位孔5的内腔,然后松开转动器703,扭簧702扭转后的力对推进杆701进行复位,推进杆701带动转盘601转动,转盘601带动平行板603复位,平行板603穿过槽孔9并对限位柱3进行限位作用。
综上:该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通过设置底模具1、上模具2、限位柱3、活动槽4、限位孔5、活动机构6、转盘601、连接杆602、平行板603、复位机构7、推进杆701、扭簧702、转动器703、滑行孔8和槽孔9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在使用者不方便对限位柱进行固定作用,使用者对限位柱进行固定都是进行手动固定,也浪费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包括底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具(1)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2),所述底模具(1)顶部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所述上模具(2)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柱(3)配合使用的限位孔(5),所述限位柱(3)的顶部贯穿上模具(2)和限位孔(5)并延伸至上模具(2)的外侧,所述活动槽(4)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柱(3)配合使用的活动机构(6),所述限位柱(3)的表面开设有与活动机构(6)配合使用的槽孔(9),所述活动槽(4)内壁的前侧开设有与复位机构(7)配合使用的滑行孔(8);
所述活动机构(6)包括转盘(601),所述转盘(60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602),所述连接杆(602)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与槽孔(9)配合使用的平行板(603),所述平行板(603)靠近滑行孔(8)的一侧穿过滑行孔(8)并延伸至活动槽(4)的外侧,所述转盘(601)与复位机构(7)配合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7)包括推进杆(701),所述推进杆(701)的表面套设有扭簧(702),所述推进杆(701)的前侧贯穿滑行孔(8)并固定连接有转动器(703),所述推进杆(701)的前侧与转盘(601)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与底模具(1)接触,所述限位柱(3)靠近限位孔(5)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孔(5)内壁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02)通过转轴与平行板(603)和转盘(601)活动连接,所述平行板(603)靠近槽孔(9)内壁的一侧与槽孔(9)的内壁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702)的前侧与后侧分别与转盘(601)和滑行孔(8)固定连接,所述推进杆(701)靠近滑行孔(8)内壁的一侧与滑行孔(8)内壁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83281.9U CN218748822U (zh) | 2022-08-29 | 2022-08-29 | 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83281.9U CN218748822U (zh) | 2022-08-29 | 2022-08-29 | 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48822U true CN218748822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91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83281.9U Active CN218748822U (zh) | 2022-08-29 | 2022-08-29 | 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48822U (zh) |
-
2022
- 2022-08-29 CN CN202222283281.9U patent/CN2187488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748822U (zh) | 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模具的拼装结构 | |
CN210969634U (zh) | 一种便于取料的塑料加工用模具 | |
CN215039683U (zh) | 一种多功能注塑模具放置架 | |
CN210256881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节距定位装置 | |
CN210477522U (zh) | 一种方便清洁的塑料模具 | |
CN214953332U (zh) | 一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分析装置 | |
CN116811100A (zh) | 一种亚克力壳体成型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 |
CN220429371U (zh) | 一次性餐具盘加工用压片机 | |
CN114103011A (zh) | 一种易于顶出的数据线端子加工用模具 | |
CN213496061U (zh) | 一种精密模具的安装机构 | |
CN217915915U (zh) | 用于提高环保砖生产效率的双合模小车装置 | |
CN218973376U (zh) | 一种通孔位置度检具 | |
CN219851796U (zh) | 一种锁紧螺母平面孔加工模具 | |
CN220280388U (zh) |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复位推出装置 | |
CN214645141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鞋底模具 | |
CN111438887A (zh) | 一种可实现精准定型的注塑设备 | |
CN219581514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家具模具生产装置 | |
CN215320254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用防滑定位套 | |
CN212045759U (zh) |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 |
CN220429099U (zh) | 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 | |
CN216182241U (zh) | 一种医用精准流量器成型精密模具 | |
CN216874745U (zh) | 一种馅饼简易制作装置 | |
CN221909417U (zh) | 一种多工位组装式汽车零部件用冲压模具 | |
CN222712129U (zh) | 一种模具管理的模具储存柜 | |
CN112571736B (zh) | 轴承塑料保持架批量生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8 Address after: 215300 factory building No. 010 (g4-g5, building g), No. 579, Honghu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qiangwijie Plast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 Gangkou Avenue, Chunjiang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before: Yu Lifeng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