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3789U - 一种电机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3789U
CN218733789U CN202222802543.8U CN202222802543U CN218733789U CN 218733789 U CN218733789 U CN 218733789U CN 202222802543 U CN202222802543 U CN 202222802543U CN 218733789 U CN218733789 U CN 218733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support
bracket
suppor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25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新红
曹洪波
付芳伟
张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yins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yins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yins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yins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25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3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3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3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装配工装,包括安装座,包括安装面;第一支架,设置在安装面上,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一支撑面用于安装转子组件;第二支架,设置在安装面上,第二支架包括与第一支撑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用于安装定子组件;移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座上,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做相对运动,以使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本申请电机装配工装采用卧式结构,重心低,结构稳定性强;能够快速调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相对位置,从而给与较大的安装空间,便于采用手拉葫芦等工具快速安装拆卸工件;能够实现第一安装工位的位置调整,从而保证第一安装工位和第二安装工位的同心,保证装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DD马达是一种新型的永磁电机,转子为强磁永磁体磁钢励磁,定子为硅钢片绕组励磁。定转子装配的过程中转子容易吸到硅钢片内圆,损坏转子磁钢及硅钢片。
为了保证DD马达装配过程的安全,现有技术中采用立式装配工装进行装配,立式装配工装通过手摇控制定子组件升降实现装配。现有的立式装配工装安装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不便,步骤繁琐;同时由于采用立式结构,整体结构稳定性差,靠丝杆和导向轴受力,容易造成螺纹磨损和导向轴弯曲,导致上下移动不顺,手轮摇动吃力;装配过程中,定子和转子平行度、同心度难以保证,容易造成动、定转子外壁磨损卡死。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装配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DD马达装配工装存在的操作繁琐、结构稳定性差、精度难以保证易造成动、定转子外壁磨损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电机装配工装,包括:
安装座,包括安装面;
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用于安装转子组件;
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安装定子组件;
移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做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移动导轨,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移动导轨上可沿移动导轨滑动设置;
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移动导轨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丝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支架传动连接;
手轮,设置在所述丝杆端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安装工位。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腰孔,所述第一转接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腰孔的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有端部与所述第一转接板相抵的第一顶丝,所述第一顶丝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接板沿与所述第一腰孔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工位中心设有定心轴,所述定心轴自所述第一转接板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运动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工位设有与所述转子组件匹配的第一止口。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二腰孔,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二腰孔的螺栓与所述安装座固定,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相抵的第二顶丝,所述第二顶丝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沿所述第二腰孔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转接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撑面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子组件的第二安装工位。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工位设有与所述定子组件匹配的第二止口。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第一底板,与所述安装面平行设置;
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安装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安装座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面设有所述第一支撑面;
第一筋板,布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二底板,与所述安装面平行设置;
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安装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所述安装座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固定,所述第二安装板一侧面设有所述第二支撑面;
第二筋板,布置在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电机装配工装采用卧式结构,重心低,结构稳定性强;能够快速调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相对位置,从而给与较大的安装空间,便于采用手拉葫芦等工具快速安装拆卸工件;能够实现第一安装工位的位置调整,从而保证第一安装工位和第二安装工位的同心,保证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机装配工装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机装配工装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C-C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安装座;101、安装面;102、第二顶丝;
2、第一支架;201、第一支撑面;202、第一顶丝;203、第二腰孔;204、第一底板;205、第一安装板;206、第一筋板;
3、第二支架;301、第二支撑面;302、第二底板;303、第二安装板;304、第二筋板;
4、移动导轨;
5、驱动单元;501、丝杆;502、手轮;
6、第一转接板;601、第一安装工位;602、第一腰孔;603、定心轴;604、第一止口;
7、第二转接板;701、第二安装工位;702、第二止口;
8、转子组件;
9、定子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传统的DD马达装配工作采用立式结构,其中下方用于固定定子组件,上方用于固定转子组件,装配时通过手轮502摇动控制定子组件下降,从而实现装配。
这种结构重心较高,整体结构稳定性差,靠丝杆501和导向轴受力,容易造成螺纹磨损和导向轴弯曲,导致上下移动不顺,手轮502摇动吃力。同时,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的安装不便,步骤繁琐;装配过程中,定子和转子平行度、同心度难以保证,容易造成动、定转子外壁磨损卡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开发了一种卧式的装配工装,请参阅图1至3,图1是本申请电机装配工装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电机装配工装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C-C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工装包括安装座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移动机构。其中,安装座1包括安装面101。
第一支架2设置在安装面101上,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支撑面201,第一支撑面201用于安装转子组件8。
第二支架3设置在安装面101上,第二支架3包括与第一支撑面201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面301,第二支撑面301用于安装定子组件9。
移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座1上,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做相对运动,以使第一支撑面201和第二支撑面30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可以理解的,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支撑面201和第二支撑面301相互靠近,能够实现定子组件9和转子组件8的装配;装配完成后,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第一支撑面201和第二支撑面301相互远离,能够给予较大的拆装空间,便于定子组件9和转子组件8的拆装。
具体地,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底板204、第一安装板205和第一筋板206,第一底板204与安装面101平行设置;第一安装板205与安装面101垂直设置,第一安装板205靠近安装座1一端与第一底板204固定,第一安装板205一侧面设有第一支撑面201;第一筋板206布置在第一底板204和第一安装板205之间。
第二支架3包括第二底板302、第二安装板303和第二筋板304。第二支架3包括第二底板302与安装面101平行设置;第二安装板303与安装面101垂直设置,第二安装板303靠近安装座1一端与第二底板302固定,第二安装板303一侧面设有第二支撑面301;第二筋板304布置在第二底板302和第二安装板303之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形式,能够实现第一支撑面201和第二支撑面301的相对设置即可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导轨4和驱动单元5。丝杆501和手轮502,移动导轨4设置在安装面101上,第二支架3安装在移动导轨4上可沿移动导轨4滑动设置。驱动单元5包括丝杆501和手轮502,丝杆501安装在安装座1上,丝杆501与第二支架3传动连接;手轮502设置在丝杆501端部。
可以理解的,通过手轮502摇动带动丝杆501旋转,能够控制第二支架3沿移动机构运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面201和第二支撑面30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同时运动,或者可以使第一支架2单独运动,均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实现第二支架3的运动,例如电动伸缩装置,或者液压伸缩装置,均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面201上设置有第一转接板6,第一转接板6背离第一支撑面201一侧设有用于安装转子组件8的第一安装工位601;第二支撑面301上设置有第二转接板7,第二转接板7背离第二支撑面301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定子组件9的第二安装工位701。
为了保证第一安装工位601和第二安装工位701的同心,本实施方式中还设有用于调整第一转接板6位置的微调装置。
具体地,第一转接板6上开设有第一腰孔602,第一腰孔602沿竖向延伸设置。第一转接板6通过穿过第一腰孔602的螺栓与第一支架2固定,第一支撑面201上设有端部与第一转接板6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相抵的第一顶丝202,第一顶丝202用于驱动第一转接板6沿竖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安装工位601的竖向位置调整。
同时,第一支架2上设有第二腰孔203,第二腰孔203沿横向延伸设置。第一支架2通过穿过第二腰孔203的螺栓与安装座1固定,安装座1上设有端部与第一支架2相抵的第二顶丝102,第二顶丝102用于驱动第一支架2沿横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安装工位601的横向位置调整。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方式仅示出了第一腰孔602沿竖向延伸,第二腰孔203沿横向延伸的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腰孔602和第二腰孔203也可沿其他方向延伸设置,例如第一腰孔602可与竖向形成夹角,第一顶丝202角度做相应调整,第二腰孔203可与横向形成夹角,第二顶丝102角度做相应调整,均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便于调整第一安装工位601和第二安装工位701同心,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工位601中心设有定心轴603,定心轴603自第一转接板6沿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相对运动的方向延伸设置。
为了便于转子组件8和定子组件9的定位,第一安装工位601设有与转子组件8匹配的第一止口604,第二安装工位701设有与定子组件9匹配的第二止口702。转子组件8和定子组件9均通过止口定位,保证装配精度。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方式的装配工装采用卧式结构,重心低,结构稳定性强;能够快速调整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相对位置,从而给与较大的安装空间,便于采用手拉葫芦等工具快速安装拆卸工件;能够实现第一安装工位601的位置调整,从而保证第一安装工位601和第二安装工位701的同心,保证装配精度。
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描述被提供来使得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内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公开内容进行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将本文所对应的一般性原理应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与符合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2)

1.一种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包括安装面;
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用于安装转子组件;
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安装定子组件;
移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做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移动导轨,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移动导轨上可沿移动导轨滑动设置;
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移动导轨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丝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支架传动连接;
手轮,设置在所述丝杆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子组件的第一安装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腰孔,所述第一转接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腰孔的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有端部与所述第一转接板相抵的第一顶丝,所述第一顶丝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接板沿与所述第一腰孔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工位中心设有定心轴,所述定心轴自所述第一转接板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运动的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工位设有与所述转子组件匹配的第一止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二腰孔,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二腰孔的螺栓与所述安装座固定,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相抵的第二顶丝,所述第二顶丝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沿所述第二腰孔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转接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撑面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子组件的第二安装工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工位设有与所述定子组件匹配的第二止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第一底板,与所述安装面平行设置;
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安装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安装座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面设有所述第一支撑面;
第一筋板,布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二底板,与所述安装面平行设置;
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安装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所述安装座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固定,所述第二安装板一侧面设有所述第二支撑面;
第二筋板,布置在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CN202222802543.8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机装配工装 Active CN218733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2543.8U CN218733789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机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2543.8U CN218733789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机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3789U true CN21873378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2543.8U Active CN218733789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电机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3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1091U (zh) 一种双光头高速激光熔覆设备
CN109807532A (zh) 一种调节性能强的焊接机器人工作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111168439A (zh) 一种大型工业电机铸造端盖精加工固定夹具
CN209948919U (zh) 无刷电机的定子转子合装设备
CN110405007B (zh) 基于伺服驱动的柔性折弯机
CN218733789U (zh) 一种电机装配工装
CN113708565B (zh) 一种用于多种发动机接口的安装固定装置及方法
CN211760726U (zh) 一种内外圆复合研磨机
CN218194309U (zh) 一种打磨机
CN220822853U (zh) 一种永磁伺服电机的定子与转子装配工装
CN221065265U (zh) 一种多向调节支撑机构
CN218503509U (zh) 一种里齿轮滚齿用定位机构
CN220971675U (zh) 一种组合机床专用夹具
CN214264676U (zh) 一种机械加工辅助精密化加工固定平台
CN110549183A (zh) 高精度立式针齿壳复合磨床
CN113276011B (zh) 一种精准小件溜光装置
CN219485244U (zh) 法兰开槽装置
CN219649220U (zh) 路灯灯杆装夹设备
CN211193579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夹具
CN213080982U (zh) 一种周抛机精准加工上盘
CN219131932U (zh) 一种工件打磨辅助定位装置
CN217861971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隧道管片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18534068U (zh) 一种保持架辅助光饰装置
CN220533423U (zh) 一种焊接夹具
CN217964837U (zh) 一种汽车钻孔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