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3723U - 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3723U
CN218733723U CN202223005332.8U CN202223005332U CN218733723U CN 218733723 U CN218733723 U CN 218733723U CN 202223005332 U CN202223005332 U CN 202223005332U CN 218733723 U CN218733723 U CN 218733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aft
positioning
clamping
coaxially
co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53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华
申文忠
孙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53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3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3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3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包括主体、定位电机轴的定位柱、定位所述定位柱的端盖和对电机旋转角度测量的测量装置;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端盖;所述定位柱与电机轴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定位柱与电机轴同轴时:所述主体与电机轴同轴;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内。解决了电机轴与主体之间无法快速同轴且调整精度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码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
背景技术
高精度光电编码器是光电测角仪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码器生产过程中,圆光栅与编码器主轴装配是光电编码器生产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圆光栅的实际回转中心与编码器主轴的回转中心很难重合,存在一定的同轴度误差,所以需要对圆光栅的同轴度进行调整,尽量减小同轴度误差,实现编码器输出信号的精确。
目前在企业中,在圆光栅装配过程中调整同轴度采用的方法是:在编码器主轴上的圆光栅轴向定位面上涂抹少量的胶水,将圆光栅放置在轴向定位面上,然后用压紧装置将圆光栅压紧在轴向定位面上,然后将装配有圆光栅的编码器置于高倍数放大镜头下,镜头与电视屏幕相连,这样圆光栅的码道基圆便显示在电视屏幕上,屏幕上有一条基准线,然后开始人为手动旋转编码器的回转轴带动圆光栅旋转,当编码器旋转时,基圆与基准线有时相交,有时相切,有时相离,这就说明圆光栅的回转中心与编码器主轴的回转中心存在较大的同轴度误差,表示产品不合格。我们知道,当同轴度误差为零时,无论圆光栅如何旋转,圆光栅的基圆都会始终与基准线相切。当然,同轴度误差是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人需要手动轻轻地向圆心方向敲打光栅的边缘,一边眼睛看着屏幕,如果圆光栅上的基圆始终在屏幕上基准线左右的一个规定的区间内,则表示产品合格,此时编码器圆光栅的同轴度调整完毕。此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圆光栅在装配时的同轴度调整精度完全依赖工人的主观操作水平,存在很多的随机性,会直接降低同轴度调整的效果。另外,时间一长,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容易造成工人身心疲惫,降低了调整精度低。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易于操作的具有定位功能的编码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轴与主体之间无法快速同轴且调整精度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包括主体、定位电机轴的定位柱、定位所述定位柱的端盖和对电机旋转角度测量的测量装置;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端盖;所述定位柱与电机轴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定位柱与电机轴同轴时:所述主体与电机轴同轴;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电机轴角位移的码盘、支撑所述码盘的码盘托、向所述码盘发出信号的测量件和接收所述测量件信号的电路板;所述码盘托同轴连接在电机轴上;所述码盘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码盘托上;所述测量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测量件的测量端朝向所述电路板;所述码盘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与测量件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定位槽;电机朝向电机轴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块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端盖同轴;所述定位柱与所述通孔同轴;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通孔内滑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卡柱;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卡柱与所述卡槽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卡柱与所述卡槽设置有若干;当所述第二卡柱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端盖与所述主体同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朝向电机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侧壁与所述码盘托内侧壁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朝向电机轴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当电机轴与所述主体同轴时,电机轴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朝电机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电机轴的顶端设置有插槽;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插槽内且与所述插槽同轴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包括使所述定位柱同轴连接所述端盖的第一卡块、使所述码盘托同轴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卡接装置和使电机轴同轴连接所述定位柱的第一卡柱;所述第一卡块同轴连接所述卡接装置;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通孔贴合;所述卡接装置与所述码盘托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一卡柱插入电机轴内;所述第一卡柱与所述卡接装置同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卡块的第二卡块、抵紧所述码盘托内侧壁的抵紧件、调整所述抵紧件伸出长度的调节件、调节所述调节件的调节杆和支撑所述定位柱的盖板;所述第二卡块内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同轴设置所述调节件;所述第二卡块上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抵紧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滑动;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让位槽相通;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抵紧件传动配合;所述调节件上同轴插入所述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盖板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盖板与所述端盖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了定位柱穿设于端盖且与电机轴同轴时,主体与电机轴同轴,所以,有效解决了电机轴与主体之间无法快速同轴且调整精度低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在主体与电机轴通过定位柱同轴连接。
2、由于采用了测量件将信号传输至电路板,当电机旋转带动码盘旋转将信号传递至电路板或者信号断开电路板,所以,有效解决了无法精确看出电机旋转角度与圈数,进而实现了通过测量装置将电机旋转轴角度进行测量,将数据传递至显示部,观察电机状态。
3、由于采用了主体上开设有定位槽,电机上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直径小于定位槽直径,所以,有效解决了主体装配电机轴时无法快速定位,进而实现了在装配时快速定位,同时对电机轴与主体之间粗定位,方便接下来定位块与电机轴的同轴定位。
4、由于采用了定位柱上设置有第三卡块,当电机轴与定位柱同轴时,第三卡块插入码盘托内,所以,有效解决了电机轴在与定位柱定位时,无法观察是否同轴,进而实现了第三卡块插入码盘托内时,即可知道电机轴与定位柱同轴。
5、由于采用了定位柱朝电机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当电机轴与定位柱同轴时,限位柱插入插槽,所以,有效解决了电机轴在与定位柱定位时,无法观察是否同轴,进而实现了限位柱插入插槽时,即可知道电机轴与定位柱同轴。
6、由于采用了定位柱滑动在通孔内,且定位柱与通孔同轴,所以,有效解决了定位柱与端盖之间无法同轴定位的问题,进而实现了端盖与定位柱通过通孔同轴连接。
7、由于采用了定位柱上开设有容纳槽,当电机轴与定位柱同轴时,电机轴插入容纳槽,同时定位柱的外侧面与较大的电机轴适配,容纳槽与较小的电机轴适配,所以,有效解决了电机轴在与定位柱定位时,无法观察是否同轴,同时无法适配其他型号的电机轴,进而实现了电机轴插入容纳槽时,即可知道电机轴与定位柱同轴,同时可适配其他型号电机轴。
8、由于采用了定位柱上设置有卡接装置,通过卡接装置可以应对不同直径的码盘托且使得码盘托与定位柱也同轴,所以,有效解决了码盘托与电机轴之间存在微小间隙,电机轴与码盘托不同轴,进而实现了将码盘托同轴连接在电机轴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第四实施例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的剖视图。
图中:1、主体;12、第二卡柱;15、定位槽;16、定位块;2、定位柱;21、盖板;22、第一卡块;23、卡接装置;231、第二卡块;232、抵紧件;233、调节件;234、调节杆;235、让位槽;236、限位槽;24、第一卡柱;25、容纳槽;26、限位柱;261、插槽;27、第三卡块;3、端盖;31、卡槽;33、通孔;4、测量装置;41、码盘;42、码盘托;43、测量件;44、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轴与主体之间无法快速同轴且调整精度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图中Y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右端,图中X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上端。
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包括主体1、定位电机轴的定位柱2、定位定位柱2的端盖3和对电机旋转角度测量的测量装置4;端盖3设置在主体1上;定位柱2穿设于端盖3;定位柱2与电机轴可拆卸连接;当定位柱2与电机轴同轴时:主体1与电机轴同轴;测量装置4设置在主体1内。
主体1设置在电机上。主体1内开设有空腔。主体1上方固定连接有端盖3。端盖3与主体1为同轴连接。端盖3上开设有沉头孔。主体1相对端盖3沉头孔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沉头孔内穿设有螺栓。螺栓与主体1螺纹连接。通过螺栓将主体1与端盖3固定连接。主体1内设置有测量装置4。电机轴插入主体1内。测量装置4设置在主体1的空腔内。对电机的旋转角度与旋转圈数进行记录,直至传输至显示部,方便查看电机旋转实时数据。定位柱2穿设于端盖3上。定位柱2与端盖3同轴。定位柱2与电机轴位于同一轴线时,主体1与电机轴处于同一轴线。
将端盖3放置在主体1上,通过螺栓将端盖3与主体1同轴连接,将电机轴从下向上穿设在主体1内,再将定位柱2从上向下插入端盖3,调整定位柱2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当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时,主体1同轴连接在电机上,将主体1固定在电机上,此时电机轴与主体1同轴连接。
由于采用了定位柱2穿设于端盖3且与电机轴同轴时,主体1与电机轴同轴,所以,有效解决了电机轴与主体1之间无法同轴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在主体1与电机轴通过定位柱2同轴连接。
测量装置4包括测量电机轴角位移的码盘41、支撑码盘41的码盘托42、向码盘41发出信号的测量件43和接收测量件43信号的电路板44;码盘托42同轴连接在电机轴上;码盘41同轴固定连接在码盘托42上;测量件43设置在主体1内;测量件43的测量端朝向电路板44;码盘41设置在电路板44与测量件43之间。
码盘41为圆盘状。码盘41固定连接在码盘托42的上表面。且码盘41与码盘托42为同轴连接。码盘托42固定连接在电机轴上。码盘托42与主体1之间为间隙配合。码盘托42的上方设置有电路板44。电路板44上设置有接收器,接收器的接收端朝向下方。主体1空腔底部设置有测量件43,测量件43竖直设置且发射端朝向电路板44上的接收端。码盘41上均匀设置有许多扇形导电区和不导电区。若需要精度高则将导电区与不导电区的数量增多,若需要精度低则将导电区与不导电区的数量减少,当启动编码器时,测量件43发出信号穿过码盘41上的导电区直至电路板44的接收端,当电机轴旋转时,带动码盘托42旋转,码盘托42带动码盘41旋转。测量件43的信号传递至码盘41上的不导电区,使得信号与接收器断开。如此反复,从而测量出电机轴旋转角度。
由于采用了测量件43将信号传输至电路板44,当电机旋转带动码盘41旋转将信号传递至电路板44或者信号断开电路板44,所以,有效解决了无法精确看出电机旋转角度与圈数,进而实现了通过测量装置4将电机旋转轴角度进行测量,将数据传递至显示部,观察电机状态。
主体1上开设有定位槽15;电机朝向电机轴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16;定位块16位于定位槽15内;定位槽15直径大于定位块16的直径。
主体1上均匀开设有四组定位槽15。电机上端设置有四组定位块16。四组定位块16均位于四组定位槽15内。定位块16的直径小于定位槽15的直径,使得在安装主体1时可以留有余量调整,同时对主体1在安装时的粗定位,使其始终在电机安装范围内。
由于采用了主体1上开设有定位槽15,电机上设置有定位块16,定位块16直径小于定位槽15直径,所以,有效解决了主体1装配电机轴时无法快速定位,进而实现了在装配时快速定位,同时对电机轴与主体1之间粗定位,方便接下来定位块16与电机轴的同轴定位。
端盖3上开设有通孔33;通孔33与端盖3同轴;定位柱2与通孔33同轴;定位柱2位于通孔33内滑动。
端盖3上下开设有通孔33。定位柱2的外侧面与通孔33的内侧面贴合。定位柱2上下滑动在通孔33内。
由于采用了定位柱2滑动在通孔33内,且定位柱2与通孔33同轴,所以,有效解决了定位柱2与端盖3之间无法同轴定位的问题,进而实现了端盖3与定位柱2通过通孔33同轴连接。
主体1上设置有第二卡柱12;端盖3上设置有卡槽31;第二卡柱12与卡槽31同轴连接;第二卡柱12与卡槽31设置有若干;当第二卡柱12插入卡槽31时,端盖3与主体1同轴。
主体1上表面上下设置有第二卡柱12,端盖3上上下开设有卡槽31。卡槽31直径与第二卡柱12直径一致,第二卡柱12与卡槽31均设置有四组。当端盖3放在主体1的上表面时,第二卡柱12卡入卡槽31内。
定位柱2朝向电机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块27;第三卡块27侧壁与码盘托42内侧壁贴合。
定位柱2插入端盖3上的通孔33,使得定位柱2与端盖3同轴。定位柱2的下表面与第三卡块2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卡块27的直径与码盘托42内侧壁直径一致。
当定位柱2插入端盖3后,调整定位柱2的位置,从而带动主体1的位置,直至定位柱2上的第三卡块27插入码盘托42内,此时定位柱2向下移动,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再将主体1固定在电机上。
由于采用了定位柱2上设置有第三卡块27,当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时,第三卡块27插入码盘托42内,所以,有效解决了电机轴在与定位柱2定位时,无法观察是否同轴,进而实现了第三卡块27插入码盘托42内时,即可知道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
第二实施例: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
定位柱2朝向电机轴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25;当电机轴与主体1同轴时,电机轴位于容纳槽25内。
当定位柱2插入端盖3后,调整定位柱2的位置,从而带动主体1的位置,直至定位柱2上的容纳槽25将电机轴容纳,此时定位柱2向下移动,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再将主体1固定在电机上。
由于采用了定位柱2上开设有容纳槽25,当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时,电机轴插入容纳槽25,同时定位柱2的外侧面与较大的电机轴适配,容纳槽25与较小的电机轴适配,所以,有效解决了电机轴在与定位柱2定位时,无法观察是否同轴,同时无法适配其他型号的电机轴,进而实现了电机轴插入容纳槽25时,即可知道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同时可适配其他型号电机轴。
第三实施例: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
定位柱2朝电机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26;电机轴的顶端设置有插槽261;限位柱26插入插槽261内且与插槽261同轴连接。
当定位柱2插入端盖3后,调整定位柱2的位置,从而带动主体1的位置,直至定位柱2上的限位柱26插入电机轴上的插槽261,此时定位柱2向下移动,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再将主体1固定在电机上。
由于采用了定位柱2朝电机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26,当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时,限位柱26插入插槽261,所以,有效解决了电机轴在与定位柱2定位时,无法观察是否同轴,进而实现了限位柱26插入插槽261时,即可知道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
第四实施例: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第四实施例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图5中A的剖视图。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
定位柱2包括使定位柱2同轴连接端盖3的第一卡块22、使码盘托42同轴连接定位柱2的卡接装置23和使电机轴同轴连接定位柱2的第一卡柱24;第一卡块22同轴连接卡接装置23;第一卡块22与通孔33贴合;卡接装置23与码盘托42内侧壁贴合;第一卡柱24插入电机轴内;第一卡柱24与卡接装置23同轴。
定位柱2还包括支撑定位柱2的盖板21;盖板21同轴连接第一卡块22;盖板21与端盖3贴合。
第一卡块22下表面同轴固定连接卡接装置23的上表面。卡接装置23的下表面同轴连接第一卡柱24的上表面。第一卡块22卡入端盖3上的通孔33。第一卡块22的外表面与通孔33的内侧面贴合。第一卡块22与端盖3同轴连接。卡接装置23位于码盘托42内。卡接装置23与码盘托42同轴连接。第一卡柱24从上向下插入电机轴内。第一卡柱24与电机轴同轴连接。第一卡块22上表面同轴固定连接盖板21,当第一卡柱24插入电机轴时,盖板21贴合端盖3上表面,使定位柱2卡在端盖3上。
将定位柱2向主体1内插入,调整第一卡块22与通孔33同轴时,向下移动定位柱2,随后调整卡接装置23,将码盘托42与定位柱2同轴。随后继续向下移动定位柱2,直至第一卡柱24卡入电机轴,使得电机轴与定位柱2同轴。
卡接装置23包括同轴连接第一卡块22的第二卡块231、抵紧码盘托42内侧壁的抵紧件232、调整抵紧件232伸出长度的调节件233、调节调节件233的调节杆234;第二卡块231内开设有让位槽235;让位槽235内同轴设置调节件233;第二卡块231上还开设有限位槽236;抵紧件232位于限位槽236内滑动;限位槽236与让位槽235相通;调节件233与抵紧件232传动配合;调节件233上同轴插入调节杆234;调节杆234穿设于第一卡块22。
第二卡块231同轴连接在第一卡块22的下表面。抵紧件232滑动连接在第二卡块231内,第二卡块231中心位置开设有让位槽235。让位槽235为圆形。让位槽235内同轴连接调节件233。第二卡块231上开设有限位槽236。抵紧件232在限位槽236内滑动。抵紧件232与调节件233传动配合,调节件233中心设置有调节杆234。调节杆234与调节件233同轴固定连接。调节杆234穿设与第二卡块231的上表面与第一卡块22。限位槽236与让位槽235相通。优选的,限位槽236设置有三组。优选的,抵紧件232设置有三组。
由于采用了定位柱2上设置有卡接装置23,通过卡接装置23可以应对不同直径的码盘托42且使得码盘托42与定位柱2也同轴,所以,有效解决了码盘托42与电机轴之间存在微小间隙,电机轴与码盘托42不同轴,进而实现了将码盘托42同轴连接在电机轴上。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定位电机轴的定位柱、定位所述定位柱的端盖和对电机旋转角度测量的测量装置;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端盖;所述定位柱与电机轴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定位柱与电机轴同轴时:所述主体与电机轴同轴;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电机轴角位移的码盘、支撑所述码盘的码盘托、向所述码盘发出信号的测量件和接收所述测量件信号的电路板;所述码盘托同轴连接在电机轴上;所述码盘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码盘托上;所述测量件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测量件的测量端朝向所述电路板;所述码盘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与测量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定位槽;电机朝向电机轴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块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端盖同轴;所述定位柱与所述通孔同轴;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通孔内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卡柱;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卡柱与所述卡槽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卡柱与所述卡槽设置有若干;当所述第二卡柱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端盖与所述主体同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朝向电机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侧壁与所述码盘托内侧壁贴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朝向电机轴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当电机轴与所述主体同轴时,电机轴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朝电机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柱;电机轴的顶端设置有插槽;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插槽内且与所述插槽同轴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包括使所述定位柱同轴连接所述端盖的第一卡块、使所述码盘托同轴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卡接装置和使电机轴同轴连接所述定位柱的第一卡柱;所述第一卡块同轴连接所述卡接装置;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通孔贴合;所述卡接装置与所述码盘托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一卡柱插入电机轴内;所述第一卡柱与所述卡接装置同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卡块的第二卡块、抵紧所述码盘托内侧壁的抵紧件、调整所述抵紧件伸出长度的调节件、调节所述调节件的调节杆和支撑所述定位柱的盖板;所述第二卡块内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同轴设置所述调节件;所述第二卡块上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抵紧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滑动;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让位槽相通;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抵紧件传动配合;所述调节件上同轴插入所述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盖板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盖板与所述端盖贴合。
CN202223005332.8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 Active CN218733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5332.8U CN21873372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5332.8U CN21873372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3723U true CN21873372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5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5332.8U Active CN21873372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3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8700B (zh) 螺旋转子型面轮廓误差测量仪
CN104236903B (zh) 一种齿轮传动误差检测设备的校准装置
CN101915562B (zh) 一种倾角传感器校准装置
CN106840025A (zh) 管状部件内圆度仪
CN110977518A (zh) 一种基于零点定位器工装的制造精度调整方法
CN218733723U (zh) 一种具有同轴连接电机轴功能的编码器
CN114543837B (zh) 一种多计量仪校准装置
EP2312270A1 (de) Vorrichtung zur Überprüfung der Genauigkeit einer von einer Arbeitsspindel und/oder einem Maschinentisch auszuführenden Kreisbahn einer Werkzeugmaschine
DE10055358C2 (de) Prüfgerät für Schraubenfedern
CN213090669U (zh) 测量活塞销孔轴线与内档面垂直度的装置
CN206073987U (zh) 一种激光标线仪的机芯结构及激光标线仪
CN215491614U (zh) 一种测量器及应用测量器的测量装置
CN212008919U (zh)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快速装卸定位装置
CN115479571A (zh) 一种测量器及应用测量器的测量装置
CN111829897A (zh) 疲劳测试装置
CN112229301A (zh) 一种测量装置
CN217654402U (zh) 一种立式外圆跳动量具
CN215725836U (zh) 可拆卸式面轮廓快速检测装置
CN220772077U (zh) 一种弹簧生产用长度测量装置
CN219810386U (zh) 一种工件垂直度测量装置
CN215177484U (zh) 一种导轨安装平行度检测装置
CN210154505U (zh) 用于减速机检测的部件同轴度测定机构
CN215865036U (zh) 一种用于型芯的检具
CN219757201U (zh) 旋转设备找正装置
CN217442499U (zh) 一种旋转机构及测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